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共同富裕  > 共同富裕

预制菜产业发展带动共同富裕


“人均每天200元收入,多数是农村妇女,年龄从60到70岁都有。”三江街道箬隆村村民叶小兰高兴地说。洗菜、切菜……走进箬隆村“共富工坊”, 70余位村民正从事预制菜初加工业务,平均每年可为他们增收6万元收入,同时也带动当地村民300余人实现增收。

箬隆村村民的增收是我县预制菜产业发展带动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我县坚持农业农村工作优先发展,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集中签约麦丰预制菜总部基地等4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全县619个村经社全部实现总收入达3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14万元以上,全面消除家庭年人均收入1万元以下现象,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增幅达15%。

扎根“主战场”,全力扩大产品产能

预制菜产业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中华大食物观”“端牢中国人饭碗”的重要途径和战略方向,今年预制菜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公司将紧抓高质量发展新机遇新优势,今年计划新建2.5万平方米标准化加工厂房,实现年产值2.6亿元,打造一个集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规模化、精密化加工销售中心,进一步加强特色菜品研发,全力扩大产能,推动我县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温州麦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建武说。

温州麦丰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植、加工、贸易、研发于一体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去年产值达1.9亿元,目前主营畜禽肉制品、花菜梗等60多个预制菜产品,拳头产品“芋厨酥排骨”获“温州名小吃”荣誉,在温州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 “以前不知道种多了卖给谁,现在全卖给麦丰食品还供不应求,花菜结束后我们马上种稻子。”箬隆村种植户刘杰栋高兴地说。

在位于桥下镇的温州麦丰食品有限公司厂区内,各条生产线正铆足马力赶订单。加工好的食材送到成型车间,经工人分装、打包再送到负18摄氏度成品库储存。负责人李建文告诉记者,公司的主战场在江浙沪以及福建地区,根据客户需求,基本上三天内就可以送到客户的仓库,目前订单量和库存一般控制在一个月左右。随着订单量不断增加,今年扩建了1000多平方米无菌车间,主要用于熟制品生产。

打造“新模式”,发展产业链新业态

“发展预制菜是农民‘创一、接二、连三’增收致富的新渠道,是让农民搭上共富‘顺风车’的好方法。我们的宗旨是将预制菜产业主链留在永嘉县域,把就业机会和产业链增值收益共享给永嘉农民,全力打造共惠共利、可复制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村企合作农业新模式。”高建武满怀信心地说。

据了解,目前公司积极牵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依托“企业+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已流转箬隆村500亩土地和沙头镇460亩土地,建设本土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预制菜原材料基地。“以前我们不知道种什么好,现在他们都会提前告诉我们,而且全部按不低于市场价进行收购,给我们种植户吃了定心丸。”在箬隆村,种植户们已经开始为种植而忙碌了。

通过“定制化种养、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麦丰食品有效破解了村民种植散、农产品产销对接难、增产不增收等问题,实现了企业生产前端原材料有效供应、农户农产品就地转化销售,促进了我县农产品加工及保鲜技术发展。

培育“新工坊”,加快联农带农共富

去年,麦丰食品有限公司积极打造“共富工坊”,立足预制菜粗加工就业门槛低、收益兑现快等优势,积极推动60至75岁赋闲老龄群体从事洗、切等预制莱初加工业务,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老年人、妇女等“弱”生产力群体实现“强”增收,为农村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来源提供稳定保障。

以箬隆村为例,去年该公司增加农村妇女和60-70岁老人在家门口就业,带动当地村民300余人实现增收,户均增收万元以上;村集体土地规模流转,增收12万元。今年,麦丰食品有限公司计划进一步强化“共富工坊”打造,带动村集体增收20万元、当地村民500余人增收,实现公司、农户、村集体三方共赢。

“现在在田里干活的就有50多人,一天有400元收入。”村民吴龙福说。今年村里的几万斤花菜已全部由温州麦丰食品有限公司收购。除了蔬菜收购,村民在农作物种植、管理、收获期也能获得收入。高建武说,今年麦丰食品有限公司将积极争当预制菜产业“领航者”和“排头兵”,全力让永嘉风味飘进千家万户,齐心协力将这盘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硬菜”做得更好、成效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