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本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14022/2024-310740 主题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市生态环境局永嘉分局
成文日期 2024-07-2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永嘉分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主线,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清废行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升,PM2.5浓度平均值24.7µg/m³,同比下降5.0%,下降幅度全市第3,全省第14;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8.9%,同比上升1.1%,上升幅度全市第1,全省并列第4。沙头、清水埠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Ⅰ、Ⅱ类,碧莲省控断面水质达到Ⅱ类,全部优于考核要求。5个市控及以上断面水质100%达到或优于Ⅲ类,10个县控及以上断面水质100%达到年度考核要求。

(一)环保督察整改展现新高度。高规格建立专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6个专项小组组长均由县领导担任。央督进驻前自查梳理39个突出问题全部整治到位,尤其是针对楠溪江环境保护开展专项督查,整改问题73个,问责15人。央督进驻期间协调小组实行实体化办公,高质量完成交办的75件信访件(9件重点件),全面守住不被典型案件通报、不发生群体群访事件、不出现重大负面舆情“三条底线”。

(二)大气环境治理开启新态势。出台实施《永嘉县2024年空气质量改善攻坚行动方案》,分解落实并按月调度年度工作任务,全力推进任务落实。省厅“浙里蓝天”热点网格筛查系统共下发25个问题网格全部完成排查。全力推进重点治气项目,完成企业VOCs治理低效设施升级改造57家、VOCs原辅材料源头替代12家、2吨及以下生物质锅炉淘汰10台、企业活性炭集中再生149家、柴油货车淘汰426辆、老旧叉车淘汰128辆。

(三)“五水共治”工作掀起新高潮。全力推进8个“污水零直排区”增值提效,完工1个项目,累计完成建设投资4500万元。印发《关于开展全县易反弹河道排查专项行动的通知》,对全县22个乡镇(街道)的河道进行排查,发现并整治2条易反弹河道。深入开展“找寻查挖”专项行动,发现624个问题,整改完成607个一般问题和15个重点问题。深入开展饮用水源环境问题排查工作,发现问题15个,函告属地镇街及县级部门全部限期整改。

(四)“无废城市”建设提升新水平。召开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攻坚会议,完成建设台账收集整理和建设指标核算工作,全部指标均达标,3月向市无废办提交2023年永嘉县“无废城市”申报材料。印发《永嘉县2024年“无废细胞”建设工作方案》,确定“无废细胞”名单。持续开展小微危废全覆盖工作,签订危废合同1170家,安全处置危险废物194余吨,小微监管入口链接到浙政钉平台。对2家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及多家汽修企业开展现场检查并指导整改。持续推进一般工业固废的联单制度,130多家企业在固废平台注册并使用联单,合计转运数量为13万余吨。

(五)执法监督水平迈上新台阶。深入开展“执法大练兵”和“绿剑2024”两大行动,出动执法人员2384人次,检查企业家数1123家次,共立案32件,已作出处罚决定12件,罚款金额96.6万元,免于处罚案件2件,免罚金额20万元,移送公安行政拘留6件(行政拘留6人)。积极探索环保码、工况监控、在线监控数字化场景应用,环保码已领码企业3962家,工况监控平台总计联入企业612家,联网率97.18%,产污设备1174个,联网率95.29%,治理设施1837个,联网率94.36%。省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联入废水点位85个(进水口站点6个),废气点位8个。

(六)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根据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管理规程,组织复核工作专题业务培训,4月底完成复核申报。按照符合索赔情形案件应启尽启要求,办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3件。以生态环境满意度、“五水共治”工作幸福感提升为目标,以重要环境纪念日主题活动为抓手,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组织县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志愿者深入文化礼堂、学校开展8场次环保宣讲、21场次民间河长监督、27场次楠溪江净滩等活动。在县级以上媒体共刊登报道37篇,其中《中国环境报》4篇,《中央电视台》1篇,《浙江日报》1篇,《浙江新闻联播》1篇,《温州日报》3篇。

二、直面问题差距,查找短板弱项

(一)央督反馈问题整改压力大。本轮央督交办信访件75件(9件重点),有46件为阶段性办结,仍需进一步整改。其中,楠溪江旅游开发项目违规建设整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农家乐(民宿)整治、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升等突出问题涉及面广,资金投入多,整改压力大。

(二)大气环境治理任务推进慢。完成工业园区产业整治、低活性炭集中再生企业、A/B级绩效引领性企业提级、涉VOCs低效设施升级改造等任务推进较慢。上半年共373起火点被省高空瞭望系统抓拍,30分钟闭环率33.7%,4次被省里周通报,特别是5月中旬以来,全县秸秆焚烧多发频发,禁烧管控难度大。

(三)环境信访工作力度待加强。上半年受理信访件340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30.77%,特别是废气类投诉143件,噪声类投诉137件(较同期比上升29.25%),企业臭气、噪声扰民重复信访问题突出。信访立案2件,立案率仅0.59%。

四、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聚焦央督问题反馈,全力抓好央督“后半篇文章”。持续化解央督交办信访件,通过定期调度、现场督察、督办单等方式推动信访件整改。通过“督察在线”“七张问题清单”每月报送机制督促相关单位主动发现问题,做好举一反三。努力打造正面典型案例展现整改成效,加强案例包装,积极展示整改的亮点成效。

(二)聚焦大气污染防治,全力提升空气质量。一是实施蓝天行动。全面完成大气污染治理重点项目,加快桥头钮扣行业板料棒料废气治理试点工作,谋划再建2个钣喷中心,推动机修行业喷漆废气治理集约化。落实秸秆露天焚烧“1530”闭环处置机制,全力扭转秸秆禁烧工作落后局面。二是实施净水行动。加强城镇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和长效运维机制建设,推进已验收“污水零直排区”“提质扩面增效”。深化“找寻查挖”专项行动,采取精准治污措施,有效遏制水质反弹。加强部门联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全面解决水源地存在的问题。三是实施治土清废行动。持续深化环境监测监管能力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提升省固废平台入网率,落实电子转移联单制度,健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治理体系。

(三)聚焦执法效能提升,全力完善生态环境管控体系。一是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加强科技赋能,充分运用在线和工况监控等手段,精准发现环境违法行为线索,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对信访件和重复件的调查处置,确保全县环境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5%以上,立案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抓好建设项目许可服务。把好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切实发挥“三线一单”在空间准入上的硬约束作用;进一步推进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机制,提升审批效率、提高管理效能;聚焦环评质量,强化环评机构监督管理。三是健全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全力推进省控以下自动监测站统一标志标识、省控地下水点位设置、重点污染单位周边土壤及地下水监测、生物样地监测、3个县控水质自动监测站运维等工作,增强监测能力和监测数据分析研判能力。

(四)聚焦生态满意度、幸福感,全力提升进位打好翻身仗。聚焦认知度、参与度、满意度、获得感等4个方面,紧盯村社、沿街商户、企业等重点人群,做到逐家逐户“扫街式”宣传,提前开展模拟调查,引导群众做好回答。充分利用各类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纪念日,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制作专题宣传片在全县进行展播,全面展现我县生态环境整治、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亮点,切实加强群众对生态环保的认同感。

(五)聚焦党纪学习教育,全力锻造环保铁军队伍。持续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深入开展领导值月督查、基层队伍风纪督查。严格落实基层干部队伍建设16条举措,树牢选人用人正确导向,以勤廉榜样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生态环保铁军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