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元数据
|
||||||||||||||
今年以来,县发改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县“拥江融入、产城融合”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全力推动发展改革工作提质增效,为我县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县域样板贡献发改力量。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在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上有新作为 一是密切关注经济运行。定期开展全县经济运行分析,及时把握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情况,梳理存在的亮点与短板,分析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和变化,前三季度GDP实现477.68亿元,同比增长6.2%。二是高标编制年度计划。编制完成《关于永嘉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和《关于永嘉县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并通过县人大会议审议。三是推进五年规划谋划。分两批次梳理增列纳入“十四五”规划项目清单,均已通过县人大审议;编制印发我县“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征集“十五五”规划前期重点课题15项,初步梳理县级“十五五”规划项目424个,计划投资1924.57亿元;梳理争取纳入国家、省、市级“十五五”规划项目25个。 (二)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上有新成果 一是重点工程推进有力。建立完善重大项目谋划推进机制,成功举办永嘉县“强城行动”重大项目管理和要素培训争取班,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期,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共谋划重大新开工项目83个,重大续建项目121个,入选省“千项万亿”工程11个、市“百项千亿”工程36个,入选海洋强省、海洋强市重大项目清单19个、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计划8个,成功申报2024年省重大产业项目2个,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入选2024年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重大项目清单。1-10月,省“千项万亿”工程完成投资47.8亿元,完成率139.5%,排名全市第二,开工率100%;市“百项千亿”工程完成投资76.7亿元,完成率114.9%。二是要素争取成效显著。组建要素争取专班,依托“1+9+X”组织架构,加强部门间协作,凝聚合力向上争取资金。全年成功争取“两重”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2个,获批补助资金6.5亿元;“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6个,获批补助资金1.0012亿元;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2个,争取资金0.86亿元;11个项目获批再贷款额度6.42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下达资金0.69亿元,均排名全市前列。排水管网提质增效与智慧平台建设工程获2025年中央预算内提前批次资金支持,下达资金2.5亿元,下达资金额度占全省总下达额度20%,排名全省第一。三是审批服务不断优化。以“审批高效、服务优质、公平普惠”为目标,不断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依托浙江省投资在线平台,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在线咨询、网上办理、网上办结”,实现“零次跑”。2024年共受理办件749件,提前办结率达100%;牵头政府投资项目联合审查22项,受理一般工程变更159件,较大、重大工程变更15件,人防审批122件,收取人防异地建设费598万元。 (三)在推动动能转换上有新举措 一是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培育。积极推送战新产业重大项目,8个项目成功纳入2024年温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计划,1-10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实现31.01亿元,同比增长9.5%,占规上工业比重为34.87%,保持全市前三水平。高技术产业较去年同期有较快提升,全年新增高技术企业10家,1-10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12.2%,较去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6%,较去年同期提升1.06个百分点。二是扎实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服务业企业培育,分行业部门、分镇街下达服务业企业招引培育目标,今年新上规企业5家;紧抓疗休养业务入统、在库企业挖潜等重点举措,推进国企业务整合优化、规范纳统工作,超额完成县定任务目标;三季度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增速6.6%,排名全市第一。温州北站站东综合楼等3个项目列入全省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39.74亿元;楠溪·云上温泉旅游度假区等6个项目列入市服务业重大项目,总投资100.19亿元,目前均已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三是高效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印发永嘉县碳达峰实施方案、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推进“6+1”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开展生态价值转换研究,完成2022年度GEP核算工作;推进四海山林场林业碳汇先行基地试点建设,推进科普教育基地认定;8个项目纳入浙里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平台,累计完成投资5.51亿元;推进新能源公共充电枪建设,超额完成省民生实事任务;腾出存量用能空间2.45万吨标煤,完成率达145.69%;完成绿证消纳13.76万张,完成率达149.5%。 (四)在推动环境优化上有新成效 一是推进强城行动功能优化行动。