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本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建议提案
索引号 001008003014004/2024-312437 主题分类 教育
组配分类 建议提案 发布机构 县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24-09-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永教提函〔2024〕168号

关于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20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函


戴益良代表:

您于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快普及中小学急救知识教育课程的建议》收悉,经商县卫健局、县红十字会,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急救知识培训的建议我们非常认同,并对您敏锐地洞察到这一教育需求表示由衷的敬佩,您的建议为我们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

近年来,县教育局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高水平推进应急救护工作任务清单,联合县红十字会,深入开展“救在身边·校园守护”专项行动,广泛组织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和教师应急救护持证培训,进一步增强师生生命安全意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助力平安校园和健康永嘉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加强宣传动员

在中小学有针对性的开展形式多样、活泼生动且通俗易懂的宣传活动,内容涉及心脏骤停、气道异物梗阻、意识障碍、晕厥、休克、高空落伤、交通事故、骨折、出血、常见运动损伤、触电、淹溺、中署、中毒、动物咬(蛰)伤、台风、洪水、泥石流、火灾、地震、危化品泄漏、踩踏等情形介绍、风险规避和急救处置、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知识等,使同学们能够正确认识学习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实践的热情,尤其是我县现已配备AED仪器的58所学校,充分利用设备资源,宣传普及急救知识技能,提升师生急救意识,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创新培训模式

一是将急救知识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在体育与健康课(一二年级每周4节,三至九年级每周3节,高中每周2节)安排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部分学校还编写急救知识技能校本教材,纳入健康课教学内容。二是组织学生参与专业培训。联合县红十字会,每年通过线上网课式培训和线下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时长2课时、普及培训率不低于50%的专题培训。充分发挥校医救护员持证教师作用,定期开展师生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演习。三是充分利用有关活动开展培训。每年的高一新生军训,都会半天时间的救护知识专题培训,做到全员普及。在局安排的每年六至八年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承办方(县学生综合实践学校、桥头育才学生实践基地)都有安排急救知识教育实践等项目。

三、强化队伍建设

一是实施教师应急救护证扩面工程。联合县红十字会,组织全县中小学校医、体育教师、班主任以及新入职教师等重点教职工开展应急救护持证培训,2023年取证人数已达到2000人,今年暑期还将组织600名教师开展时长8课时的集中办班培训,全县重点教职工应急救护持证率达到 50%。二是不断充实学校专业校医力量。采取公开招聘(现全县在编在岗校医16名)和购买服务(每年240万)相结合形式,为寄宿制公办学校和在校生数600人以上的公办学校充实专业校医,不断推进“一校一医”机制。58所配备AED的学校各校至少已有5人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其他老师通过校医传授培训、红十字专业培训等方式,也普遍掌握了一定的急救知识技能。三是增加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师资储备。由卫健部门牵头从临床、院前急救相关工作并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中遴选专业培训师资,由红十字会牵头组织医护人员及部分社会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承担应急救护培训师资,充实师资力量。

四、凝聚工作合力

加强教育、卫健、红十字会以及社会急救机构等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协同做好学生组织、教材选择、师资派遣、培训实施、AED配备维护等各项工作,确保中小学急救知识普及工作取得实效。此外,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通过学生影响家长,从而逐渐影响整个社会,最终实现“人人都是急救员”的目标。

下一步,我县将多方联动,多措并举,不断健全学校急救知识课程体系,进一步强化师生专业知识培训,持续开展多样化的主题活动,努力争取更多的学校配备AED,有效加强中小学师生急救知识普及提升工作,切实提高师生自救互救能力。

感谢您对永嘉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如还有疑问,请联系教育局学生中心谢黔燕联系,电话:057767222756。

永嘉县教育局

2024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