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嘉县逐渐形成火热的“夜市经济”,中塘、下堡周边的流动夜市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打卡,但各类民生、消防、卫生与交通问题也接踵而来。为解决管理难题,永嘉县北城街道党工委立足“党建+社区+夜市”模式,以点亮“夜经济”为抓手,打造上塘夜市集聚点,引导流动摊贩集中入驻,让商圈底色更“红”、服务更“优”、夜市经济发展更“出圈”。 一、党建引领聚合力,多方协同破难题 为给流动摊贩提供固定经营产所,实现基层有序治理,同时也为带动自由创业者、全职妈妈、学生实践体验者等劳动力创业增收,同乘共同富裕“快车”,北城街道通过发挥党组织“动力引擎”作用,发动党员志愿者、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等力量,通过入户走访、随机街访、座谈征求、设置意见箱等方式,开展访经营商贩意见建议、访市民群众真实需求、访职能部门政策规定的“三访”行动,充分收集民需、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去年以来,北城街道实地调研8次,最终决定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治理自发性夜市,选取城关社区大塘公寓东侧空地设立上塘夜市流动摊贩疏导点,把周边的流动摊贩引导到疏导点位实施集中管理。现夜市集聚点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规划小吃经营摊位200余个,二期将打造2000平方米的升级版夜市,从根源上解决占道经营、噪声扰民的顽疾。 二、党群共商谋良策,焕发夜市新活力 为规范入驻行为,吸引摊贩主动入驻,北城街道汇聚阵地和资源优势,通过“党建引领、达人唱戏”的方式搭建创业互助平台,充分发挥达人智囊团的作用,前期北城街道牵头召开4次座谈会,广泛发动30余名社会精英、行业达人、摊贩代表对夜市建设献策建言。群策群力通过社交媒体、户外广告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提高集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为摊贩与周边商家、社会组织搭建合作桥梁,共同举办活动,吸引更多市民参与活动,引导流动摊贩主动入驻。 听说新建设流动摊点疏导点,陈先生当即报名,成为首批进驻的摊主。“以前因为没有固定摊点,每次摆摊时我都提心吊胆。”陈先生说,“现在有固定地方做生意了,我们很高兴。加上现在搞得规范了,能得到越来越多顾客的认可,客源慢慢就会有保障,这样一来大家也做得比较踏实、有干劲。” 三、"四位一体"强管理 共建共治促发展 城关社区创新实施“党员+志愿者+管理员+摊主”的管理运行模式,联合社区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盘活社区各类能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参与治理。通过制定规章制度、细化日常服务、强化监督管理、等举措,引导夜市摊主、在职党员、群众志愿者成为夜市治理的参与者、引导者、示范者。如设置上塘夜市服务站,常态化入驻党员志愿者、社会能人、网格员,营业期间安排党员志愿者与管理人员在夜市内进行保障巡查,直至夜市清场撤岗,志愿者与保洁人员进场清理,确保夜市环境干净整洁。同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组建流动摊贩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负责流动摊贩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督导等工作,及时处理市民的投诉和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集市的运营和管理。自上塘夜市正式运营以来,共服务300余人次,解决问题60余起。 经过一系列改造和严格管理,现上塘夜市对比之前,在环境、品类、品质等方面予以明显提升,现夜市配套停车场、卫生间,还引入了知名品牌MOJ咖啡,日均人流量达4000余人次,部分火爆摊位营业额一度超过原先3倍左右,收入显著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