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元数据
|
||||||||||||||||||
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界坑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对标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县委“拥江融入、产城融合”总体思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立足实际,主动谋划,扎实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一)党建引领,全面夯实阵地建设 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制定工作计划,按照要求制定学习计划9项,依托主题党日等载体,切实打牢主题教育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截至目前,理论中心组学习16次、交流研讨2次、撰写学习心得体会20 余篇。今年来,共开展党员教育培训10次,组织研学活动2次,完成全年培训任务145%。依托党基层组织,于今年清明节后开始“一气一村、下村解难”行动,截止目前,共收集各类问题事项35件,已解决15件,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与县国投集团、县强村公司建立党建联建,共同推出界坑乡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界莫”并成功举办农旅节。设立党员环境整治示范岗,亮晒党员包干区整治成果,通过村村擂台比拼,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二)产业提速,擦亮经济发展底色 狠抓美岙黄桃、盛山白茶及兴发田鱼等特色产业发展,坚实产业基础,创新特色产业发展路径,促进“四千亩”产业再提升。积极邀请专家前往产业基地考察,因地制宜做规划,同时召集农户及工作人员在现场学习现代化养殖、种植理论技术,加快实现科技富民。推动区域品牌建设,推出界坑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界莫”,迈出从产品到品牌的转型第一步,8月10日-8月25日开展界坑乡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介暨锦绣黄桃农旅节,活动期间以品牌效应销售黄桃及其他农副产品约45万斤,带动农民收入约300万元。召开界坑乡盛山村精品白茶共富园暨五坪山白茶新品开发仪式,打造“五坪山白茶”统一茶品牌标识,为盛山白茶改头换面。结合永嘉县稻渔共生种养项目要求,加快推动兴发村稻田养鱼示范基地二期建设完工,完成稻渔共生面积50亩,探索“合作社+大户+散户”模式,通过大户带散户的模式完成稻渔共生面积55亩,为界坑乡田鱼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铺好路。 (三)项目为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持续推进界坟线-杨庄-美岙公路提升工程、界坟-盛山道路板块修复项目建设进度,基本完成相关路段建设,界溪公路至兴发农村公路连接线工程完成路面硬化、推动盛山-杨庄三岔路口道路提升工程项目落地,荣获市级“四好农村路”暨美丽乡村公路示范乡镇。推动兴发村旱地改水田暨高标农田项目完成90%,美岙村溪流综合整治工程及上董村农村污水治理工程(一期)完成100%。推进上董村旱地改水田暨高标农田项目、界坑乡文化中心停车平台项目、上董村及兴发村污水管网工程项目进度。积极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项目同时通过村集体闲置物业租赁、民房流转、村集体资源外包等形式,截至11月2日,盘活村集体收入826万元,完成全年指标95%,其中经营性收入428万元,超去年同期157%。 (四)精准发力,人居环境持续优化 积极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建立联动监督制度,各行政村每月分组进行乡级评比评选最美村落和最差村落,督促各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结合浙江省AAA景区村、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等创建经验,全乡干部每周下村对村居环境进行督查整改。利用在工作群等定期通报各村整改点,各行政村在村公告栏通报家庭红黑榜的方式在全乡掀起环境整改的热潮。全县2023年全域环境整治提升百日攻坚暨和美乡村第二次比看活动获“永嘉县和美乡村环境整治优胜乡镇”称号,上董、美岙、界坑分别荣获省级健康卫生村,上董、美岙、信岙3村获全域环境整治“最干净村居”。制定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方案,开展巡逻20余次,增强环境保护实效。 (五)兜底提标,民生福祉稳步提升 积极响应上级政策,邀请专家实地开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制作等培训,采用品牌带动式共富工坊模式,通过品牌效应搭起“共富桥”,建立“水蜜桃共富工坊”“锦绣黄桃共富工坊”,为剩余劳动力提升就业能力、提供劳动岗位,全面防范规模性返贫事件发生。积极发挥志愿者队伍作用,开展活动90余场,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建成上董村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有序推进兴发村村民活动中心建设工程项目进展,提档升级界坑乡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兴发村党群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文化活动优质场地。新增美岙、坑口、盛山健身娱乐场所3处并根据村集体意愿帮助上董迁移健身场所,丰富村民休闲娱乐渠道。 (六)统筹推进,基层治理成效明显 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工作,截止9月底接受并处理政务服务热线问题42条,围绕群众关心的重点问题,专门组织研讨会,逐一解决解答。着力完善“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治理模式,发挥网格“微调解”力量,持续跟进了解我乡重点人群和重点信访对象,稳妥化解矛盾满足合理诉求,今年来收到信访件57件,办结率100%,初信初访化解率100%,为“迎亚运”工作贡献界坑力量。坚持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工作队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结合常态化“夜查、夜巡、夜访”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等隐患排查工作,截至目前,排查隐患50余处。