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
信息公开元数据
|
||||||||||||||||||
今年以来,受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疫情多点散发影响,全县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面对复杂困难局面,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坚持把稳增长放在突出的位置,围绕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克服种种困难,经济发展态势趋稳,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一、经济运行特点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9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8.87亿元,同比增长5.4%;第二产业108.61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三产业143.44亿元,同比增长4.8%。三次产业占比为3.4:41.6:55.0。 (一)三产加快恢复,整体经济承压向好 1.农业经济持续稳定。上半年全县种植业生产相对平稳,畜牧业对整体增长贡献较大,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02亿元,同比增长5.4%。农林牧渔业产值12.98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服务业产值分别为9.20亿元、0.59亿元、2.43亿元、0.52亿元和0.23亿元,同比增长3.1%、5.2%、14.7%、0.7%和9.5%。 2.工业生产承压前行。为抵御宏观经济环境对工业生产的冲击,通过一揽子帮扶政策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二季末全县工业经济恢复增长态势。上半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96.25亿元,同比增长3.8%,较一季度回落6.7个百分点;其中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1.74亿元,同比增长3.6%。分行业看,27个规上工业行业中,18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66.7%,其中15个行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县规上工业平均水平。五大支柱行业中,泵阀和纽扣拉链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7%和8.8%,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3.1和5.2个百分点。工业新动能持续增强,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5%、6.4%和9.3%,分别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4.9、2.8和5.7个百分点。 3.服务业对整体经济贡献加强。上半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143.44亿元,同比增长4.8%,高于全市平均1.5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57.6%,较一季度提升1.6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2%,住宿餐饮业增长2.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2.1%,金融业增长9.3%,其他服务业增长5.9%,房地产业同比下降0.6%。 (二)三大需求有序回暖,有效投资平稳增长 1.投资结构优化升级。上半年全县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工作导向,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2%。从结构上看,交通投资、民间项目投资(不含房地产)、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及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0.9%、16.0%、44.6%和18.1%;制造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8.8%和33.1%。 2.消费需求恢复性增长。上半年全县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21亿元,与上年持平,较一季度与全市平均水平差距缩小3.6个百分点;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27.48亿元,同比下降21.5%,较一季度与全市平均水平差距缩小6.4个百分点。在限额以上单位零售商品分类中,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2.0%,较一季度降幅收窄60.1个百分点;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0.2%,较一季度降幅收窄6.1个百分点;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中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同比增长152.2%。 3.对外贸易增长强劲。通过稳增量、抓存量,帮办重点企业纾困解难等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加快落实,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上半年全县货物进出口总额56.60亿元,同比增长89.8%。其中出口总额55.50亿元,同比增长92.8%;进口总额1.20亿元,实现本年度首次正增长,同比增长8.3%;贸易顺差54.30亿元。 (三)企业效益有所改观,居民生活有所保障 1.企业利润持续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县规上工业利润总额11.11亿元,同比增长40.7%,高于全市平均58.2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升8.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统计的25个行业中,利润总额增长面达64.0%,其中9个行业利润总额增速超过全县平均水平。五大支柱行业利润总额均实现正增长,其中泵阀行业对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拉动较大,贡献率达到43.8%。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上半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80元,同比增长5.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84元,同比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82元,同比增长6.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1.84,比上年同期缩小0.03。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进入三季度,全县经济发展积极因素将进一步增多,增长动力将进一步增强。下一步,全县上下要认真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倍努力,砥砺奋发,持续推进全县经济稳进提质。 (一)持续推动纾困政策落实落细。更大力度推动“温30条”“永33条”等政策加快落实,完善细化配套措施,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发展信心。聚焦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行业,持续推出鞋服、文旅消费劵等更具针对性的惠企助企政策,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加快推动生产经营恢复常态。 (二)加快推动消费需求回稳向好。全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和鼓励自主创业,力促居民收入实现稳定较快增长,夯实消费回暖基础。学习先进县区适时适度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保障居民合理住房需求。在全面落实前期各类促消费活动基础上,积极扩大文旅行业促消费专项活动影响力,加快“夜游永嘉”系列活动宣传,有效激发居民消费活力。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研究出台更大力度促进县内旅游率先恢复的政策举措,鼓励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加快恢复。 (三)强力推动重大项目达产见效。持续加大在建重大项目的服务保障力度,力促重点产业项目尽快达产投产,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稳增长、促转型的关键作用。聚焦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和重点产业链条完善,进一步加大重大项目招引力度,努力打造“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强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度跟踪监测,全力突破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堵点,加快新基建领域 “锻长板、补短板”步伐,筑牢未来发展根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