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元数据
|
||||||||||||||
今年以来,永嘉县经信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会、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县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省市县“新春第一会”和全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紧紧围绕“拥江融入、产城融合”的总体部署,聚焦“3+3+N”产业集群建设,凝心聚力、担当实干,奋力推进工业强县,蝉联全省制造业领域最高荣誉“天工鼎”,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创新百强县,相关做法被《浙江日报》、《温州日报》头版宣传报道。 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围绕提产值促投资,稳住经济运行“基本盘”。一是抓企业稳运行。总结近年来稳进提质的有效打法,重点监测“贡献前100、新上规、数据得地、已投产项目、总部回归”等企业增量挖潜和“拖累前100、产值负增长、低电产比、低人产比、低亩产比”等企业减量控制,落实专人挂联,及时了解行业、企业、项目运行情况,做好月度、季度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1-4月,全县规上工业产值172.5亿元、同比增长9.3%,规上工业增加值35.29亿元、同比增长9.5%;二是抓项目增动能。紧盯“已供未开”、“已供已开”,明确责任、倒排工期,持续抓好在库项目跟踪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和全生命周期服务。1-4月,开工增资扩产项目24个、完成率48%,竣工增资扩产项目16个、完成率72.7%,完成制造业投资16.3亿元、同比增长31.2%(高于目标增速16.2个点),完成技改投资14.91亿元、同比增长118.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9.7个百分点)、连续2月保持全市第1;三是抓进规扩总量。针对2024年度新上规的60家企业,督导属地镇街一对一上门做好小升规企业培训指导和跟踪服务工作,引导企业合规填报,实现小升规企业最大拉动。持续推进企业月度升规工作,及时更新完善升规企业梯度培育库,早日形成新增量。今年以来,已排摸符合条件的月度升规企业2家(温州巨瑞机电有限公司预计7月份上规,温州无量阀门科技有限公司预计10月份上规)。 (二)围绕抓改造促提升,筑牢转型升级“压舱石”。一是持续推进腾笼换鸟攻坚行动。全力推进工业全域治理,加速推进瓯北、桥头、乌牛等重点老旧工业区块改造,深化任务时间节点,加强拆后开工服务保障。1-4月,完成老旧工业区拆除面积93.2亩、完成率46.6%,开工建设19.3万平方米、完成率80.4%,《永嘉县以工业全域治理为抓手 加快传统优势企业内生裂变》入选2025年浙江省传统优势企业内生裂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地方典型经验名单;二是开展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大力宣传技改扶持政策和国家“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再贷款等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上报2025年第一批“两重”“两新”超长期国债项目12个,其中入选项目9个,争取国债支持资金0.4亿元。上报年第二批“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4个,更新设备投资0.53亿元,需求资金785万元;三是高标准推进小微园建设。突出一体化布局、特色化发展、专业化建设,做好小微园布局规划,积极引进产业链互补企业,推动小微园规划建设与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相融合,今年以来开工建设小微园1个,用地30亩。 (三)围绕优数治强智造,打造产业能级“新引擎”。一是强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提升工作。做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现有企业和增量企业的跟踪和服务,摸排指导6家数字经济制造业企业入库,目前规上数字经济制造业企业数量达44家,1-4月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4.08亿、同比增长31.8%、全市第2。抓好软件企业培育工作,持续推进瓯越交通、之科众联等互联网软件企业月度升规,指导吴霞科技、嘉科公司科学规划,优化成本利润计算,1-4月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233%、连续3个月保持全市第1,类增加值增速100%、全市第1;二是推动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面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建设,立足产业共性和个性需求探索打造各行业的AI大模型,持续推进报喜鸟“灯塔工厂”建设,惠利玛《利用鞋履产业数据提高鞋履设计效率、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工信部工业领域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典型实践案例。