全乡开展防汛防台演练、“一三五”应急模拟演练各1次,提升应急队伍素质。乡领导班子、干部、村委会上下联动,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教育40余次,营造安全生产良好氛围。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界坑乡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八八战略”要义及精神,找准路径,夯实基础,持续发力,乘势而上,在带领全乡人民走上共富道路上一往无前。 (一)坚定不移加强政治建设,加快政治能力见效。抓实思想政治学习,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新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县各级决策部署在界坑落地落实。抓牢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界坑乡机关事业干部考核实施方案(试行)》、《界坑乡督办制度(试行)》应用实施,坚持实干导向,切实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管好用好村干部和网格队伍,着力提升网格实战能力和服务能力,确保各项工作做深做优。健全行政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依法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二)坚定不移推进共同富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界莫”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深入谋划界坑特色产业,用品牌效应持续带动农户收入并辐射周边村居带动村集体收入。持续发展盛山茶叶产业、美岙黄桃产业、饭盘尖水蜜桃产业、兴发田鱼产业等,吸取成功经验,推进界坑乡稻鱼综合种养提质扩面项目,着力开发尝试红心猕猴桃、胡柚、梨等特色农产品,探索发展梅干菜、黄桃罐头等农副产品。围绕产业发展,抓好农民素质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发挥纽带作用,拓展本地务工空间,增加就业机会,让农民“稳得住、富得快”。积极对接社会力量,加强联络政府相关部门,发挥界坑乡强村公司统合优势,壮大特色产业,重点聚焦特色农产品的宣传推广,打出界坑特色品牌。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走好数字化产业道路,培育发展线上团购、直播电商等消费新业态,发挥电商优势,通过“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让界坑的好货出山。 (三)坚定不移抓好社会稳定,加快完善治理体系。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对照“除险保安”工作要求查缺补漏,常态化组织干部下村入户宣传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知识,营造村社安全生产良好氛围,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定期安排各村“三防”演习,邀请群众共同参与,完善村社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全乡应急处突能力,提升群众安全生产意识。优中选优,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综合救援队伍,加强安全生产和“三防”工作,切实开展好平安稳定警示教育、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安全隐患整治等工作,及时排查整理各类风险隐患,坚决守牢守好生产、生活、生态安全底线。完善信访维稳风险评估机制,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着力消除越级访隐患。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宣传教育,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法治文化阵地、民主法治村建设。 (四)坚定不移培育文明乡风,加快塑造农村面貌。用好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等宣传阵地,加强引导志愿者结合传统节日、民风民俗进村入户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主题教育精神。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等活动。利用宣传栏、宣传海报等方式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等弘扬主流价值观活动,帮助广大群众移风易俗,弘扬文明乡风。凝聚共识建设美丽乡村,坚持“生态立乡、产业富乡、特色强乡”三大战略,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围绕村庄整治建设、整洁庭院建设、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美丽村景建设等方面。持续加大乡村治理力度,对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实行每周晾晒评比、每月检查,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把脏乱差“整下去”。严格落实“河长制”“田长制”和“林长制”,组织履职培训,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巩固美丽乡村创建成果。 (五)坚定不移改善民生福祉,加快提升幸福指数。推动界坑产业集群化管理,重点推进兴发村田鱼文化园项目攻坚任务、上董村幸福宜居项目攻坚任务、美岙村全域旅游提升项目攻坚任务,紧盯项目工期,严把工程质量关,倒逼责任,保障按期完成年度计划,以项目推进支撑全乡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增收。高标准、高质量抓好民生实事和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完成政府工作目标,彰显为民服务温度。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等阵地以及闲置房屋资源等,建设好党员服务中心、室外健身场所、智慧健康站、避灾安置场所等场地设施,围绕老年群体的“吃、住、护”康养需求,加快推进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改造升级,特别是“共富食堂”建设,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