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14023/2023-305579 主题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应急预案 发布机构 县应急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3-12-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浙江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防御指南


序号

信号名称

信号

图标

信号含义

应急防御指南

1

台风预警信号

受热带气旋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防台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1.24小时内,内陆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阵风达8级以上,沿海平均风力达7级以上或阵风达9级以上;

2.24小时内,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

 

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台准备工作;

2.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3.紧固门窗、围板、棚架、户外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热带气旋影响的室外物品;

4.检查城市、农田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受热带气旋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防台安全造成较大影响:

1.24小时内,内陆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阵风达10级以上,沿海平均风力达9级以上或阵风达11级以上;

2.24小时内,降雨量达150毫米以上。

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台应急准备工作;

2.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重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3.处于危险地带的居民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高空、滩涂、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危险地带工作人员应及时撤离,露天集体活动应及时停止,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

4.关紧门窗,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不随意外出,老人、儿童留在家中等安全地方,危房内人员及时转移;

5.检查城市、农田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受热带气旋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防台安全造成较严重影响:

1.24小时内,内陆平均风力达9级以上或阵风达11级以上,沿海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阵风达12级以上;

2.24小时内,降雨量达250毫米以上。

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台应急和抢险工作;

2.必要时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停课、停业(特殊行业除外);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到安全区域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场所;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然后强风将会突然吹袭,人员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内人员及时转移;

5.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受热带气旋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防台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1.24小时内,内陆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阵风达12级以上,沿海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阵风达14级以上;

2.24小时内,降雨量达350毫米以上。

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台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大型活动,停课并做好学生安全防护工作,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防灾减灾需要,采取临时停产、停工、停业等措施;

3.回港避风的船舶要视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守或者转移到安全地带;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 人员待在防风安全的场所;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然后强风将会突然吹袭,人员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内人员及时转移;

5.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2

暴雨预警信号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实况已达50毫米以上并将持续,可能或已造成一定影响。

1.政府及相关部门关注预警信号动态,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准备工作;

2.相关责任单位检查排水系统,做好低洼易涝区排涝准备;

3.及时调整户外集体活动安排,户外人员避免在桥底、涵洞等低洼易涝区域避雨。

 

12小时内,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造成较大影响:

1.3小时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

2.12小时降雨量达75毫米以上。

 

1.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关注预警信号动态,根据相关规定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工作;

2.相关责任单位视情况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3.视情况暂停户外作业和活动,户外人员避免在溪流、河道、涵洞、低洼易涝区等危险区域活动;行驶车辆尽量绕开积水路段及下沉式立交桥等风险区域,避免将物资、车辆置于低洼易涝区域。

 

12小时内,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造成较严重影响:

1.1小时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

2.3小时降雨量达75毫米以上;

3.12小时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

 

1.政府及相关部门密切关注预警信号动态,根据相关规定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工作;

2.相关责任单位采取必要的防范水淹措施,根据积水情况采取排涝、引导分流等应急措施;

3.视情况停止户外集体活动和户外作业,处于危险区域的单位应采取适当措施,保障人员安全;

4.减少非必要个人外出;山洪易发区、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等危险区域的人员,注意防范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户外人员远离低洼易涝区、危房、道路边坡、简易工棚、挡土墙、河道、水库、山塘等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行驶车辆应尽量绕开积水路段及下沉式立交桥等风险区域。

 

12小时内,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造成严重影响:

1.1小时降雨量达75毫米以上;

2.3小时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

3.12小时降雨量达200毫米以上。

 

1.政府及相关部门密切跟踪暴雨实况和预警信号动态,根据相关规定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工作;

2.按照当地政府部门部署,采取停工、停业、停市、停课、停运等措施;

3.相关责任单位采取防范水淹措施,根据积水情况及时排涝、引导分流等应急措施;

4.人员非必要不外出;山洪易发区、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等危险区域的人员应及时撤离,立即到周边避灾安置场所避险;户外人员远离低洼易涝区、危房、边坡、简易工棚、挡土墙、河道、水库、山塘等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行驶车辆应绕开积水路段及下沉式立交桥等风险区域。

