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14003/2021-272598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组配分类 工业运行分析 发布机构 县经信局
成文日期 2021-01-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其他信息

永嘉县工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一、永嘉县工业历程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至1990年,起步萌芽阶段。永嘉农民从家庭手工作坊起步,初步进入工业化。以家庭工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十二年间,永嘉县工业总产值从5341万到7.2亿,增长13.4倍,年均增长24%。

第二阶段:1990年至2008年,快速增长阶段。邓小平南巡讲话,对姓“社”姓“资”的争论定调,让永嘉民营经济感受到了政策的红利。期间永嘉县推出了“质量立县”的一系列举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在完成原始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开始注重品牌质量并做强做大,鞋服、泵阀、拉链纽扣、教玩具等支柱产业在此期间逐步成型,工业总产值实现井喷式增长,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4.7亿元,为1990年的42.5倍,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阶段。2008年,四大支柱产业规上产值分别为:泵阀81.65亿元,鞋服121.53亿元,拉链纽扣25.02亿元,教玩具10.29亿元。(统计口径为500万以上)

第三阶段:2008年至今,平稳发展阶段。受世界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入中高速,民营经济并注重转型升级和资本扩张经营,出现了以奥康、红蜻蜓、报喜鸟、迦南科技等企业为代表的上市企业。

二、永嘉县工业发展的现状

永嘉现有工业企业8000多家,其中鞋服约800余家、泵阀2800余家、拉链纽扣500余家、教玩具1000余家。总占地约10224亩,亩均工业总产值约550万元/亩,已形成“一园四区”的产业平台格局,“一园”即浙江永嘉工业园区,包含东瓯工业区和罗东高新科技工业园区;“四区”即桥头钮扣工业区、桥下教仪玩具工业区、上塘滨江工业园区、乌牛东蒙工业园区。其中规上企业480余家,其中产值超十亿元3家、超五亿元5家、超亿元69家、上市企业4家。2020年,我县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28.2亿元,同比增长2.2%,全市排名第3;其中四大支柱产业规上工业产值224.4亿元,占比68.4%,其中鞋服产值占比21.5%,泵阀产值占比33.2%,教玩具产值占比10.6%,纽扣拉链产值占比3.2%。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70.33亿元,增速2.5%,全市排名第5。

三、工业经济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县围绕打造“5311”现代制造业千亿产业集群计划,大力开展“工业强县”建设,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平台建设和产业集聚,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但同时也面临多重挑战。

一是产业基础配套能力薄弱。以泵阀产业为例,根据产业链构成分析,铸(锻)造行业做为泵阀的配套和基础产业,大概占整个泵阀产业40%的比例份量。然而,当前永嘉县在产铸造企业仅有54家左右(规上企业21家),无一家锻造企业。全县铸(锻)造行业总产值仅15亿元左右,铸件占泵阀总产值比重不到10%,且下游没有一家好的热处理厂和电镀厂,好的标准件和密封件都不得不从上海、江苏、宁波等地引进,绝大部分中、低端铸(锻)件产品只能依赖丽水、台州、福建、或本市其他县等地供应,严重阻碍泵阀产业进一步向高端方向发展。

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没有掌握产业高端领域的核心技术,产品处于中低端水平,附件不高,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例很少,严重缺乏高端研发人才。

三是传统模式日渐疲软。企业利润空间不大(四大支柱产业平均利润率都不到10%),一方面税务、环保、劳动力和财务等成本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最低价中标”采购模式导致销售价格持续下跌。

四是鞋服行业发展乏力。行业近年来一直处于低位运行,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尤其明显,虽然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企业全面复工复产,但由于国外疫情蔓延,导致国际市场需求量减少,企业产量与国际市场需求量不匹配,且我县产业的整体转移、消费习惯的改变都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掣肘。

五是缺乏龙头企业的支撑及要素制约严重。永嘉目前仅三家超十亿元企业,无法带动中小企业和整个产业向前发展。以及工业企业面临着约2500亩左右的土地缺口,人才方面又面临着高端研发人才“青黄不接”现象。

四、下步工作举措

(一)聚焦政府推动,打造要素支撑新高地。一是抓组织领导。县级层面,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一起抓,连续三年召开企业智能化技改现场会,每次选取3-5家标杆企业“现身说法”,组织明星以上企业“一把手”现场观摩,增强企业技改的主动性、紧迫感。二是抓补链强链。积极推进锻铸造等关键基础配套项目建设,谋划建设桥下徐岙高端锻铸造产业园,投产后预计产值达30亿元,有效修补泵阀产业关键“断链点”的短板。三是抓政策扶持。持续打好扶工兴贸新政36条、降本减负新政58条、企业上市20条、科技新8条、人才新政50条等经济转型“组合拳”,尤其是今年4月份制定出台了智能化技改新10条,从财政、要素保障、税收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

(二)聚焦企业服务,打造技术创新新高地。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打造企业智造标杆。根据企业的不同特征、发展阶段和市场需求,分规模培育“121”企业,选择10家龙头企业、20家重点企业、100家小微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分层次推进泵阀行业改造提升工作。二是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发中心,为30余家中小泵阀企业提供100余次技术服务。目前,全县共建成国家级阀门质检中心等创新平台8个、特种泵阀产业基地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三是抢占行业话语权。积极引导泵阀行业通过“标准化+”路径掌握行业话语权,截至目前全县泵阀行业主导制修订国家标准55个、行业标准82个。

(三)聚焦能力提升,打造智能制造新高地。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推进泵阀产业数字化、时尚化、绿色化改造,加快打造泵阀产业数字化发展基地。一是推进生产智能化。出台了专门支持企业智能化技改的10条干货措施,补助比例提高到25%。凯泉集团将原有设备全部淘汰,投资1亿元打造了全流程闭环管理的智能工厂,运营成本降低30%,生产周期缩短40%以上,2020年产能可实现翻番。二是助力行业智能化。依托NB-IOT智能泵阀联合创新实验室,打造泵阀产业智能制造“最强大脑”,组织开展入企智能化诊断服务。目前已成功研发第一代泵阀智能产品、泵阀行业智能制造云平台一期、智能服务云平台一期,30家泵阀试点企业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售后服务成本降低15%以上。

(四)聚焦平台搭建,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一是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我县整合国家阀门质检中心、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等资源,建成永嘉系统流程装备创新创业基地,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品种规格最全、企业最为集中的泵阀产品制造基地。国家阀门质检中心(全省唯一)可解决全省及周边地区95%以上阀门产品的研究、开发、智能制造等共性技术难题。二是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了珠岙流程装备产业园、罗浮、塘头小微园等一批小微园,加快推进系统流程装备高端装备制造区、产业提升区、服务集聚区建设。三是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县为契机,大力推广应用泵阀行业智能制造云平台,为企业智能化技改提供云服务支持。目前,已创成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