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元数据
|
||||||||||||||||||
董美珍代表: 您于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持续提升乡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乡镇医疗卫生服务,是一项最基础的民生服务,乡镇医疗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对于基层群众的健康来讲,就是健康水平的持续提升。对于您的建议,县卫生健康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相关科室同志走访调研,并与代表沟通协商,尽最大努力解决问题。切实推进基层医疗的发展,不断提升乡镇医疗服务能力,保障群众健康安全。 一、当前我县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现状 全县现有15家乡镇卫生院、8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家乡镇卫生院基本分布在山区片,中、高级职称人数占比及高学历专业人才占比偏低,且分布不均。各乡镇卫生院中,有开展住院服务的7家,有配备CT机等医疗器材的有4家。各乡镇卫生院年门急诊接诊人次数差距也较大,比如桥下镇中心卫生院2021年门急诊接诊人次数为403468人次,而最低的溪下乡卫生院仅6969人次。以上说明我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是事实存在的。 二、医疗服务提升相关政策措施 (一)“双下沉两提升”工作。自201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关于推进“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后,我县开始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工作,积极柔性引进省、市级医疗专家人才;2017年9月省卫计委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的意见》,我县以永嘉县人民医院和永嘉县中医医院未牵头单位,组建两个医共体,开展“全-专”联合工作,让县级专家融入基层家庭医生团队,开设“全-专联合门诊”,让医共体高职称专家下沉分院坐诊带教,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从2015年开始,每月柔性引进或下派县级以上专家150人左右,在两个医共体内进行坐诊、带教、授课、培训等工作,通过多种手段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水平进行帮扶提升。 (二)强化继续教育工作。积极开展落实全科医生转岗培训、“5+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3+2”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以及进修、评聘学分等继续教育工作。职称评聘与继续教育相挂钩,单位绩效考核与绩效教育挂钩,专项资金补助继续教育工作等措施,激励督促各乡镇卫生院积极推选优秀职工和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规培,以此增强医疗技术,规范医疗流程,提升服务水平。 (三)加强人才培养激励工作。一是根据《关于开展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试点工作的通知》(浙卫发〔2009〕82号)文件精神,对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生实行学费补助,本科每人4.6万元、专科每人2.6万元,每年定向招收30-50名医学生,2022年定向招生60人。目前,已毕业到乡镇卫生院工作83人,其中本科毕业生38人,专科毕业生48人,极大充实提升了乡镇卫生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二是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对招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实行提前转正定级,并高定1级薪级工资,在此基础上再浮动1级薪级工资,浮动工资满8年后予以固定,固定后继续浮动。完善薪酬制度改革,我县各医疗机构通过年度绩效考核最高可以额外发放我县现行绩效工资总量标准的60%。三是落实职称倾斜措施,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医师、护师,可提前1年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中级资格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专业类别的考试;在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卫技人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单独确定省定合格标准,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四)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工作。结合“医共体”建设和医疗服务“最多跑一次”,整合优质医疗资源,畅通双向转诊通道,全面推行和落实分级诊疗政策,推动医疗卫生工作发展,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就医新秩序,让群众享更加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要求县级医院设立专门的双向转诊科室或部门,专门负责对接医共体成员单位通过双向转诊通道转诊上来的病人,提供专属服务。同时对接省市级合作托管医院,加强两者之间的深度合作,省市级医院向被托管的县级医院或基层医院开通绿色通道,为危急重症患者打通时间最短的生命通道。继续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特别是针对老年人、慢性病病人以及其他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的签约服务。对于签约对象,免费为他们进行双向转诊服务,县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转诊上来的病人优先进行诊疗。 (五)加大基层建设投入。一是加速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改扩建工作。目前岩头镇卫生院新院已结顶,沙头镇中心卫生院和金溪镇中心卫生院改建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大若岩镇中心卫生院、鹤盛镇中心卫生院等机构已经开始动工。二是增配13辆流动医疗服务车,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均可开展巡回医疗,上门服务,打造“20分钟医疗服务圈”。三是深入开展评价和相关创建工作,不断强化内涵建设。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特色科室创建,坚持问题导向,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已经创成多家“国家级推荐标准卫生院”和基层特色科室。四是切实落实永嘉智慧健康项目建设,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区域HIS、LIS、体检等系统集约化建设,推进检查检验互认共享工作。 三、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一)招录人员留存难。我县因为地理原因,大部分都是山区,因此人才留存是一个难题。再加上顾及子女教育资源、家庭照顾、生活便利程度等,山区单位留人更加困难。例如巽宅镇中心卫生院,近三年招录加定向分配总计15人,而辞职加调动也是15人,但定向分配的9人还需要三年的规范化培训,相当于职位空缺9人。而定向分配人员由于后续考研或者考入其他医疗机构,部分人员也会中途离职。 (二)信息化建设滞后。各卫生健康单位近些年来信息化建设向来是各自为政,互不相通,导致群众就医时存在信息壁垒,接诊医师难以掌握患者连贯性的就医记录。自助结算、诊间结算、病区结算等智能化结算方式在基层单位开展不足,电子病历系统尚未在基层单位建立运用。 (三)服务能力待提升。近年来由于各级部门对公共卫生工作日趋重视,经费逐年增加,导致基层重公卫轻医疗的意识越来越明显,个别单位的医疗服务能力有所下降。特别是个别单位由于环境布局的限制和硬件设施的缺乏,不能满足医疗需求,部分医疗服务难以开展。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下步我们将继续优化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体系,特别是围绕“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精准发力,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真正为群众健康保健护航。 继续开展高级别医疗人才柔性引进工作,开展双下沉两提升工作,下派医共体总院专家下沉到分院进行坐诊、带教,开展联合病房、全专门诊等工作;继续开展定向培养工作,前期的定向生已经逐步完成规范化培训,将会陆续分配到各单位开展工作。通过以上输血造血工作,同时加上每年招录新人员进岗,相信基层单位的人才队伍会逐步强大。 继续开展学科建设,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基层特色专科”等创建活动,提高各单位工作积极性,开展特色医疗服务,以特带普,以专带全,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医疗机构“改、扩、迁”建设,购置必要的设施设备,全面改善医院环境,提升医院职工工作舒适度和归属感,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和体验感。同时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探索开展基层单位电子病历的应用,促进医疗文书的规范化填写;统一区域HIS建设,促进各单位信息化互联互通,开展检查检验互认共享工作,打通各单位之间的信息壁垒,提高医师的信息掌握度,提高诊断精确度,减少患者支出和时间负担。 其他如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期农民体检服务、最多跑一次服务等等工作,提升群众就医便利度和满意度。出台相关措施督促各单位医师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在上级专家下沉坐诊时跟班学习,更新专业知识,提升自身医疗服务水平。 感谢您对我县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以上答复如不满意,请与县卫健局医政医管科联系,联系人:陈诚,联系电话:57677618(办电)。 主管领导:黄贤琴 承办人:陈诚 永嘉县卫生健康局 2022年7月2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