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14021/2020-272432 主题分类
组配分类 统计分析 发布机构 县统计局
成文日期 2020-12-1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其他信息

永嘉县2020年1-11月基本单位名录库简析


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是统计数据采集的源头,是统计工作的基础,也是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对于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要发挥基本单位名录库系统的作用,首先就要建设维护好基本单位名录库。近年来,永嘉县积极探索名录库建设,确保更新维护工作常态化,不断提高名录库维护质量。现就2020年1-11月基本单位名录库作简要分析。

一、名录库单位在库现状

(一)总体情况

截至2020年11月底,永嘉县共有法人单位26258 家,产业活动单位2011家。在库法人单位以企业为主,单位数量为 22081家,占法人单位的84.09%;其他法人4177 家,占法人单位的15.91%,具体包括事业法人310家、机关法人83家、社会团体224家、民办非企业456家、基金会6家、居委会30家、村委会87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38家、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840家、其他组织机构516家。如下表所示:

按机构类型分的法人单位基本情况

机构类型

单位数(个)

比重(%)

企业

22081

84.09%

事业单位

310

1.18%

机关

83

0.32%

社会团体

224

0.85%

民办非企业单位

456

1.74%

基金会

6

0.02%

居委会

30

0.11%

村委会

874

3.33%

农民专业合作社

838

3.19%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840

3.20%

其他组织机构

        516

1.97%

 计

26258

100%

(二)产业分布

从产业分类看,第一产业1620家,占全部法人单位  6.17 %;第二产业10244家,占全部法人单位39.01 %,其中工业企业9526家,占全部法人单位36.28%;第三产业 14394家,占全部法人单位54.82 %,其中批发零售业5807家,住宿餐饮业277家,分别占全部法人单位22.12%和1.05%。见下表:

按产业类型分的法人单位基本情况

产业类型

单位数(个)

比重(%)

第一产业

1620

6.17%

第二产业

10244

39.01%

     其中:工业

9526

36.28%

     建筑业

718

2.73%

第三产业

14394

54.82%

其中:批发零售业

5807

22.12%

    住宿餐饮业

277

1.05%

   房地产业

654

2.49%

   服务

7656

29.16%

合  计

26258

100%

随着我县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产业结构持续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单位数增长量逐步超越第一、二产业,占法人单位数50%以上。

(三)企业规模

全县企业整体规模偏小、竞争力偏弱,缺少支撑能力强、带动效果明显的大企业。根据名录库资料统计,全县仅5家大型企业,其中年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上的企业仅1家,年营业收入额在10至20亿元、10亿元以下的大型企业各为2家。中型、小型、微型企业分别为116家、1737家、20525家,分别占全县法人单位0.50%、7.78%、91.70% 。由此可见,我县企业以小微型企业为主,企业格局偏弱,缺乏发展后劲。

二、名录库单位维护情况

截至今年11月末,全县法人单位维护17982家、产业单位维护2018家,维护量合计20000家,维护率71.5 %。其中新增单位5011家、变更单位13424家、剔除单位1565家。

从法人单位来看,法人单位共维护17982家,其中法人单位新增入库4636家,变更12000家,剔除1346家。

从产业活动单位来看,产业活动单位共维护2018家,其中产业单位新增入库375家,变更1424家,剔除219家。

三、当前名录库存在的问题

名录库维护更新工作是一项涉及专业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而当前名录库维护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通力合作,落实机构和人员,采取措施保障名录库维护更新工作顺利进行。

(一)基层维护工作量大,人员力量薄弱,两者矛盾越来越突显。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名录单位的新生、变更、消亡变化非常之快。基层单位维护工作量越来越大,而从事基层名录库维护工作人员力量薄弱。全县22个乡(镇、街道)除瓯北街道外,其余乡镇(街道)仅有1名兼职维护人员,且兼职人员大多数承担多个专业及驻村等工作任务,名录库实时维护进度慢,工作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维护工作。

(二)缺少部门联动机制,维护质量不高。当前县级名录库需靠县名录库管理人员收集编办、民政、市监、税务等相关部门提供的行政资料进行名录维护,且收集过程中存在部门提供不及时,信息资料不齐全情况,致使维护信息滞后、信息不全等问题。

(三)注册的“空壳”、“皮包”公司较多,信息核实难度大。从名录实际维护来看,存在部分单位无固定活动场所、无固定办公人员、无生产经营活动的“皮包公司”,无法取得联系,给核实信息带来诸多困难,导致名录库信息更新滞后、时效不强、质量不高。

四、工作建议

针对名录库单位现状,认真分析,寻找对策,不断提高行业配比、规模及结构。

(一)加强名录库维护队伍力量建设,确保名录维护效率。针对目前基层名录库维护工作人员力量薄弱、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一方面开展督查,督促乡镇(街道)主要领导重视名录库工作,按要求将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熟悉计算机操作的专业人员充实到名录库工作队伍中,同时要将名录维护工作列入年度考核中来。另一方面,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及时组织基层名录库人员系统性学习名录库系统各个模块,同时利用QQ、微信等载体对名录库系统操作开展经常性学习,不断提升名录库维护效率,确保名录库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数据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加强部门有效沟通。针对当前编办、民政、市监、民宗、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配合度不高,下步必须细化工作任务,要求各单位必须实施专人专职。同时各部门要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及时准确提供行政资料,促进名录库共建共享。

(三)发展“绿色旅游业”,助推中小型企业壮大发展。针对我县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竞争力弱的现状,一方面要做好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和推广工作,引导企业做大做强,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利用我县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旅游业”,以“新时期、新发展、、新坐标”的新思路,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