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元数据
|
||||||||||||||||||||||||||||||||||||||||||||||||||||||||||||||||||||||||||||||||||||||||||||||||||||||||||||||||||||||||||||||||||||||||||||||||||||||||||||||||||||||||||||||||||||||||||||||||||||||||||||||||||||||||||||||||||||||||||||||||||||||||||||||||||||||||||||||||||||||||||||||||||||||||||||||||||||||||||||||||||||||
县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 《永嘉县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弱有众扶”专项实施方案(2023-2027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永嘉县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工作专班办公室 (永嘉县政府办公室代章) 2023年6月15日 永嘉县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弱有众扶” 专项实施方案(2023-2027年) 为加强基本民生兜底保障,推动“弱有众扶”公共服务均衡可及和优质共享,根据省、市、县《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织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深入推进我县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全面构建精准、高效、智慧、温暖的救助帮扶新格局,努力实现低收入家庭帮扶从“个人式救助”向“家庭式综合帮扶”转变、从“分散型救助”向“集成式帮扶”转变、从“兜底型救助”向“发展型帮扶”转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低收入家庭,助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贡献。 二、总体目标 推动救助帮扶模式转变,建立综合帮扶工作格局,加强政府、社会、市场等多方资源力量高效协同,推动救助帮扶方式从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转变,实现社会救助政策应享尽享,救助帮扶资源精准匹配。拓宽帮扶救助覆盖范围,逐步推动救助帮扶由困难群众向相对低收入家庭覆盖,由兜底救助向兜住兜准兜好救助转变,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拓展,按照兜底型、支出型、急难型、发展型、关爱型实施分类管理、动态监测和综合帮扶。深化救助帮扶机制改革创新,着力打造社会救助帮扶联合体,创新救助服务制度,健全救助帮扶长效机制,切实提升救助帮扶管理服务能力,凝心聚力绘就“基本生活满足、公共服务优享、急难愁盼有助、社会融入友好”图景,努力建成社会救助帮扶事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弱有众扶”五年主要指标
三、重点任务 深入推进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以推动实现低收入家庭“增收减支赋能”为要求,聚焦就业、产业、教育、帮扶集成改革,建立健全综合帮扶工作格局、政策体系、长效机制。加快完善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精准高效的救助帮扶体系,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确保低收入家庭救助帮扶工作提质增效,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一)熟练运用“综合帮扶在线”平台。制定出台《永嘉县相对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推进共同富裕的若干政策》,整合教育、人社、住建、医保、残联等单位部门帮扶救助资源,促进困难群众需求端和救助资源供给端有效链接。依托省大救助系统、市“综合帮扶在线”,持续推动部门数据共享。到2027年底县域“综合帮扶在线”应用用户年均激活率不低于80%。(责任单位:县府办、县民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和县农业农村局,排在第一位的单位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开展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专项行动。实施“百千万”行动计划(推动建立16个适合低收入家庭产业项目,扶持185名低收入家庭学生完成学业,对1900名低收入家庭成员开展就业帮扶),“3131”资源整合计划(通过引导420家爱心企业、150家社会组织、570名志愿者入驻“综合帮扶在线”,依托县慈善总会筹集1000万元帮扶资金,设立针对性帮扶项目,高效整合社会资源力量,帮促低收入家庭纾困增收)及“1619”接续奋斗计划(针对低收入家庭中16-19岁青少年开展职业教育发展帮扶,完善激励机制,加强技能培养和职业成长规划,连通“教育—就业”全周期链条,帮促低收入家庭更充分就业创业),实现社会救助线上线下高效联动,促进困难群众需求端和救助资源供给端有效链接。到2027年底实现低收入家庭困难需求排摸完成率和综合帮扶在线疑似第二类对象摸底排查完成率均达到100%,落实16个精品产业帮扶项目,帮助185名低收入职高(技工院校)学生实现接续奋斗计划,对1900名低收入家庭成员进行就业帮扶,筹集1000万元规模慈善资金,落实社会救助“一件事”惠民联办做到应联尽联,低收入家庭能帮尽帮。(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明中心、团县委、县慈善总会、各乡镇〔街道〕) (三)加快推进“助联体”建设。县级“助联体”要健全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建立责任清单和服务清单,统筹各项救助帮扶政策,培育、孵化救助帮扶类社会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帮扶工作,要落实10个以上帮扶项目,开展常态化救助帮扶服务。推进乡镇“助联体”建设,落实2名以上专业人员从事综合帮扶并纳入乡镇“助联体”管理,开展3个以上帮扶项目。