3

暴雪预警信号

受降雪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交通和农业、林业等造成一定影响:

1.12小时内,降雪量达4毫米以上;

2.12小时内,积雪深度增加13厘米。

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工作;

2.交通运输、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和单位注意道路、铁路、线路维护;

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

4.农林区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

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受降雪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交通和农业、林业等造成较大影响:

1.12小时内,降雪量达6毫米以上;

2.12小时内,积雪深度增加36厘米。

1.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防雪灾和防冻害应急措施;

2.交通运输、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和单位加强道路、铁路、线路维护;

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

4.农林区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

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受降雪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交通和农业、林业等造成较严重影响:

1.6小时内,降雪量达10毫米以上;

2.6小时内,积雪深度增加610厘米。

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和抢险工作;

2.交通运输、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和单位加强道路、铁路、线路维护;

3.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4.农林区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

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受降雪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交通和农业、林业等造成严重影响:

1.6小时内,降雪量达15毫米以上;

2.6小时内,积雪深度增加10厘米以上。

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雪灾、防冻害的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大型活动,停课并做好学生安全防护工作,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防灾减灾需要,采取临时停产、停工、停业等措施;

3.必要时飞机暂停起降,火车暂停运行,高速公路暂时封闭;

4.做好农林区等救灾救济工作。

4

道路结冰预警信号

受低温和降雨(雪)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出现对交通等造成较大影响的道路结冰:

1.12小时内,路面温度将低于0摄氏度,并伴有降雨(雪)天气;

2.路面已经有积水(雪),路面温度将持续6小时以上低于0摄氏度。

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道路结冰应对准备工作;

2.驾驶人员应当注意路况,安全行驶;

3.减少外出,注意防滑。

受低温和降雨(雪)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出现对交通等造成较严重影响的道路结冰:

1.6小时内,路面温度将低于0摄氏度,并伴有降雨(雪)天气;

2.路面已经有积水(雪),路面温度将持续12小时以上低于0摄氏度。

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道路结冰应急工作;

2.驾驶人员必须采取防滑措施,听从指挥,慢速行驶;

3.减少外出,注意防滑。

已经出现道路结冰,预计低温和降雨(雪)还将持续,道路结冰可能加重,可能对道路交通造成严重影响;或者已经出现严重影响交通的道路结冰,并将持续。

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道路结冰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大型活动,停课并做好学生安全防护工作,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防灾减灾需要,采取临时停产、停工、停业等措施;

3.公安等部门注意指挥和疏导行驶车辆,必要时关闭结冰道路交通;

4.减少外出,注意防滑。

5

霾预警信号

预计能见度持续24小时以上小于3000米,且24小时细颗粒物(PM2.5 平均浓度大于250微克/立方米,可能或已造成较大影响。

1.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霾准备工作;

2.驾驶人员小心驾驶;

3.排污单位采取措施,控制污染工序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

4.学校与幼儿园停止户外体育课;

5.减少户外活动和室外作业时间,避免晨练;缩短开窗通风时间,尤其避免早、晚开窗通风;老人、儿童和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

6.外出时最好戴口罩,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非公共交通车辆上路行驶;

7.外出归来应清洗唇、鼻、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预计能见度持续24小时以上小于2000米,且24小时细颗粒物(PM2.5 平均浓度大于350微克/立方米,可能或已造成较严重影响。

1.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霾工作;

2.驾驶人员小心驾驶;

3.排污单位采取措施,控制污染工序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

4.停止室外体育赛事;学校与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

5.避免户外活动,房屋应关闭门窗,等到预警解除后再开窗换气;老人、儿童和易感人群应留在室内;

6.尽量减少空调等能源消耗,驾驶人员停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行驶;

7.外出时戴上口罩,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非公共交通车辆上路行驶;外出归来及时清洗唇、鼻、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预计能见度持续24小时以上小于1000米,且24小时细颗粒物(PM2.5 平均浓度大于425微克/立方米,可能或已造成严重影响。

