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14107/2023-306351 主题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乡镇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界坑乡
成文日期 2023-12-2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其他信息  

关于印发《界坑乡雨雪冰冻灾害防御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村、乡属相关部门科室:

为有力有序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切实做好冰雪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依据《浙江省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体系方案》和《防台风“1+9”工作方案》,制定本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2023年界坑乡雨雪冰冻灾害防御工作方案

永嘉县界坑乡人民政府

2023年12月21日

附件

2023年界坑乡雨雪冰冻灾害防御工作方案  

为有力有序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切实做好冰雪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指导和目标

深入贯彻习近平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市县领导关于“提级对待、提级谋划、提级部署、提级应对”要求,聚焦重点领域、重要环节、重要时段,着眼最不利的局面,做好最充分的准备,采取最严密的防范措施,做好最广泛的宣传发动,全力以赴做好“保安全、保畅通、保供给、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二、形势和风险研判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受冷空气影响,21号早晨南部平原最低气温0℃左右,山区-3~-1℃,高山地区-7~-4℃,出现沿江平原4~6级,高山地区个别6~7级大风。受冷空气补充影响,预计22号早晨最低气温仍将有所下降。21号和22号晴,23号多云到晴。25日前沿江和高山地区将有6-8级偏北大风,持续晴冷天气,明天早晨最低气温-4~-2℃(有冰冻),山区-7℃~-5℃(有严重冰冻),高山降至-8℃以下(有严重冰冻)。县气象台已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寒潮天气,对电力供应、交通运输和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风险高,防灾救灾形势严峻,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具体有6个方面风险

(一)交通安全风险: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会导致路面结冰,车辆行驶时容易打滑,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行人行走时也容易滑倒,增加了意外伤害的风险。

(二)安全生产风险:一是户外作业风险。低温天气室外作业,作业难度增大,作业人员工作能力下降,动作相对迟缓,存在误操作的风险。二是电气火灾、触电事故风险。居民使用大功率电器明显增多,存在超负荷用电、乱接插板和电线引发火灾的风险。三是高处坠落风险。风力较大,建筑施工单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拆装、塔吊升降等高空作业,存在高处坠落的风险。同时存在危旧房、工棚、临时建筑、围墙、广告牌等设施倒塌的风险。四是设备设施风险。气温骤降,锅炉、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等设备的安全附件可能失灵,存在失压失控的风险。五是危险化学品管理风险。危险化学品企业防冻、防凝、防潮等措施不到位,存在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的风险。六是一氧化碳中毒风险。气温骤降,非集中供暖用户将集中生火取暖,使用煤球、清洁煤、燃气等方式取暖的用户,在取暖过程中容易出现氧气不足,燃料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造成中毒的情况。

(三)能源供应方面:低温天气会导致能源需求增加,如电力、燃气等。如果能源供应不足,可能会引发能源短缺问题,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四)农作物受灾方面: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农作物生长不利,可能导致农作物受灾减产。对于农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损失。

(五)人体健康影响方面: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会使人体感到寒冷,容易引发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对于老年人、儿童等弱势群体来说,更容易受到伤害。

三、防御阶段和工作任务

根据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按照寒潮影响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发展及抢险救灾工作开展实际,将防御工作划分为:防御准备阶段,Ⅳ、Ⅲ级响应阶段,Ⅱ、Ⅰ级响应阶段,灾后恢复阶段等四个阶段。

(一)防御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包括:

1.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密切关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变化趋势,积极转发上级灾害预警和防灾避灾信息,完善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电力、交通、住建、农业、应急、综合行政执法等科室根据气象部门的监测预警信息,结合实际,认真做好雨雪冰冻灾害可能造成的相关影响及危害的分析预测,做好预警预报工作。

2.建立会商研判机制。乡减灾办建立与各科室信息交流和分析会商机制,多渠道、多途径收集汇总和分析研判雨雪冰冻灾害有关信息,及时报告乡委、乡政府并通报各科室。

3.提前部署应对准备。电力、交通、住建、农业、应急、综合行政执法等科室,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和完善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机制。加强防灾减灾人员、装备、物资、资金等管理,细化处置流程,督促有关企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要求落实雨雪冰冻灾害防御措施。

