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元数据
|
||||||||||||||||||
一、2023年工作总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75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限上批发业销售额746.7亿,增长12.5%;限上零售业销售额52.9亿,增长19.03%;限上住宿业营业额1.54亿,增长16.1%;限上餐饮业营业额8.6亿,增长17.2%;实现限上消费品零售额55.5亿,增长11.5%。实现网络零售额244.48亿元。 实现进出口总额102.5亿,下降0.8%,其中实现出口总额98.4亿,下降1.5%;进口总额4.2亿,增长21%。 (一)内外贸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展会经济再创佳绩。对外,深入实施百企出海抢订单行动,组织180余家企业参加境外重点展会超20个,达成合作金额15亿元。对内,连续举办“中国泵阀之乡”专精特新泵阀产品博览会、中国教玩具之都国际博览会、中国国际鞋履时尚周暨5G数智订货会、国际智能泵阀产业链生态大会等重点展会,实现3大支柱产业自办展会全覆盖,参展企业、客流量、成交额均创下历届之最,多场展会成效获市领导批示,被央视播报。二是关地合作进入全新阶段。招引落地我县首个公共海外仓项目,推动我县跨境物流顺畅运作,数字贸易蓬勃发展。成功与温州海关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在外贸新业态培育、企业外贸业务指导、区域反走私综合治理等方面深入合作。全年举办海关AEO认证、知识产权保护、加工贸易等专题培训会8场、覆盖出口企业150家,同时积极助力超达阀门集团创建海关AEO认证,实现我县AEO认证企业“零突破”。在温州海关支持下,顺利完成二手车、杨梅等出口首单。特别是二手车出口方面,23年完成二手车数量达1150辆,出口额约2.11亿元,居全市第一。二手车出口工作获评省级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最佳实践案例和省“一号开放工程”涉企优惠政策目录清单制试点,并获商务部盛秋平副部长批示。三是培育了更多内外一体化标杆示范。永嘉鞋革产业获得浙江省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产业基地,累计创成泵阀、教玩具、鞋革等3个省级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产业基地,数量全市第1。球豹、科福龙、超达等5家企业荣获浙江省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并入选全市首个浙江省内外贸一体化典型案例。 (二)抓项目促消费成为新常态。一是消费活动更密。深入开展“嘉里来消费”和“十大百项”兴消费旺市场等系列活动,先后开展“迎春消费券”、“畅行一夏”等8轮消费券投放活动,举办“味美浙江”楠溪江音乐美食节、永嘉乡村市集暨汽车下乡等多样化促销活动10余场,累计发放各类消费券2289万元,撬动销售额超4.5亿元。二是消费场景更齐。城西社区入选温州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级)建设“一圈一策”。招引落地喜茶等10多家区域品牌首店,推动领悦广场、万潮广场区域品牌首店入驻,加快打造一批业态融合、特色鲜明消费新地标。特别是围绕汽车产业业态布局,打造全市首个涵盖汽车销售、金融、保险、违章处理及二手车销售等为一体的汽车全生命周期产业园,与近20家新能源品牌汽车签订入驻协议,不断提升县域汽车消费体验。三是县域商贸流通更完整。以荣获2023年度浙江省县域商业体系示范县为契机,统筹推进巽宅商业广场等5个项目建设,引导商贸、电商、快递、物流企业围绕农产品上行,提高农产品转化率,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畅通,补齐我县农村商业流通体系短板。充分发挥电商集聚效应,推动电商企业上限入统工作,建成惠利玛鞋革产业数智园,联动建设线上S2B产业互联网平台-好货通、好卖通等平台,平台年交易额超10亿元。 (三)探索电商+产业带“新融合”一方面,打造电商兴村新样板。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构建“1+1+N”农村电商服务网络,打造县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围绕农村电商发展需求,提供人才培训、企业孵化、品牌培育等全链路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已培育“麦一角”和“佑一村”两大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行禅村(茶叶产业)、沙埠村(纱面产业)、韩埠村(教玩具产业)、源头村(民宿及素面产业)等四大电商特色产业村,累计孵化服务企业30余家,开设网店50余个,举办电商培训活动55期,累计培训超3000人次,为农村电商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树立共富工坊新标杆。