1.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霾应急工作;

2.驾驶人员谨慎驾驶;

3.加强机场、铁路、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的交通管治,保障安全;

4.排污单位采取措施,控制污染工序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

5.停止户外作业和大型活动,停课并做好学生安全防护工作;

6.停止户外活动,房屋关闭门窗,等到预警解除后再开窗换气;老人、儿童和易感人群留在室内;

7.尽量减少空调等能源消耗,驾驶人员减少机动车日间加油,停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行驶;

8.外出时戴上口罩,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非公共交通车辆上路行驶;外出归来立即清洗唇、鼻、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6

寒潮预警信号

受寒潮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农业、渔业等造成一定影响:

1.48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10摄氏度以上,且最低气温小于等于5摄氏度;

2.48小时内,日最低气温下降10摄氏度以上,且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摄氏度。

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寒潮准备工作;

2.居民要留意有关媒体报道的大风降温最新信息,注意添衣保暖;

3.农业、渔业等生产应采取一定的防寒和防风措施;

4.做好防风准备工作。

受寒潮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农业、渔业等造成较大影响:

1.24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10摄氏度以上,且最低气温小于等于5摄氏度;

2.24小时内,日最低气温下降10摄氏度以上,且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摄氏度。

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寒潮工作;

2.居民要留意有关媒体报道的大风降温最新信息,随时添衣保暖,照顾好老、弱、病、幼人群;

3.做好畜禽的防寒防风工作,对易受低温冻害的农林作物采取相应防御措施;

4.做好防风工作。

受寒潮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农业、渔业等造成较严重影响:

1.24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12摄氏度以上,且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摄氏度;

2.24小时内,日最低气温下降12摄氏度以上,且最低气温小于等于-2摄氏度。

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寒潮应急工作;

2.加强人员尤其是老、弱、病、幼人群的防寒保暖;

3.农业、渔业等生产要积极采取防寒措施;

4.做好防风工作。

受寒潮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农业、渔业等造成严重影响:

1.24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14摄氏度以上,且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摄氏度;

2.24小时内,日最低气温下降14摄氏度以上,且最低气温小于等于-2摄氏度。

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寒潮的应急和抢险工作;

2.加强人员尤其是老、弱、病、幼人群的防寒保暖;

3.农业、渔业等生产要积极采取防寒措施;

4.做好防风工作。

7

低温预警信号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降至-5摄氏度以下,或最低气温已降至-5摄氏度以下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农业、林业、渔业等生产、居民生活等造成较严重影响。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御低温准备工作;

2.做好农作物、树木防冻害与畜禽防寒准备;农业等生产企业和农户注意温室内温度的调控,防止蔬菜和花卉等经济作物遭受冻害;

3.燃煤取暖用户注意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4.户外长时间作业人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个人外出应注意加强防寒保暖措施。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降至-8摄氏度以下,或最低气温已降至-8摄氏度以下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农业、林业、渔业等生产、居民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御低温应急工作;

2.做好农作物、树木防冻害与畜禽防寒准备;农业等生产企业和农户注意温室内温度的调控,防止蔬菜和花卉等经济作物遭受冻害;

3.燃煤取暖用户注意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4.户外长时间作业和活动人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个人外出注意戴帽子、围巾和手套,早晚期间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

8

大风预警信号

24小时内,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造成较大影响:

内陆: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阵风达8级以上;

沿海:平均风力达7级以上或阵风达9级以上。

1.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关注预警信号动态,根据相关规定做好防御大风应急工作;

2.建筑工地及机场、港口等交通设施等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密切关注大风动态,到安全区域避风或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抗;

3.危险地带人员及时撤离,停止高空作业;

4.人员尽量减少外出,妥善安置窗台、阳台及室外搁置物。

12小时内,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造成较严重影响:

内陆: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阵风达10级以上;

沿海:平均风力达9级以上或阵风达11级以上。

1.政府及相关部门密切关注预警信号动态,根据相关规定做好防御大风应急工作;