围绕“共性+个性”6+X改造清单,以“点线面”结合分类分级的方式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在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1.0全覆盖的基础上,梳理待改造企业248企业,推进数字化改造2.0工作;三是探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培育发展。推动黄田车联网产业孵化园、乌牛数字经济产业园等空间载体优化提升,招引测迅、九识、新石器等企业落地永嘉并实质性开展业务,率全市之先发布《永嘉县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与应用管理实施意见(试行)》、《2025年永嘉县智能网联车辆产业发展工作要点》等文件,打造永嘉智能网联汽车“山岭重丘”应用场景,5月发放全市首张智能网联车道路测试牌照,成功打造温州市第一个无人物流配送示范应用场景。 (四)围绕稳主体优服务,按下企业成长“加速键”。一是打造企业梯队培育机制。持续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机制,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梯度培育体系,开展专精特新种苗企业走访服务,帮助强化市场主体竞争优势,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今年以来,已摸排、动员14家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二是扎实开展企业服务解难。在美加征高额关税期间,建立对美出口重点企业纾困帮扶“一表通管”清单,走访调研全部15家对美出口白名单企业,收集企业诉求4个,会同相关单位及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持续深化“六位一体”助企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全县企业“暖心护企促发展”专项行动,聚焦企业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等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实行“一对一”责任落实,完善涉企问题高效闭环化解机制。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企业服务657家次,收集问题376条,企业问题化解率达100%。连续5年获得全省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考评优秀,“永企之家”平台获评全国助企服务三个县级典型案例之一;三是纵深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启动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工作,指导全县工业企业在数字化平台进行申报,摸清企业营收、税收、用地、用工、用能、排污等“家底”,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企业亩均效益,一季度全县亩均税收13.3元/亩,排名全市第4、山区县第1。 二、存在问题 (一)用电数据获取难度大、准确性低。从用电监测来看,目前主要依靠高压用电监测,存在用电数据获取难度大、准确性低的问题:3月市局反馈永嘉高压用电增速7.7%,县供电局提供仅3.99%,4月市局反馈增速3%,县供电局提供4.3%,并且许多厂中厂还存在用电无法匹配情况。 (二)工业发展空间偏少。我县存量工业用地紧缺,仅瓯北、乌牛等沿瓯江镇街有小片平整的平地,工业企业主要集聚于此,可开发土地潜力不足。目前耕地占补平衡水田指标欠777亩,粮食产能欠37.19万公斤。由于我县垦造后备资源严重匮乏,异地购买占补平衡指标又受项目类型和财政资金等因素限制,且统筹调剂占补平衡指标原则上需为省重大产业项目,导致占补平衡指标难以解决,企业产能扩张受限。 (三)专精特新潜量挖掘存在挑战。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条件中明确,企业从事的细分领域必须属于国家工业“六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等相关领域,我县能符合相关要求的行业主要包括泵阀、电气等,目前已培育的专精特新企业中,超60%为泵阀企业。而我县鞋服等其他支柱产业企业无法申报“小巨人”,这为后续潜量挖掘带来一定挑战。 三、2025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重点经济指标 1.规上工业增加值:将加快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壮大泵阀、鞋服和服装辅料、教玩具等三大传统主导产业,育强数字经济、新能源、生命健康三大战略型新兴产业,布局发展车联网、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一批未来产业,聚焦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强化项目招引、产业招商,提升产业链发展协同配套水平。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18亿元,同比增长8%。 2.制造业投资:一是抓项目谋划建设。深化项目管理,突出抓好伯特利、荣尚、泵阀科创基地等一批续建项目,同时重点谋划黄田三岙、乌牛灰库、瓯北青峰山等重大产业项目。二是抓老旧厂房改造。持续推进瓯北礁下、塘头、桥头外资工业园区、白垟等重点区块改造,鼓励企业开展“零土地”技改,实行“工业上楼”。三是抓设备技术改造。大力宣传我县技改补助政策,及国家“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再贷款等政策,提高企业投资意愿。力争全年完成制造业投资64亿元,同比增长15%。 