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14018/2011-132433 主题分类
组配分类 健康科普 发布机构 永嘉县卫生局
成文日期 2011-02-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永嘉县卫生局“十二五”卫生改革发展思路


 

(一)准确把握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新形势

一是要准确把握卫生工作面临的难得机遇期,切实增强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紧迫感。二是要准确把握卫生事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切实增强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使命感。三是要准确把握卫生改革发展进入攻坚阶段的矛盾凸显期,切实增强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危机感。

(二)准确把握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根据上级卫生部门十二五卫生规划和县委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战略要求,结合永嘉实际,我县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卫生强县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居民健康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综合反映居民健康的主要指标达到省里规定的标准。

按照这个总体目标,我县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

一是居民健康素质明显改善。全县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9岁;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0/10万和9‰以下,城乡居民健康素质差异进一步缩小。

二是健康公平与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卫生事业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达5%以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达到65%以上;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达到95%;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

三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趋于优化。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2.10人和1.30人;每千人床位数达到2.01张,城乡卫生资源的均衡化水平明显提高。

四是居民健康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居民20分钟到达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达到90%;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0%;主要慢性病社区规范管理率达到70%;城乡居民社区门诊就诊比例达到60%

(三)准确把握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是实施全民健康促进工程,进一步改善全民健康水平。坚持以满足需方为导向,以增进健康公平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加快形成惠及全民、保障全面、持续提升的健康促进体系。实施以健康传播、健康生活、健康管理、健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实现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全面禁烟,促进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形成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二是实施公共卫生强化工程,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坚持公共卫生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加强疾病防治、妇幼保健、卫生应急和卫生综合执法等能力建设,构筑起有效维护公众健康的安全屏障。普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公共卫生指挥协调机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库,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加强疾病防控网络和规范化门诊建设,提升县疾控中心、县妇保院的设施水平和服务水平,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精神疾病、职业病、地方病,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建成以独立建制的县120急救指挥中心为枢纽,以上塘、瓯北、桥头、岩头、碧莲、乌牛、永临、岩坦等8个急救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体系。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强化县卫生监督所及各分所的职能。

三是实施卫生强基工程,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计划投入27亿元构建城乡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迁建县人民医院,建成县中医院医疗综合大楼,改迁建县二医、永临、碧莲、四川、岩坦等中心卫生院,标准化、规范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100%,规范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着力构建20分钟服务圈。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兴办符合条件的民营医疗机构。深入实施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社区责任医师制度,开展大学生村医试点工作。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和基层医疗机构管理服务新机制,形成县乡联动、乡村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新模式。

四是实施卫生科教创强工程,进一步强化卫生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坚持科教兴卫战略,持续改善卫生资源投入结构,推动卫生人才、科技和信息化等支撑平台建设。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建成临床培训基地4个、社区实践基地1个。提升卫生科研创新水平,建成3个具有较强技术转化应用能力的县级医学龙头学科和卫生适宜技术示范基地。加强学术技术骨干团队建设,建成一批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启动名医名院长培养工程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培养一批名医、名院长和学科带头人。积极构建卫生信息化支撑平台,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等领域卫生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卫生信息化互联共享水平,增强实际应用效果。

五是实施中医创先工程,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创建浙江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中医人才培养,加快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不断增强中医药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实施培养名医、创建名科、建设名院和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三名三进工程,县中医院以等级医院评审为抓手,强化内涵建设,力争达到市级重点中医院建设标准。

六是实施群众满意工程,进一步加强卫生行风建设。全面推进和谐卫生建设,广泛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严格医德考评制度,做好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加强卫生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医院文化建设,树立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

三、2011年主要卫生工作任务

(一)实现一个目标,就是指创建省级卫生县城这个目标能如期实现

按照县委三县三城联创部署,进一步明确任务,狠抓落实,主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与协调,全力以赴做好创卫各项工作,重点抓好载体深化与典型宣传,发动广大干部与群众积极参与,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创卫合力。县爱卫办要加强对创卫工作的指导检查,确保6月份前通过市里验收,年内创成省级卫生县城。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开展除四害活动,巩固“灭鼠、灭蟑先进县”成果。深入开展做健康卫士,争创卫先锋系列活动,启动全民健康促进行动,继续创建一批省、市级卫生乡镇、卫生村和卫生先进单位。

