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元数据
|
||||||||||||||||||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省市县党代会会议精神,对标县委“拥江融入、产城融合”总体发展思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能力。202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74亿元,增幅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33元,增幅7.4%,城乡收入比1.92;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6984元,增幅15%。成功入选省农业“双强”行动“赛马”激励地区,获省级建设用地指标奖励;获评省级“宅基地改革+乡村建设”试点县、省级“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省级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示范县、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全国“数字乡村”百强县、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助推我县在国务院减贫联合研究报告发布会上作经验交流。 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 2022年,我局以激活干部创业干事能力为主轴线,创新实施局机关“吾诺制”举措与“头雁”干部培育工程,成立局创新与改革等2个领导小组,打造创新干事平台,结合局“大党建一体化”工作举措,系统推进我县“三农”工作赶超发展。 (一)坚持深挖潜能,提升稳产保供能力。一是筑牢粮食安全底线。率全市之先召开全县春季农业生产暨春耕备耕工作会议,春耕备耕工作获市委刘小涛书记3月8日调研充分肯定,以21.76万亩、8.8828万吨超额完成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任务,成功获评省级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示范县荣誉;二是全力推进“两非”整治。出台抛荒地复垦复种补贴政策,统筹6部门力量成立4个督查组开展全县督查,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政村企联办”强村公司推进耕地“两非”整治的典型做法,获刘小涛书记批示肯定,粮食功能区“非粮化”工作已全部完成。三是大力实施“双强”行动。成立县级工作专班,布局建设农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3个,推广各级补贴农机具2800余台,开展农业科技下乡10次,扎实推进“肥药”双减,与温科院共建永嘉县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发布推广农业主导品种90个、主推技术32项,成功推动我县入选省农业“双强”行动赛马激励地区,获建设用地指标奖励。 (二)坚持产业牵引,农业发展态势良好。一是积极招引重大产业项目。大力开展“双招双引”,顺利推进市级签约大会“麦丰预制菜总部基地、低效农用地提升改造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锦里·西优农旅融合发展项目、永嘉沙头现代农业综合体”等4个项目签约任务,预计投资约27.5亿元。二是提速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成功培育县级以上新型农业主体36家,助力麦丰食品有限公司获评“温州市预制菜十强企业”。稳步推进温情云岭田园综合体、浙南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邵园村共同富裕示范区等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助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开展茶叶技术合作,乌牛早茶开采得到浙江卫视等省市媒体宣传报道,在“中绿杯”全国性绿茶评比中,我县2家茶企斩获2个特别金奖(温州共4个),今年我县茶产业产值2.98亿元、同比增长4.2%;共富示范性门店“麦饼西施2号店”获省委袁家军书记5月12日调研充分肯定,永嘉麦饼产业“三服务”典型案例获刘小涛书记批示肯定,“麦饼经济”获张振丰市长批示肯定,预计今年永嘉麦饼产业产值将达6亿元。 (三)坚持共建共享,乡村建设卓有成效。一是高标准推进村貌整治。成立美丽田园行动工作专班,组建人居环境考核组,每月开展“两最三比”评选,累计评出最干净村68个,最脏村46个。相继开展全域环境万人大清扫等5项专项行动,推进100座新增“民生实事”农村公厕建设与楠溪江核心景区精品线美丽田园创建,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二是高效能推动乡村建设。多渠道整合筹集资金,招引乡贤回归兴业,完成第一批省级试点村鹤盛岩上村项目建设。推进今年4个未来乡村和省级“瓯窑茶乡”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创建。新创成美丽乡村达标村70个、特色精品村5个、示范乡镇1个。三是高品质加速农旅融合。提标提质历年已创乡村振兴示范带13条、项目134个,完成投资5.44亿元;36个新建续建西部休闲产业带项目完成投资30.37亿元。联合县委宣传部举行“嘉”乡系列主题活动,完成首届“美丽村社”评选和“我和我的‘嘉’乡”乡村代言人大赛。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第七批省级重点村屿北村获省级绩效评价良好等次。“楠溪江核心景点夜游线”被列入2022年“浙里田园”百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四)坚持示范引领,农村改革活力迸发。一是“双激活”改革。顺利接收宅基地审批职能,全面规范宅基地审批流程,大力开展闲置宅基地与闲置农房“双激活”改革,创新推出“宅基地调剂、自愿有偿退出、农民集中建房、联合合作建房、实现县域流转、推进金融活权”等6种激活模式,获省级“宅基地改革+乡村建设”试点荣誉。今年全县累计激活农房292幢,激活面积9.05万平方米,开展农家乐、餐饮、租赁等用途,带动社会资本2.84亿元、农户增收4593万元。二是“三位一体”改革。大力开展“空壳社”清理百日攻坚行动,联合市监部门对30家异常合作社预吊销,规范提升37家。深化与邮储银行等18家金融机构及永嘉邮政合作,开展全县农业经营主体惠农助农活动,巩固提升枫林镇、金溪镇“三位一体”示范镇成果,推进岩头镇、鹤盛镇2个乡镇本年度示范镇创建。三是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深入推进“建立健全农村产权市场化运作机制”全国农村改革拓展试验任务,建立“一宗一码”项目溯源制度,迭代升级“农村产权信息超市”,今年全县流转交易农村产权198宗,成交金额2.49亿元,平均溢价率5.71%,推动集体资源资产高效入市流转增值。全面承接“浙江乡村大脑2.0”、“浙农”系列应用,协助推进原野5G智慧温室农业项目建设。此外,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以第25名入选全国“数字乡村”百强县。 (五)坚持扩中提低,富民增收成果显著。