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元数据
|
||||||||||||||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市人社局的指导下,县人社局上下着力稳就业、聚人才、强保障、防风险,积极履职尽责,人力社保事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一、2024年重点亮点工作及成效 (一)就业创业方面 一是完善就业服务网络。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工作,采取“专场招聘+合作招聘+就业集市”相结合的“保姆式”就业招聘对接,架设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桥梁。赴贵州、湖北等地开展劳务协作3次,在移动公司网点开设10个招聘点,线上线下开展专场招聘会27场。积极打造“15分钟”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成使用基层就业服务站12个、社银合作服务站10个,综合平台2个、劳务协作站1个,企服中心2个。二是推进重点群体帮扶。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创业交流大会、“就创政策进社区”等活动3场,营造就业创业良好氛围。进村入企,帮扶低保低边、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等重点就业群体,安置公益性岗位285个,均已实现一岗一人就业。全力贯彻落实就业见习民生实事,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深入企业动员对接,重点挖掘一批技能类、管理类、社会服务类岗位,提供就业见习需要。三是落实就业创业政策。积极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县内两个大学生创业园入驻团队48个,带动就业223人。及时兑现失业保险待遇、稳岗补贴、求职创业补贴、“510+”就业补贴等一系列就业和创业的优惠政策,覆盖了失业群体、高校毕业生、创业者以及企业等多个主体,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人才引育方面 一是依企择城精准引才。精准匹配高校专业与产业需求,聚焦产业专业匹配度高、来永就业毕业生多的高校,赴洛阳、南宁、哈尔滨、兰州等地开展线下招聘活动,线上依托温州人才网永嘉分站、各大高校就业平台高频推出泵阀、鞋服等专场网络招聘会,累计发布岗位3万余个,全年引进大学生1万余人。二是搭梯筑台悉心聚才。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在我县主导产业泵阀行业开展行业协会职称社会化评审工作,加速民企人才成长。在瓯北企服中心和零工市场成功打造永嘉县人才供需综合服务中心,推进人才增值化服务。积极组织高层次人才、国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以“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协议就业”的方式组织招聘卫生、农业、林业人才定向培养生,招募征集“三支一扶”人员。三是聚焦特色系统育才。开设“技能夜校”“技能业余课堂”,打造“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面向重点群体提供“上门式”技能培训和结业考核服务,依托基层人力社保所、社区学校、乡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等载体打造“30分钟培训点”34家,培训点范围覆盖全县22个乡镇街道。突出“烤全羊”产业致富作用,“烤全羊”省级专项能力工种成功落地,成功将鹤盛镇打造成全县首个“技能共富型乡村”样板村。支持县域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申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新增试点企业36家,增幅位于全市第1。举办永嘉县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展制图员、快递员、互联网营销师等新业态工种、数字经济领域工种竞赛项目6场。今年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6595人次、新增技能人才8284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657人,培育数字高技能人才819人,全市排名第2。 (三)社会保障方面 一是扩大社保覆盖面。持续做好社保政策宣传,今年已在各乡镇街道组织社保扩面宣传20余场,并针对新社保政策组织12345政务热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全局工作人员进行政策培训,在东城街道、桥头镇等地陆续开展政策解读。根据全市统一标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20元。二是优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社银合作”优势,持续打造人社服务十五分钟办事圈,新发放实体社保卡1万余张、电子社保卡3万余张。持续推进三代社保卡在我县公交、医保、图书借阅、景区购票、政务服务等各领域的场景应用,努力实现“一卡通办”。推行“窗口办”+“掌上办”的高效模式,人社系统全年办件量高达46余万件。三是强化基金监管。持续强化基金监管,在稽核风控系统内对上级下发的疑点数据核查率和整改率均达到100%。深化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重点开展工伤保险“清风行动”专项治理,持续建立健全工伤保险基金管理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组织开展专项检查9次,核查疑点数据300余条,打击查处工伤骗保违法案件3起,在工伤领域查处欺诈骗保案实现历史性突破。 (四)劳动关系方面 一是抓源头注预防。开展书面审查、开工第一课等主动监管服务,覆盖企业超1万家。结合专项治理行动检查企业458家、工程项目90个。每月及时通报督办涉嫌拖欠农民工工资、人工费用未及时拨付等问题,发布通报9期。全力推进用工在20人以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服务业)等企业支付工资情况纳入“智慧监察·阳光支付”工资智治系统,工资线上发放299家。“一镇街一码”平台吸附线索件69件。二是严执法护权益。今年以来,平稳处置欠薪线索2402起。全面落实对上级转办的欠薪线索、信访件的督办销号机制,以及110应急联动信息的联合处置机制,做到快办快结、动态清零。三是提效能强化解。