(二)突出一条主线,就是指突出医改这条主线,保质保量完成医改五项重点任务

1、巩固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一是巩固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要将城乡居民参保率计算口径统一到户籍人口,确保参保率达到90%以上。筹资标准提高到360/人,各级财政补助达到人均280元。二是调整完善补偿政策。提高报销比例。政策范围内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包括中心院)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80%,县外的为55%,较去年的报销比例分别提高20%10%15%;门诊补偿比例保持40%不变;参保人使用的药品中属基本药品的,报销比例提高5%。调整起报线。乡镇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补偿起报线为300元,保持不变;县级医院住院费用补偿起报线由300元调整为500元;县外医疗机构住院费用补偿起报线由500元调整为1000元。设立封顶线。参保人住院报销年度封顶金额为8万元(其中18周岁及以下的10万元);普通门诊报销年度封顶金额为300元。三是改进医疗保障服务。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完善报销款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管理部门审核后拨付的支付方式,控制医疗费不合理增长。规范基金监管措施,完善参保人员一卡通运行机制,实行县外医院住院备案制度。同时,做好第三轮(2010-2011年)农民健康体检,确保体检率达60%以上。

2、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德政工程、民生工程。从去年的试点和今年11日起的正式实施来看,群众医药费负担明显减轻,效果初步显现。但同时也存在着医务人员思想观念认识不到位、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确保基本药物制度规范运行,这里我再强调下:一要明确实施范围。全县所有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以及实行人、财、物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具体包括3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6家村卫生室。二要明确实施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六个统一,即统一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统一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统一网上集中采购、统一集中配送、统一组织结算、统一实行基本医疗保险优惠政策。 各单位要严格执行政策,严禁网下采购、二次议价、收受回扣等违法违纪行为。对于住院床位在30张及以上的基层医疗机构的住院病人用药,可配备部分其他常用药品,但要把握好两个40%的规定,即其品规数量控制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省增补的非基本药物目录药品通用名总数的40%以内,药品销售收入控制在总药品收入的40%以内。三要明确实施步骤。对基本药物制度的适应、接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县基本药物制度分过渡阶段、完善阶段和全面实施阶段三步实施,过渡阶段从201111630,在这半年时间里,允许使用的药品有4类:307种国家基本药物、150种省增补的非基本药物、48种县定药物及现有库存药品。完善阶段从7112月底,在这一阶段,允许使用的药品有3类:国家基本药物、省增补的非基本药物、县定药物,不再使用库存药品。因此,库存药品必须在6月底前全部使用完毕,不得再进购不允许使用的非基本药物。完善阶段后按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定实行。各单位回去后,要作再一次的动员部署,做好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教育和群众的宣传解释工作,让医务人员愿意开,让老百姓愿意用。同时,要加强药品采购、使用管理,成立药事管理组织,建立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基本药物处方点评等制度,让基本药物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今年着重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二是落实人员编制;三是落实绩效工资制度。

另一方面是做好社区卫生机构标准化创建。今年要完成14家中心和14家站的标准化创建任务,全县一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标准化水平,标准化、规范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达到60%以上。完成3—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置,支持建设村卫生室(医疗服务点)59个,积极打造“20分钟医疗服务圈”。此外,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积极争取有利于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环境,并建立强有力的监管机制,使民营医疗机构逐步成为我县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

