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本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14099/2023-293487 主题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成文日期 2023-02-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其他信息

永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综合行政执法水平,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持续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省考核中连续5年荣获优秀,作为中心城区能级提升成绩突出集体获市委市政府表扬等等,现将2022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2年工作回顾

(一)聚焦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助力高质量发展。2022年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贯彻我县“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推进城镇建设。一是推进绿地绿化改造提升。今年以来,提质改造东入城口公园绿地2.3公顷,新建改造微型公园2处;对瓯北大桥进行立体绿化提升改造,工程长度2000米;申报创建省级园林式居住区3家,创建无废公园7个,申报创建绿化彩化示范路、优质综合公园各1处;落实绿化管理养护360.8公顷(其中县级46.8公顷,镇街级314公顷)。二是完善垃圾分类处置。强化垃圾接收处置,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逐步升级全县公共机构、居住小区和企业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完成投放点提升改造189个,建设“绿色嘉分站”88个,2022年镇生活垃圾增长率同比为-1.72%,分类投放点提升改造率达到100%。三是推进污水运维处置。今年我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任务数505个,共完成512个,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省考核中连续5年荣获优秀。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完成管网清淤130公里和管网排查30公里,完成任务量的118.18%和150%。全年办理排水许可证134个,累计办理排水许可证1151个。四是推进二次供水建设改造。组织落实瓯北三个小区(罗浮家园、瓯悦嘉园、昌新家园)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同时,为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城市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水“欠费不停供”政策,申报5个省级节水型单位。五是推进市政道路养护提升。2022年,针对上塘城区市政道路共组织39次道路维修工作,完成破损点修复533处,累计维修面积约7226.35㎡,窨井盖修复163处,人行道修复105处,治理“桥头跳”桥梁8座。六是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推进上塘3个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改造面积11.19万平方米,惠及居民513户。推进3个旧厂房改造,改造面积8.8万平方米,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25.71%。

(二)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助力文明创建。一是数字赋能城市管理。数字城管向上塘以外的15个建制镇延全面伸开展,通过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扩大城市管理范围,提升问题发现和处置效率。数字城管平台全年总工作量60344件,累积上报35645件,应处置数18306件,实际处置18291件,处置率99.92%,在县市和洞头区中排名前三。二是共享单车牌号管理。全省首创共享单车牌号管理新模式,约束共享单车企业超标投放,同时运用北斗卫星电子围栏系统和超范围还车收取5元调度费等方式约束用户定点还车,已减少全县超额投放单车15700余辆。为方便群众出行,引入亲子单车,首批投放2000辆,预计2023年初投放到位。三是城镇环境整治提升。结合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和“美丽永嘉”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菜市场、商户门前、重点道路等乱点、堵点的整治,加大执法力度,多管齐下,市容环境秩序得到明显提升。2022年立案处罚跨门经营、垃圾分类等市容环境类违法行为1558起,处罚人行道违停2.7万余起,罚款金额430余万元。2022年我局荣获温州市“中心城区能级提升突出贡献集体”称号。

(三)聚焦行政执法规范化,助力法治建设。一是“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全面推进。执法局作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牵头单位,2022年,统筹推进县域改革进程,高效完成八月底全面展示的阶段性任务。印发改革方案、机制制度20余项,落实15个乡镇(街道)赋权85项至930项不等,落实人员下沉603名,实现县域“一支队伍管执法”全覆盖。创新打造了法务钉、楠溪江游泳监管项目、瓯北社会治理体系、三训等一批改革亮点成果。其中“法务钉”纳入2022年全省重大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2”,并获评“温州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标志性成果”。2022年改革指数和效能指数综合排名全市第四(含市区)。二是重点领域执法突显成效。在建筑垃圾、水行政、城镇燃气生产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2022年,共立案建筑垃圾相关违法案件770件,处罚金额1120.88万元,立案数与罚没金额同比均提升20%以上;联合海事、水利、交通等部门开展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10余次,查处水行政相关违法行为46起,罚没款77万元。在燃气领域,全年完成市级安全隐患挂牌销号2处,立案处罚12起,罚金19余万元,移送公安追究刑事责任2起。三是执法办案质效实现跃升。创新执法办案积分制度运用,不断提升执法案件办理数量和质量,全年共办理一般程序案件1984起,同比增长64.6%,处罚金额1406万元,同比增长6.6%。全年我局作为被告的涉诉案件60起,败诉0起,胜诉率100%。