以党建联建模式助力构建共富产业新生态,推进一批标杆式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建设。其中永嘉数商和韩埠村电商直播“共富工坊”共获100万省级专项激励资金。韩埠村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被评为第一批省级示范“共富工坊”。同时,齐山村永嘉蛟哥和韩埠村工坊负责人成功获评省级2023年度“直播电商 共富工坊”最美坊主称号,数量居全市第1。永嘉聚购和艺术2家共富工坊入选省级第二批电商直播共富工坊典型案例。韩埠村共富工坊负责人林游入选个人优秀案例。 四、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县商务局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强力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聚焦促消费、稳外贸两大中心工作,深挖消费潜力,高水平建设对外开放平台,努力为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多做贡献。 (一)释放消费流通新潜力,促进经济增长。一是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开展企业培优育强行动,加强在外永商贸易回归力度,加快汽车产业园内新能源汽车超市开业,完成深蓝、埃安等10余家汽车品牌入统,推动奥康大宗项目投产增效,指导永兴、连云和三瓯等大宗平台业务拓展和新企业入驻,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00家,贸易回归销售额100亿元。二是打造消费新场景。深入实施嘉里来消费、金秋购物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开展迎春消费券投放,改造提升王家坞、立体城等城市商圈,举办汽车展等系列促消费活动10场以上,举办楠溪江音乐节美食市集、瓯窑市集等各类乡村市集10场;紧抓首店首发热点,招引温州、永嘉区域首店品牌10家以上,开展首发首秀活动2场以上,推进丽水街申报省级高品质步行街,创成市级老字号企业3家以上,力争创建省夜间经济样板城市。三是完善商贸流通体系。统筹推进省级县域商业体系项目建设和验收工作,建成永嘉县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完成商贸有效投资8亿元。积极申办省市各级电商相关大赛活动,营造全县电商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开展浙江省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改革试点产业基地和内外贸一体化典型案例申报,获评省级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3家以上。 (二)激活外贸发展新动能,提升开放能级。一是联动“平台+展会+产业”三位一体发展。依托泵阀展览交易中心、教玩具商贸城、惠利玛等平台,连续举办“中国泵阀之乡”专精特新泵阀产品博览会、国际鞋履时尚周等重点展会。同时联动国际会展品牌,紧密对接阀门世界主办方,落实2024年德国杜塞尔多夫阀门世界展会永嘉区域展合作内容,赋能三大支柱产业展会品牌升级。二是开拓外贸新增长点。持续培育和丰富出口产品种类,加强对农产品、二手车等产品出口培育工作,建立农产品出口新标准,制定二手车出口扶持政策。积极推进霍尔果斯口岸二手车前置仓建设,同步谋划出口海外仓建设,为稳定外贸增长提供新增量。三是持续深化关地合作。完善“属地-企业-海关”沟通机制,持续开展海关AEO认证培育,推动超达、报喜鸟、育才创建海关AEO认证,助力我县外贸指标新突破。 (三)推进新商贸平台建设,放大集聚效益。一是打造商贸业项目重点招商大平台。协助做好三江总部经济园建设,积极推进总部经济园商贸规划及招商工作,摸排总部园意向入驻企业,做好跟踪服务和商贸项目招商。二是打造现代消费大平台。一方面,充分挖掘现有园区潜力,提升园区发展能级。加快推进汽车产业园新能源汽车品牌入驻进度,紧盯一批汽车品牌落地,推进完善园区周边汽车综合服务、商业配套,加速形成区域性汽车产业服务基地。发挥惠利玛“一园一策”政策优势,推动园区电商企业入统,推进电商供应链金融项目试点,培育电商销售新增长点。另一方面,推动闲鱼产业基地正式运营,招引Aloha等一批二手奢侈品店入驻,联动阿里巴巴打造闲鱼城市循环中心、布局建设闲鱼循环商店,进一步推动永嘉城市消费载体升级。三是打造开放发展大平台。一方面,积极谋划数字贸易产业园项目,招引能够提供全链路跨境电商综合服务的运营商,为我县企业提供专业化外贸综合服务。另一方面,抢占二手车出海赛道,加快推进二手车出口基地建设,布局车辆展示展销、出口配套、出口孵化等板块,支持二手车出口企业在出口基地聚集,推动我县汽车产业深度融入双循环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