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本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建议提案
索引号 001008003014017/2023-302724 主题分类 文化
组配分类 建议提案 发布机构 县文广旅体局
成文日期 2023-07-3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永文旅体函〔2023〕85号 其他信息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44号提案的答复函


您于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建议》(政协提案144号)收悉。经商县教育局,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我县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于您提出的诸多宝贵建议,我们将予以认真研究,结合工作实际予以实施,持续推动我县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非遗保护专家库,推进非遗科学保护。2013年,根据《关于实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八个一”保护措施的通知》(浙文非遗〔2013〕68号)精神,我局制定了省级非遗项目“八个一”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对每个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分别建立工作小组和专家指导组。2019年11月14日,成立了由17名市县专家学者组成的永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库,负责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评审、咨询、研究和业务指导等有关工作,进一步推进我县非遗保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构建非遗科学保护新格局。

(二)建成非遗数据库,强化非遗保存保护。完成永嘉昆曲林天文、林媚媚,温州莲花胡蓓、钱雷雷,永嘉花鼓滕玉英等传承人口述史记录工程。经过调研、整理和研究,已编纂出版《永嘉昆曲》《温州莲花》《永嘉花鼓》《永嘉乱弹曲谱集成》《永嘉非遗》等非遗书籍建立非遗档案室,根据非遗项目类别、申报类别等建立项目、传承人、基地等档案。2020年,建成永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信息化平台,与省、市非遗保护数据库三级联动,信息资源共享。该系统的建立有效地整合我县非遗资源,推动我县非遗数字化保护。

(三)成立非遗保护协会,推动社会力量参与。2019年1月23日,永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正式成立,招募会员90多名。召开首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永嘉陈氏蛇伤疗法代表性传承人陈俊标担任协会第一届会长,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协会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首届楠溪江非遗旅游节、首届非遗体验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大型活动以及承办数十场非遗展示展演、培训活动,获得群众肯定。

(四)建立传习补助发放制度,提高传承积极性。目前,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建立了传习补助发放制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补助2万元/年,对于评估优秀的传承人给予2.5万元/年,省级补助8000元/年,市级补助代表性传承人2000元/年。永嘉县前几年根据地方财政实际情况酌情对县级代表性传承人予以1000-1500元/年补助。同时,我局积极贯彻执行代表性传承人访问和报告制度,每年走访慰问对传承贡献大、成绩突出的传承人、生活困难的传承人,着力协调解决传承人在开展传承活动中存在的困难。

(五)加强非遗宣传展示,营造非遗保护氛围。一是多渠道宣传。建立“永嘉文化遗产”公众号,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电视等媒体向公众宣传推广永嘉县非遗各类线上线下活动,及时发布申报、活动等信息。特别是在2023年春节,我县举办的首届“年货节”活动,组织了永嘉昆曲等40多项非遗项目集中展示、体验,呈现了一场“传统与创新并存、年味与乐趣同在”的新春盛宴。本次活动获得CCTV13新闻直播间6分钟详细报道,特别是央视新闻公众号对我县参展的非遗项目进行了长达30多分钟直播以及制作了《观察点日记——我们寻回记忆中的年味》予以专题报道。二是多元化展示。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推动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进乡村,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非遗在大众的认知度、认同感。通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永嘉乱弹文化节”“溪下马灯戏文旅节”“非遗集市”“非遗购物节”等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营造全民参与非遗保护的氛围。三是搭建传播阵地。建成永嘉县首个非遗驿站,该驿站面积700余平方米,设有非遗展馆、非遗传承培训教室、排练厅、会议室等,是融研究、培训、展示、展演、体验为一体的传承基地。在丽水街建成面积达957平方米曲艺书场,每周周末和节假日的下午驻场演出曲艺,提高曲艺影响力。

(六)加强非遗队伍建设,推进非遗传承发展。一是加强基地建设。深入推进“非遗在社区”工作,依托传承基地、体验基地、保护单位等积极开展非遗传承、体验、展示工作。已建成枫岭社区等5个“非遗在社区”示范点,入驻10多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每月常态化开展南拳、中栏、温州莲花、永嘉乱弹等非遗传承体验活动,年均开展活动100余场,广泛吸引人民群众参与。同时,创成市级、县级非遗传承基地17个和27个,市级、县级体验基地3个和21个,通过基地创建,融入企业、行业协会、学校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非遗传承保护,辐射带动力强。基地不仅用于非遗实物、资料保存,还被作为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的固定场所。二是推出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师带徒”传承工作。2017年起推出“师带徒”传承工作,通过补贴传承人、学徒的方式激励传承人传承,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传承。目前,已经培养“师带徒”学员20人。“师带徒”传承工作成效显著,让一些濒危的非遗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三是举办非遗社会公益培训。每年坚持举办10多项非遗社会公益培训班,增设考核环节,确保学习效果。四是探索非遗校园传承实践工作。在全县20多所学校开展了多样化的非遗相关课程与活动,将永嘉昆曲、温州鼓词、永嘉米塑、永嘉剪纸、瓯绣、溪下马灯戏、南拳、永嘉乱弹、瓯窑等20多项非遗项目引入小学、初中及职业高中,入驻非遗传承人担任指导师,不断优化非遗传承路径,培育非遗后继人才。2020年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达成联合办班、定向委培协定,校团合作成立永嘉昆剧班,通过全面、系统、规范的戏曲专业艺术职业教育,培育永昆新生代人才35人,以破解永昆年龄结构老化、传承后继乏人困境,培养适应新时代戏曲传承与发展需求的永昆表演人才。

二、下步工作举措

我们将积极采纳您的建议,继续在非遗专家库建设、非遗传承展示、非遗宣传以及发挥社会力量上深化永嘉非遗传承保护工作。

(一)继续积极发挥非遗专家库作用。完善非遗专家咨询、论证、评审和专业指导制度,发挥非遗专家库作用,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形成非遗保护长效机制。

(二)加强传承梯队建设。拓宽传承人培养渠道,继续通过代表性传承人“传帮带”、非遗培训、非遗进校园等途径,吸引和培养更多年轻人才。特别是省级非遗项目,积极形成传承梯队序列,确保项目有序传承。

(三)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根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支持行业协会组织广泛开展非遗实践和研学活动,鼓励行业协会组织兴办非遗传承、体验、展示设施。通过研究、收藏、展示、传承、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吸纳更多的非遗保护工作者、民间艺术从业者、热心非遗保护的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

感谢您对我县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承办科室和联系人: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 金哲丰,联系电话:135********。



永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3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