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
索引号 001008003014074/2023-305623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组配分类 乡村振兴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3-08-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永嘉县打造“王大妈”特色阳光精品作坊 为县域内传统食品小作坊提供可学可鉴的转型经验


“王大妈”是永嘉传统特色小吃永嘉麦饼的龙头品牌。早先,同永嘉大多传统食品加工小作坊一样,“王大妈”麦饼作坊存在着脏乱差的生产条件和简陋的生产环境之弊端,严重束缚了其品牌发展。近年来,永嘉县通过食品小作坊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助力“王大妈”麦饼作坊积极升级落后生产设施、严格落实安全监管措施,将其打造成精品阳光作坊,实现了该作坊从粗放式生产到精细化运作的转变。现如今,“王大妈”麦饼阳光作坊焕然一新,展现出高度的规范化和清洁化生产环境,不仅安全监管到位,而且在口味和销售范围上都有了质的突破。作为永嘉第一家建成的阳光食品作坊,“王大妈”麦饼阳光作坊近年度销售额达到2600万,销售额同比增长近300%,为其他小作坊建设阳光作坊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造经验,为全县麦饼行业发展提供可行的发展路径。

一是全程数字化监管,在食品安全上更放心。在食品加工区、仓库贮藏区等涉及食材区域安装视频监控统一接入“浙食链”小作坊端。加工区域实现全透明玻璃生产当生产画面连接“浙食链”平台进行实时播放时,真正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无死角的“阳光可视”,对比传统阳光作坊建造标准,生产制作环境更加一目了然。同时,通过专人导入,可在平台实时查看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出厂检验、销售出库等环节数据信息。每一批产品出库后,均生成GM2D二维码赋予产品外包装处,消费者可通过扫码查看企业资质信息、该批次麦饼出厂检验报告、型式检验报告,构建了“源头可溯、过程可查、去向可追”的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体系。当前,该阳光作坊已通过GM2D赋码2.1万余批次产品。

二是加大技术突破,在口感保鲜上更出众。积极发挥食品行业专家、协会力量,召集专业人员成立“王大妈麦饼”感官测评室,通过市场调查和感官测评数据,为作坊研制新型麦饼馅料提供大量数据支撑。经过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后,逐步研发出萝卜丝、紫菜、刀豆干、笋衣等馅料的永嘉麦饼特别是萝卜丝馅料,一经上市销售,就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与追捧,其营业额占到全年度的20%。此外,针对麦饼销售地域限制这一传统难题,帮助引入先进冷链物流技术,通过完善的真空包装、运输流水线工艺以及规范的食品标签展示,成功解决麦饼长途运输、长期保质问题,大力拓宽长途销售路径。通过长途运输销售,每天约有3000至4000个麦饼通过网购平台、外卖平台、快递运输等途径,销往全国各地,进入超市货架、餐饮厨房和千家万户,为企业每年营业额贡献增长约30%。研发手段的科学化与运输手段的多样化,使麦饼最大程度保持了口感稳定性大大打破了麦饼仅限于当地散卖的限制。

三是推动文旅融合,在品牌传播上更丰富。着眼于旅游、美食等本地特色旅游文化,通过“王大妈”麦饼阳光作坊作为示范,在永嘉“尝新麦饼”寻味之旅活动、楠溪江音乐节、家庭文化节暨“麦饼”技能大赛等活动中,以农旅融合活动为平台,积极打造“互联网+农业+休闲+旅游+销售”创新模式。同时,积极引导参加各级各类农业节庆和文化会展活动并使用“王大妈”统一形象标识,搭建品牌展示平台。在“百县千碗”和“特色美食名店”等主题评选活动中,“王大妈”麦饼阳光作坊成功入选年度永嘉麦饼示范店,通过构建现场加工参观和休闲购物等为一体的“沉浸式”场景,将“王大妈”作坊与文旅、伴手礼相融合,既增加了产品销量,又带动了旅游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