优化县域承载能力工作思路,全县谋划10个县城承载能力提升项目,截至11月底,已完成有效投资55.14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89.35%;城乡核心指标稳步提升,三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20元,增速5.1%,增速排名全市第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148元,增速4.4%;县城人口占县域人口比例75.97%,较2023年底提升1.04%。统筹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桥头小城市培育试点再获省级优秀等次,已连续四年获得省级小城市培育优秀单位。二是推进信用建设工作。主动向上对接,及时掌握我县信用指标情况,分析研判指标走势,牵头法院、市监、税务等指标责任单位,高效推进失信治理、信用修复,持续为失信企业(自然人)赋能减负。截至11月底,全县严重失信自然人占比0.80%,严重失信企业占比0.87%,均控制在1%以下。三是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推进全市“阳光e网”永嘉分网“增值化”建设和迭代升级,大力推行建设工程省域异地远程多点评标5个、实施评定分离项目17个;紧抓政府集采交易规范管理,实现采购项目零投诉;做好限额以下工程100%向中小微企业预留份额,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加强限额以下工程智慧监管,推广“中标贷”,做到保证金应退尽退“零沉淀”,接待新疆、湖北及省内共9批次考察团来永学习交流限额工程智慧监管方面的先进经验;强化串通投标案件联动查处,配合查处行政及刑事案件5起、涉及标的额4577.75万元,判处罚金9.55万元。 (五)在推进民生保障上有新成效 一是深化共富创建成果。编制印发《永嘉县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2024年度工作要点》,紧紧围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六大行动”,强化共同富裕80项重点任务、44项核心指标跟踪推进;因地制宜推动共同富裕实践探索,提炼我县共同富裕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与典型案例,累计向省市选送59条信息,上报2个共富改革试点。二是有效促进交流融合。对口工作成效显著,楠溪江雅克音乐季系列文化活动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国内、国际媒体相继报道,永嘉楠溪江、红原草原等元素知名度持续扩大;山海协作工程不断深入,1-9月,推进产业合作项目34个,投资额达25亿元;特色产业平台完成投资额达17亿元以上;产业飞地已建成投用项目3个,新建产业项目4个,总投资17.2亿;消薄飞地返利近200万元。三是切实抓好粮食安全。加快粮油仓储设施建设,提升粮食储备能力,推进粮食交易中心项目建设,已完成场地平整、土地挂拍、施工设计,即将完成施工单位招标,有望实现年内开工;严格执行订单粮收购政策,全面启用“浙江粮仓”系统,按质论价,及时兑付农户售粮款,全年收购订单粮0.43万吨,收购数量比去年增加0.04万吨,再创近年来新高;持续推进粮食购销领域全方位、立体式监管,今年新增0.43万吨的储备任务,年末粮食储备规模将达到5.38万吨。四是全力落实稳价保供。常态化实施民生价格管理、监测和认证工作,落实商品价格监测工作,全年共上报相关数据247余次;完成温州北站停车服务收费标准、岩坦村生态公墓政府定价等项目定调价,完成民办中小学教育定价成本、城镇燃气配气定价成本等11项成本监审;办理价格认定业务447件,金额309.94万元,其中涉纪案件1件,金额16.42万元;打赢迎峰度夏(度冬)电力保供攻坚战,完成存量用能排查、空调负荷现场消缺等工作,将白名单从814户优化至101户,负荷从10万千瓦调整至2.5万千瓦;移峰填谷期间,全县参与用户423户,平均移峰负荷2.7万千瓦,移峰填谷执行完成率均维持在100%以上。 (六)在国防动员建设上有新突破 (略) (七)在强化机关党建上有新气象 一是抓思想政治建设,定好机关党建“风向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用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政治理论学习。局党委共计开展党委会“第一议题”学习22次、中心组理论学习研讨15次;各党支部累计开展“三会一课”学习224次,组织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9人次,离退休党员开展组织生活5余次,青年干部专题交流学习10次。二是抓服务基层工作,构建红色党建“服务链”。开展“红色领航·结对共建”活动,帮助桥下镇新连村落实农业现代化设施提升项目,争取山海协作补助资金10万元,慰问困难户4户;开展“支部双百双千”行动,落实“月研判”等制度,保障支部8个项目有序推进;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共富工坊”建设挂钩结对帮扶工作,走访调研黄田街道2个村和桥头镇2个村,谋划2个项目,争取山海协作补助资金30万元;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支部获评2023年度温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三是抓党风廉政建设,涵养风清气正“好生态”。严格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始终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积极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党委书记上专题党课,纪检组人员解读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参观永清苑廉洁文化教育基地,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镜鉴》,并签订廉政承诺书;累计开展正风肃纪检查10次,谈心提醒60余人次;获评2023年度“清廉机关”示范单位。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立足高位谋划,夯实“十五五”发展基础 扎实开展“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编制工作,加快推动工业、商贸、民生事业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具有科学性、战略性的课题成果。谋深谋实“十五五”时期重大项目,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现代化基础设施提升、科教卫创新等重点领域,协同有关部门尽快尽早做好项目谋划储备,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市“十五五”规划。