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和依据
按照水利部部长李国英2022年4月关于中小河流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和2022 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高质量推进中小河流系统治理工作会议要求,水利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于 2022年7月4日印发《关于开展全国中小河流治理总体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办建设〔2022〕206 号),决定以流域为单元开展全国中小河流治理总体方案编制工作,工作范围原则上为流域面积 200~3000km2 的中小河流,不包括国境界河。2022年7月27日,浙江省水利厅办公室 浙江省财政厅办公室转发《水利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中小河流治理总体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浙水办河湖〔2022〕8号),提出按照我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目标,坚持流域系统治理,坚持近自然理念,以补齐防汛薄弱环节短板为首要任务,统筹河湖水生态保护修复、水文化保护传承、管护能力现代化等多目标治理,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全面调查流域面积 200~3000km2 中小河流现状情况、存在问题和治理需求,综合确定目标任务和措施方案,以流域为单元逐河流编制治理方案,汇总编制全省总体方案,建立中小河流治理综合管理系统,为高质量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提供技术支撑,高水平完成逐河流治理方案编制,为新阶段推进中小河流系统治理,建设生态美丽风景线、富民惠民亲水圈,打造江南水乡幸福新高地奠定良好的基础。
2021年8月永嘉县水利局委托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永嘉县楠溪江中下游中小河流治理方案编制工作。编制单位积极组织技术人员与相关部门和属地政府进行对接沟通,并赴现场踏勘,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底蕴条件,充分与流域内主要乡镇对接,通过各个渠道收集楠溪江中下游流域的相关资料。2023年4月在永嘉水利局召开了本方案的评审会,在充分吸纳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经修改完善形成本送审稿。
二、前期研究讨论情况
2021年8月永嘉县水利局委托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永嘉县楠溪江中下游中小河流治理方案编制工作。编制单位积极组织技术人员与相关部门和属地政府进行对接沟通,并赴现场踏勘,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底蕴条件,充分与流域内主要乡镇对接,通过各个渠道收集楠溪江中下游流域的相关资料。2023年4月在永嘉水利局召开了本方案的评审会,在充分吸纳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经修改完善形成本送审稿。
三、规划主要内容
1.规划范围及年限。规划的范围主要是楠溪江中下游流域,自楠溪江溪口至下游河口段,长度约81km,包含需治理的部分支流(张溪、五尺溪、枫孤溪、狮溪、花坦溪、潘坑溪、鹅浦溪、古庙溪、陡门溪等)。涉及北城街道、东城街道、南城街道、三江街道、黄田街道、瓯北街道、岩坦镇、岩头镇、枫林镇、沙头镇等10 个乡镇(街道)。规划年限: 现状基准年为2021 年;近期水平年为2027 年;远期水平年为2035 年。
2.规划目标。
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神理念,为夯实浙南美丽“大花园”生态底色,通过楠溪江中下游流域综合治理,以安全、健康、宜居、智慧、富民为目标,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推进流域、区域、行业的共建共治共享,突出河流特色风貌,推动中小河流系统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行示范,提出保障水安全、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彰显水文化、提升河湖管护水平、推动水经济等高质量发展目标,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打造极具楠溪江山水风情和生态诗韵的幸福河湖,推进水文化建设工程,提升智慧水利赋能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和城镇绿色发展,树立浙江省山区性河流治理示范样板。
1)防洪减灾目标。综合考虑楠溪江中下游流域沿线乡镇规模、社会经济地位、自然及技术经济条件和流域防洪规划要求等因素,统筹考虑河湖防洪排涝措施,以提升流域行洪排涝能力,确保河湖防洪安全提升。楠溪江中下游流域永嘉县城上塘、黄田、瓯北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范围内建制镇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非建城区及乡村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农田的防洪标准为5~10年一遇,基本实现流域内“农田不冲毁、村镇不成灾”的水安全保障目标。
2)水环境提升目标。为解决部分乡镇内河道存在的水土流失现象的问题,本次通过清理河流水草及岸坡杂物、增加岸坡植被面积等措施,改善河湖水环境质量,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为解决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标准相对较低,处理不够稳定的问题,结合村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开展防污控污措施,有效削减实施范围内入河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河流生态空间恢复率目标达到90%,重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3)水生态修复目标。为着力解决流域水系水生态环境问题,恢复和拓展河湖综合服务功能,打造众多的滨水休闲节点、滨水亲水活动圈和休憩公共空间,通过滨水步道全线贯通,串珠成链,形成河流美丽风景线,生态岸线比例达到60%,滨岸带植被覆盖率达到80%。
4)水文化景观彰显目标。为充分挖掘和传承永嘉河湖水文化,彰显地方历史文化底蕴,推动水文化事业繁荣,结合永嘉县当地历史文脉,打造一批亮点工程,让楠溪江中下游流域水文化景观带成为沿岸百姓能够“寄托乡愁、宜居家园”的精神文化纽带,激发永嘉山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城乡15分钟亲水圈覆盖率达95%。
5)管护提升目标。全面推进楠溪江中下游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管养分离机制,形成“监测一张网、数据一个库、设施一张图、管理一平台”的水利监管高端服务网,实现河面保洁率、重点河湖水域岸线监管率达到100%,河流重要节点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
3.规划任务。本次规划任务以河流治理为重点,科学拟定河流治理总体布局,统筹安排和河流相关的防洪排涝、水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方面的规划布局和定位,确定主要工程措施,制定流域综合管理对策和保障措施。
4.规划工程和投资。
本次流域综合治理涉及10 个乡镇(街道)范围内的楠溪江中下游干流及其支流,通过“防洪减灾、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文化景观、管护提升”等五大举措进行整体提升。楠溪江中下游流域系统治理工程总治理河长为135.4km,主要建设内容有:新建加固堤防42.9km、生态护岸护坡55.35km、河道疏浚16.9km;水环境治理4.5km;水生态修复8.0km;水文化景观建设7.75km、新建堰坝1 处。建设沿岸滨水景观节点、下堤踏步、亲水平台等亲水便民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河(湖)长制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县级主体、乡镇执行、村为依托”的三级责任体系,健全河(湖)长制组织构架等建设内容。
统筹防洪减灾、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文化景观、管护提升等各类工程,本次楠溪江中下游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工程投资17.78亿元,共河流整治长度135.4km。其中堤防(护岸)工程16.79亿元、河道清淤疏浚工程0.44亿元、水环境提升0.11亿元、水文化景观0.25亿元(包含堰坝)、滨水步道0.19亿元。其中流域治理分年计划按城镇开发建设进程合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