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元数据
|
||||||||||||||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省委省政府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为总牵引,对标县委“拥江融入、产城融合”总体发展思路,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扎实推动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前三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1亿元,增速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36元,增速8.0%,全市第二;城乡居民收入比1.77,较去年同期缩小0.0623,缩小幅度全市第一;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6518元,增速11.3%,位列温州五县第2。成功推动我县大若岩镇获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镇延包试点,全市唯一。成功争取碧莲镇2025年度省级乡村振兴综合试点项目,获省补资金3000万元、全市唯一。“永嘉县楠溪秋韵乡村休闲游”入选“2024年全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秋季)”精品景点线路,全市唯一。成功荣获“中国柃木蜜之乡”国字号金名片。推动我县获评2023年全省山区26县结对帮扶绩效评价优秀县,获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二连优”。圆满完成全省农村改革座谈推进会永嘉考察点行程,受到上下一致好评。 2024年,我局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局机关各科室“吾诺制”与“头雁”“鸿鹄”干部培育工程,成立局创新与改革、“九个一”特色农业产业等5个专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能力,推动“三农”工作持续取得新进展新提升。 (一)聚焦“保生产、提质效”,“稳”的基础不断夯实。一是农业生产向“好”发展。夯实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基础,全县已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2.01万亩、产量8.9万吨(国调队未核),油菜播种面积32603亩、产量4505吨,预计顺利完成全年粮油生产任务。目前全县蔬菜产值超4.6亿元、水果产值超5.3亿元,增速分别为5.51%、4.34%。创成省级粮油高产攻关示范基地3个,瓯北街道省级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攻关示范方荣获全市单季晚稻高产竞赛第一。实施抛荒耕地和冬闲田综合整治利用共建行动,推动永嘉县为全市第一个完成荒地复耕任务的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34.53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8.6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内高标田占比达64.8%。二是农业“双强”向“新”发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荣获省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1个、市农业丰收奖2个,推荐申报市级农技推广基金会项目6个,原野种苗数字农业工厂获评省级数字农业工厂。持续深化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正式启用“永嘉县中禾农事服务中心”我县首家综合性农事服务组织,省级农业双强项目“永嘉县飞雪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完成验收,全县推广中央与省级农机购置补贴机具1213台,已发放补贴资金171.411万元。三是生态农业向“绿”而行。集成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目前已完成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面积8万亩,推广应用配方肥5554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91.92%、处置率102.14%,秸秆饲料化利用量达2.73万吨,省级秸秆收储中心建设项目完成建设,累计建成兽用抗菌药减量化养殖场27家、饲料环保化养殖场7家,动物医疗废物处置率、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纳入监管生产主体399家,累计开具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63.7万余张。全年完成农产品定量检测超1500批次、农残定性检测超10000批次,基本实现县内种养殖品种抽样监测全覆盖。 (二)聚焦“抓项目、强产业”,“进”的动能持续增强。一是重点农业项目加速推进。全力推进浙南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永嘉县三江街道茶叶加工园(永嘉县三江综合茶城暨茶青交易市场)项目即将完工;永嘉县生态农业创意园项目顺利结顶,麦丰预制菜总部基地项目完成加工厂房和宿舍办公楼墙体施工建设。积极开展农业“双招双引”,由县领导带队赴武汉、上海分别考察忠华集团小龙虾养殖基地、双汇集团供应链基地,洽谈来永投资意愿。成功招引签约永嘉逸养“精品水果+民宿”特色产业示范区等项目6个、总投资约5亿元。二是特色农业产业加速发展。立足永嘉土特产资源,谋划永嘉“九个一”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成功创建“中国柃木蜜之乡”,“两早一鱼一饼”均入选全省名优“土特产”百品榜,成功推动永嘉茶叶、早香柚首次出口、永嘉杨梅再次走出“国门”、永嘉云岭山茶油实现全市山茶油首次出口。“永嘉乌牛早”开采登上央视播出,圆满举办2024年永嘉乌牛早茶推介会,省市80多位领导嘉宾参会,全年茶产业产值达3.2亿元。永嘉麦饼上榜2024年度浙江城市地标美食榜,并3次登上央视《新闻直播间》等中央媒体报道。积极探索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双水双绿”生态模式,新增稻渔综合种养基地39个、面积1510亩,提升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2个,市级新动能项目茗岙乡光塘垟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启动建设。