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本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14099/2025-315224 主题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成文日期 2025-01-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永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谋划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永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为人民管理城市、让城市服务人民”的管理理念,发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新永嘉贡献综合执法力量。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不断夯实基层队伍作风。一是党建引领,树队伍优良作风。深入创建“瓯江红 执法蓝”品牌,打造“青蓝学堂”执法青年干部学习品牌;以服务、管理、执法三位一体的理念,建立“党建+执法+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突出服务意识,持续开展“红色领航•结对共建”、“行走社区”、普法宣传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推动机关党组织和茗岙乡剩庄村结对帮扶,累计帮助38户群众解决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开展“行走社区”等服务活动15次。二是肃纪反腐,筑清廉执法队伍。学习贯彻习近平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文件精神;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在全系统开展“严明党纪增定力”510思廉日主题教育活动。运用“四种形态”严肃执纪问责,今年,共通报2次,发现问题10个;运用“四种形态”立案审查10人。

(二)以文明城市为依托,全面整治市容环境秩序。一是稳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围绕“长三角座谈会、杭温高铁保开通”等重大活动要求,开展环境问题自查自纠整治行动,梳理重点区域问题清单434处,按时整改率100%,全面巩固全域环境整治成效。同时,深化文明创建工作,加强城市乱点整治,建立健全“定点值守+机动巡查、提前到岗+时段保障”等管理制度,切实解决校园、集市、公园等重点场所及周边路段的市容问题。创新流动摊贩治理模式,设立瓯北塘头夜市流动摊贩集中疏导点,此做法被《浙江政务信息》、《温州政务信息》刊发肯定。今年,我局共出动管理1.9万人次,立案处罚流动摊贩、占道经营175起,罚款金额6580元。二是加快拓展城市绿化空间。今年,提升改造公园绿地1.36公顷,增添观赏植株115株,更新市政景观2.2万盆,打造节日氛围花境2处,新(改)建十二峰、瓯窑小镇、东岙等3处口袋公园,进一步提升县域绿化基础。三是有效落实垃圾分类工作。着力在示范引导、回收利用、教育宣传、责任落实上下功夫,紧抓源头投放,中间收运,末端处置等环节,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实效。今年,共开展宣教讲座、“十进”宣传等活动878场,完成创建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1个,示范片区1个,改造提升投放点46个。

(三)以民生实事为导向,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升级。一是提升供节水服务水平。以做好“为民办实事”为抓手,积极推进居民小区二次供水改造项目,今年9个小区二供设施改造入围县民生实事项目,均已完成。实地踏勘符合条件的小区,逐级申报省级节水型小区7个;开展节水宣传活动,举办各类活动15场,发放节水宣传手册500余份,改造智能水表200只,节水器具100套。二是提升污水处理运维水平。开展农污设施运行情况大排查以及设施大修工作,完成农污设施标准化运维523个,任务完成率103.16%。加速提升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提升,完成上塘污水净化站三期工艺的生物膜和临时终端建设工作,提升上塘片区污水处理能力至1.55万吨/日。截至10月底,完成COD减排5408吨,氨氮减排713.66吨,分别完成全年任务量的115%和114.7%。有序推进城镇污水管网提升改造行动,推进污水零直排建设工作,累计办理排水许可证1866个。

(四)以安全平稳为底线,全面加强城市安全运行。一是守牢安全生产底线。一方面,以“国考”检查为标准,深入开展“回头看”、“举一反三”等城镇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期间完成检查用气场所4909家次,发现隐患57处,均整改完毕。今年,我局全面完成瓯北街道天然气置换工作;推进全县老旧管网检验评估,累计108.81公里,改造提升1.1公里;有效落实城镇燃气风险隐患“每周一排查、半月报进度”等机制。另一方面,常态化开展市政基础设施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今年,完成道路破损点修复372处,累计维修面积达3592㎡,修复窨井盖118处,人行道422处,确保城区道路完好率95%以上。修复灯盏3545盏,灯杆76杆,做到全县路灯亮灯率98%以上。二是防范极端天气风险。紧盯“八张风险清单”,科学制定抢险应急方案,积极开展防汛防台演练和隐患排查活动。今年,共参与防御台风5次,排查整改城市隧道、公共停车场等易涝薄弱地段23处。

(五)以法治建设为基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一是深化行政执法改革,不断提升执法质效。坚持双组长制抓改革,落实季度工作例会、部门会商、工作督导等制度,统筹全县行政检查。围绕全年改革重点工作,按照瓯北街道、沿江乡镇、山区乡镇“三张清单”推进赋权事项动态调整;高质量推进亮码检查、简案快办、监管一件事等重点工作,亮码检查率达99.67%,简案快办实现应办行政主体全覆盖。强化监管集成,全面落实“综合查一次”“监管一件事”,截至10月25日,全县共开展行政检查7454户次,“综合查一次”实施率36.67%,减少企业干扰1426次,逐步实现“查一次”向“改一次”转变。围绕“增值化”服务改革,创新打造执法助企服务加油站3处,打造企业“家门口”的执法助企服务点,持续拓展丰富执法服务内容,创新“预约式”涉企指导服务,实现“企业点单,服务上门”。二是加强行政执法规范,不断提升执法效能。实施行政执法人员三年培训行动,加快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执法队伍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今年开展跨领域、跨层级培训三期,累计参训人数300余人次。围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执行不到位,执法监督不严格、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等问题,加强队伍建设和执法监督。今年以来,我局共立案1642起,处罚金额达880万元,其中陆生野生动物案(温永综执卷字〔2024〕第000286号)获评全省林业系统优秀行政处罚案卷;严厉查处建筑垃圾领域案件256起,累计处罚金额598万元,其中50万以上案件2起,90万金额案件1起;严厉查处人行道机动车违停2.18万起,处罚金额293.5万元,努力解决市民关注热点难点问题。