4、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一是巩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抓好三大类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项目综合达标率在90%以上。城乡居民规范化健康档案建档率累计达70%以上,加快建立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工作,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50%以上。要全面完成新年度上级下达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孕妇免费增补叶酸,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乙肝疫苗补种率要达到95%以上。加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重性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率要达到20%以上。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逐步将出生缺陷防治、精神卫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饮用水卫生等重点任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二是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效率。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项目执行主体的责任,充分发挥社区责任医生的作用,县公卫办要强化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进度、工作质量的监控,对工作进度相对滞后的项目实施跟踪督查指导,县疾病中心、县妇保院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项目的培训指导,确保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到位。此外,各单位要按照规范要求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绝不允许出现弄虚作假、截留、违规使用公共卫生经费的现象。130,卫生部办公厅对安徽省怀远县虚假健康档案事件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我们务必要提高认识,引以为戒,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工作。三是强化疾病防控与妇幼保健工作。加强疫情监测,突出抓好以甲流、手足口病等为重点的重大急性传染病防控和艾滋病、结核病、地方病等重大慢性传染病的防治,确保不发生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加强健康教育,规范预防接种,力争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覆盖率达82%。加强美沙酮维持治疗机构建设,落实人员配备和工作经费。继续深入实施婴健康工程,加强孕产妇、新生儿的管理,控制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确保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4%以上,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免费婚检率继续保持在80%以上,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四是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加快卫生监督所人员参公工作进度,推进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继续加强餐饮业、医疗机构、职业卫生等监管,巩固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和信息公示成果,职业病防治监控覆盖率要达到80%以上。五是加强卫生应急工作。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积极争取县编委的支持,成立卫生应急办公室,县疾控中心要启动鼠疫监测实验室建设。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抓好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卫生应急工作水平。加强120急救体系建设,发挥县急救指挥中心功能,提升院前急救水平。加强采供血管理,保证用血安全。

5、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根据市里的安排和部署,结合我县实际,深入调研,坚持试点先行、鼓励探索、逐步推开的原则,积极统筹谋划公立医院改革。

(三)抓住一个主题,就是指抓住医疗质量与安全这个永恒的主题,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安全质量水平

一是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要高度重视二甲医院评审工作,力争今年要通过二甲复评。要以县人民医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缔结为协作医院并建立网络医疗服务平台为契机,深化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强化医疗机构不良行为记分管理。加强医务人员三基培训,落实院长查房、临床会诊等核心制度,扩大临床路径病种和实施范围,完善县质控中心职能。深化公立医院牵手社区行动,加快建立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和分级医疗制度,建立健全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提高我县医疗质量整体水平。

二是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深入实施诊疗服务流程优化再造,完善预约挂号服务,推行排队呼叫管理系统,方便群众就医。实施县内医院就诊卡互认互通工程,加快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推广优质医疗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继续实施医药费用总量和人均门诊、住院费用控制,力争今年3月底前实现医药费用增长的目标。

三是深化平安医院创建。落实《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及时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完善医疗差错事故责任人及医院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巩固平安医院创建成果。完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进一步发挥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

(四)加强三大建设,就是指加强重点项目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和卫生行风建设这“三大建设”,进一步夯实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后劲支撑

一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今年我们要全力以赴抓好城乡居民健康工程、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卫生信息化工程、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工程、二甲医院评审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工程、县中医院扩建工程、瓯北镇中心卫生院迁建工程、县二医和永临卫生院迁建工程、县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建设工程、部分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等十大项目(详见附件),总投资约8.87亿元,今年计划投资4.3亿元、投资率达50%,真正做到以大投入、大建设推动永嘉卫生事业大发展。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人才兴医战略,启动名医名院长培养工程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抓好县级龙头学科建设,打造3县优秀学术技术骨干团队。深入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完成全科医生培训200人次以上,培养全科医生20名、社区护士10名。建立绿色通道,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特殊紧缺专业技术人员,做好2011年公开招聘工作,进一步优化我县卫生人才队伍。

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和卫生行风建设。完善一把手负总责、一岗双责制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重点加强医药购销、基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公共卫生等专项资金的督查。深入开展医药回扣专项治理年活动,实施岗位廉政风险防范工程,深化无红包医院创建,落实医德考评制度,巩固卫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建立卫生纠风工作长效机制。推进创先争优、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等活动,加强卫生文化建设,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此外,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健全基层中医药卫生服务网络,力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设置率达到80%以上;加强卫生法制建设,推进政务、院务信息公开;加强红十字会、信访维稳、安全生产、计划生育、节能降耗等工作,关心系统离退休人员,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