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元数据
|
||||||||||||||||||
一、2023年工作总结 巽宅镇始终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务实进取、担当作为,以一往无前的战略定力、攻坚魄力,干成了一桩桩难而正确的事情,较好地完成镇第十五次党代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一)聚焦发展高质量,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更加巩固。生态农业高质高效。全年粮食生产面积1.83万亩、产量6864.6吨,一次性补贴实际种粮农民1826户。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硬措施,攻坚完成耕地功能恢复649.61亩,全力抓好耕地抛荒治理。开工建设外宕生猪养殖场,新增白石坭多花黄精县级林下经济示范项目。推广生态循环模式,新增稻渔种养300亩。沙埠纱面入选永嘉县首届伴手礼十佳作品,西岙伟龙、云岩翠峰岩蝉联3年县“十大金奖名茶”。乡村活力越来越足。突出农事体验、乡愁美食、亲水游乐、非遗研学等元素,麻庄村古柏获评全国最美柏木,招引乡贤打造了“云禾溪”“石氧山坊”“书安”等特色民宿品牌,新增住宿床位135张,成功举办“来有风的巽宅过端午”2023永嘉乡村市集、永嘉汽车下乡消费季、石垟油菜花节、小溪乱弹巡演等活动,吸引游客超万人次,受到学习强国、浙江新闻等主流媒体平台广泛报道,带动限额以上餐饮营业额同比增长44%、文旅市场主体同比增长35.5%。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因地制宜发展资产盘活增值、飞地抱团增收等模式,打造沙埠纱面·共富工坊品牌,推动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保持稳健增长。 (二)共绘秀美新画卷,宜居宜业的山乡品质更加精致。重点项目接续推进。巽宅镇综合商业广场入选全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项目,专项债券项目一期麻埠至小溪流域治理、壶山游步道等10个工程相继竣工验收,新增镇、村公共停车位260个,栖居觅境酒店、巽宅康养综合体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全员招商机制,组织前往山东、四川、湖南等地开展招商推介,编制《巽宅镇重大项目宣传手册》,与澳门恒和集团就楠溪康乐谷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交通布局越来越优。211省道巽宅至桥下段实现全线通车试运营,川岙支线-郑坑联网农村公路提前完工,巽宅村环山公路基本具备开工条件。成功获评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享受200万元激励支持。风貌品质越来越好。开展人居环境“揭短亮丑”大比拼行动,按区域划分5个“找茬组”,全面实施“红黑榜”机制,完成乱点整治857处,清理垃圾264吨,发动群众2万人次,打造节点256处,木坑口村、锦川村等5个村获评市级和美乡村达标村,龙前村获评县级和美庭院达标村,中山村、横彭村、雷付村获评县级月度最干净村居。 (三)用心办好关键事,共同富裕的民生底色更加鲜明。公共服务再提档。全面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茅山村、三里宅村、雷付村被命名为省级卫生村。小溪村文化礼堂被评为市级“春泥计划”示范点、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造提升巽一、麻庄、三里宅文化礼堂,创成中山村、岭东村等4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巽宅镇社区学校获评省级现代化学校,巽宅村老年友好村顺利通过三轮评估验收。民生保障再夯实。推动全民参保扩面提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3.34%,一大批乡贤为1223名困难老年人出资投保温州益康保。大力建设镇、村两级“助联体”,全年发放各类救助金1240万元、残疾人补贴194万元、高龄补贴62.41万元。与省和平慈善基金会、正泰一度电公益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密切协同,累计帮扶困难群众84名,受赠金额超100万元。严格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机制,开发安置村级公益性岗位34个,家庭人均收入“1.1万元以下”现象全面消除。社会治理再创新。完善矛盾纠纷“1+25+N”调解联动机制,全力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国家、省、市交办件均已动态清零。石染村、小溪村入选省级引领型农村社区名单,中山村成功创建省级民主法治村,岭东村获市级优秀村规民约三等奖。常态化开展“夜查夜巡夜访”“后半夜夜巡打更”,紧盯“8+3”安全生产与消防安全重点领域,统筹抓好森林防灭火、防汛防台、食品安全等工作。圆满完成护航亚运安保维稳任务。 (四)走好新的赶考路,堪当重任的铁军队伍更加过硬。坚持政治统领。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13次,实施“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行动,镇、村干部领办“发展难题+民生实事”85件。夯实组织建设。高质量完成村社“届中体检”,谢谷村、麻庄村2个“问题村居”通过整治验收,木坑口村、中山村成功创建三星级“共享社、幸福里”,巽宅村被评为市级文明示范村。