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本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14060/2023-303601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巽宅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3-09-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其他信息

巽宅镇2023年上半年政府工作报告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镇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按照镇党委十五届二次会议和镇第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镇经济社会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

半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抓改革、促共富,三农动能不断释放。现代农业稳中提质。以强龙头、补链条、树品牌为重点,因地制宜推动“一村一品”,外宕千头生猪养殖场建设顺利,白石坭多花黄精种植基地纳入县级林下经济项目,沙埠纱面入选永嘉县首届伴手礼十佳作品,西岙伟龙、云岩翠峰岩连续3年蝉联十大金奖名茶,上半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72.76万元、增速6.76%,位列全县同类乡镇前三。乡村旅游彰显魅力。突出农事体验、乡愁美食、亲水游乐、非遗研学等元素,麻庄村树龄超800年的古柏入选全国最美10株柏木,与澳门恒和集团就楠溪康乐谷项目初步达成合作协议,招引打造了“云禾溪”“石氧山坊”“书安”等特色民宿品牌,新增住宿床位135张,成功举办“来有风的巽宅过端午”2023永嘉乡村市集、石垟油菜花节等活动,吸引游客超万人次,带动限上餐饮(农家乐)营业额同比增长47.9%,受到学习强国、浙江新闻等主流媒体平台广泛报道。强村富民更有成色。统筹实施厂房物业抱团项目,盘活各类农村建设公益资金,上半年全镇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315.48万元,经营性收入1318.04万元。扎实推进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为低收入农户提供公益性岗位13个,目前全镇低收入农户统计监测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万元。

半年来,我们铆足干劲抓建设、强融合,城乡形象跃迁提档。重点项目接续推进。巽宅镇商业广场入选全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栖居觅境酒店、巽宅康养综合体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黄檀溪麻埠至小溪段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进展顺利,墨印、麻庄旱改水项目88亩验收入库,巽宅镇污水处理站迁建工程已完成政策处理,上半年全镇固定资产投资额1.25亿元、增速62.44%,位列全县同类乡镇第一。镇域交通日趋完善。211省道巽宅至桥下段实现全线通车试运营,川岙支线-郑坑联网项目提前完工,麻埠至章三里环山公路基本具备开工条件,完成管养公路水毁抢修复22处,实施道路自动化检测检修7条,获评市“四好农村路”暨美丽乡村公路示范乡镇称号,成功争取公路养护经费200万元。“千万工程”焕发新彩。实施“十乱”专项行动,推动网格化整治、区域化包干,建立“发现、整改、反馈”机制,该做法入选全市和美乡村“示范引领、全域整治”工作简报,拆除违章建筑8264平方米,清理环境问题点1735处,锦川村环境整治工作获市级专项督查组充分认可,横彭村被评为县级月度“最干净村居”。持续优化“和美巽宅”文明志愿服务体系,聚焦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强化举措,顺利通过上半年市对县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严格落实河长制,优化调整“一河一策”方案,开展建筑垃圾和泥浆非法倾倒执法行动5次,跟踪整改水域问题45处。

半年来,我们竭尽全力办实事、惠民生,幸福之基越筑越牢。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发放低保、特困供养补助95.06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26.18万元、高龄补贴46.63万元,与省慈善总会、和平慈善基金会等机构团体结对帮扶128人、分批捐赠总计超10万元的助学金、慰问品,动员乡贤出资为1223名困难人员投保温州益康保。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独居老人消防改造、岩头至巽宅客运班线等市县民生实事项目总体进展良好。积极推进巽宅镇社区学校创建省级示范,完成霞嵊村、小溪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助餐智慧化改造。小溪村文化礼堂被评为市级“春泥计划”示范点,完成中山村、岭东村等4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创建,开展非遗类、手工类惠民文化驿站活动16场。社会治理精心精细。开展平安护航亚运攻坚行动,依托“夜查、夜巡、夜访”行动,强化风险滚动排查,共整改消除各类安全隐患1483处,有力抵御“杜苏芮”“卡努”等台风以及短时强降雨天气侵袭,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用心用情解决好老百姓的烦心事、操心事,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2起,涉及人数116人、金额超5万元,营造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氛围。

