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公共服务七优享  > 政策文件
索引号 001008003014001/2023-305667 主题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县府办
成文日期 2023-06-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永七优享办〔2023〕2号

关于印发永嘉县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嘉优善育”专项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


县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

《永嘉县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嘉优善育”专项实施方案(2023-2027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永嘉县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工作专班办公室

(永嘉县政府办公室代章)

2023年6月15日

永嘉县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嘉优善育”工作方案(2023—2027年)

为进一步加强优生优育服务保障,推进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促进育儿友好社会健康发展,全面推进“浙有善育”“温馨善育”“嘉优善育”品牌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衡可及。根据省市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相关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儿童优先原则,以提供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促进儿童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构建“孕、育、医、养、护”全链条一体化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保障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系统谋划,注重规划协同,明确目标任务,落实政策支撑,强化改革创新,推进数字赋能,持续擦亮“温馨善育”金名片,树立“嘉优善育”品牌效应,增强群众体验感和获得感,为推进我县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和持久动力。  

(二)建设目标

——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加快建设县乡两级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实现县级妇幼保健院提质增效,争取通过二乙水平等级妇幼专科医院复评,推动“母婴安全县”建设,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持续巩固在低位。

——出生缺陷防治不断深化。持续推进妇幼健康促进行动,提升出生缺陷儿童保障水平,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到2027年,严重致残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1‰以下。

——医育结合体系普惠便捷。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创新践行“医育结合”科学照护,推动全县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基层“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建设。到2027年,建成并投用县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5家以上“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指导中心,县域内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5.55个。

——数智赋能守护母婴健康。协同参与、推广应用、迭代升级“安心托”智慧托育管理系统,实现与“浙有善育”互联互通。规范落实托育行业登记备案制度,重视托育人才培养,加强养育照护专业技能培训,为机构办托、家庭入托及育儿指导等提供集成服务。

表  永嘉县公共服务“嘉优善育”五年目标

序号

指  标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2026年

2027年

1

婴儿死亡率(‰)

1.80

持续巩固在低位

2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3.05

持续巩固在低位

3

产前筛查率(%)

92.04

93

94

95

95

>95

4

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3.42

4.0

4.8

5.5

5.55

>5.55

5

普惠托位占比(%)

50

55

60

65

70

>70

6

乡镇(街道)托育机构覆盖率(%)

79.57

80

85

基本全覆盖

基本全覆盖

基本全覆盖

7

0—3岁儿童发育监测筛查率(%)

80

85

90

90

95

>95

8

托育机构从业人员持证率(%)

90

93

95

95

>95

>95

9

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知识普及率(%)

83.76

85

88

90

>90

>90

10

“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个)

-

1

2

3

4

5

11

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生数

0.45

0.50

0.52

0.54

0.60

0.65

12

“安心托”机构应用覆盖率(%)

90

90

95

95

>95

>95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

1.加强政策支持保障措施。全面贯彻《温州市加快建设育儿友好城市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温委发〔2022〕32 号),围绕“孕、育、医、养、护”公共服务健康场景,全面构建“1+N”生育养育政策支持保障体系,建立全生育周期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和服务项目标准制度,实施育儿家庭、托育机构养育保育费用贴补机制,重点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2.完善妇幼健康网络系统。实施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项目,推进全县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支持妇幼保健机构专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妇幼保健机构做好大部制改革,强化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和绩效考核结果,推动妇幼保健机构上等级、提能力。

3.实施母婴安全行动计划。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深化风险防范、危重救治、固本强基和数字赋能四大提升行动,健全危重孕产妇、新生儿应急救治制度,加快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标准化建设,提升危重症救治能力。

4.开展儿童医疗服务行动。健全儿童医疗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儿童医疗服务资源合理布局、扩容下沉,完善儿科分级诊疗制度,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均设置儿童诊疗科目,强化人才引进和科室培育。推进县级儿童医疗专科发展,引导儿科多发病、常见病在基层首诊和区域内就诊。突出儿童友好五大理念,建设一批“有水准、有情感、有温度、有人文”的儿童友好医院。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县资规局、县教育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总工会、县妇联)

(二)完善出生缺陷防治保障体系。

1.健全出生缺陷防治服务机制。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健全涵盖婚前、孕前、孕产期、新生儿和儿童全周期出生缺陷防治体系,提高出生缺陷全流程防治水平。

