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14021/2019-109639 主题分类
组配分类 统计分析 发布机构 县统计局
成文日期 2019-12-3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其他信息

永嘉县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简析


全员劳动生产率是考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去年以来永嘉县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持续较低,影响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全员劳动生产率概况

(一)1-10月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居全市后位

1-10月,全县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3.09万元/人年(折年,下同),较去年同期增加1.92万元/人年,比去年全年提高1.18万元/人年。

从全市看,全县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低于全市平均2.37万元/人年,在全市11个县(市、区)中居第10位,仅高于鹿城(10.09万元/人年)。全县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总量较低,但是增速较高。1-10月全县增速16.0%,比全市平均高2.8个百分点,在全市11个县(市、区)中居第3位,仅低于洞头(43.8%)和瓯海(17.4%)。

(二)沿江镇(街)全员劳动生产率偏低

我县规上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江镇(街)。1-10月,东城街道、南城街道(剔除电业局)、三江街道、桥下镇和沙头镇的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8.59万元/人年、21.81万元/人年、16.54万元/人年、13.10万元/人年和14.26万元/人年,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其中东城街道、南城街道(剔除电业局)和三江街道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瓯北街道、黄田街道、乌牛街道、桥头镇和金溪镇的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均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其中乌牛街道低于10万元/人年。

(三)传统支柱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偏低

1-10月,五大传统支柱行业增加值合计占全县规上工业74.7%,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2.21万元/人年,比全县平均低0.88万元/人年。其中,泵阀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6.39万元/人年,比全县平均水平高3.30万元/人年;服装、制鞋、纽扣拉链和教玩具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为9.07万元/人年、10.02万元/人年、8.89万元/人年和12.39万元/人年,均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二、我县全员劳动生产率落后的原因

(一)工业增加值总量低

1-10月,我县规上工业增加值为54.87亿元,占全市的6.2%;而规上工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占到全市的7.3%,比增加值占比高1.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总量较低与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较高,对全员劳动生产率形成“双降”作用,导致我县在全市排名后位。

(二)我县工业劳动密集特征明显

从五大传统支柱行业看,纽扣拉链、服装和制鞋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1-10月这三大支柱行业增加值合计占规上工业的31.6%。劳动密集型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普遍偏低,这3个行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均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其中服装和纽扣拉链全员劳动生产率低于10万元/人年。

(三)新兴产业引领作用不足

1-10月,全县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据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分别是52.9%、14.2%和9.3%,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是14.81万元/人年、19.47万元/人年和15.47万元/人年。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仅比全县规上平均水平高1.72万元/人年,比全市规上平均水平低0.65万元/人年。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高,但是全员劳动生产率低于全市规上平均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据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较高,但是增加值占比较低。由此,我县三大新兴产业对全县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贡献不足。

三、下一步对策建议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推进我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释放新的增长动力,提高新兴产业占比。二是加快“机器换人”,破解中小企业“机器换人”难的问题,提高机器换人成效,有效减少企业低端从业人员。三是将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纳入企业考核奖励评定中,提高企业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重视度。如在“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权重,激励企业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