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元数据
|
||||||||||||||
岩头镇2024年工作总结与2025年工作思路 2024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岩头镇紧紧围绕县委加快推进“拥江融入、产城融合”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岩头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强产业、提档次,打牢发展根基。一是强化产业项目化支撑。全力推进芙蓉山庄政策处理工作,落地运营溪南村“南山南”农旅项目,新增精品民宿5家。实施“四精”工程,开展三处省级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申报工作,其中“小茅垟村宗祠改造提升项目”已通过省厅认定。1-11月岩头镇新增民宿14家,新增床位231个,年度任务完成率231%;累计过夜游客人数总量同类乡镇第一,同比增速9.88%。岩头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培育名单,丽水街游客服务中心获评共富风貌驿站。二是顺利承办大型文体活动。持续擦亮“千年宋庄”、“耕读楠溪”等特色品牌,“年味苍坡”、苍坡“晒秋”等传统文化活动荣登央视、浙江卫视平台。承办2024年全省青少年街舞大赛,主办2024年楠溪江街舞邀请赛,推动镇域文化、体育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三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转变。完成56处193亩撂荒耕地整治,7处91.5亩土地复耕,土地违法事件立案8起,坚决守牢耕地红线。推广适合丘陵山区的新农机具100余台,组织岩头镇农民函授大学培训4次,上报培育农创客20名。积极谋划有机农业香氛业原料种植综合示范区、“零化肥、零农药”土地水稻种植示范园建设。 (二)坚持提品质、优环境,扮靓美丽家园。一是大力开展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坚决遏制滩林无序开发,常态化开展滩林巡查,完成沿线沿溪无照经营内容拆除和清空,立案查处2件,切实维护滩林自然景观、保护全镇人民饮用水安全。二是全力做好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完成历史遗留省督环保件销号1件、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督察交办件3件,楠溪江边垃圾屋垃圾乱堆放整改等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对第一、二轮央督、省督信访件、长江经济带反馈问题开展回头看,严防反弹回潮。三是聚力做好城乡环境整治提升。累计开展“红黑榜”评比276次,“最脏村”评选7次,有效激发村社自主开展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对照“和美乡村”建设标准,积极推进抱岙、福佑等6个村级和美乡村建设,岙底村被列为市级整治优秀村。 (三)坚持保民生、增福祉,践行为民宗旨。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进。建成抱福湾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水利示范项目、龙口村防火巡护道、下日川千万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镇新入库项目8个,年底建设完工退库项目7个,1-11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73亿元,落地项目数和完成投资额均能完成任务要求。二是公共服务持续提升。完成县二医搬迁工作,进一步提升山区人民医疗服务水平。新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6个,积极开展礼堂活动、文艺赋美演出活动187场,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三是保障体系持续夯实。新增办理困难救助50户,动态注销53户,受理临时救助申请51件,发放补贴1435万元。完成失能失智老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办理221位,创建老年食堂3个,设立免费理发点7个,开展适老化家庭改造6户,进一步完善为老服务。四是集体经济发展持续突破。目前,岩头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7386.38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5153.09万元,经合社总收入35万元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村社100%完成,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31个,超额完成3个。 (四)坚持护平安、防灾害,保持大局稳定。一是着力化解信访矛盾。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建强“1+3+N”网格服务团队,开展各类信访化解专项行动,依法办理“12345”政务投诉服务热线1471件,办结上级交办的来信来访信访事项482条,化解信访重点人员10人,完成依法终结信访事项1件,在入库1件。重要时期重点人员稳控到位。二是着力加强安全生产。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风险意识,在防汛抗台、森林防火、防寒潮、防溺水等工作中提前部署,守牢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线。扎实推进道路交通、合用场所、危化品存贮、旅游、文保、农村自建房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3030”“3010”闭环机制,累计排查重大隐患243个,停产停业企业(场所)118个,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突出项目引领,蓄势发展动能。大力推进岩头镇古村保护安置房、永嘉县塆里田园综合体项目等重点项目,力争溪滨北路延伸段建设进展取得更大突破,争取专项资金,谋划更多重大项目。持续开展“拓空间强保障”专项行动,盘活沉睡资源,加速土地清理工作,积极谋划垦造耕地及旱改水项目,进一步破解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 (二)抢抓高铁时代,赋能产业升级。顺应杭温高铁开通后客源半径拓宽、人流量增多的趋势,全力做好旅游服务,打响岩头文旅品牌。完成芙蓉山庄政策处理工作,力促英迪格酒店工程取得新进展。不断完善“一园两街三营四节多点”布局,举办好各类音乐盛会、夜游楠溪等品牌活动,用活永嘉昆曲、永嘉乱弹等传统文化,持续提升“楠溪江乡村音乐漫都”品牌的带动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三)坚持共建共享,增进民生福祉。践行“浙风十礼”,做优做亮“丝路宋村·礼遇岩头”乡风文明示范带。依托文化礼堂等平台,继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娱活动。关注和扶持弱势群体,统筹推进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工作,努力实现应助尽助、应享尽享、应保尽保。大力培育本土农创客,带动农产品销售。积极参加县级抱团项目,与兄弟乡镇共谋镇级强村公司项目,鼓励各村发展林下经济,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推动实现各村总收入、经营性收入同比上升。 (四)强化机制引领,提升治理水平。扎实推进“五水共治”“四边三化”等专项工作,做好上级环保督办问题整治,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坚持用好农村人居环境“红黑榜”等工作机制,持续改善城乡环境。积极推进应急消防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着力构建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把专项整治工作向预防为主转变,向治本方向深化。进一步优化矛盾纠纷化解奖励措施,提升纠纷调解质效。持续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关心关爱“五失”人员。健全领导干部接访和包联化解制度,注重初信初访源头化解,推动实现积案化解率和信访总量一升一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