一是提高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顺利完成县级强村公司组建,发布《永嘉县“四清单一平台”强村富民工作方案》,打通农村资源资产要素与社会资本之间的信息壁垒,加速资源要素、富民产业流向农村。上报参与全市集中开工村集体项目31个、投资总额12.8亿元。全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2.06亿元,全县619个村经社全部实现总收入达30万且经营性收入达14万以上。二是持续做好低收入农户保障。严格落实“四增一减”帮扶政策,开展“四扶四助”百日助力行动,全面消除家庭年人均收入1万元以下现象,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动态清零,3月永嘉减贫经验在国务院减贫联合研究报告发布会作交流。推进桥下镇县级扶贫物业项目建设,成功争取市级低收入农户试点项目1个,并集聚省市结对帮扶力量争取帮扶项目24个。统筹推进中央彩票公益金“‘红枫古韵’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建设,并受邀在国家乡村振兴局项目建设视频会上作典型发言。三是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出台“农播电商工作实施方案”,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抓手,全县全年共完成各类培训1117名,完成率为223.4%。对接职业院校匹配培训课程需求,组织农民学员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直播电商服务等中专班培训考试,邀请浙江大学茶学系汤一教授开展乌牛红茶加工关键技术培训。开展农机驾驶操作、农用植保无人机操作技术培训120余人,组织飞雪家庭农场等2个农场参加省级农创客示范基地遴选,举办农创客沙龙会与农村电商第7期高级孵化培训班,培育新增农创客230名,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局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能力,加速实现共同富裕,确保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3%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 一是聚焦“双强”行动,实现稳粮保供能力提升。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全力提升我县农机装备应用水平,依托中茶所、亚作所、温科院等科研平台,加大优质高产品种在全县的推广应用。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全力遏制耕地“非粮化”,扎实推行“肥药两制”改革,确保全县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21.7万亩以上,蔬菜面积稳定在9.5万亩以上,加快规模猪场产能释放,奋力推进中蜂产业集聚区建设,优化畜牧产业结构。 二是聚焦特色引领,实现产业富民能级提升。大力开展农业“双招双引”,积极开展项目对接、合作洽谈,谋划招引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农业产业项目。力争浙南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完成建设、温情云岭田园综合体项目通过市级验收,推进永嘉县生态农业创意园、麦丰预制菜总部基地等重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全力提振乌牛早、早香柚、永嘉田鱼、永嘉麦饼“两早一鱼一饼”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培育乌牛早、早香柚等特色优势品种,做强特色精品农业产业,提升生产效率和效益,培育新增县级以上新型农业主体10家以上,建成农播电商共享基地1个,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开设农产品直播间4个,支持改造提升农播标准化基地5个,培育孵化有地方辨识度的网红爆款农产品1款。 三是聚焦宜居兴业,实现乡村建设水平提升。深化新时代美丽乡村“千万工程”建设,以实现全域美丽为目标,持续性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两最”评选活动,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四分四定”分类处理体系,加强人居环境与美丽田园日常督查力度,全面巩固整治成效。持续推进各批次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建设,完成第九批省级一般村应界坑的保护利用项目建设,推进大元下村、珠岸村等省级休闲乡村项目验收。聚焦“三基三主”建设核心,提质提速未来乡村建设,2023年推进省级未来乡村建设4个,启动建设市级未来乡村4个,加速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四是聚焦高效集成,实现农村改革质效提升。纵深推进“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推进“强村富民”集成改革,完成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全面提升乡镇农合联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大力推进闲置宅基地使用权盘活,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社会资本三方签订宅基地使用经营权流转协议,用于发展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冷链、乡村民宿、农家乐、健康养老等农村二三产业。依托永嘉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搭建闲置宅基地集中收储和流转平台,建立“农村资产信息超市”,统一对外信息披露、招租拍卖、公开竞价。 五是聚焦强村富民,实现农民共富成果提升。深化探索“扩中”“提低”有效实现路径,大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鼓励镇级强村公司自主谋划项目,盘活农村闲置资源、狠抓项目建设、做大特色产业,实现“十亿争创、百村示范、全域提升”目标。深化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鼓励农民参加各类职业培训、职称培训和学历教育。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落实低收入农户帮扶政策、强化产业扶植、拓宽稳岗就业渠道,派强用好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压实“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责任,深入开展低收入农户“四扶四助”、“万名干部进万户”行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即时清零,低收入农户逐步增收致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