加快构建“十五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针对“十五五”时期主要目标指标、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等开展研究,研究提出新时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永嘉拥江融入产城融合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路径选择、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二)坚持项目驱动,实现投资量质并进 初步围绕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以上目标,着力抓好项目谋划、推进与要素争取。一是谋深谋实项目前期。目前已初步梳理2025年重大开工、重大续建项目205个,总投资1534.6亿元,年度投资计划268.1亿元。其中,重大开工项目106个,总投资639.3亿元,年度投资计划99.9亿元;重大续建项目99个,总投资895.3亿元,年度投资计划168.2亿元。下步继续运用好“4+2+N”重大项目前期谋划决策机制,进一步提升项目成熟度,推动形成重大项目梯队储备,争取部分条件成熟的前期项目转开工项目,不断扩充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盘子。二是加大项目推进力度。谋划全年“开门红”、重大项目“双月攻坚”、重大项目“百日攻坚”等项目推进载体,建立完善重大项目专班化推进机制,及时掌握、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韵达温州韵达物流产业基地项目、永嘉县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等一批重大开工项目,持续推进104国道三江至黄田改建工程、上塘至大若岩通景道路建设工程等一批重大续建项目,确保打响明年一季度“开门红”。三是加大要素争取力度。紧盯国家支持领域,瞄准资金投向,全面梳理各领域储备项目,建立中长期项目储备库,协调各主管部门多方位、多渠道向上对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等上级资金。 (三)深化创新改革,推动经济平稳增长 一是做足监测分析,抓好经济运行调度。强化部门联动、上下协同的分析研判机制,紧盯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常态化监测,科学研判经济运行态势,准确反映经济运行中趋势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着力提高经济形势分析科学性和前瞻性,力争2025年全县GDP增长6%以上。二是聚力产业发展,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围绕战新产业、高技术产业提能升级,做好重大项目摸排、企业梯队培育等工作,力争企业数量有提升、产业规模有扩大;抓好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两业融合试点等高能级平台培育工作,推动更多创新主体参与平台建设;对准政策跑道,推动“两新”项目储备规模、储备质量同步提升,争取“两新”项目数量、资金额度较今年有更大提升;瞄准领域支持方向,尽可能挖掘有科技攻关成果、符合技术参数要求的重大项目,力争“两重”高技术领域项目储备破零、资金争取破零。三是抓好企业培育招引,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根据省市创新发展区培育计划,积极谋划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创建,以大平台集聚效应引领服务业产业发展。鼓励沿江镇街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导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工服分离;助力在库企业做大做强,扶持小微企业积极上规,壮大服务业经济总量;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提高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镇街重视程度,全力推进服务业指标争先进位。力争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10%以上。 (四)提升“五个水平”,夯实发展改革基础 一是提升共同富裕水平,做好对口帮扶。积极谋划具有永嘉辨识度的共同富裕试点,总结提炼可复制推广的共同富裕典型经验,不断打响永嘉共富品牌;做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作,争取匹配指标同步提升,力争位次前移;持续拓宽对口帮扶渠道,确保完成2025年度消费帮扶与社会帮扶资金任务;擦亮“浙里石榴红”民族团结品牌,深度挖掘与对口地区在旅客互换、品牌共建、宣传推介等方面合作机遇,利用“永红就业通”线上劳务招聘平台,举办“送岗促就业”大型劳务招聘现场会,不断深化人才支援工作。二是提升招投标服务管理水平。继续推进招投标平台数字化建设,进一步完善限额以下工程智慧监管;推动实施远程异地多点评标工作,开通政采领域可视化远程开评标;落实中小微企业市场友好建设,保障限额工程全年预留份额100%目标;规范土地与产权交易行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大数据+”在监管领域的运用,不断巩固“三清一促”专项行动和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成果。三是提升能源绿色稳价保供水平。抓好节能降耗,严格执行新上工业项目能效准入和用能权交易,加强绿证与能耗双控政策有效衔接,继续谋划林业碳权交易;推进电力市场化,完成全县1727户工商业签约目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充分挖掘现有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屋顶资源,推广新建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持续做大可再生能源抵扣的资源池子;加快推进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新增150个农村充电桩,完成新能源充电设施“村村通”目标。四是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推进粮食物资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确保明年县粮食收储公司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创建;全力攻坚粮食批发市场项目建设。五是提升国防动员建设水平。(略) (五)聚焦内部建设,提升发改铁军实力 持之以恒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廉政警示教育,坚持会前学法学纪,适时组织机关干部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文化基地、开展廉政教育培训,筑牢廉政思想防线。强化党员干部平时绩效考核,用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定期组织专题学习研讨,通过以讲促学、交流互学,不断提升干部综合水平,更好地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