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元数据
|
||||||||||||||
2021年十大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向全县人民交出一份温暖答卷 新增学校及幼儿园食堂“智能阳光厨房”240家,建成“阳光农村家宴厨房”15家;为550户生活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服务,完成13家社区(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提升工程;打造百姓运动场20个,改建新建文化场所10家,送文化下乡350场……去年以来,我县稳步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目前2021年民生实事已全部兑现,其中32个项目全部完成,2个项目基本完成,向全县人民交出一份温暖的答卷。 8项民生实事超额完成 走进县崇德实验学校,记者看到学校食堂环境干净整洁,监控、AI以及物联感知设备等一应俱全,厨房内的原料清洗、切配、烹饪、专间和餐饮具消毒等区域划分明确清晰,工作人员穿着工作服、戴着专用口罩,全身心地为学校师生准备午饭。 “‘智能阳光厨房’的建设,对于学校来说使整个管理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 该校食堂主管戴武敏告诉记者,智能阳光厨房的建成实现了学校食堂监管的数字化,为进一步保障学校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有了阳光厨房,我们家长放心多了。”学生家长周女士说,实时抓拍和监测学校厨房生产工作为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去年我县新增学校及幼儿园食堂‘智能阳光厨房’240家,实现了全覆盖。”县市监局餐饮服务安全监督管理科副科长谢秀杰告诉记者,“智能阳光厨房”项目是2021年县十大民生实事“放心食安”项目中的一个内容,目前“放心食安”项目已全部完成,除“智能阳光厨房”外,我县还新建农贸市场快速检测室3个,全县累计免费对外开放18个,覆盖全县12个乡镇(街道);建成农村家宴“阳光厨房”34家,完成任务数的227%;城关农贸市场已创成省级“五化”农贸市场。 据了解,在超额完成任务中,还有县卫生健康局牵头的高危人群大肠癌筛查,共开展镜检1336例,完成任务数的102.7%;县住建局牵头的新建污水管网项目,已完成污水管网建设38公里,完成任务数的127%;县残联牵头的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服务和救助,已为9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补贴,完成任务数的112.5%;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牵头的送文化下乡,已完成楠溪小学堂公益培训245场、展览26场、讲座20场、红旗小分队巡演40场、永昆送戏50场,完成任务数的108.9%,“群星计划”艺术培训2652人次,完成任务数的378.9%;县教育局牵头的新安装公办中小学教室空调及新风系统,共安装空调712台、新风系统设备1238台,完成任务数的118.7%;县民政局牵头的适老化改造服务,已完成664户,完成任务数的121%。 34项实事件件落地见效 走进坐落于中楠时代花园南侧的南城街道中心幼儿园,记者看到园区环境优美、设施设备齐全,该园以“名园+新园”的办园模式,实行集团化办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受到了家长们的普遍认可和称赞。南城街道中心幼儿园是2021年十大民生实事安心托幼项目的一项内容,也是十大民生实事的一个缩影。 “新(扩)建幼儿园2所,投用南城街道中心幼儿园、瓯北第三幼儿园和三江第一幼儿园3所,新增学位990个。”据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县开展各级各类学校“心理活动进校园”100场,新安装公办中小学教室空调712台及新风系统设备1238台,圆满超额完成任务。 “新增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6家,托位140个以上。”县卫健局副局长滕玲玲告诉记者,现在是每千人两个托位数,三孩政策推开以后,还是不能够满足托育需求,未来五年我县计划新增18家0-3岁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机构,共建托位1000个以上,基本实现镇街全覆盖,满足广大家庭的需求。 在百姓出行方面,去年我县成功治理越江路堵点,新增停车泊位546个,打通断头路3条,农村公路路面提升改造50公里,惠及6个乡镇(街道)21个村。新增客运班线2条,进一步完善城乡公交网络,方便群众出行。新增社区巴士线路2条,实现上塘、瓯北城区主要道路微公交服务全覆盖。 “去年完成投资2000万元,新增楠溪江旅游绿道5公里,在原来岩头、枫林等已建好基础上,再延伸到龚埠村,对西岸村进行老路改造提升,方便游客、民众游览、休憩。”市楠溪江旅游经济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说,已建成茗岙、溪南、狮子岩等地4个创意观景平台,完成10个景区智能化停车场建设及ETC结算加装,建设楠溪江智慧导览系统,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导游导览服务,更方便游客观赏楠溪江景区风光。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也是最大的政治。我县2021年十大民生实事找准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聚焦民生保障、教育、交通、医疗、旅游等多个领域,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为民办实事的要求落到实处。随着一笔笔民生支出相继落地,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普惠于民。 记者 范海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