(六)以数字赋能为纽带,高效办理市民诉求建议。一是加快“智慧城管”迭代升级。依托数字赋能,持续打造升级数字城管、渣土偷倒监管、人行道违法违停等多个服务平台,突出数据汇聚、运行监控、协同联动、趋势研判等辅助作用,拓展“市容市貌管理、市政设施修复、工程渣土监管”等应用场景,让城市管理更有速度。今年,永嘉县数字城管平台总工作量5.2万余件,处置率达99.96%。二是加大来信来访化解力度。坚持信访矛盾排查研判机制,截止目前,我局共受理信访件1084件,其中来访件13件、来信件31件、网上信访81件、来电959件,按期受理率、答复率均100%,群众满意率为99.3%,确保各类风险矛盾得到有效化解。

二、存在问题

(一)市政基础设施薄弱。部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老旧,改造提升缓慢,城镇截污纳管仍未打通最后一公里,存在污水收集不到位、雨污合流等问题。

(二)执法改革质效有待提升。联合执法计划统筹不够全面,单部门检查基数仍然较大;省市改革试点、创新实践项目不多,综合评价加分项优势不大。

(三)垃圾分类工作有待提高。存在实地检查成效不明显,效果易反弹等问题;行业监督管理不够到位,部门联动还未形成强大合力。

三、2025年工作谋划

(一)聚力党风廉政强化,持续打造素质过硬的队伍。一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党建为核心,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健全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一岗双责”,一级抓一级、从严抓落实的从严治党工作机制。以党风为主题,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纠治“四风”。二是锤炼过硬执法队伍。强化作风建设,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夯实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建立健全培训机制,组织开展好“青蓝学堂”、执法业务培训等活动,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养,提升综合执法能力水平。三是完善督查评比机制。建立健全重点工作常态化督导落实机制,聚焦省市县工作部署和局党委确定的重点事项,一线督查,跟踪督办,推进问题快解决、任务快落实。建立健全重要指标常态测评机制,对进展情况持续跟踪问效。

(二)聚力城市品质提升,持续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一是聚焦生态环境整治。高标准落实温州北站、楠溪江站、楠溪江流域等重点区域的环境治理,集中开展露天焚烧秸秆、禁区露天烧烤等专项执法行动,依托“人防+技防”的方式,加大巡查和执法力度,强化生态环保领域的执法打击。同时,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持续开展市容环境治理,巩固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二是聚焦垃圾分类落实。压实乡镇(街道)主体责任,重点抓好“定时定点”和“示范创建”工作,完善厨余垃圾与餐厨垃圾收运体系,紧盯回收利用率、易腐垃圾处理占比、有害垃圾处置等指标,进一步补齐短板,提高分类实效。三是聚焦公园绿地提质。以“城在绿中”为方向,不断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强化附属设施维养,巩固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成果。积极利用城市边角地、闲置地,推进新(改)建口袋公园,优化公园布局,为居民提供“推门见绿、一步一景”的良好出行体验。

(三)聚力行政执法改革,持续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突出增值化改革项目创新。深入推进瓯北、桥头、桥下三处执法助企服务加油站建设,丰富执法服务内核,重点推进涉企“预约式”指导服务、政企联合座谈等工作,锚定企业发展普遍性、关键性问题,全链条推进以增值化改革理念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工作,营造“无感监管,有感服务”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三是突出执法监管效能提升。聚力规范文明执法,严密执法流程、规范执法程序、文明执法行为,强化综合执法队伍的教育培训,完善年度培训计划,提高执法能力。持续推进“亮码检查”、检查计划统筹等工作,提高行政检查的统筹力度和制约力量,提高政府公信力。三是突出考核晾晒指标高质量完成。围绕综合评价指标及晾晒指标,加强部门协同、压实责任,尤其是针对案件规范、赋权事项实施效果、联合执法等薄弱环节,健全机制,攻坚提升;及时提炼总结,形成更多具有永嘉特色的改革成果。

(四)聚力城市安全运行,持续打造有韧性的城市。一是筑牢燃气安全保障。深化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全面摸清隐患底数,开展“回头看”,确保闭环整改。有序推进加快燃气场所检查覆盖和房屋码绑定工作,积极牵头协调县瓶装燃气企业和市公用集团开展规模化整合谈判,推进问题场站整改,持续开展送气工队伍整治工作。二是强化桥梁隧道监管。持续开展对全县市政桥梁、隧道和城市道路的检测工作,紧盯桥梁、隧道结构安全状况,强化质量管控,避免反复问题,确保安全出行。三是强化防汛防台工作。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总目标,在“八张风险清单”的大框架下,深入推进《永嘉县“城市内涝和城市安全运行风险清单”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易涝区域、下穿立交、城市隧道等风险排查、风险研判,进一步加强基层防汛抗台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