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抓好数字经济企业梯队培育,指导申乐、育才、工正等龙头企业稳步增长,推进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欧标生产线建设投产,提速申乐、佳盛达等项目竣工投产,加速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发展。力争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12亿元,同比增长15%。 4.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及类增加值:建立软件企业培育库,加强跟踪服务,推进之合科技实现升规入库,加大对吴霞科技、嘉科数据等在库软件企业的支持力度。力争全年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8000万元、同比增长50%,类增加值1600万元、同比增长10%。 5.亩均税收:深入推动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以老旧园区改造、企业零地技改、“工业上楼”等为抓手,进一步强化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倾斜。力争全年规上亩均税收38.5万元/亩。 (二)重点建设项目 2025年制造业投资力争完成市级下达增速15%的任务目标,投资总量需完成64亿元。投资拼盘计划由四个方面组成,其中续建项目40亿元、新供地开工项目12亿元、零土地技改项目及老旧厂房改造项目8亿元、纯设备技改项目4亿元。1-4月,已完成制造业投资16.3亿元,下步将重点抓好续建项目投资和新建项目的开工纳统工作。一方面,深化项目管理。聚力化解制约项目推进瓶颈问题,去年结转的87个续建项目中,突出抓好伯特利、荣尚、泵阀科创基地、统邦等24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做好企业对接工作,按计划目标全力上报。另一方面,抓好项目开工纳统。从已供地项目促开工、老旧厂房改造和纯设备技改项目等3个方面着手力促项目开工入统。已供地项目方面,1-5月,已供地11个项目(用地162.98亩),目前已开工入统10个项目,下步要加快实质性开工,形成更多实物投资量。老旧厂房改造方面,加速推进瓯北塘头、桥头外资工业园区、桥头白洋等重点区块改造,鼓励企业开展“零土地”技改,破解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设备技改方面,大力宣传技改扶持政策、国家“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再贷款等政策,提高企业投资意愿,继续联合镇街深入开展上门服务,做好企业项目备案摸底及入库指导。 (三)重点产业发展 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向“智”升级,泵阀产业聚力谋划建设高端精密锻铸造产业园,向“产品高端化、智能化,生产专业化、数字化,销售网络化、国际化,服务平台化、个性化”发展。鞋服、服装辅料产业迎合消费需求变革抢占市场先机,加快推进报喜鸟“灯塔工厂”建设。教玩具产业加快向教育装备产业转型,持续打响特色小镇品牌。力争全年四大传统优势产业规上产值突破360亿元;全面推进战新产业向“强”培育,瞄准新型电子元器件、物联网、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大力招引数字经济企业。系统推进比亚迪项目产能爬升,落地新能源动力蓄电池综合回收利用等标志性引领性项目,加快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做大高精尖医疗器械与健康装备产业,延伸中医药上下游产业链,布局发展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全年战新产业增加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和15%以上;加速推进未来产业向“新”布局,加快永嘉山岭重丘道路自动驾驶“一路三区”典型应用场景建设,构建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的全链条孵化矩阵。抢占低空经济发展赛道,加快建设升级楠溪江航空飞行营地,开发空中观光、低空跳伞、热气球飞行等低空旅游产品。 (四)重点产业平台 科学划定工业区块线,实施分级保护、闭环管理,确保中长期内工业用地规模总量稳定,推进用地计划精准化、差别化管理,强化保障和全生命周期服务,力争全年实现工业供地1000亩。重点抓好以下5个板块项目谋划:一是乌牛板块,包括岭下工业区和灰库等地块,其中岭下工业区地块部分已启动征地,灰库地块定位打造专精特新产业园,目前控规已调整;二是瓯北板块,包括安丰工业区、白水马岙以及老旧工业区改造等地块;三是黄田板块,主要包括三岙片、凤屿莲浦、七排山和维保场等地块,其中三岙片地块计划分两期实行,一期120亩,二期300亩,目前控规已调整,并开展前期入户调查;四是桥下板块,主要包括方岙、徐岙、原集拓二期等地块;五是桥头板块,主要包括白垟工业区、外资工业区等地块,其中外资工业区一期街头区块已启动老旧改造,计划2025年6月开工建设。 (五)重点工作举措 一是工业重镇培育行动。进一步激发工业重镇勇挑大梁、多作贡献,优先保障工业重镇的土地、能源、融资、人才等要素,支持工业重镇推进项目招大引强、技术改造,支持工业重镇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绿色工厂。力争全年新增工业重镇Ⅰ类培育对象1个。 二是百企千亩供地行动。完善“数据得地、优地优用、滚动供地”工作机制。挖掘增量方面,坚持“精准配置、突出重点、节约集约”的原则,全力推进五大板块建设,强化工业用地保障,争取全年供应工业用地1000亩以上。改造存量方面,全力推进工业全域治理和老旧工业区改造,重点做好瓯北礁下、桥头外资等重点区块连片改造,鼓励企业实施零土地技改,完成老旧工业区改造200亩。按照“起步稳妥、做好试点、稳步推开”的原则,全面放开容积率、厂房轻重工使用等限制,以每层都是首层的标准,着力打造高层高、高承重、大空间、高效率物流的“工业上楼”产业空间。 三是企业培优育强行动。