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元数据
|
||||||||||||||
今年以来,永嘉县经信局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实施工业攀登升级专项行动,大力推进“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聚焦“3+3”产业集群建设,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制造业和实体经济,首次获得全省制造业领域最高荣誉“天工鼎”。 (一)经济运行稳进提效。一是强化支柱产业发展。全面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十个一”机制,聚焦泵阀、鞋服、教玩具等重点产业链,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传统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坚持“一县一业”导向,深耕泵阀产业,制定出台《永嘉县泵阀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专项扶持政策》用于泵阀产业延链、强链、补链,保持泵阀产业作为山区县中单体制造业产值最高的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1-11月,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481.1亿元、增速5.6%,规上工业增加值99.08亿元、同比增长6.7%。支柱产业中教玩具增长8.9%、泵阀增长5.5%、鞋服增长4.8%、纽扣拉链增长0.7%,精密泵阀、教玩具产业入选省“新星”产业群。二是提速重点项目进度。年初制造业在库项目58个,目前在库项目158个,持续抓好在库项目跟踪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和全生命周期服务。新供地开工项目12个、占地153亩,嘉沪威成、纽顿等等重大产业项目实现早投产、出成效,启动统邦、万扬等零土地技改项目31个。创新采取限地价竞税收模式解决了吉富重工阀门、开天五金等成长型企业增资扩产用地需求,截至目前,增资扩产项目开工34个、竣工23个,智能化技改项目101个。1-11月,完成制造业投资46.34亿元、同比增长14.1%,技改投资34.40亿元,同比增长21.1%。三是打造绿色低碳高地。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大力推进节能减碳技术改造,鼓励头部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已整治高耗低效108家、完成率154.28%,腾出用地347.1亩,腾出用能14679.6吨标煤。特技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君品、保一2家企业被评为省级绿色低碳工厂,申乐、长城拉链被评为省级节水型企业,9家企业被评为市级绿色低碳工厂,永嘉经济开发区获评市级绿色低碳园区(全市唯二)。 (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一是提升用地保障能力。一方面深化“百企千亩”行动,全面铺开“数据得地365”预评审机制2.0版本,对规上企业开展无感评价。今年已完成“数据得地”企业供地62家410.8亩,工业用地保障任务996亩。另一方面深化“空间革命”,深挖存量潜力,加快推进瓯北林垟、桥头外资等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放开容积率等限制,大力推进“工业上楼”。1-11月,老旧工业区改造拆除面积416.8亩,开工建设39.4万平米。二是争取上级政策红利。聚焦大规模设备更新,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上报第一批制造业再贷款项目4个,获批3个,总投资额15.13亿元,融资需求1.7亿元,获批数量排名全市第2。上报第二批制造业再贷款项目21个,总投资额20亿元,融资需求5亿元,申报数全市第4。上报第三批超长期国债(设备更新类)项目16个,申报数全市第2,球豹、顺天成功获得资金652万。三是强化产业人才支撑。构建“现代学徒”校企共同体,深化与温职院永嘉学院、永嘉二职等职业学校合作,创成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个,累计培养各类泵阀产业数字化人才超300余人。推动2023年国家级人才计划1人落地本地企业,入选国家“重点人才计划”1人,落地2名省级引才计划标准化认定人才。开展全县重点企业人才需求和人才资源双向排摸工作,收集企业人才需求20个,有效人才资源108名(其中海外永嘉籍人才19名,国内永嘉籍人才89名)。 (三)数字经济提质发展。一是数字产业加速发展。做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现有企业和增量企业的跟踪和服务,摸排指导6家数字经济制造业企业入库,目前在库数量达40家。立足永嘉自身优势,打造乌牛数字经济产业园,成功获评市级“数字产业园”(全市第2个,今年全市唯一1个),以黄田车联网产业孵化园为载体,谋划永嘉县山岭重丘道路自动驾驶“一路三区”典型应用场景。大力引育数字经济企业,落地之科众联、瓯越交通等2家软件企业,新增规上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家(嘉科数据)。1-10月互联网软件服务业类营业收入149%,排名全市第1;类增加值增速93.9%,排名全市第3。