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元数据
|
||||||||||||||||||
一、今年以来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工作主题主线,开拓创新,奋力进取,助力共富取得了较好成绩。 1.全力守好市监领域疫情防控防线。切实加强对农贸市场、专业市场、药店、冷链、进口水果、外卖骑手、托管机构、隔离点供餐单位等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管理,今年对各类经营主体黄牌警告3605家,停业整顿869家。特别是查处了3起百吨以上无合法来源进口冷链大要案,涉案货值金额2000万元以上。今年未出现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疏漏。 2.高效助推经济高效高质发展。一是大力度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深入推进企业开办全流程网上办理,“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2022年新设市场主体15074户,累计在册市场主体数达107980家,同比9.21%,环比1.05%,登记注销比0.43;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政策落地落实落细,新增首贷户972户,新增贷款金额11.88亿元,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160.13亿元。二是大力度推进质量提升工作。新增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2项,浙江制造标准1项,团体标准3项,尤其是泵阀行业制修订各类标准187项,为全国各县(市、区)最多;教玩具行业制修订国家标准8项,其中主导5项,占全国同类标准总数88.9%;两个标准化项目入围“省级标准创新贡献奖”,实现温州地区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联动创建泵阀教玩具“一站式”服务平台,上线省局试点项目永嘉县教玩具产业质量提升应用场景,覆盖入驻教玩具企业362家,为企业提供更高能级服务;泵阀产业“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标准化试点”顺利通过省局验收,是全市首个立项并通过验收的省级标准化战略重大试点项目;通过质量、标准、品牌融合发展,助力泵阀和教玩具产业实现逆势上扬,2022年泵阀产业产值460.06亿元,同比增长20.8%,行业规模程度位居山区26县首位,教玩具产业产值76.23亿元,同比增长5.1%。质量工作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工作,得到王文序副省长批示肯定。三是大力度促进知识产权应用。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10.54亿,其中专利质押7.16亿。创新推行“集体授信+批量融资”模式,集体商标“楠溪嘉品”质押授信额2亿元,为全市首笔集体商标质押融资贷款成功案例;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是本年度全市唯二入选的企业之一;全力推进知识产权飞地试点项目建设,通过建全飞地管理架构、运行机制和政策体系,全力推进知识产权飞地落地运行,为全省其他山区县知识产权飞地建设提供“永嘉样本”;扎实做好“乌牛早”“永嘉老酒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工作。 3.坚决守牢市监领域安全底线。筑牢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四大安全”底线,全县未发生系统性风险事故;切实加强对岭上人家阳光街区日常监管,实现街区产业零投诉,街区营业额2022年同比增长15%,该项工作获得张振丰市长批示肯定;全力推进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提前淘汰置换工作,全县淘汰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68779辆,淘汰率达90.87%,淘汰率后来居上位于全市第一。 4.大力优化市场端环境。深入开展系列放心消费单位创建工作,共培育放心消费单位2343家,放心商圈4个,放心消费乡村2个;处理投诉举报8002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5.6万元;深入开展“亮剑”“铁拳”消费安全综合执法行动。持续在食品安全、知识产权、违法广告、虚假宣传、特种设备等多个领域集中力量开展执法,共计办结案件697件,共计罚没560.17万元,其中大要案80起,移送公安4起。 5.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建设。统筹推进省、市、县三级政府民生实事建设,提前超量完成各项任务,新建食品生产企业“阳光工厂”22家,开展“你点我检”食品抽检67批次,新增9家药店网订店送、11个送药上山进岛服务点、6家民生药事服务站,完成3家省级城乡放心农贸市场、5家农贸市场食品数字化追溯体系和1条阳光街区创建。 6.大力夯实基础性保障。大力夯实基础性保障,把加强机关文化建设作为汇聚力量、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努力打造市场监管向上向善的文化精神。一是通过“双百”创建,夯实基层基础。争取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协助碧莲所和岩头所基建提升工作,投入约65万元开展“双百”行动,桥下所、碧莲所、岩头所如续开展“示范所”创建和“消薄所”提质工作,同时打造“一所一品”特色,实现现代数字化配备提升全覆盖,基层所风貌焕然一新。二是通过文化重塑,凸显市监和合特色。积极宣传市监文化,自编自导自演的微视频《证事》被清廉温州、永嘉机关党建相继宣传报道;微电影《我们的老娘舅》得到省局高度肯定;原创歌曲《光荣的市监蓝》被中国市场监管新闻网,学习强国温州平台,温州市局宣传报道。三是通过榜样选树,擦亮干部敬业成色。重视勤政文化建设,引导干部树立敬业理念。借助市局“三个十佳”选树活动载体,开展“身边的榜样”“疫情防控工作标兵”选树活动,退休老干部徐建设的《维护消费者权益无休止 退休劳模发挥余热续辉煌》先进事迹,相继被国家消费网、温州市学习强国平台、温州市市场监管局、温州老干部等平台相继宣传报道。