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老年专区  > 通知公告  > 浙江省

暖心!诸暨这个村建起爱心食堂 爱心餐送到老人手中


1.jpeg

一大早,诸暨市暨阳街道侣东村关爱基金爱心食堂大厨赵如华,已经早早从菜市场买回当天的食材,开始准备切配。五花肉、莴笋、西红柿,一荤两素色泽鲜艳,新鲜的食材蕴含满满真诚。从5月8日起,侣东村老年送餐志愿队正式“营业”,赵如华作为志愿主厨和送餐员开始一段新旅程。

重返烹饪舞台

侣东村位于暨阳街道北面,区域面积2.52平方公里,村民分布相对分散。去年,侣东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蒋鑫光在走访时,发现村中有许多上年纪的老人存在就餐难问题,有些是年纪大行动不便,有些子女不在身边独自一人在吃上很随意,还有些困难老人吃得不好……为村中老人解决就餐难问题成了村两委会的重要工作之一。

今年春节后,侣东村关爱基金捐款如火如荼进行,乡贤、村民代表、党员、群众纷纷慷慨解囊,短短十几天就募集基金40余万元。

赵如华,今年74岁,暨阳街道侣东村人,有40多年厨师经历,曾在绍兴、杭州、上海等地当厨师,在家乡附近也是有名气的家宴厨师,方圆15公里内的家宴几乎被他“承包”。同时,他还是村老年协会会长、村红白理事会成员,平时一直关心村里老人的生活情况。他是个热心肠,村里人习惯叫他一声“阿华师傅”。

2.jpeg

“阿华师傅,村里想要利用关爱基金,帮助老年人解决吃饭难的问题,想和你商量商量。”蒋鑫光和赵如华会面商议。赵如华表示支持,他还主动提出可以担任厨师,并发动老年协会成员志愿为村里的公益实事出份力。

由于村庄分布较散、老人行动不便,经过商议,他们决定采用送餐上门的方式服务老人。经过多次核实,首批就餐人员定下了26位村内80岁以上或行动不便的老人。赵如华等主要送餐志愿队成员还去办了健康证。一切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jpeg

送餐志愿队营业中

5月8日,送餐志愿队正式开始“营业”了。志愿队的运行费用由村关爱基金支出,赵如华担任厨师,村老年协会会员蒋休明、村民组长傅梅均两人提供送餐服务。

每天早上,赵如华大概6点左右就出门,有时他会去新农都,有时去村附近的菜市场采购,食材必须挑选新鲜肉食和时令蔬菜,并尽量控制每周内的菜单不重复。

11点不到,90岁的老党员赵大校已经敞开家门等候。他把前一天的餐盒交给赵如华,并领取了新的午餐。老人感激地说:“很感谢我们村里的爱心餐,没想到村里这么惦记我们的晚年生活,以前我们独自在家吃饭烧不好也吃不好,还要麻烦儿女专门停下工作来给我们安排。现在有了食堂和送餐队,阿华师傅还是远近村里名气响当当的厨师,我吃得很开心。”同时,他还感谢了捐赠关爱基金的乡贤等爱心人士,是大家的爱心,暖了老人们的心,也照亮了老人们的晚年生活。

送餐活动开展后,村里群众大受感动,不断往食堂送去自家新鲜种植的蔬菜、米、油等食材。食堂缺少冰箱之类的硬件设施,上村自然村爱心人士蔡金木就捐赠了一台大冷柜,其他许多村民也表示,只要有需求,他们都愿意为食堂的运营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4.png

会一直坚持下去

目前侣东村送餐服务对象共有26人,有需要的老年人每月都可以报名享受从次月开始的送餐服务,这项关爱老人的服务得到了全村人的一致好评。

蒋鑫光说,发起志愿队的初心就是为了能让村里的老年人按时按点吃上新鲜热乎的饭菜,减轻年轻人在外工作的压力,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更是让关爱基金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提升捐款的意义。同时考虑到老年送餐志愿队成员的平均年龄,为了不过重增加他们的负担,会对报名用餐的老人象征性收取一定费用,适当控制人数,也是为了把更好的服务送到更需要照顾的老人手中。

关于今后怎么运营,志愿队成员们热烈讨论起来。“以后会越做越好,送餐人数在不断增加的。”“我们要给爱心食堂取一个名字,最好在门口做一个牌子,食堂里面瓷砖贴一贴,环境更好一些……”

“我们最主要是让老人们吃得开心,吃得舒服。”赵如华承诺,“这项服务开始了就不会有结束,只要有一位老年人需要,我们都会坚持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