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公共服务七优享  > 进度跟踪
索引号 001008003014001/2023-305846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组配分类 进度跟踪 发布机构 县府办
成文日期 2023-08-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永嘉培育“楠溪研学”本土品牌 推动研学活动特色化、生态化、多元化


近年来,永嘉县依托本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的优势,聚焦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推动研学活动特色化、生态化、多元化发展。该县打通自然、历史、人文、红色等各类地方优势资源,成功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楠溪研学”品牌。目前,该县拥有县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校12所;创建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省级3家、市级18家;瓯窑小镇入选浙江省考古研学地图。今年暑期,省市级研学基地、营地开展研学活动超1200场,总接待25.45万人次,接待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46.17%,较2019 年暑期增加5万人次。

一、协同聚力,积极构建县域研学运行体系

(一)协同合作,共商研学机制。出台《加快推进永嘉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构建“行走永嘉”研学旅行体系,确保中小学生每学年至少参加一次研学活动,促进研学旅行和学业课程有机融合。教育、文广旅体、社科联等10家单位共同参与区域研学路线与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相关研究成果获省教科规划立项课题3项,获评省教科规划课题优秀成果1项、省精品课程1项。广泛邀请家长参与研学设计与实施,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融合,逐步形成“学—行—演—思”研学游模式,打造基于家庭教育的亲子研学线路10余条。

(二)协同开发,共推精品线路。聚焦过去存在的“研学体验单一、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厘清各村社文旅资源,推动村社间合作联营,串联各处资源打造研学精品路线。如镬炉、江枫两村通过流转林地250亩、农地100亩,引入希望星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动打造“田埂上的儿童乐园”、共享麦饼工坊、麦浪公园等场地资源,开发“一粒麦的故事”等研学线路,今年已吸引青少年游客5万余人。如今年9月份永嘉研学季推出了非遗领略、长廊游吟、红星闪耀、山水古韵、智趣童旅等5条精品研学线路。活动期间,丽水街、芙蓉古村等研学游核心景区接待青少年游客同比增长35%;永嘉教玩具小镇等特色科创研学基地接待青少年游客同比增长47.6%。

二、人才驱动,双轨打造高质量研学导师队伍

(一)聚焦普及型人才培育,缓解人才紧缺难题。依托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推出“楠溪江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教师培训公益项目,面向全县教师群体开放报名,设置专家讲座、课程案例教学和观摩、课程设计与实践操作等环节。2019年以来共开展12期集中培训,培养968名研学实践普及型人才,其中有60名在编教师考取了市级研学旅行指导师证书,较大程度缓解了研学游市场专业人才紧缺等难题。

(二)推动专业型人才培育,赋能人才素质提级。以“半学堂”科研工作坊为载体,构建“自主研修、成果孵化、展示指导”的培育路径,同步推进人才培育和课程开发。该工作坊由科研机构(永嘉教师发展中心)牵头主导,协会组织(永嘉教育学会研学旅行分会、青少年摄影教育协会、社科联等)辅助,已培养集“研发型、导师型和专家型”能力于一身的专业型人才135人,基本解决本区域内研学市场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三、内涵挖潜,充分开发利用研学资源

(一)立足本土特色,积极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依托楠溪江风景区、红十三军军部旧址群、全省首批千年古城复兴项目等本土资源,以绿色自然、红色历史、古色文化作为主要研学方向,积极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其中,面向“半学堂”科研工作坊学员,创新开展“楠溪∙72道”文化主题研学课程“竞拍式”认领和开发。截至目前,已完成首期《红道·楠溪》《味道·楠溪》《寿道·楠溪》《匠道·楠溪》和《游道·楠溪》等36门精品课程的研发。

(二)依托文化资源,就地研发精品化研学项目。全面梳理本土学校历史文化背景及属地资源,探索创建县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校,就地开展体验式、项目式、探究式研学活动,孵化出一批区域研学教育教学品牌和样板。如岩头镇五尺小学联合永嘉县红十三军研学基地推出“我是一颗小红星”红色教育品牌,合力研发设计10个实景体验项目、20个科技互动体验区,赋予学生情景式研学体验。如城北小学专攻“摄影楠溪”研学项目,学生作品获得国际(国家)级奖项4项、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一等奖1项。目前全县已开发精品研学项目9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