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
信息公开元数据
|
||||||||||||||||||
1-2月,永嘉县规上服务业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有较快增长。 一、基本情况 (一)营业收入基本持平,十大行业“七增三降”。 1-2月,全县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1.5%,纳入规模服务业统计的十大行业门类呈“七增三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三大门类出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的情况,分别下降61.1%、14.3%、30.0%。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一家装卸搬运公司今年业务外迁1-2月无收入,影响该行业导致该行业下降63.4%,影响整个规上营业收入增速21个百分点。 (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支撑作用显著。1-2月,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25.6%。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速最快,带动作用明显;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总量最大,支撑作用最为显著。 (三)企业经营效益总体向好。1-2月,规上服务业企业经营效益总体向好,营业利润呈高速增长,同比增速高达139.8%。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因上年旱情影响,用水量减少,效益为亏损,今年在正常天气情况下,营业收入增速达到521%,效益提升较快。 二、存在问题 (一)内部结构优化不足。从企业贡献看,增降会受少数龙头企业影响,多数中小企业支撑作用不足。下降幅度较大的为外部招引企业,这些企业会因政策原因随时将业务迁出,企业的增长决定整个行业的增长,左右整个规上服务业的增速。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1-2月,全县规上服务业企业47家,单位数占全市4.5%。企业数最多是瓯北(21家)和南城(9家),其他地区最多的只有4家,最少的1家,企业数少的地方,代表性较弱,不能全面体现一个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全县规上其他营利性企业20家,主要由瓯北(8家)和南城(5家)体量大企业作贡献。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发展。 (三)行业结构分布不均。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涉及的十大行业门类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共9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0.33亿元,企业数量占比19.1%、营业收入占比10.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共12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企业数量占比25.5%、营业收入占比37.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共9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0.77亿元,企业数量占比19.1%、营业收入占比24.7%。其他门类单位数量最多的仅5家,最少的只有1家。 从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看,涉及4个行业门类,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共12家,占比60.0%,户均收入为978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为5家、2家企业,1家企业,户均收入分别为714万元、298万元、179万元。由此可见,较为传统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收入较高,而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业规模相对较少。 三、相关建议 (一)优化结构,促进服务业提档升级。一是结合我县实际,积极探索大企业(集团)主辅分离的可行性,制定政策措施,盘活优质资源,释放经济活力,促进我县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在确保传统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契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 (二)提优提质,激发企业做大做强。一是加大对在库企业的提优提质,扶持在库企业中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做优、做强,壮大企业经营规模。重点关注体量较大企业提升业务量。二是加大扶持政策。为激发企业做大做强、持续良性经营,建议出台服务业相关扶持奖励政策,有效提升服务业数量和规模。 (三)狠抓增量,扎实做好服务业企业入库工作。升规培育是提高数据支撑度的关键。进一步做好对准规上企业的摸排工作,每个月要通过与相关部门在库数据比对,摸排已达标未入库和有望达标的准规上服务业企业,第一时间将符合要求的企业培育入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