基层组织、单位和社会公众要按照灾害预警信息和应急防范的有关要求,积极做好防御工作,减少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可能造成的损失。

4.及时排查安全隐患。综合行政执法、电力、通信、公用等站所加强对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等各类设备设施排查巡检抢修,及时消险安全隐患,全力做好保供工作;交通科室组织做好公路设施雨雪冰冻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准备工作;农业农村科室要提前做好水上养殖工作;住建、综合执法等科室要抓好防高处坠落、防坍塌等措施落实,加固城市棚架、广告牌等搭建物,特别是加强对住人简易工棚等隐患排查;应急要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工作。

5.加强宣传。宣传科室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及时提醒公众做好防护。

(二)Ⅳ、Ⅲ级响应阶段。

主要任务包括:

6.启用应急工作组和人员转移指挥室。迅速激活“1833”联合指挥体系,启用综合防控、综合秘书、预警值守、指挥保障4个工作组以及人员转移指挥室,及时督促、指导人员转移安置工作。

7.开展联合专班会商。气象、民政、住建、交通、农业农村、综合行政执法等科室派遣专业人员进驻乡减灾委指挥部,并入综合防控组,实行联合值班,每日至少1次开展联合专班会商。

8.迅速修订防御工作方案。按照4个阶段,减灾委制定防御应对总方案,各科室同步制定N个子方案,做到省市县乡对应贯通。

9.运行督查服务专项组。组建督查服务专项工作组,赴各村督查指导防寒潮大风工作,聚焦”1833”联合指挥体系运行情况,重点是对困境家庭、残疾人、独居老人等群体进行入户,排查是否存在暖气供应不足、御寒物资短缺等现象,确保人暖心暖。

10.组织水上养殖停产。农业农村科室及时提醒业主停工停产,上岸避风避浪。

11.有序做好人员转移和安全管控。及时撤离危险区域人员。水上养殖人员做好全部撤离上岸。

12.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指导和督促各类生产企业、建筑施工和户外作业现场加强大风、降温天气下的安全生产防范,督促采取必要防护措施,严防因大风天气引发安全责任事故。加强对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等各类设备设施排查巡检抢修,及时消险安全隐患,全力做好保供工作。

13.组织道路和设施巡查。交通科室加强对高山地区检查路面积雪结冰情况,着重加强上下坡路段、急转弯处、桥梁等重点路段,提前做好道路封闭管控,全力做好除冰防滑,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14.做好农业防寒潮工作。指导主体做好种养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加固温室大棚、及时清除棚膜积雪,降低大风、雨雪造成设施损坏的风险;加强夜间保温措施,保温被适时早盖,避免设施作物遭受冻害;适时补光、增温,保证蔬菜正常生产。指导养殖户适量做好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储备,适当增加能量饲料配比,提高畜禽抗寒能力。

15.强化应急抢险物资装备、队伍保障。提前备足预置各类抢险救援装备物资和棉衣棉被等防寒防冻应急物资,确保第一时间调得出、用得上。强化救援队伍应急保障,加强抢险救援队伍协调联动,指导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加强训练演练,指导抢险救援队伍加强备勤,提前进入备战状态,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

16.全面开展宣传。充分利用广播、微信等媒体,以及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渠道,提前转发灾害预警信息和防灾避灾提示,加强防灾避灾常识宣传,提高人民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Ⅱ、Ⅰ级响应阶段。

主要任务包括:

17.加密会商研判。联合值守专班每日至少3次会商研判,及时汇总。

18.强化人员转移安置。在建工地(包括交通、水利等)临时工棚人员全部转移。加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救助,及时组织开展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收容、救助安置等工作,统筹做好救灾救助工作,确保受灾和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温暖住所、有病得到及时医治,

19.有序实施“五停”。根据“五停”指导意见,按照上级部署,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除承担抢险救灾和保障社会基本运行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外,其他单位和个人应当执行“五停”措施。

