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共同富裕  > 共同富裕

驶往大山深处的城乡公交:“人情味”满满架起乡村共富路


清晨5:50,晨光微亮,季海林开始起床。简单洗漱后,炒饭,这是早饭,也是午饭,他装了一份在保温饭盒里。他是瓯北至黄皮城乡公交的司机,驾驶着永嘉线路最长的城乡公交,全长达130公里。

6:30,瓯北城乡公交始发站,季海林忙着对即将出发的公交车进行最后一次全面安全检查。他细心地查看车辆的外观,检查轮胎,确保胎压合适、无明显磨损,还对方向盘、刹车等关键部件进行了检查,以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与此同时,售票员戴美兰已经将公交车清洗得干干净净。她每天都会提前到岗,用心打扫车厢,为乘客提供一个整洁舒适的乘车环境。

正式发车前,季海林还有最后一项准备工作——将手机交给售票员。“我们山里人,电话比较多,给售票员接,更安全。”上午7点,发车,车上已经有六七个乘客。“你今天往上面走啊,昨天没上去吗?”“我们现在在三角岩,大概到你那里8点20到25分。”一路上,戴美兰不时接到电话,有乘客打听车辆几点到,预约上车的“土特产”也越来越多。小小车厢充满了“人情味”,每年春节期间,都格外忙碌。而日常大部分乘客是沿线村民,季师傅与戴大姐几乎认识所有的乘客。“我们就像朋友一样,带东西也很方便。”上车的麻彩芽说。

瓯北至黄皮城乡公交线路途经黄田、岩头、岩坦、溪下等9个乡镇街道,每天运营车辆两辆,共2个班次,一辆从瓯北始发,一辆从黄皮始发。这条线路路况并不好,特别是潘坑社区-溪下村-黄二村路段,落差接近700米,全是盘山路,大大小小的直角弯、U形弯不下200个。季师傅是老司机,有30多年的驾龄,凭借多年驾驶经验,加上线路十分熟悉,能平稳开过每个弯道。中午时分,公交终于抵达终点站溪下乡黄二村。

公交车到站,黄二村也随之热闹起来。记者注意到,从公交车后备箱上拿下的不仅有行李,还有一件件快递包裹,上面无一例外的大写备注了地址“黄皮”。稍作休息后,这些快递便被季师傅送到客货邮综合服务点,也就是村里的杂货店。村民应必泽来拿快递,他说以前快递没有,只能靠邮政带,不方便,现在搭公交车很方便,大家都很欢迎。周围的村民七嘴八舌,和季师傅扯起家常。自去年客货邮模式启动运营以来,季师傅的公交车后备箱容积改造增大了一倍,像黄二村这样偏远山区的村民,每天能收发快递,有进城的农产品,也有进山的快递、农具等。

季师傅说不清他哪年开始负责这条班线,周围的村民告诉记者,黄二村道路于2008年建成通车,那年就是季师傅将公车开到了这里。闲聊片刻,季师傅得抓紧时间吃午饭,早上的炒饭还有温度,他就着开水吃了起来。午饭过后,季师傅又吆喝着,提醒村民准备下一趟发车。后备箱里堆满了土豆、红薯、青菜等山货。“乡村的年轻人在山下打拼,老人们常常会带些土特产给孩子吃。”季师傅与戴大姐开始返程。

据统计,我县山区的客运公交线路占88.8%,近年来,我县持续夯实公交“便民畅行”服务基石,这些公交线路也成了乡村振兴的“桥梁”、百姓致富的幸福路,它们行驶在田间地头、乡镇集市,打通农村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