加大小微企业运行监测,建立完善的“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强化政策引导,不断推动企业规模升级。持续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机制,开展专精特新种苗企业走访服务,助力企业快速成长。全年推动工业企业新升规40家以上,新增亿元企业5家、5亿元和10亿元企业各1家,新增省“隐形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各1家以上。 四是智改数转赋能行动。高标准推进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建设,围绕“共性+个性”6+X改造清单,以“点线面”结合分类分级的方式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2.0覆盖率达55%以上。建立健全“龙头企业牵头开发、上下游企业协同配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体系,推进报喜鸟“灯塔工厂”建设,新增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以上。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建设各类企业技术中心,加大首台套、新产品研发力度,深入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全年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80个以上,新增工业机器人200台以上。立足产业共性和个性需求,以惠利玛VALI-AIGC鞋履设计平台为抓手,树立示范样本,推动泵阀、鞋服、教玩具等行业龙头企业探索打造各行业的AI大模型。 五是绿色低碳转型行动。以绿色降碳为核心,推进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加大相关设备设施更新改造力度,做好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构建完善的绿色产业体系,力争创建省级绿色低碳工厂1家、清洁生产企业10家。 六是人才引育一体行动。更大力度推进“瓯越英才计划”系列人才工程,通过“揭榜挂帅”“柔性引才”等模式,精准招引“高精尖缺”关键人才和领军人才,力争新引育省级以上领军人才2人以上。深化产教融合试点建设,依托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永嘉学院等高职院校,联合泵阀、鞋服、教玩具等主导产业“链主”企业,“订单式”培育一批新时代“永嘉工匠”。 七是历史经典产业提升行动。坚持文化传承与产业提升并重,分业施策、分类指导。对全县木雕、瓯窑、老酒汗等重点行业建立健全基本信息库,摸清掌握行业规模、企业数量,厘清产业运行数据。充分运用工艺美术产业园、瓯窑小镇等平台载体,鼓励培育省级传承创新工作室,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并形成集聚效应,推动历史经典产业品质化、融合化、可持续发展。力争木雕行业入选省级历史经典产业协同区。 八是助企纾困服务行动。进一步完善“六位一体”助企服务体系,建强乡镇企业服务中心,全面开展全县企业“暖心护企促发展”专项行动,完善涉企问题高效闭环化解机制。深入落实企业减负降本政策,帮助企业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强化县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专班的组织保障,常态化开展拖欠企业账款核实工作。力争为企减负14亿元,助企服务问题化解率达95%以上。 荣誉清单: 国家级: ①、2025.01 惠利玛《利用鞋履产业数据提高鞋履设计效率、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案例成功入选工信部2024年工业领域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典型实践案例名单。(温州唯一入选的案例) ②、2025.02 永嘉企业之家平台成功入选工信部全国中小企业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助企服务典型案例名单。(3个县级优秀案例之一) 省级: ③、2025.01 在2024年度全省企业之家平台建设运营评价结果为“优秀”。 ④、2025.01 纽顿、天正、工正3家企业产品入选2024年度浙江省首台(套)装备名单。 ⑤、2025.01 《浙江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中提到“支持以汽车零部件为主导产业的高新区、经开区和永嘉、松阳等具有一定智能网联汽车配件产业基础的山区海岛县加快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⑥、2025.03 《2024年我省新增一个规上工业增加值破百亿元山区县 山区县如何强工业》在浙江日报头版刊发。 ⑦、2025.03 永嘉智能泵阀产业学院成功入选省教育厅公布的首批县域产业学院立项建设名单。 ⑧、2025.04 《永嘉县以工业全域治理为抓手 加快传统优势企业内生裂变》获2025年浙江省传统优势企业内生裂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地方典型经验(第一批)、报喜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数字化转型驱动未来工厂建设 引领服装定制新生态》获企业典型案例(第一批)。 ⑨、2025.05 蝉联浙江省制造业领域最高荣誉“天工鼎”。 市级 ⑩.《“亩均”第一的用地智慧》、《制造业“二次创业”的升维密码》、《从“新”出发驶入“黄金轨道”》系列报道在温州日报头版刊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