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14021/2021-274645 主题分类
组配分类 统计分析 发布机构 县统计局
成文日期 2021-03-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其他信息

2020年永嘉县规上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2020年以来,永嘉县紧紧围绕“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要求,迎难而上、奋力攻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深入开展“三强两促”,全力实施“六重清单”,以“六稳”促“六保”,规上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回升,经济复苏态势不断呈现。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运行稳步回升

今年以来,我县工业经济运行因疫情影响,出现暂短下滑,随着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稳定推进,工业经济形势开始稳步回升,全年增加值实现正增长。1-12月,永嘉县规上工业440家企业实现增加值70.33亿元,同比增长2.5%,比上半年提高5.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在规上工业25个大类行业中,有20个行业呈现正增长,四大支柱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其中鞋服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5%,泵阀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教玩具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纽扣拉链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

从全市看,我县增加值增速比全市平均低0.7个百分点,在11个县(市、区)中居第6位。从全年看,我县增加值增速走势与全市平均基本一致。(详见图1)

图1 2020年永嘉规上工业增加值情况

分镇(街)看,1-12月大部分沿江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3.2%),仅东城街道、瓯北街道和沙头镇增速低于全市平均(3.2%)。从全年四个季度数据看,三江街道、黄田街道、乌牛街道和金溪镇的增幅一直高于全县平均,其中黄田街道全年增速都保持在10%以上。(详见表1)

1 2020年部分乡镇规上工业增加值情况

地区

1-3增速(%)

1-6增速(%)

1-9增速(%)

1-12增速(%)

永嘉县

-16.5

-3.1

-1.2

2.5

 东城街道

-50.9

-16.5

-8.4

-10.1

 南城街道(除去电业局)

-4.5

-4.3

1.0

4.1

 三江街道

-6.5

1.5

0.6

6.2

 黄田街道

11.6

15.7

14.9

12.9

 乌牛街道

0.2

5.6

5.9

7.2

 瓯北街道

-18.9

-5.0

-3.1

1.4

 桥头镇

-20.9

-1.6

0.4

4.2

 桥下镇

-19.7

-2.9

0.4

4.1

 沙头镇

-11.3

-0.4

-4.4

-5.3

 金溪镇

15.0

8.7

7.0

8.3

 

(二)销售由外转内

1-12月,我县规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303.93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比全市平均高0.9个百分点。其中,内销产值275.65亿元,占比90.6%,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0.2%,比上年同期提高6.7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28.71亿元,同比下降17.5%。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有力推进,国内市场经济逐渐复苏,而国外疫情仍不稳定,因而多数出口型企业由外销转内销。全年产销率为92.6%,比全市平均水平低3.7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运行主要亮点

(一)高新产业引领增长

1-12月,我县规上工业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等三大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42.58亿元、36.52亿元和25.04亿元,同比增长3.8%、7.3%和6.9%,增幅高于规上工业1.3、4.8和4.4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列为全省“一号工程”,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1-12月,我县规上工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86亿元,同比增长7.3%,高于规上工业4.8个百分点。

(二)泵阀产业贡献突出

1-12月,我县制鞋、服装、教玩具、泵阀和纽扣拉链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51.97亿元,占规上工业的73.9%,同比增长1.0%,低于规上工业1.5个百分点。传统支柱产业对增长贡献主要依靠泵阀行业。1-12月,我县泵阀产业实现增加值25.42亿元,占规上工业36.1%,同比增长6.9%,高于规上工业4.4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5.7%。

(三)研发投入持续提高

1-12月份,永嘉县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费用10.3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7%,比2019年提高0.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0.7个百分点,在11个县(市、去)居全市第1。在疫情期间企业科技研发意愿和投入明显加大,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政府出台各种研发补贴政策大大减轻企业经营成本。

三、工业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两型企业增长回落显著

1-12月,永嘉县领军型和高成长型工业企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5.76亿元和4.73亿元,占规上工业的22.4%、6.7%,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0.2%、增长11.0%,增加值增幅较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分别低2.7、高8.5个百分点。领军型企业增加值增幅比去年全年回落3.5个百分点,高成长型增幅比去年全年回落16.7个百分点。

(二)五大产业受疫情影响差异化较大

1-12月,泵阀、教玩具和纽扣拉链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9%、3.0%和2.2%,较规上工业平均分别高4.4、0.5和低0.3个百分点;服装和制鞋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下降3.8%和10.0%,较规上工业平均分别低6.3和12.5个百分点。其中,服装和制鞋业增加值合计占规上工业23.9%,但增速下降8.5%,对全县工业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三)企业效益有所回落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仍在增加,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加剧和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企业竞争压力加大,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压力较大,进一步加剧企业生存压力。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8.34亿元,下降1.4%,其中利润总额17.14亿元,增长4.8%。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家数34家,比上年增长112.5%,企业亏损面7.7%。

(四)全员劳动生产率落后

劳动生产率是反映工业发展质量的主要指标,1-12月我县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4.50万元/人年,比全市平均低1.62万元/人年,比全省平均低10.44万元/人年,在全市11个县(市、区)中居第9位。我县工业以传统产业为主,劳动密集特征明显,劳动密集型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普遍偏低,服装、制鞋、教玩具和纽扣拉链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全县10大重点传统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69万元/人年,低于全县规上工业2.81万元/人年,其中服装、制鞋、教玩具和纽扣拉链四个行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0.47万元/人年、10.56万元/人年、13.13万元/人年和10.53万元/人年,均低于全县规上工业平均水平。

四、下阶段工作建议

(一)积极谋划全年发展

着眼2021年一季度“开门红”,谋划“全年红”,根据工业经济各项指标重要程度设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制定相应考核办法,精准施策。对于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增加值、产销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等落后指标,逐个分析,落实部门责任,积极谋划措施,确保落后指标在全市进等升位。

(二)加快培育新动能

新动能是我县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一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我县工业经济中传统产业占比高,应重点推进制鞋、服装、泵阀和纽扣拉链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释放新的增长动力。二是做好“小升规”工作,围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加大重大项目招商力度,加快新项目审批建设投产,培育高端产业增量。

(三)狠抓工业统计数据质量

抓基础数据质量要从企业统计抓起,按照守土有责的原则,继续督促本地企业健全数据填报、统计原始凭证资料分类整理、统计资料归档等工作制度,做到数出有据、相关报表数据相互关联和验证,经得起考证和核查。一是加强企业统计人员业务培训,指导好企业建立规范的工业台账;二是加强审核监督,对于异常数据严格把关,通过QQ、微信、电话等方式向企业询问原因,做到数出有因、数出有据;三是加强走访检查,不定期随机开展企业走访,严格按照要求对企业进行检查,对于数据差错较大企业移交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