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
信息公开元数据
|
||||||||||||||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有4种血清型(DENV-1、DENV-2、DENV-3和DENV-4)。感染一种血清型后产生的免疫力对其他血清型无效,因此一个人可能感染登革热多达4次。 登革病毒示意图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当蚊子叮咬感染者后,病毒在蚊子体内繁殖,再通过叮咬传播给其他人。值得注意的是,登革热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可概括为“突发高热+三痛+三红+皮疹”。 🟣突发高热:体温可在24至36小时内升至39或40摄氏度。 🟣三痛:剧烈头痛、眼后疼痛、全身肌肉和关节剧痛。 🟣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这是由于发热和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的。 🟣皮疹:通常为红色斑丘疹或点状出血疹,先出现在四肢,随后可能扩散到躯干,可能伴有瘙痒,按压后不褪色。 🟪 登革热的症状可分为三个阶段发热期:突发高热,持续2-7天;危险期:退热后可能出现血浆渗漏,持续24-48小时;恢复期:症状缓解,可能出现疲劳、皮疹等。 🟣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登革热相关症状,需要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具体的症状及住家周围是否有人感染登革热的情况。 🟣如果近期有国外和省外工作或旅游史也主动告知医生,配合开展登革热相关检测。 预防登革热的关键在于控制蚊媒孳生地和防止蚊虫叮咬。 控制蚊媒孳生地,定期清理积水,妥善处理废弃物。在室内要定期清理花盆托盘、花瓶、水缸等容器中的积水;在室外要清理废弃的轮胎、瓶罐、塑料袋等可能积水的废弃物。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蚊虫叮咬,做好个人防护。在家中使用蚊帐、纱窗等物理屏障,使用电蚊拍、灭蚊灯、蚊香液等灭蚊工具。尽量避免前往登革热高发的地区。需外出至树荫、草丛、公园等户外阴暗处蚊子密集地方,建议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剂。(转发自:佛山疾控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