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永嘉  > 永嘉金名片  > 永嘉昆剧

   永嘉昆剧是我国古老剧种之一,是在南戏即永嘉杂剧的基础上吸取昆山腔优点而形成,流行于浙南闽北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是昆曲的一个流派。由于它产生在永嘉县,所以叫永嘉昆剧,简称“永昆”。

  永嘉昆剧源于南戏,也是宋、元时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由宋杂剧、唱赚(宋代流行的一种演唱形式)、宋词,以及里巷歌谣等综合发展而成。它的表演质朴粗犷,行腔明快流畅,生活气息浓郁,至今仍保留有南戏声腔的遗韵,是戏曲史上罕见的宝贵遗产。《辞海》和《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对昆剧作如是解释:“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著名的昆曲大师俞振飞先生曾作这样评价:“南昆北昆,不如永昆。”

  南戏首先在永嘉正式形成(当时称“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早在北宋末叶的宣和年间(1119—1125年),由于江南东南沿海一带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农村生活也相对富裕,因而在浙江温州一带产生了一种民间歌舞小戏,在当时被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是南戏的萌芽。宋室南渡之后,临安(杭州)成了整个南方的政治中心,经济与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加之北方艺人大量流入,于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也随之兴旺发达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源于相邻地区的南戏获得了合适的土壤,也迅速繁荣起来。到绍熙年间(1190—1194年),在南戏中出了《赵贞女》、《王魁》这样艺术性较高的剧本,标志它已经进入较成熟的阶段。宋元南戏的剧目,至今可考的还有一百几十种,可见当时的盛况。南戏开始时,正如徐文长在《南词叙录》中所说的:“即村方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畸农市女可歌而已。”所以在唱腔、唱词和宾白等方面是比较粗糙的,并且运用了大量永嘉方言和谚语,如“蚂蝗叮住鹭鸶脚”,“命里合吃粥,煮饭忘了鹿”,易为群众喜闻乐见。以后逐渐吸取一些宋人词牌、诸宫调,以及法曲、大曲的片段加以充实,在艺术上提高了一大步。
元末明初的《荆钗记》、《杀狗记》、《拜月亭》、《琵琶记》等剧本在戏曲舞台上出现以后,南戏这种形式已成为当时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戏曲形式,流传广泛,到明后期至清中叶,形成四大声腔并列,使中国戏曲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昆腔,也叫昆山腔,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它产生于元末明初,兴起于明代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年),至嘉靖年间,即十六世纪中叶,吸收了海盐、弋阳诸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调的某些特点,形成一种舒徐婉转,细腻流畅的新腔,称为“水磨腔”,也就是“昆腔”。永嘉昆剧通过本地的东西(如语言、民间音乐等)吸收了昆山腔的各种优点来丰富自己,逐渐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地方剧种——永昆。

  由于历史原因,永嘉昆剧几经波折,一度绝迹舞台。1999年,中共永嘉县委、县人民政府认识到永嘉昆剧的存在价值,决心抢救“永昆”。组建永嘉昆曲传习所,为集研究、资料搜集、剧目挖掘整理和承担实验性演出于一体的艺术团体,也作负责抢救、振兴永昆的工作班子。

  2000年,永昆传习所特邀张烈编剧,将南戏古典剧目《张协状元》改编成昆剧,由谢平安执导,林媚媚、王成虎等演员为班底,搬上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舞台,获得成功,备受国内外专家、观众瞩目。全剧六个演员,五人获奖,传为佳话。《张协状元》获得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展演奖,并赢得“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流派(永嘉昆剧)”的美誉。2002年又获文化部第十届文华新剧目奖和我国戏曲界最高专家奖——中国戏曲学会奖。编剧张烈获第十届文华剧作奖和中国曹禺戏剧奖?剧本奖。随后,《张协状元》应文化部邀请晋京演出,应台湾邀请赴台北演出,应香港邀请参加“香港国际艺术节”演出,均获好评。

  1999年,传习所招收10名学员,送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分院昆剧表演班学习,三年后返所学习永昆剧目。这些学员基本功较为扎实,经永昆老艺人言传身教,以及自身刻苦学习,由他们演出的《荆钗记》之《拷婢》、《见娘》,《琵琶记》之《吃饭吃糠》,《玉簪记》之《秋江》及《张协状元》等,颇获好评。2003年,由青年演员上演的永昆传统剧目《杀狗记》,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奖。永嘉昆剧有了新一代传人。

  因昆曲在文学、戏剧、艺术上的特殊价值,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均作了重要批示,予以极大关注。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昆曲“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荣誉。

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