2.建筑工地、机场、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公园、景区等经营管理单位根据相关规定采取应急措施;在港船舶及时到合适水域避风,码头、水工等港航单位按照港口作业、安全管理要求、应急预案等相关制度及规定严格落实超风力停止作业的要求,客渡运企业严格执行客船禁限航规定,及时停航;农林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做好农业设施、临时搭建物等加固措施

3.危险区域人员立即撤离,停止户外集体活动、高空作业、户外涉水活动;

4.室内人员非必要不外出,妥善安置窗台、阳台及室外搁置物,危旧房居民转移至安全场所;仍在室外人员应远离大树、电线杆、户外广告牌、棚架、临时搭建物等。

6小时内,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造成严重影响:

内陆:平均风力达9级以上或阵风达11级以上;

沿海: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阵风达12级以上。

1.政府及相关部门密切跟踪预警信号动态,根据相关规定做好防御大风应急工作;

2.建筑工地、机场、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公园、景区等经营管理和责任单位根据相关规定采取应急措施,组织人员避险;在港船舶转移至安全避风水域,港口生产作业停止,客运航线停运,水工作业停工且施工船舶撤离到位,重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农林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做好农业设施、临时搭建物等加固措施

3.立即停止户外集体活动、高空作业、户外涉水活动,人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4.室内人员切勿外出,迅速处置窗台、阳台及室外搁置物,关紧门窗;危旧房居民、仍在室外的人员立即撤离至安全场所避风。

9

雷暴大风预警信号

雷暴大风黄色预警

受强对流天气影响,6小时内将出现89级阵风并伴有雷电,或实况已出现并将持续,可能或已造成较大影响。

1.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关注预警信号动态,根据相关规定做好防御雷暴大风应急工作;

2.户外场所、建筑工地及机场、港口等交通设施等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到安全区域避风;

3.危险地带人员及时撤离,停止户外集体活动、高空作业、相关水域水上作业;

4.人员尽量减少外出,妥善安置窗台、阳台及室外搁置物;必须外出时应避免前往沿水、沿江区域,远离大树、电线杆、户外广告牌、棚架、临时搭建物等。

雷暴大风橙色预警

受强对流天气影响,2小时内将出现1011级阵风并伴有雷电,或实况已出现并将持续,可能或已造成较严重影响。

1.政府及相关部门密切关注预警信号动态,根据相关规定做好防御雷暴大风应急工作;

2.机场、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公园、景区等经营管理单位根据相关规定采取应急措施;港口码头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农林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做好农业设施、临时搭建物等加固措施

3.危险区域人员立即撤离,停止户外集体活动、高空作业、户外涉水活动;

4.室内人员非必要不外出,妥善安置窗台、阳台及室外搁置物,切断危险电源,危旧房居民转移至安全场所;室外人员应远离沿水、沿江区域,远离大树、电线杆、户外广告牌、棚架、临时搭建物等,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不要使用手机,不要把金属杆物扛在肩上,并尽快回到室内避雷避风。

雷暴大风红色预警

受强对流天气影响,1小时内将出现12级及以上阵风(或龙卷风)并伴有雷电,或实况已出现并将持续,可能或已造成严重影响。

1.政府及相关部门密切跟踪预警信号动态,根据相关规定做好防御雷暴大风应急工作;

2.机场、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公园、景区等经营管理和责任单位根据相关规定采取应急措施,组织人员避险;港口码头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农林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做好农业设施、临时搭建物等加固措施

3.立即停止户外集体活动、高空作业、户外涉水活动,人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4.室内人员切勿外出,迅速处置窗台、阳台及室外搁置物,关紧门窗,切断电源,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危旧房居民、仍在室外的人员立即撤离至有防雷设施的安全场所避雷避风。

10

大雾预警信号

12小时内,将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或已出现能见度在200500米的雾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交通等造成较大影响。

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雾准备工作;

2.加强机场、铁路、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的交通管理,保障安全;

3.驾驶人员注意雾的变化,小心驾驶;

4.户外活动注意安全。

6小时内,将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或已出现能见度在50200米的雾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交通等造成较严重影响。