打通村级“助联体”服务点“最后一公里”,组建帮扶队伍。要将救助帮扶工作内容纳入网格管理,构建“大数据+大网格+大脚板”协同的闭环救助帮扶体系。2027年底实现县、乡、村三级“助联体”全覆盖。(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政法委、县委编办) (四)切实提升兜底保障水平。落实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低保标准增长幅度不低于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将低保边缘家庭人均月收入认定标准放宽至低保标准的2倍(最高不超过最低工资标准),落实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和生活照料服务,完善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全面实施专项救助行动。切实加强对困难残疾人、困难退役军人、困难职工、困境儿童、困难妇女等特殊群体的救助帮扶力度。加快推进残疾人托养照护机构建设,落实困难退役军人生活援助,加强在档困难职工帮扶。到2027年,全县最低生活保障年人均标准达到15000元。加快推进永嘉县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落实困难退役军人生活援助。到2027年,学生资助政策落实率、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补助率、“残疾人之家”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到2027年全县最低生活保障年人均标准达到15000元,学生资助政策落实率、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补助率和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率达到100%,“残疾人之家”覆盖率达到95%以上。(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医保局、县住建局、县应急管理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妇联、县残联、县总工会) (五)构建多元参与救助帮扶格局。深入实施慈善倍增、慈善促富、慈善惠民、慈善向阳、慈善文化五大行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大力发展社会救助领域志愿服务,激发“五社”联动活力,营造村(社区)“邻里节”氛围。建立低收入群体慈善帮扶机制,探索设立县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专项基金。加强政府对慈善资源的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运用慈善信托方式参与扶弱济困,以有效引导更多社会财富进入慈善领域。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发挥红十字会桥梁作用,培养“博爱送万家”、“人道心连心”、“红十字救在身边”等社会公益救助品牌。到2027年慈善组织数量达到23家以上,慈善信托备案资金规模达到360万元以上,累计实施红十字会人道公益项目17个以上。(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红十字会、县慈善总会) (六)不断完善救助帮扶长效机制。健全监测预警机制。依托省、市救助帮扶信息系统,优化低收入人口数据库,推进社会救助数据共享和应用,实现困难群体主动发现、动态监测。健全探访关爱机制。依托村社网格管理,进一步健全救助对象、空巢老人、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体的探访关爱机制,落实残疾人入户访视制度,实现救助帮扶及时有效。健全尽职免责机制。推进救助帮扶全流程管理,明确尽职标准和免责条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健全因病致贫返贫防范长效机制。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社会救助“五重保障”体系,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巩固困难群众资助参保和医疗救助政策落实两个100%。到2027年弱势群体动态监测人口覆盖率达到6%,救助家庭探访关爱率、“幸福清单”送达率保持100%,困难群众医疗费用综合保障率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医保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残联)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弱有众扶”专项工作,成立由县民政局牵头,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弱有众扶”工作专班,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抓好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专班下设综合协调组,由县民政局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制定计划、完善指标清单、推动工作落实。 (二)健全闭环工作机制。建立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工作落实机制,细化分解“弱有众扶”领域核心指标、重点指标、重点任务,制定责任清单和时间进度表,层层压实责任,清单式推进工作实时紧盯跟踪评估各条线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进度滞后的进行督促推进。 (三)严格考评督导。县“弱有众扶”专班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召开会议,调度各项主要指标,对成员单位工作任务推进情况进行监测跟踪。加强对各乡镇(街道)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激励与考核评估,鼓励突破创新,加强政策宣传与业务培训,营造“弱有众扶”良好氛围。 永嘉县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工作专班办公室2023年6月15日印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