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省市局决策部署,以党的建设为统揽,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四大体系”建设为载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确保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1.重统揽、促发展,大力推进“大党建”体系建设。一是聚焦党的二十大。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构建党建统领基层整体智治体系,推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在市监部门持续提升。二是实施干部能力提升行动。以《浙江省市场监管实务指导丛书》全员学习培训为主线,全面提升政治把握能力、综合业务能力、依法行政能力、狠抓落实能力。以全年竞赛为载体,在窗口和基层一线开展“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建功活动,把食品安全城市国省联创、知识产权强县和质量强县、疫情防控、执法专项行动等重点任务,作为机关干部施展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战场和“赛马场”。三是大力推进清廉市监建设。不折不扣落实好省市局关于建设清廉市监的决策部署,压实主体责任,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工作格局。 2.重服务、优环境,大力推进“大市场”体系建设。一是开展激发市场活力攻坚。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放宽名称、住所登记,推行住所申报承诺制,进一步推广市场主体注册登记“网上办”“掌上办”,做好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改革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精简重复类审批。二是大力扶持个体户、小微企业。落实好《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深入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全力做好金融赋能、政策落实等纾困工作,着力构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扶持服务体系。三是优化放心消费环境。继续放大放心消费示范创建质效,在不断积累“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质”的提高。对已建单位开展全覆盖“回头看”和动态监管,进一步巩固放心消费“三服务”成果。新创放心消费单位3000家以上,放心消费商圈1个。 3.重引导、强保障,大力推进“大质量”体系建设。完善大质量工作格局,优化质量强县工作机制,一体推进质量强县、质量强业、质量强企建设,全力争取省政府质量工作督查激励。一是加快质量提升建设。开展新一轮特色产业质量提升行动和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开展省级标准化试点工作,力争新增市级以上标准创新贡献奖3个,新增“浙江制造”标准3项以上。深入实施企业标准筑基工程,推动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牵头或参与制订国际、国家标准3项以上。持续深化永嘉教玩具产业质量提升应用场景平台,进一步纵深推进数字化改革,加强与省局系统的纵向贯通和部门现有系统的横向集成。计划新增鞋服等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为200家以上企业提供技术帮扶,解决技术难题及共性难题150项以上。二是推进品牌强企建设。深入实施省局“千企创牌”计划,加强质量品牌企业孵化培育,新增“品字标”企业8家以上。积极探索阀门产业专利导航项目,全面推进泵阀省级导航服务基地落地运行,为企业提供更高能级服务,切实提升阀门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培育知识产权最优环境。大力推进永嘉进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序列基础工作,拓宽高价值知识产权授权通道。切实加快知识产权飞地建设,助推永嘉本地科创企业提升科创属性、加速上市进程;同时要在三年合作期间,计划引进飞地入驻企业数不少于8家、通过专利申请绿色通道而授权的发明专利不少于15件、培育专利密集型企业6家,力争培育上市2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争取达到4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达到10.25亿元。持续做好“永嘉乌牛早”“永嘉老酒汗”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工作。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10%以上,新增拥有发明专利规上企业10 家。 4.重实效、强监管,大力推进“大监管”体系建设。一是保持疫情政策变化后的市场稳定。切实加强涉疫产品市场价格监管,确保防疫物资及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二是稳步推进除险保安。围绕保障杭州亚运会等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在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重点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等方面细化举措,狠抓监管执法,全力确保社会安全稳定。三是规范市场运行。以标准化推动双随机监管,构建联合双随机抽查工作常态化模式。进一步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大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要切实推进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建设,不断提升线上线下融合、多跨协同、全链监管的市场监管整体智治能力,持续推进“法治市监”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