积极推进“互联网+调解”模式,开通劳动纠纷化解绿色通道,对于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同意线上开庭且金额较小的案件,充分利用线上仲裁,提高办案效率。累计立案716件,仲裁调解率79.52%,仲裁结案率96.17%,网络办案率50.74%。 二、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一是就业创业服务联动欠缺。二是人才引育还需进一步加强。三是企业养老参保扩面压力大。四是劳资纠纷形势依然严峻。 三、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布局之年。我局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服务发展、改善民生”工作思路,全力提速推进各项工作。 (一)扎实推进就业共富。一是坚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大就业政策宣传、招聘信息发布力度。加大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开展专场招聘会和进校入企岗位推介活动。发挥2家“零工市场”作用,促进青年群体增收致富。确保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新增就业6000人以上。二是持续进村入社就业帮扶,针对城乡重点就业群体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点对点“送岗上门”,并推动重点就业群体公益性岗位的开发设置,岗位和人员均立册入库,动态更新,精准匹配,筑好就业托底网。三是加强创业精细服务,积极举办各类创业创新大赛、“创客沙龙”、创业训练营等活动,着力做好温州市大学生创业园和永嘉县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运营管理,组织创业团队和创业导师、代表对接,帮助推广创业优秀经验和指导,发挥创业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创业担保贷款,力争惠及更多城乡重点创业群体,使创业带动更多就业。 (二)持续打造人才高地。一是加大人才招引力度。继续深化“510+行动计划”,做好企业紧缺人才需求和青年人才应聘需求两篇功课,开展“小且精”线下招聘会10场以上,发挥温州人才网、高校就业网等引流优势,定期举办网络引才活动,强化线上引才品牌,争取引进1万名以上大学生。同时聚焦平台搭建,打造“高校学子永嘉行”品牌影响力,暑期诚邀全国各地在校大学生来永参加社会实践体验活动。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持续做大人才“蓄水池”。二是有序推进技能人才培养。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县域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技能夜校)、乡镇街道“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点”等培训阵地为载体,完善打造“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建立健全覆盖全县劳动年龄人口、与人口变化趋势相匹配、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相契合的技能人才培育机制。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领域、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展精准化技能培训,探索适应技能人才成长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坚持以赛育才,围绕永嘉支柱制造产业和数字经济领域技能人才需求,统筹多方力量,继续组织好技能大赛。 (三)全力促进社保普惠。持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推动社会保障向更多人群覆盖,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建立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根据永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时按照省市要求提高待遇标准,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严格执行政务服务相关制度,持续改进社保大厅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意识。按计划开展社保业务、工伤业务等专题培训,持续提升经办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效能。同时,加大内控书面审核和稽核工作力度,高质量完成上级部门下发的疑点数据,加强违规领待人员的基金追回工作,为保障我县基金安全提供事后保障。 (四)深入构建治欠闭环。一是借助开工第一课、企业用工体检等广泛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线上借助“智慧监察·阳光支付”工资智治系统,动态梳理在建项目“重点涉薪纠纷隐患清单”“政府投资项目风险清单”,实施“重点监管、情况通报、联合督办”,切实防止风险隐患发生。线下持续深入开展“安薪行动”、在建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风险审验等工作,对各类在建项目、制造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高风险人员,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领域,实施“全覆盖、零盲区、无死角”的专项排查。二是积极做好欠薪案件的处置化解工作,全力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落实用工单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红黑榜”通报制度,同时紧盯以“讨薪”名义讨要工程款等或其他非法极端“讨薪”行为,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推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三是强化调解优先,调裁结合,对申请金额不大、劳动关系权利义务明确的劳动争议,依法按照简易程序快速处理;对经协商不能达成和解意见的争议迅速依法裁决,提供便捷高效的调解仲裁服务。同时深入分析信访事项,对投诉事项较多的热点问题加强源头管控,着力推进总量化解,加大调解力度和速度,推动调解率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