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本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建议提案
索引号 001008003014074/2024-311010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组配分类 建议提案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4-08-0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永农函〔2024〕47号

关于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325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函


邵登宽等代表:

您于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挖掘和扶持本土特色农业的建议》(第2325号)收悉,经商县委组织部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完善政策,扶持本土特色农业

为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出台了《永嘉县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农业农村新动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政策意见》。每年统筹安排600万元,重点对品牌宣传推介、设立营销专区、使用专用包装、建立品牌体系等方面进行扶持;每年安排150万元,鼓励农业企业设计有特色、文化品位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包装,支持各类农业主体举办农产品推介会;每年统筹安排100万元,支持“三品一标”认证和复审换证。同时,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创新财政促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制订《永嘉县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创新工作实施方案》。采用推荐模式开展业务,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支持范围,为我县特色农业产业和新型农业主体提供以信用为主、免抵押、低费率、降门槛、简手续的融资担保服务,使弱质产业与强势资本实现有效对接,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本进乡村、进基层,切实破解农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精准助力我县产业振兴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多管齐下,发展本土特色农业

(一)打造特色产业,扩大品牌效能。打造“一早一饼”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2023年“永嘉乌牛早”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3月18日在浙江杭州举行“永嘉乌牛早”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闻发布会,标志着永嘉县茶产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终于尘埃落定。成立永嘉麦饼办,大力发展“麦饼经济”,做深“乡愁文化+特色产业”融合文章,把“永嘉麦饼”做成富民产业,逐渐从街边零散的麦饼小作坊华丽转身,发展成为具有“永嘉地标”的特色产业,目前永嘉麦饼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正在申请中。

(二)开展特色活动,擦亮品牌成色。举办“永嘉家礼”首届伴手礼比赛。由乡镇(街道)推荐和个人自荐方式报名参赛,部分永嘉本土农产品入选伴手礼比赛前20强。比赛还通过网络票选等方式,为永嘉特色农产品做了一波推介。

(三)深度挖掘优势,做强农业龙头。我县现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家,市级46家,县级42家。每年对新认定的县级农业龙头企业补助2万元,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补助5万元。在政策上支持本土优势产业进一步做精做细,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深入调研,对辖区内的企业、产业项目摸底排查;对周边有较强带动、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给与政策、资金上的倾斜,达到"小切口,大牵引"的良好局面。

三、培养人才,赋能本土特色农业

(一)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结合永嘉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对培训方式进行创新、改进,培训靶向性开展农民培训,组织开展“乡村讲解员”“锦粉饺制作”“永嘉麦饼制作”等一系列具有永嘉特色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聚焦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开展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培育,力争每年新培训农村实用人才600人以上,培育“农创客”230人以上,加快构建乡村振兴“新农人”人才矩阵。

(二)深入挖掘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重点围绕瓯窑、永嘉麦饼制作技艺、永嘉昆区等具有永嘉辨识度的非遗代表性项目设立工匠工作室,以点扩面,带动培养一批乡土文化能人。组织开展乌牛早茶制作、麦饼制作等产业技能大赛,评选茶王、永嘉麦饼示范店和最佳制作师傅,推动产业技师比学赶超,筛选出一批产业技能人才。

(三)加强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推进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行动,每个村至少储备1-2名比较成熟的后备力量。高标落实“头雁领航”计划,系统构建培训、课程、师资、学制、考评“五大体系”,通过“学历+能力”“任前培训+专题实训+年度轮训”模式,选派跟班历练优秀后备人才,切实提升村社干部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助推本土特色农业发展。

四、严把关口,护航本土特色农业

(一)加强农药源头管控,把好开药关卡。严格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等规定依法审批,严把农药行政许可审批关口;开展农资店专项执法检查,全面检查农资经营和农药实名制购药制度,从源头管控用药安全,针对国家禁限用农药名录中的所有农药,一旦查处,立即立案处理,全力护航本地特色农业发展。

(二)加大风险监测力度,强化执法检查。一方面,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抽检力度,2024年县级定量抽检从2023年的800批次增加到1000批次,对检测出来的农药残留和超标问题进行分析并跟进执法查处,同时针对性加强用药指导;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保持高压态势,加大监督抽检和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三)加强基地现场指导,推广绿色生产。通过举办培训班、深入基地服务方式,建立基层技术指导员制度,推广病虫害科学防治,做好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工作,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引导种植户有选择地应用避雨栽培技术、糖醋诱杀、黄板诱杀、灯光诱杀、信息素诱刹等绿色防控技术,服务好本土特色农业发展。

分管领导:全达

承办人员:邵胜感

永嘉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