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元数据
|
||||||||||||||
今年以来,县经信局紧紧围绕“拥江融入、产城融合”的总体部署,以“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为主线,以“工业高质量发展八大计划”为抓手,凝心聚力、担当实干,奋力推进工业强县,夯实强城产业之基。5月24日,在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我县首次获得全省制造业领域最高荣誉“天工鼎”称号。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围绕提产值促投资,稳住经济运行“基本盘”。一是抓企业稳运行。总结近年来稳进提质的有效打法,重点监测“贡献前100、新上规、数据得地、已投产项目、总部回归”等企业增量挖潜和“拖累前100、产值负增长、低电产比、人产比、亩产比”等企业减量控制,落实专人挂联,及时掌握行业、企业、项目运行情况。1-6月,全县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47.6亿元,同比增长5.2%。二是抓项目增动能。紧盯“已供未开”、“已供已开”,明确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突出抓好比亚迪、方圆、佳盛达、汇高等85个在库项目,截至目前,增资扩产项目已开工建设16个、竣工12个,1-6月预计完成制造业投资21.34亿元、同比增长5.7%。三是抓进规扩总量。针对2023年度新上规的87家企业,督导属地镇街一对一上门做好小升规企业培训指导和跟踪服务工作,引导企业合规填报,实现小升规企业最大拉动。持续推进企业月度升规工作,及时更新完善升规企业梯度培育库,早日形成新增量。今年以来,已排摸符合条件的月度升规企业6家,完成月度升规1家,1-5月,小升规准达标企业42家。 (二)围绕抓改造促提升,筑牢转型升级“压舱石”。一是老旧园区面貌焕新。大力实施“腾笼换鸟”,深化“空间换地”,连片改造和零星改造相结合,实行“退二优二”“退低进高”“双改融合”,制订工业上楼标准指南,推动企业“应上楼尽上楼”。1-6月上报老旧工业区拆除面积182亩,拆后供地68.4亩,开工建设9.4万平方米。二是引领设备更新浪潮。聚焦大规模设备更新,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全面梳理未列入国家核准的十一批制造业中长期存量项目清单且符合再贷款条件的项目,前期我县上报第一批制造业再贷款项目23个,经国家发改委各司审核后获批项目11个[瓯北6个(科福龙、日泰、宣达、嘉松、冠正、超达)、乌牛4个(耐森、朝瑞、顺天2个项目)、三江1个(伯特利)],获批贷款额度6.41亿元,获批额度和获批率均全市第一。 (三)三是打造绿色低碳高地。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支持工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实施节能减碳技术改造,引导我县工业园区以低碳排放、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目标,积极引入绿色技术和管理模式。我县9家企业获评2024年温州市绿色低碳工厂,永嘉经济开发区获评2024年温州市绿色低碳园区(全市唯二)。 (四)围绕优数治强智造,培育能级跃升“强动能”。一是强化核心产业提升。做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现有企业和增量企业的跟踪和服务,排摸指导5家数字经济制造业企业入库,目前在库数量达40家。加强数字经济重大项目谋划和储备,今年以来,已招引亿元以上数字经济项目4个,超额完成市定任务,完成率200%,全市排名第1;1-6月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产值增速4.98%,预计增加值增速12%左右,预计全市排名第4。二是强化工业数字融合。高质量办好全省产业数字化“三个全覆盖”加速推进暨“AI+产业大脑”赋能新型工业化现场会,省经信厅领导、11个地级市以及90个县市区的经信系统领导、产业大脑运营商代表和服务商代表共300多人参会,我县就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做经验分享,惠利玛平台围绕运用“AIGC+产业大脑”打造行业垂直大模型做了相关介绍,获得了与会人员的好评。截至目前,累计启动数字化改造项目149个,完成146个,已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三是强化新兴产业谋划。立足永嘉自身优势,谋划布局永嘉车联网产业发展蓝图,大力建设黄田车联网产业孵化园,目前已入驻吴霞科技、瓯越交通、之科众联等企业。精心打造乌牛数字经济产业园区,以乌牛岭下工业园为基础、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培育数字经济新增长点,目前已向市经信申报市级数字经济产业园。 (五)围绕稳主体优服务,按下企业成长“加速键”。一是完善企业梯队培育机制。着力推动小微企业走上“专精特新”成长之道,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链,帮助强化市场主体竞争优势,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今年以来,我县遴选、动员了16家基础条件好、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参评小巨人,现已全部推荐至工信部审核中。同时我县球豹阀门等14家企业顺利入选今年第一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二是扎实开展企业服务解难。持续深化“六位一体”助企服务体系,开展永嘉县2024年中小企业服务月助企专项行动,组织各部门助企服务员深入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以及与去年对比情况,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1-6月,已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收集企业问题643条,化解467条,排名全市第4。积极落实工业企业员工子女入学政策,帮助解决50家企业共247名企业员工子女的入学难题。三是纵深推进亩均效益改革。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牵引,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企业亩均效益,1-5月,我县亩均税收实现17.6万元/亩,排名全市第5、山区26县第1。发布2023年度亩均论英雄工作要点,指导全县工业企业在数字化平台进行申报,摸清企业营收、税收、用地、用工、用能、排污等“家底”,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2024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局将紧扣新型工业化要求和高质量发展硬道理,锚定全年目标任务,聚焦新质生产力,继续从稳产增产、扩大投资等方面出发,争取“以月促季,以季保年”,不断提升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质效,力争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制造业投资增长17%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一)聚焦重点产业集群,构建强链壮群“新格局”。 