半年来,我们持之以恒强作风、抓落实,政府运行廉洁高效。依法行政走深走实。持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将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等运行机制,认真开展“八五”普法规划。“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深入推进,累计办理行政处罚案23起,95个赋权事项实施率超35%。自觉接受人大、纪检、审计及社会各界监督,高质量办理县、镇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9件。政务服务提速提效。全面推广政务服务2.0,持续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宣传普及“瓯e办”便民服务平台,办理行政审批业务2054件、代办帮办158件,“一网通办”率90%以上。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宅基地审批效能,充实人员、理顺机制,压缩办件时限。作风建设从严从紧。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实抓细“七张问题清单”,优化调整镇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聚焦政策处理、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规范财政支出、政府采购等工作,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此外,巽宅镇人民武装、统计、民族宗教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绩,保密、档案、地方志等各项事业也取得长足进步,有力助推了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以更实举措推动强村富民,全力以赴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全面提升“土特产”竞争力。立足“土”“特”资源,提振高山茶叶、坭坑茄子、白石坭玉米等特色产业发展,谋划建设冷链物流基地,加快外宕千头生猪养殖场建设,积极探索“猪-沼-菜(果)”综合种养模式,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做大做强三叶青、多花黄精等产业项目,整合县供销社共富流动车、中国邮政“邮乐购”电商平台、省慈善基金会工会团购等渠道资源,持续打造“巽”字标农产品公用品牌,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链价值。推进乡村农文旅发展。主动融入我县三大旅游核心板块,发挥山水自然风光、非遗戏曲文化、农家特色小吃等差异化优势,大力培育山水石染、田园木坑口、梨香中山等乡村旅游独特品牌,建设提升麻埠凤凰岛、山霞梯田群、小溪主题园等农业观光基地,发展农耕体验、观光采摘、摄影写生、康养休闲等业态,依托巡回展演、互动研学等形式活态传承小溪乱弹,加快楠溪康乐谷一期项目落地,积极创建麻庄村省级古树名木文化公园,支持引导民宿、农家乐集群发展、提档升级,打造小楠溪乡村农文旅融合标杆。拓宽富民增收渠道。深化“四清单一平台”,充分盘活村内闲置资源,吸引乡贤投资兴业,推广“飞地抱团”“片区组团”等发展模式,规范推动“强村公司”健康发展,力争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75%以上。

(二)以更新理念提升功能品质,全力以赴展现宜居宜业新颜值。坚持高起点规划。同步调整镇级国土空间规划,以“镇区综合服务圈、西岙生态农业区、沿溪休闲风光带”为总体思路,加强交通互联、功能互补、设施提升,为新一轮村庄规划调整优化做准备。持续拓展发展空间,加快云岩旱改水项目二期整改入库。锚定高品质建设。积极对接合温、乐永青高速建设,抓紧谋划镇区卫生院迁建、商会及文体中心新建,统筹实施石染溪、黄檀溪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建设栖居觅境酒店、巽宅康养综合体、繁嘉养老院等项目,稳步推进巽宅村、石染村安置房建设,配合做好横彭、双隆等9村农村污水管网勘察设计、融资施工,提升城乡综合承载能力。深化高标准管理。以文明创建、村貌提升为载体,开展占道经营、车辆乱停、空中管线等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落实“揭短露丑、整改反馈、排名通报”工作闭环机制,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推动镇村管理运行一体化,切实提升综合行政执法效能。

(三)以更强保障回应群众关切,全力以赴满足美好生活新期待。健全民生保障体系。严格落实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等资金发放,加强专项整治、动态排查清理,主动监测发现、开展联动帮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深化社工站“助联体”建设,积极整合社会慈善资源,利用壶山义工队、党员志愿者等力量提供生活照料、送医护理等服务。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全力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严格落实“双减”政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校、养老机构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常态化运营文化馆、城市书房、人民大会堂、老年学堂等场馆,开展村晚演出、乡村运动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扎扎实实防风险、保平安、护稳定,持续开展“夜查、夜巡、夜访”行动,有效防范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各领域风险,圆满完成平安护航亚运任务。巩固矛盾纠纷化解向好态势,持续推进“积案破冰”、全力解决“合理诉求”、依法处置“无理诉求”,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四)以更大决心推进自我革命,全力以赴树立唯实惟先新形象。打造实干政府。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把发展抓实、把项目干实、把工作做实。坚决做好县委巡察问题整改,不空谈、不虚做、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形象工程,加快打造一支作风过硬、敢于担当、善于破难的干部队伍。打造法治政府。把法治思维贯穿于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等全过程。认真执行人大及其主席团决议决定,健全完善与人大代表的沟通对接机制。主动接受社会各方监督,建设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阳光政府。打造廉洁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精文简会、基层减负。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严压减一般性开支,强化预算刚性执行,严控“三公”经费。同时,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