(四)聚焦除险保安攻坚,助力平安建设。一是信访处置。落实省市县信访工作要求,全力抓好信访安全保障工作。全年共受理信访件3884件,纳入满意度考核信访件345件,参评率、满意率分别为98%、99.4%,远超上级考核要求,全年交办积案19件,化解19件,化解率100%。二是无违建创建。全面推进“无违建创建创先争优”工作,2022年三改任务18.19万m²,完成25.11万m²,完成市三改任务的138.04%;一拆任务30万m²,完成55.76万m²,完成市拆违任务的185.87%。我县获评“2021年度十佳存量违章处置示范典型”。同时,深化“治违除患促安全”违法建筑专项整治,全县摸排发现存在安全隐患违法建筑911处,建筑面积约25.39万平方米,整改911处,处置率100%。三是自然灾害防范。扎实做好防汛防台各项工作,台风前后,共出动1120人次,排查低洼易涝点、泵站、桥梁、公园等风险点420处。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山林防火”工作部署要求,开展秸秆焚烧专项整治,推进“秸秆焚烧”常态化巡查监管,劝阻并扑灭焚烧点400余处,立案查处66起。四是疫情防控。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压实责任,强化担当,统筹做好综合行政执法局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强化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流动摊贩疫情风险管控和环卫工等相关人员核酸检测,全年落实高速口、动车站等卡口疫情防控值班12000余人次;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开展“扫楼行动”,全年下沉基层300余人次,配合乡镇(街道)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是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城市乱点堵点整治缺乏长效机制;垃圾分类工作相对滞后;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处于全市下游水平;建筑垃圾(泥浆)处置能力不足。

二是综合执法效能有待提升。“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过程中,执法效能、数字赋能、部门协同有待提升;人均执法办案量偏低;重点领域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有待加强。

三是执法队伍素质有待提升。现有执法队伍存在整体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素质参差不齐、执法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

三、2023年工作思路

(一)坚持党建统领,锤炼责任担当。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提升全局干部担当作为,严肃全局干部组织纪律,树立优良工作作风,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干部职工凝聚力不断增强,以饱满昂扬精神状态投入工作。

(二)强化法制理念,筑牢法治基础。一是健全法制宣传长效机制,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手段开展宣传,有效结合“行走永嘉、全员上街”服务进社区活动、“共享社·幸福里”等活动扩大普法宣传面,从源头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减少违法行为。二是有效提升执法人员学法用法意识。加强执法业务培训,提升执法服务水平,规范执法监管行为,完善内部管理,形成上下联动、责任明晰、反应迅速工作机制,扎实开展队伍纪律作风整顿,切实解决当前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队伍形象。

(三)加大整治力度,提升人居环境。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市县工作要求,推进环境污染整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严厉打击渣土、泥浆非法处置、非法采砂、秸秆焚烧等破坏自然环境非法行为。二是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创建园林城镇,推进园林县城建设;持续申报创建园林式居住小区与绿化彩化示范路;做好全县绿化养护考核、市政维运工作。三是加强城乡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推进垃圾分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工作,切实提升人居环境,同时,结合全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点、线、面协同推进,提升城郊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环境面貌。

(四)补齐功能短板,推动高质发展。一是自纠自查,补齐短板,夯实“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成果,针对基层主动性不强、统筹能力弱等不足,继续完善健全机制,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同时,运用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平台,全面实现执法协同,构建形成“行政审批—监管执法—监督评价”的全流程“大执法”闭环行政执法体系。二是数字为媒,提升城市管理智治化水平。以“非现场执法平台”为基石,深入推进我县非现场执法工作开展,在出店经营预警执法试点的基础上,试行“预警+全过程非现场执法”模式,并在市容乱点、难点领域推广应用。

(五)压实主体责任,守好城市安全。一是加强基层防汛抗旱体系建设,根据《永嘉县城市排水防涝应急预案》,加强部门之间协调联协,建立防内涝工作联络体系,及时发布暴雨预警、雨天巡检、涉险点位、应急抢险等工作信息,二是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管控。继续深化瓶装气实名制及二维码管理,加强燃气信息化建设,解决二维码信息不全、虚假、空缺等问题,加大对非法经营燃气行为的打击力度,规范燃气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