高标准落实县委巡察问题整改,镇、村两级172个问题全部按期销号,建立完善制度10件。强化干部管理。组织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开展“明德守法、完善自我”专项行动。优化全员绩效考核方案,突出县对镇综合考核项目全量衔接,制定出台村干部奖励办法。深化驻村干部多维评价体系,加大中层提任倾斜力度,推动“驻村”向“助村”转变。狠抓正风反腐。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横彭村、双隆村、白石坭村被评为县级“清廉村居”。严格依纪依规开展执纪审查,以“零容忍”态势处理各类违纪行为。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以项目推进为抓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强化“三大招商”导向。开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联合招商,运用链式思维、增量思维、闭环思维,围绕巽宅资源优势,招引头部企业、链主企业,整合上下游、衔接产供销,引进关联度大、辐射力强的项目,按照“春比开工、夏赶进度、秋出成果、冬增储备”的时序安排,不断提高项目建设质效。强化项目跟踪调度。坚持镇班子成员包联、专班推进、清单管理,优化完善项目推进机制,以“未开工项目抓前期、已开工项目抓入统、入统项目抓固投、竣工项目抓达效”的思路,加快手续办理,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及时解决用地、用工、征迁等堵点难点问题,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二)以农旅融合为抓手,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全面提升“土特产”竞争力。立足“土”“特”资源,提振高山茶叶、坭坑茄子、白石坭玉米等特色产业发展,谋划建设冷链物流基地,加快外宕生猪养殖场建设,发挥西岙片海拔、气候等优势条件,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做大做强三叶青、多花黄精等产业项目,打造小楠溪山地立体农业带。整合县供销社共富流动车、中国邮政电商“邮乐购”、省慈善基金会工会团购等渠道资源,持续擦亮“巽”字标农产品公用品牌,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链价值。推进乡村农文旅发展。主动融入我县三大旅游核心板块,发挥山水自然风光、非遗戏曲文化、农家特色小吃等差异化优势,精心培育山水石染、田园木坑口、梨香中山等乡村旅游独特品牌,建设提升麻埠凤凰岛、山霞梯田群、小溪主题园等农业观光基地,发展农耕体验、田园采摘、摄影写生、康养休闲等业态,依托巡回展演、互动研学等形式活态传承小溪乱弹,积极创建麻庄村省级古树名木文化公园,谋划实施石染片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支持引导民宿、农家乐集群发展、提档升级,打造永嘉西部休闲产业带。拓宽富民增收渠道。深化“四清单一平台”,充分盘活村内闲置资源,吸引乡贤投资兴业,推广“飞地抱团”“片区组团”等发展模式,推动“强村公司”健康运营,进一步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三)以环境提升为抓手,展现和美巽宅新颜值。坚持高起点规划。以“镇区综合服务圈、沿溪休闲风光带、小楠溪立体农业带”为总体思路,加强交通互联、功能互补、设施提升,为新一轮村庄规划优化做准备。锚定高品质建设。积极对接合温、乐永青高速项目,抓紧谋划镇区卫生院、巽宅车站迁建,统筹实施石染溪综合治理工程、专项债券项目二期,加快建设栖居觅境酒店、巽宅康养综合体等项目,稳步推进巽宅村、石染村安置房,争取开工建设巽宅村环山公路。深化高标准管理。以文明创建、村貌整治为载体,开展占道经营、车辆乱停等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落实“揭短露丑、整改反馈、排名通报”工作闭环机制,全面提升镇域绿化、洁化、净化、美化水平。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施镇区运行一体化模式,全力提升综合行政执法效能。 (四)以民生服务为抓手,满足美好生活新期待。健全民生保障体系。严格落实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等资金发放,加强专项整治、动态排查清理,主动监测发现、开展联动帮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助联体”建设,积极整合社会慈善资源,依托壶山义工队、党员志愿者等力量提供生活照料、送医护理等服务。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积极创建老年友好乡镇。常态化运营文化馆、城市书房、人民大会堂、老年学堂等场馆,开展村晚演出、乡村运动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全力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平安、护稳定,持续开展“夜查夜巡夜访”行动,有效防范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各领域风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巩固矛盾纠纷化解向好态势,持续推进“积案破冰”、全力解决“合理诉求”、依法处置“无理诉求”,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