20.及时加强交通管控。出现道路结冰等风险时,果断采取封道措施,并设置警示牌,提醒车辆人员绕道通行,做好积雪冰冻区域的清扫作业,尽快恢复秩序。

21.开展社会动员。第一时间向社会滚动发布雪情、雨情、道路结冰及防灾避险信息,发动群众提前落实各项避险措施,非必要不外出,筑牢人民防线。

22.做好舆情宣传引导。加强宣传报道,重点聚焦寒潮、大风、路面结冰等各类预警信息、党委政府部署安排以及防寒潮知识等。密切监测、及时处置涉寒潮谣言和有害信息,为防寒潮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四)灾后恢复阶段。

雨雪冰冻天气结束后,县气象台及时解除暴雪或道路结冰预警信号,相关科室视情做好灾后生产恢复和后期次生灾害预防工作。应急处置行动结束后,由县减灾委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23.善后处置。民政、卫健、教育等科室负责灾害善后处置,做好生活供给、疾病预防控制、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等善后工作,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和受影响人员,尽快消除灾害影响,恢复正常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24.社会救助。受灾害影响地所在政府和民政负责对受灾家庭的救助,做好社会各界向灾区提供的救援物资及资金的接受、分配与使用,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25.调查与评估。灾害影响地所在政府或气防指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损失及气象灾害的起因、性质、影响和预警预防、应急处置、应急保障、恢复重建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评估、核实与总结,分析雨雪冰冻灾害应对处置工作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26.灾情核定。灾害结束后,应急科室将调查评估结果与应急工作情况报送上级部门。

四、工作要求

(一)集中统一指挥。各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高效运行”1833”联合指挥体系,发挥“1+3+2”联合指挥部指挥效能,严格落实联合值班值守机制,用好提示单、预警单、指令单“三张单”风险分级闭环管控机制和“4个3”“135”预警叫应机制,叫应关键人、激活全体系,切实做到预警响应联动、研判督导贯通,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风险的不确性,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二)做好应急准备。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抓紧利用窗口期,着眼寒潮雨雪冰冻严重影响我市的最坏情况,做好最充分准备,结合灾害可能影响的人员数量、时间长短等情形,对物资储备情况进行再研判、再补充、再强化,迅速采取紧急采购、统筹调拨、协议租赁等方式补足物资缺口。

(三)迅速处置应对。健全联合救援工作机制,加强临战救援演练,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提前备足抢险救援装备物资和棉衣棉被等防寒防冻应急物资,确保第一时间调得出、用得上。

(四)强化宣传引导。重点报道抗灾自救、恢复生产等情况,提醒次生灾害风险,引导群众不松懈。同时密切监测、及时处置涉寒潮谣言和有害信息,为防寒潮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重点风险管控清单

管控类型

具体点位

责任人

管控措施

涉及人员数量

道路结冰

美岙山洞口至兴发公路段

陈孝群

设置警示牌、封道


杨庄村至黄岙头村路段

陈孝群

设置警示牌、封道


坑口至兴发段

陈孝群

设置警示牌、封道


孤寡老人

界坑村

(界鸟自然村)

上董村

盛山村

黄岙头村

杨庄村

美岙村

兴发村

(坑口自然村)

饭盘尖村

信岙村

董文广

董茂盛

应洪村

金锡喜

杨恩狄

杨炯缄

汤裕培

陈  浩

陈文广

重点关注,投亲靠友

197人:

界坑界鸟自然村2人

上董村20人

盛山村5人

黄岙头村30人

杨庄村41人

美岙村19人

兴发村13人

(坑口自然村)22人

饭盘尖村13人

信岙村32人

物资储备

避灾安置场所

村书记

避灾安置场所做好开启准备工作


队伍力量

乡级2支队伍,村级9支队伍

廖金驰

胡森跃

村书记

向前驻防

140人

农牧养殖

信岙村黑山羊养殖基地

章键广

停止放养,圈养避寒

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