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元数据
|
||||||||||||||||||
各村(社区)“两委”,各机关科室: 现将《黄田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永嘉县黄田街道工作委员会 2020年12月2日 黄田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指导方案〉的通知》(厅字〔2018〕26 号)《中共温州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办字〔2020〕2 号)精神及永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现就我街道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坚持城乡互动、全县推进的原则,以乡街道、村(社区)为单位,以志愿者为主体力量,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大力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活动项目,打造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城乡基层综合平台。 二、工作任务 (一)搭建二级组织架构。按照“实践所-实践站”二级组织体系架构,在街道一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所长,常态化推进本辖区文明实践工作和下属实践站规范化建设;在行政村(社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站长,负责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在文明单位、企业组织、两新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医院、党群服务中心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延伸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由志愿服务队负责运营,明确责任义务,公布日常实践活动清单和标准。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要有固定活动场所,并统一挂功能指示牌(实践站设在文化礼堂的可不挂牌)。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要整合利用辖区内的综合文化站、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作为活动场所;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要以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或村办公楼为主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依托各点位上现有的场所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二)组建二层志愿队伍。街道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党(工)委书记担任分队长。村(社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队,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小队长。同时,注重发挥本地乡土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新乡贤、创业创新人才、群众性活动带头人的作用,可根据实际分别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银龄志愿服务队、新乡贤志愿服务队、乡村艺术团等队伍,打造群众身边的志愿者队伍。 (三)依托二大服务平台。依托线上云平台。依托“志愿汇”和温州市“宣传嘉”资源,开发“文明之嘉”线上服务云平台,设置“点单服务”“志愿服务”“加入组织”“实践榜单”“文明资讯”“实践地图”“福利激励”等板块,建立健全涵盖全县的文明实践活动点单机制。依托工作分平台。街道整合资源、加强协调、精心组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工作平台。文化礼堂作为农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主阵地,承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功能,要按照“7651”管理运行体系,完善“理事会制”“星级管理”“月月主题制”“礼事日制”“星期天礼堂活动制”“最美文化礼堂人”选树制、“亮灯制”等七项机制,发挥学习科学理论、践行主流价值、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加强人文关怀五大功能,在资源整合、日常管理、队伍建设、内容供给等方面积极创新、扎实推进,确保“大门常开、活动常态、内容常新、队伍常驻”。 (四)完善三项工作机制。 1.建立文明实践活动点单机制。加强对各类资源的系统梳理,依托“文明之嘉”线上服务云平台,植入服务点单、志愿服务、技艺培训、电影下乡、便民服务、咨询服务、数据分析等功能,建立健全涵盖全县的文明实践活动点单机制,形成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服务闭环模式。 2.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组织开展最美志愿者、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等先进典型推选活动,定期挖掘、选树和宣传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探索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公益基金,建立星级志愿者评定机制,构建完善以志愿服务时长为基础、服务评价为补充的志愿服务评价体系,给予志愿者先进评选、积分兑换、免费保险、优惠公共服务等礼遇帮扶,在全社会形成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 3.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评价机制。探索建立永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数测评办法,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实行闭环管理、科学评价,实现项目可评估、可考核,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公信力。建立项目效果反馈督查机制,通过问卷调查、事后回访等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不断完善项目内容、改进实施方法。 三、实施步骤 (一)调研准备阶段(2020年2月-8月)。深入调研,制定工作方案并报上级审定。落实黄田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选址、设计、装修和工作人员配备工作,做好云平台建设工作,组建志愿服务队伍,邀请专家进行指导。明确各方面工作职责、工作安排、工作要求。 (二)稳步推进阶段(2020年9月-10月)。稳步推进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发挥县志愿服务总队社会组织力量,全面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三)总结经验阶段(2020年11月-12月)。接受市级考核评估验收并总结经验。 (四)常态化开展阶段(2021年开始)。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有关要求,接受温州市定期开展的交叉检查、评估验收,引导全县积极主动、富有成效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统筹协调各级志愿服务队伍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与城乡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切实提高群众对品质生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加强工作指导,推动整体发展。各科室各村社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作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领导,列入重要议程,抓好工作落实。大胆探索,在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基层阵地的精细化管理运作、人文关怀的长效提质等方面探索创新,创造各有特色的工作运作模式。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员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面对面的服务指导。要深入调查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的整体均衡发展。 (三)加强政策保障,健全激励机制。强化经费保障,街道、村社两级财政要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健全激励机制,对工作活跃、社会影响力大、群众反响好的实践所(站)给予重点支持,对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及时选树褒扬。对工作中担当作为、实绩突出的于部要优先使用,激励广大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四)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宣传,及时报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的进展,深入挖掘实践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先进经验和做法,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实践服务的良好舆论氛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