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雾工作;

2.机场、铁路、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调度指挥;

3.驾驶人员必须严格控制车、船的行进速度;

4.减少户外活动。

2小时内,将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或已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交通等造成严重影响。

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雾应急工作;

2.相关部门适时采取交通安全管制措施;

3.驾驶人员根据环境条件采取合理出行或行驶方式,并尽快寻找安全停放区域停靠;

4.不要进行户外活动。

11

雷电预警信号

受强对流天气影响,6小时内将出现雷电活动或实况已出现并将持续,可能或已造成较大影响。

1.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关注预警信号动态,根据相关规定做好防御雷电应急工作;

2.人员密切关注天气,尽量减少外出。

受强对流天气影响,2小时内将出现较强雷电活动或实况已出现并将持续,可能或已造成较严重影响。

1.政府及相关部门密切关注预警信号动态,根据相关规定做好防御雷电应急工作;

2.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场所的管理单位及企业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易受雷击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的安全;停止大型户外活动,停止高空作业、户外涉水活动

3.人员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切断电源;

4.户外人员应当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汽车内,远离大树、电线杆、塔吊等,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不要使用手机,不要把金属杆物扛在肩上。

 

受强对流天气影响,1小时内将出现强雷电活动或实况已出现并将持续,可能或已造成严重影响。

1.政府及相关部门密切跟踪预警信号动态,根据相关规定做好防御雷电应急工作;

2.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场所的管理单位及企业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易受雷击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的安全;停止大型户外活动,停止高空作业、户外涉水活动

3.人员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切断电源;

4.户外人员立即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汽车内,远离大树、电线杆、塔吊等,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不要使用手机,不要把金属杆物扛在肩上,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等。

12

霜冻预警信号

34月和1011月,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降至4摄氏度以下,或者已经下降到4摄氏度以下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农业、林业等产生一定影响。

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霜冻准备工作;

2.对茶叶、蔬菜、花卉、瓜果等作物采取一定防护措施。

34月和1011月,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降至2摄氏度以下,或者已经下降到2摄氏度以下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农业、林业等产生较大影响。

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霜冻应急工作;

2.对茶叶、蔬菜、花卉、瓜果等作物及时采取防冻害措施。

13

高温预警信号

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8摄氏度以上,或者最高气温已经升至38摄氏度以上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产生较严重影响。

1.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2.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

3.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注意防范电力设备负载过大而引发的事故。

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摄氏度以上,或者最高气温已经升至40摄氏度以上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1.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防暑降温应急措施;

2.停止户外露天作业(特殊行业除外),减少户外活动;

3.对老、弱、病、幼人群采取保护措施;

4.特别防范高温引发的火险火灾事故。

 14 

干旱预警信号

 

预计未来1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为2550年一遇),或者4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抗旱、供水等相关预案,做好防御应急工作;

2.启用应急备用水源,调度辖区内一切可用水源,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畜禽饮水;

3.压减城镇供水指标,优先保障经济作物灌溉用水,限制大量农业灌溉用水;

4.限制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限制排放工业污水;

5.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预计未来1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特旱(气象干旱为50年以上一遇),或者6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抗旱、供水等相关预案,做好防御应急工作;

2.采取应急供水措施,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畜禽饮水;

3.限时或者限量供应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缩小或者阶段性停止农业灌溉供水;

4.严禁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暂停排放工业污水;

5.适时加大人工增雨作业力度。

15

冰雹预警信号

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

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冰雹应急工作;

2.户外行人立即到安全场所暂避;

3.转移畜禽进入有顶篷的场所,妥善安置、保护易受冰雹袭击的室外物品或设备;

4.注意防御冰雹天气伴随的雷电灾害。

2小时内,出现冰雹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

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冰雹应急抢险工作;

2.户外行人立即到安全场所暂避;

3.转移畜禽进入有顶篷的场所,妥善安置、保护易受冰雹袭击的室外物品或设备;

4.注意防御冰雹天气伴随的雷电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