2.全面实施出生缺陷筛查服务。广泛开展产前筛查,推广普及产前筛查适宜技术,规范应用无创产前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等技术。优化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将免费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病种由4种增至29种,逐步扩大新生儿听力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补助范围。

3.加强婚育服务一体化工作。推广婚姻登记、婚前保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避孕药具发放、优生咨询指导等一站式婚育综合服务模式。加强出生缺陷防治质量控制管理,强化阳性病例的召回和随访,将出生缺陷儿童纳入高危儿专案管理,推动出生缺陷防治数字化互通共享。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医保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

(三)“医育结合”提升照护内涵。

1.构建“医育结合”服务载体。充分发挥妇幼健康资源优势,在服务场景、服务技术、服务队伍上整合儿童医疗、预防保健和养育照护资源,以医疗保健专业技术支撑养育照护技能发展。依托市、县两级妇幼保健机构加快建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加快推进瓯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防护”三位一体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的建设,推进医育联盟体系建设,构建区域医育结合服务网络。

2.开展儿童早期发展促进行动。全面推进医防融合,实施国家儿童早期发展项目,推进0-3岁婴幼儿发育监测筛查和干预,建立健全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和干预服务体系。完善0-6岁儿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定制化“医育结合”签约服务。

3.建设托育服务照护体系。推动优质医疗保健资源帮扶结对托育机构,建立医疗机构与托育机构动态管理机制,以基层为重点,优化整合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婴幼儿照护服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以及儿童免疫接种等服务资源,建设一批管理规范、服务模式可复制的“医育结合”示范单位。

4.推进托幼一体化改革创新。建立托幼一体普惠性托育服务的政策保障,鼓励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开展公益性、普惠型社区婴幼儿驿站、托育服务点建设。新建和扩建公办幼儿园,在满足学位供给的基础上开设托育班。统一规划新建小区的配套托位,按照常住每千人口不少于10个托位规划、建设托育服务设施。建立15分钟婴幼儿照护服务圈,推动托育服务健康、安全、便捷、高质发展。

5.提升儿童中医诊疗服务能力。中医医院和妇幼保健院设立中医儿科,开展中医专科服务,发挥中医药在儿童预防保健和疾病诊疗中的独特作用,积极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将中医药融入儿童医疗保健服务各个环节,深化“国医养国娃”新理念。到2027年,实现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提供儿童中医药服务基本全覆盖。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教育局、县残联)

(四)推行生育全周期数字服务。

基于“健康大脑+”的生育全周期健康数字系统,统筹“孕、育、医、养、护”等信息互联互通,推进永嘉县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生育健康数据信息在政府管理、便民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实现孕期、产后、育儿、医疗等全周期健康指导服务。迭代升级与应用推广“安心托”智汇婴幼儿照护平台,建设托育地图、线上学习、云上宣教和家庭自测功能,全流程为家庭入托、机构办托及科学育儿提供集成服务。充分发挥数字化多源多跨应用,在加强管理、优化服务、统计监测和提升能力方面增效提升。探索数字养育照护实训场景,利用新技术模式开发虚拟实训场景,探索在线实操演练、考核评价及实时共享实时观看。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大数据管理中心)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项目支撑。坚持全县一盘棋,利用永嘉县“嘉优善育”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公共服务优享,制定公共服务重大项目清单,合力推进公共服务重大项目提质增效。强化项目推进的协调督导,建立分领域、分单位、分层级的多维晾晒机制,加快项目建设,提速有效投资,全面完成各项指标和项目建设任务。     

(二)强化监测评价。以民生实事项目为切口,按照省、市《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要求,分解年度任务和季度举措,确定工作目标。坚持公共服务优质普惠共享和能快则快、能早则早、能多则多的民生实事建设原则,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把政府干的事变成群众满意的事。

(三)强化机制保障。全力推进“嘉优善育”建设,建立绩效保障机制,拓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涵。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将育儿友好相关服务内容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明确工作当量,建立健全周盘点、月调度、季推进、年总结的压茬推进机制,及时挖掘典型做法和创新实践,定期督查通报。

(四)强化督导宣传。要加强“幼有善育”相关工作的政策解读和信息发布,提高社会知晓度和民众参与度。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加强激励推广、考评督导,及时挖掘公共服务典型做法和创新实践。定期督查通报,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高效办实办好,让广大群众真正有获得感。

永嘉县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工作专班办公室 2023年6月1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