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
信息公开元数据
|
||||||||||||||
“有了浴室洗澡就方便了,真是谢谢你们。”在金溪镇六龙村75岁老人李振脚的家里,志愿者们贴心地为他安装卫生间扶手、马桶凳等适老化设施,帮助解决高龄老人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县聚焦偏远山区留守老人养老难问题,深入调研、对症开方,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嘉有颐养”模式,让主题教育推动养老服务迭代升级。 截至目前,我县已累计对1000多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超额提前完成全县孤寡老人家庭安装“一键呼叫”设备项目562户,完成4个省级无障碍社区建设,打通了“在家门口暖心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让老年人真正享受“养在身边”的幸福感。 适老化改造,把“银龄所需”送上门 “老人如需要特殊帮助,我们都会及时上门。”在职能部门、属地乡镇(街)的支持下,永嘉县绿文公益中心党支部书记刘彭每周都会组织开展助老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将服务送进老年人家中,将温暖送到老年人心坎上。 “没想到自己的心愿这么快就能实现,我终于可以看上彩色电视了,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来自桥下镇朱硐坑村孤寡独居老人黄昌透紧紧握着志愿者的手,激动地说道。“老人没有其他电子产品,如果再没有电视,晚上一个人会更加孤独。”桥下镇社会工作站的志愿者表示,在政府的关心和志愿者的帮助,相信老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今年以来,县主题办念好调研“深、细、实、准、效”五字诀,县领导带队赴挂钩乡镇蹲点调研,制定“一镇一策”调研方案22个。依托“枫晚晴”志愿服务品牌,发动志愿者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在服务老人的同时不断收集老人对健康养老的需求,累计收集问题600多个,意见建议100多条。 “目前已累计完成居家改造提升20户,发放关爱行动走访礼包270个,举办各类便民惠民服务集市9场。”县民政局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负责人郑理仁告诉记者,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民政等职能部门和各乡镇街道深入走访调研,摸实情、找对策,分析总结不同老年群体的现状与需求,将他们的“急难愁盼”列入主题教育“群众希望解决问题”清单,让更多社会公益服务惠及老年群体。 老屋改造、送生活礼包上门、开展老年人文体活动,是我县开展“为民办实事”的生动实践。目前,县民政局已携手绿文公益中心制定推出“居家改善”“关爱嘉人”和“温暖上门”行动方案,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体验,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精准匹配需求,推动养老服务迭代升级 中午11点,大若岩镇水云村老年食堂内阵阵饭香飘出,老人们陆续前来用餐。对于出行不便的老人,村里还安排了志愿者送餐上门。“食堂里的饭菜好吃,适合我们老年人胃口,我们都在这里吃。”陈银叶告诉记者,老人们吃饭一人自己出2.5元,剩下的全由乡贤和村集体共同出资。 “目前,食堂为36名70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了就餐服务。最多的时候,可以为70多位老人提供就餐服务。”大若岩镇水云村党总支书记陈永忠告诉记者,自2016年开始进行适老化服务改造以来,村里修建并不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修建了长达1630米的环村健身绿道,安装了路灯,方便老人安全出行。去年,水云村在全村范围内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提升,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老年人用餐环境,提高助配餐、送餐服务质量等,为老年人提供食、娱、康、养、智等综合便民养老服务,提升了老年友好温度。 “我县围绕‘用餐、医疗、安全’三大山区养老难题对症下药,推动养老服务迭代升级。通过规划引导、资金补助等方式,全覆盖提升480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并开展为老送餐服务,送餐覆盖率达90%,有效缓解居家养老用餐难问题。”县主题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永嘉以“养老+医疗”双重资质养老机构为依托,打造全市首个“认知障碍症长者照护服务标准化”试点,专区已建成170张床位,共设11个照护单元,有效破解认知症障碍老人照护难问题。 今年来,我县已开展3轮次孤寡老年人养老需求调查排摸,用“心”精准甄选对象、匹配养老需求,量身定做孤寡老人信息、设备安装信息、问题解决信息“三张”服务清单,做到动态更新、持续跟进。目前,已累计调查孤寡老年人达782人次,已通过“一键呼叫”接听电话7184人次,协助联系120完成紧急救助3例,有效守护老年人生命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