二是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紧抓全省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契机,分类制定企业数改路径,已建成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8个、发放补助超7000万元。构建“龙头企业牵头开发、上下游企业协同配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体系,已打造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省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1个,数量在全市并列第2。三是数字要素加速完善。成功承办全省产业数字化“三个全覆盖”加速推进暨“AI+产业大脑”赋能新型工业化现场会,省经信厅副厅长熊伟威出席会议,并以惠利玛为样板,高度提炼惠利玛模式亮点,为全省探索出了“浙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五步法”。全省率先打造永嘉产业数字化“三个全覆盖”系列宣传片—“数字赋能,制造未来”,自7月2日正式上线后全网的播放量已超11万。顺利举办永嘉县“强城行动”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专题研讨班、温州产业数字化运维实践特训营等,为产业提供数字化人才。累计建成5G基站2843个,其中2024年新增565个,新增数位居全市前列,为数字经济提质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四)企业培育加快提升。一是巩固专精特新优势。今年以来,入选省创新型中小企业17家,累计培育省创新型中小企业245家。入选2024年第一批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入选数居全市第3,累计培育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6家,居山区海岛县第1、全市第4。新增省“隐形冠军”企业1家(耐森),累计培育省“隐形冠军”企业15家,居山区海岛县第1、全市第2。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伯特利、罗浮、君品),新增数居全市第3,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居山区海岛县第1、全市第4。新一轮重点“小巨人”企业新增3家(保一、海星海事、特技),新增数居全市第2,累计培育重点“小巨人”7家,居全市第2。二是深挖企业升规潜力。持续加大“小升规”培育力度,实施小升规动态管理培育,每月开展企业升规情况排摸,持续强化跟踪监测、指导服务。截至目前,完成月度升规企业2家(纽顿流体控制、孚迪电池),小升规准达标企业46家。根据1-11月产值推算,全年新增超1亿元企业8家(华研新材料,金螳螂鞋业,立本集团,聚盛橡塑,阿尔法,国明橡塑,奥正自控,金锋流体)、3亿元企业2家(科福龙、合丰)、5亿元企业1家(开诚)。三是完善助企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六位一体”助企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帮企云·企业之家”平台建设,在重点镇街建立企业服务中心,加快涉企事项靠前办、跟踪办、网上办等服务模式创新,全面构建企业“赋能发展找中心、破解难题在中心”的基层企业服务新模式。今年以来已组织线上、线下培训活动178场,服务企业人数112575人,累计开展企业服务1824家次,收集问题848条,企业问题化解率达100%,全市排名第1。联合教育部门成功解决50家优质企业252位员工子女入学问题。 (五)基础工作统筹推进。一是筑牢党建堡垒。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营造风清气正的机关政治生态。以高度政治自觉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创新开展领导干部警示教育,今年以来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13次,开展支部主题党日学习活动12次。组建1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实现全局40岁以下年轻干部全覆盖。各支部及时研究发展党员工作,按程序吸收入党积极分子1名、接收预备党员1名。二是强化组织建设。严格党员干部监督管理和培养,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事业人员2名,调入事业人员1名,安置退伍军人1名,启动提拔任用2名行政中层副职干部为局行政中层正职干部,公务员职级晋升3人,事业人员职级晋升2人,干部工作动能有效激发。三是提升法治水平。把培育法治思维、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权利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导向,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组织干部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参加共计6期的省经信厅“经信大讲堂”,积极开展普法活动和禁毒宣传活动共计14余次,今年以来共接到21条信访案件,调解成功19件,有效化解了县农机具三厂、县乳品厂等企业职工上访十几年的信访积案,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