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元数据
|
||||||||||||||||||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产业智造重塑迈出新步伐。坚持“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利”,力促经济平稳运行。一是经济指标逆势上扬。紧扣“三服务”2.0版,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1-12月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3.33亿元,同比增长15.3%,增速排名A类镇街第二;1-12月有效投资完成率、战略新兴产值完成增加值高新技术产值增速、数字经济产值、规模以下营业收入增量与增速等多项指标均位居全县前列。加快推进埭下、凤屿等2个专业园区建设,给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平台空间,引导企业走“小升规”和“专精特新”的路子。二是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以“抓大项目”撬动“产业转型”,“大抓项目”拼速度、抢进度的导向更加鲜明,全力推动高铁新城征拆、公交始末站(维保场)项目等多个亿元以上项目高速推进;实现重点工作攻坚“一子落”,激发黄田发展棋局“全盘活”。聚焦温州北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对标交通重大项目,104国道三江至黄田段改建工程正式开工,完成褚永高速延伸段增设启灶互通工程前期工作,标志着黄田的交通网络将更加完善,温州北部综合交通枢纽初具雏形。三是企业服务精准有力。打出解忧纾困组合拳,不断加大对“永33条”“留工稳岗11条”等系列惠企政策,指导企业项目申报,黄田街道共10家规上企业获得奖励;同时对符合“县技术中心”、“小巨人”、“专精特新”等项目条件的企业,及时一对一通知指导申报。 (二)提升城市空间迈出新步伐。坚持“拆、改、建”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城镇功能品质。一是拓展城市空间。跳出黄田看黄田,全面对标温州中心城区,高效整合土地空间资源,持续加快核心区拆改建节奏,如期完成3个村622户480亩集体土地征收,顺利完成高铁主线8家企业拆除,精心打造瓯江都市区融合带。温州北高铁新城站前广场综合体项目,拆迁涉及2个小区(金洲嘉园、大浦垟小区)总户数288户,共计755套,每周专班研判,分组攻坚,在攻坚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打破常规,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工作日改成“白加黑”、“5+2”,100天完成100%正式签约,100%腾空,100%清零,全程依法真正清零,创造黄田新速度。二是完善城市功能。深度对接温州北主中心规划设计,加快推进总投资约97亿元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含高铁新城)建设;按照“站城一体、综合配套”的思路,打造集综合交通、特色商贸、娱乐休闲、生态宜居于一体的现代化高铁新城。三是优化城市形态。按照“站城一体、综合配套”的思路,打造集综合交通、特色商贸、娱乐休闲、生态宜居于一体的现代化高铁新城。加速推动科创项目、高端人才、创新载体有效集聚,力争创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让创新驱动成为黄田未来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全力竞跑数字化改革赛道,锚定“数字企业”+“未来工厂”发展方向,实现21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全覆盖。因地制宜打造智能五金5G小微园、温州市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场景,为黄田发展动能提升厚植根基。 (三)推动共同富裕迈出新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共同富裕,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一是集体经济全面提升。提量强质做大集体“蛋糕”,坚持社会发展报表和集体经济报表一起抓,通过电商直播助农拓宽共同富裕路径,盘活存量资产,实现集体资产效益最大化,从而提高村集体为民服务能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共计开展助农直播10次。2022年度实现总收入增长率达到58%,百万强村再度实现从5到10的跨越式增长。二是文化融合全面提升。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坚持“建管用育”,对新白岩文化礼堂进行星级提升,文化礼堂工作有力推进,保障每月活动常态化,全年开展各式各类的文体活动200余场,基本做到了周周小活动不断、月月大活动,精彩不停。活跃黄田群众文化生活的生力军,在我县“喜迎二十大 同走共富路”第四届乡村艺术团展演乡村舞蹈(专场)活动中,我街道选送的埭下乡村艺术团《天下乘凉梦》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三是城乡风貌全面提升。以最严标准抓环境整治,全面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区域”的网格化管理措施,将村(社区)干部、综合行政执法中队队员、网格员等全员入格,实现城乡面貌向“生态美、产业美、治理美”加速蝶变。2022年1-11月考核累计排名位于全县22个乡镇第二,累计获得县级最美(最干净村居)称号8次。 (四)狠抓安全治理迈出新步伐。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全方位打造基层社会治理黄田样板。一是探索全新治理机制。探索建立“3+3”基层治理机制,持续深化网格员“村聘线管”考核管理模式,加强街道、村社、网格三级干部捆绑考核机制,让网格员工作在村、奖金发放在村,构建片组、村社、网格全员作战体系,实现网格“关键变量”催生社会效益“最大增量”。如二十大等重点时期,合力做好维稳安保工作,实现零进京赴省。二是坚决守好安全底线。以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为抓手,推进居住出租房和合用场所“四色”管理、老旧小区整治提升、高层建筑综合治理、房屋安全排查整治以及宗教场所整治,全面推进各类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确保黄田安全形势稳定,今年以来,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检查共计2856次,共发现安全隐患2118处,整治隐患2118处,安全生产立案处罚8家,罚款金额共计10.6万元。三是筑牢疫情防控屏障。以“微网格”撬动“大治理”,全面压实网格责任,推进“网络+网格+网点”防疫战法,实现“源头查控、精密智控、网格管控”机制,以“8个快”为目标,充实数据专班力量,实现12人24小时四班制,并建立微网格及党员联系户制度,从街道到村社,扁平融合形成责任链、工作链、闭环链,做到全线出击、全力以赴,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万无一失。 (五)推进党建引领迈出新步伐。一是党建统领提升服务“融合度”。全面建强社区大党委,确保每个社区1+1+1+X结对,建立季度例会、片区联系、考核评议等工作机制。目前在千石社区已建立社区联合大党委运行机制,正在试行阶段。同时,按照“一小区一党支部”的要求,全面建立隶属于村(社区)党组织的小区党组织,黄田街道目前五个小区都已建立党支部,2个已成立业委会,3个业委会筹备中。全力打造“党建+微实事”的黄田品牌。按照“1510”建设标准,实现全街道14个村、社区成功打造“瓯江红”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千石社区、东联村、埭下村率先推进““共享社·幸福里”建设”,目前均已完成建设。二是场景应用提升群众“有感度”。锚定未来社区九大场景应用,重点突出云上医疗未来健康、多元温馨未来邻里、整体智治未来治理,打造未来社区建设“黄田样板”。千石社区党建+未来智治示范点已于7月1日正式开张,千石社区示范点精心打造温州首家省级未来社区健康场景“5G云诊室”,配备24小时自助微诊室与智慧药房,突出社区形态的城市邻里公共空间建设,与永嘉农商行共同打造千石社区邻里共富驿站、图书阅览室、儿童活动中心等。三是网格赋能提升治理“精准度”。构建了“街道-村社-网格-微网格-居民户”五级架构组织体系,重塑14个村社网格、25个全科网格、172个微网格,建立“1+3+N”网格治理团队。推出“组团式”选派,以组织力“撬动”治理大提效,突出“N”的力量,按照“党群连心、分组包户”“红色细胞、入格联心”有关要求,以清单为指引组团包网。规定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组织安排入格,基层站所、联系单位的党员按业务相关入格,村社党员、村民代表引导志愿入格。通过组团贯通,实现平时包联、战时支援,让基层治理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到社区每一个角落。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争当城市建设的“引领者”。抢抓杭温高铁永嘉设站、温州北跨发展的机遇,统筹做好“拓空间、强功能、优品质”三篇文章。跳出黄田看黄田,全面对标温州中心城区,建成温州北部综合交通枢纽,高效整合土地空间资源,持续加快核心区拆改建节奏,为高质量发展腾挪充足空间,精心打造瓯江都市区融合带。加快温州北站交通枢纽(站南大道、金水路)、温州北站配套预埋工程、温州高铁北站站房综合体、雅林浦河改造提升及嘉楠湖公园等5个项目225亩征地工作,全力抓好做好站南大道3标段涉及到的12家企业拆除的前期调查测量工作以及雅村、夹里和池头等村的前期调查测量工作,确保高铁新城建设无障碍推进。 (二)争当产业转型的“先行者”。加速传统产业提升。用好工业全域治理的手段,加快推进埭下、枫埠等2个专业园区建设,给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平台空间;鼓励企业增资扩产,引导企业走“小升规”和“专精特新”的路子。聚焦重大项目落地。以“抓大项目”撬动“产业转型”,依托高铁新城千亿级平台建设,重点布局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项目,瞄准项目前期、开工、续建、投产“四个环节”加速,谋深谋细项目前期办,提前谋划,建立项目储备库。紧盯时间节点倒排建设工作计划,及时跟进各项目具体的实施情况。 (三)争当基层治理的“示范者”。在疫情防控、信访维稳化解、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等工作的巨大压力下,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全方位全周期构建风险防范化解闭环管控,加快打造基层社会治理黄田样板,着力推进千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期建设。聚焦“未来智治”的全域覆盖,以“微网格”撬动“大治理”,从街道到村社,扁平融合形成责任链、工作链、闭环链,推进“网络+网格+网点”防疫战法,实现“源头查控、精密智控、网格管控”机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