一是推进传统产业升级。聚焦泵阀产业链薄弱环节,针对性采取产业招商、主题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大力招引发展前景好、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全面推进产业链上下游融通集聚,力争2024年泵阀规上产值突破195亿元。围绕鞋服、教玩具产业技术攻关和产品提质,加快推动鞋服产业向时尚智造转型、教玩具向教育装备及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力争2024年鞋服规上产值突破73.5亿元、教玩具规上产值突破44亿元。二是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提速推进新能源、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产业培育,对标全省先进地区优秀经验和做法,全面落实优惠政策,以黄田车联网产业孵化园为空间载体招引更多车联网相关企业落地永嘉,发挥迦南大健康产业园引领作用,以制药装备引领延伸中医药上下游产业链,助推新兴产业起势成势。三是强化企业梯度培育。结合国家小巨人13项考评指标,逐一摸排、定期梳理小巨人种苗企业短期提升库、成长培育库及长期储备库,分阶段推进企业专精特新成长;加大省专和省创企业的摸排力度,提升企业的申报意愿,为小巨人、隐形冠军申报做好后备动力支撑,争取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隐形冠军”企业数量继续保持山区26县前列,争创省级专精特新产业基地。 (二)坚持项目引培优育,发动经济提速“新引擎”。一是持续推进项目攻坚行动。以优质项目带动工业有效投资,扎实做好项目谋划储备更新工作,发挥多部门合力破难“攻坚效应”,加强重点项目调度,狠抓项目落实,做到计划开工项目尽早落地开工,在建且符合条件的项目,做到应统尽统,同时推动比亚迪等在建项目早日竣工投产,力争全年增资扩产项目开工36个以上。二是聚力抓好工业技改创新。将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作为重要抓手,瞄准泵阀、鞋服等重点行业深入排摸,加强技改扶持政策供给与企业需求对接,并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发放贷款,争取储备更多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三是拓展助企纾困增值服务。梳理集成企业技改、融资、科创等政策条款,加强政策供给和企业需求对接,为企业承接项目减负降本,争取全年为市场经营主体减负18亿元以上。围绕企业问题“全收集、快化解、都满意”,整合县“企业之家”、镇街企业服务中心、“帮企云”服务平台等资源,帮助解决企业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问题诉求,争取全年企业问题化解率95%以上。 (三)实施数字赋能工程,开辟数实融合“新维度”。一是狠抓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工程。提质建设“中国能源谷”专精特新产业园、桥头新能源产业基地等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平台,瞄准新型电子元器件、物联网、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大力招引数字经济企业。加强对在库数字经济企业的服务和指导,做好企业走访、运行监测工作,推进比亚迪、佳盛达、申乐、等一批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项目投产升规。二是加快培育软件信息服务业。加大对在库软件企业的支持力度,做好指导服务,推动企业稳步发展。着力推进之科众联、嘉科数据、朗希智能、惠利玛、瓯越交通等重点培育对象加速发展,推动之科众联、嘉科数据月度升规,推动瓯越交通年度升规,力争全年互联网、软件信息服务业营收增速达25%以上。三是推动产业数字化提质效。推进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建设,加快惠利玛产业互联网平台、伯特利智能制造平台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升级优化,促进行业应用,力争创建省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以上,打造样板企业6家以上。全面提升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水平,力争全年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80个以上,机器人应用200台以上。 (四)聚力要素保障行动,打造产业发展“新空间”。一是迭代数据得地供地机制。全面升级“数据得地 365” 预评审机制,将覆盖面从中小企业拓展到所有增资扩产项目,全面收集产值亿元以上和5000万元以上高成长型无自有用地企业的用地需求,让土地要素配置回归市场化,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争取全年完成供地项目10个以上,实现供地面积300亩以上。二是持续推进工业全域治理。统筹打好“双改融合、数据得地、零地技改、重工上楼”等组合拳,在加快推进瓯北林垟、瓯北礁下、桥头外资、桥下徐岙等四大重点区块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的基础上,以“一镇一重点”的标准,要求县内各工业镇街至少要启动一个重点项目,并充分发挥考核督查“指挥棒”作用,力争全年拆除面积400亩以上。三是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以深化亩均评价改革为主要着力点,迭代升级亩均论英雄系统平台,加强与税务部门联动,以差别化措施为手段,完善激励倒逼机制,促进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争取获得全省督查激励事项。 省市级重大成果以及在省市排名前列的荣誉: 1、在5月24日的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我县获得2023年度“浙江制造天工鼎”。 2、9家企业获评2024年温州市绿色低碳工厂,永嘉经济开发区获评2024年温州市绿色低碳园区(全市唯二)。 3、我县球豹阀门等14家企业入选2024年第一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4、4月15日,顺利承办全省产业数字化“三个全覆盖”加速推进暨“AI+产业大脑”赋能新型工业化现场会,省经信厅领导、11个地级市以及90个县市区的经信系统领导、产业大脑运营商代表和服务商代表共300多人参会,我县就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做经验分享,惠利玛平台围绕运用“AIGC+产业大脑”打造行业垂直大模型做了相关介绍,获得了与会人员的好评。 5、今年以来,已招引亿元以上数字经济项目4个,超额完成市定任务,完成率200%,全市排名第1。 6、制定出台我县工信领域实施方案,做好设备更新项目排摸和推荐申报,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政策红利。前期我县上报第一批制造业再贷款项目23个,经国家发改委各司审核后获批项目11个(瓯北6个、乌牛4个、三江1个),获批贷款额度6.41亿元,获批额度和获批率均全市第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