新增省级非遗工坊3家、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家,获评各类农产品省级荣誉7个。组织农业主体参加各类农产品营销展会,实现销售额超1000万。两篇“土特产”发展案例分别获张振丰市委书记、张文杰市长批示肯定。三是休闲农业潜能加速释放。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大力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指导举办“2024和美乡村麦田生活节暨第二届开镰节”“茗岙梯田开犁节”“界莫”黄桃采摘季等农事节庆活动。推动永嘉县休闲农业发展新闻报道在省级刊物《农村信息报》上专栏刊发,休闲农业信息获副省长胡伟、副省长李益岩“双批示”肯定。推荐上报永嘉休闲旅游路线6条,其中“山水古村,楠溪韵味”乡村休闲游入选全省“浙里田园”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永嘉县楠溪秋韵乡村休闲游”系全市唯一入选“2024年全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秋季)”精品景点线路。永嘉音旅融合案例入选全国文旅赋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名单,全省仅2处。 (三)聚焦“优环境、重融合”,“美”的态势巩固提升。一是擦亮“全域整洁”净美底色。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相继开展万人大清扫、“杭温高铁保开通”专项环境整治行动等5项专项行动,按照“十不十宜”标准,常态化实行人居环境整治月考评制,累计评选“人居环境整治优胜村(滞后村)”152个,高质量整治市级风貌落后村60个,大若岩镇、枫林镇获评全市宜居宜业最美乡镇。二是提升“示范引领”秀美成色。持续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力推进“灵运仙境”和美乡村共富示范带项目建设,建设进度达60%(超额完成今年进度目标),市级民生实事云岭乡“‘泉’域风光、温情云岭”乡村连片提升示范区18个项目完成建设,新创成省级未来乡村3个、和美乡村达标村91个。三是增添“城乡共建”和美亮色。以做强县城、振兴乡村为着力点,牵头实施永嘉县“城乡提升工程”,每月按时调度42家专班成员单位工作情况和项目进展,全力推进总投资37.5亿元的17个重大项目,目前建设进度达197.34%、74.0033亿元。杭温高铁成功通车,温州北站顺利投入使用。推动永嘉首次获得全省制造业领域最高荣誉“天工鼎”荣誉,县城承载能力实现新提升。 (四)聚焦“深改革、开新局”,“新”的势能加速积蓄。一是农村综合改革亮点纷呈。成功推动我县大若岩镇作为全市唯一获批整乡镇延包试点的地区,入围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成功推动永嘉被列为全省农村改革座谈推进会考察点,并在全省大会上作为温州唯一县区交流发言。成功入选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十大”优秀案卷名单。顺利完成我县“建立健全农村产权市场化运作机制”全国农村改革拓展试验任务。二是“三位一体”改革持续深化。构建以龙头企业为骨干、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共存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格局,累计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1800家。依托我县优势农业产业,开展“联农、兴业、共富”试点,实行“部门指导员、专业辅导员、科技特派员、金融联络员”四员联系挂钩机制,培育产业联合体试点单元4个。三是“多地联动”改革集成推进。扎实推动农业标准地提质扩面,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优化土地要素合理配置,已建成各类农业标准地5972亩,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和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深化闲置宅基地与闲置农房“双激活”改革,探索综合利用、村企共建、民宿开发等盘活利用方式,目前全县农村产权交易额达1.90亿元,累计盘活闲置农房314幢。 (五)聚焦“缩差距、促共富”,“富”的成效更加显著。一是以共富为宗旨,提升提低促富帮扶效能。迭代深化新型帮共体机制,持续加大“雨露计划”“安居圆梦”“庭院经济”等扶持力度,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1.2万元以下现象,新立项补助计划衔接资金项目24个,成功争取省市级试点项目2个(补助资金3500万元),后九降省级农业产业共富项目已开工,“永嘉县早香柚产业提质扩面”市级试点项目通过验收,今年累计下达各级衔接资金超4000万元。总结推广“红枫古韵”中央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建设项目经验做法,助推我县作为全市唯一县区在全省红色乡村振兴计划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二是以共享为目标,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不断挖掘村级集体经济提升空间,深化强村公司、飞地抱团、村企合作等模式,拓展自主经营、投资入股、资源盘活、劳务服务等业态,推动集体经济集中开工项目44个,总投资额超28.11亿元。2024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4.32亿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0.09亿元,实现所有村社集体经济总收入35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三是以共创为驱动,激发乡村创业创新活力。制定《永嘉县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实施方案》,承办“建行裕农通杯”第七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永嘉专项赛暨“创青春”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加速推动乡村人才引育站点落地建成,开展“楠溪农嘉人”驿站选拔,组建“楠溪农嘉人·银耀助力团”等服务团,助力碧莲镇成立早香柚服务站。以大若岩银杏文化月暨首届咖啡市集嘉年华为契机,联合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共同开展“农创集市”活动,激发农创青年创业热情。推荐申报省级农创客共富基地4家,助推永嘉聚购科技农创空间入选全省现代化农创园、温州市农创空间运营项目,“共富麦饼工坊”获评全省首批共富风貌驿,并入选省级共富风貌驿典型案例。今年新培育现代“新农人”3880人、农创客230人、乡村产业振兴“头雁”24人、乡村工匠41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