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元数据
|
||||||||||||||||||
东城街道位于永嘉县东南部,成立于2011年5月,由县城主城区上塘环城西路以东、县前路以南以及原来的峙口乡、陡门乡等地组成,辖区面积约102平方公里,是温州市区域面积最大的街道。街道下辖41个行政村、1个城市社区,户籍人口4.5万,常住人口约3.9万,外来人口约0.2万。辖区内交通便利,诸永高速、41省道、虹三线等交通主干道贯穿全境,康庄公路覆盖所有行政村。近年来,街道相继获得了国家级生态街道、省级体育强镇(街道)、市级卫生街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其中国家级荣誉1项、省级荣誉2项、市级荣誉9项、县级荣誉16项。2016年,东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求真务实,克难攻坚,有力地保持了全街道经济稳定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势头,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一年来工作回顾 (一)扎实推进实体经济发展 1.农业发展。街道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产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积极创建粮食功能区,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建成绿障敬仁片省级粮食生产示范区。恩恩农业专业合作社早稻亩产1200斤,达到省级高丰收基地标准,获奖1万元。二是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推进蓝莓、番薯、草莓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今年长源村、河屿村试种植河藕400亩,试种成功。同时继续扶持陡门蓝梅基地、番薯枣基地、绿嶂片草莓基地发展。三是积极推广新农机农具。今年新增微机51台,值保机械2台,机动喷雾器5架,报废拖拉机8台,割稻机1台,同时认真开展农业安全生产检查,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机械推广应用步伐。 2.工业发展。街道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峙口工业园区,以造纸、卫浴、阀门等行业为主。重组的恒创、长虹、中原、穗丰4家纸业生产正常,且均升级为规上企业。街道现有规上工业企业5家,2016月规上工业总产值2.88亿元,同比增长78.1%,全县排名第一。 3.服务业发展。商贸服务业发展稳定,投资7000万元上塘综合农贸市场今年7月正式营业,投资4.5亿元的浦口商业步行街工程顺利结顶,农家乐、乡村会所、休闲观光等农业服务业也逐步发展。街道现有服务业单位238家,其中限上服务业4家。2016年限上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1.6亿元,同比增长13.2%。 (二)全面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1.创国家卫生县城。深入开展创国卫宣传,清理影响城区环境卫生的“十乱”现象,督促老的上塘综合农贸市场进行整体拆除搬迁,全面对环城东路乱堆乱放的废旧木材进行清理搬运转移。一年来,街道组织清理死角垃圾600余吨,搬运转移废旧木材160吨,清理违规种菜1亩,处理家禽200羽,转移家禽500羽,处理旱厕5所,拆除鸡窝30个,拆除违法乱搭棚子20个,拆除上塘综合农贸市场和浦口蔬菜批发市场两个市场周边存量违法建筑21800平方米。硬化浦口村 、浦东村地块10处,面积2000多平方米。通过一系列的努力,街道整体环境卫生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群众健康意识、卫生意识不断增强,满意度较大提升。 2.五水共治。一是加强河道治理,辖区内共有143条河道,分别由13名领导担任河长,河长每月至少开展三次巡查并记录巡河日志。建立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制度,温州市黄河保洁公司负责河道日常保洁,确保辖区河道整洁。今年重点对山仓河进行了治理,拆除山仓河沿岸非法生猪养殖场6家,投入30万元对山仓河支流进行应急清淤和生态调水,完成了山仓河的黑臭河治理。2017年计划投入1200多万元对山仓河和鹅浦河截污纳管。二是逐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保障农村生活用水。今年投资239.3万元新建污水集中处理村1个、分散处理村4个,投资57.8万元建成珠山、翁山、河屿3个村的灌区工程,同时积极推进绍山村饮用水工程建设。 3.三改一拆。针对两路两侧、非法养殖场等重点整治区域、对象,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有效推进了诸永高速沿线、41省道沿线等重点区域的违法建筑拆除工作,成功拆除或关停了一批非法养殖场。截至10月,共拆除违法建筑100多处、97000平方米,拆除或关停非法养殖场24个。街道紧紧围绕“无违建街道”创建标准,按照试点先行、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成熟一个上报一个,全年建成“无违建村”27个、“无违建河道”1条。 4.大拆大整。“大拆大整”专项行动开展后,成立了以街道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六大专项行动小组,制定街道“大拆大整”专项行动方案。近期,针对拆违和城乡危旧房治理改造范围广、任务重、困难多的特点,街道成立了拆违攻坚指挥部,下设城区片、绿峰片、峙口片、农业线4个拆违攻坚小组,按片区和功能分配拆违任务,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同时成立了城乡危旧房治理改造提升协调工作组,负责城乡危旧房改造治理过程中的群众思想动员和政策处理工作,切实推进城乡危旧房治理改造提升协调工作。截至12月21日,街道共排查城镇危旧房1673幢,农村危旧房9222户,其中城镇D级危房26幢,全部腾空,农村D级危房25处,腾空16户,拆除9户;排查“四无”生产经营单位511家,整改380家,其中小作坊100家,整治80家;拆除违法建筑47000平方米,任务完成率104%;城中村改造项目累计签约12户,拆除12户;见面排查流动人口6721人,现在册市外流入人口数3569人,较9月底减少287人,减少7.44%;排查整治居住出租房258户,合格250户,限期整改8户,其中整改完成5户,整治后合格率98.8%,排查整治合用场所80户,合格69户,限期整改11户,其中整改完成6户,整治后合格率93.8%。 (三)持续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1.社会保障。今年新增牛伦村、林村、绿峰村、山溪头村、焦坑村、山仓村、渭石村、溪头村等8家居家照料服务中心,现有享受养老服务补贴247人。1至10月份共办理残疾人事项149件,办理护理补贴228人,生活补贴323人,无障碍设施进家庭8户20件。开展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共培训100人次。开展助残日活动,走访辖区贫困残疾人家庭,送上慰问金。 2.文体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年活动,不断加强文体设施建设,创新公共文化体系,开展多元化文体活动,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进一步丰富群众文体生活。举办梅岙村“梅花节”、 “送戏下乡”、 “美厨娘”厨艺大赛等各类活动86场次;组织各类讲座、报告会70余场;开办各类文体培训班4期;组队参加市、县举办的各类文体活动12次,获奖10次 。新建全安村文化礼堂、东城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城东社区文体活动中心,验收通过渭石文化样板村,使我街道成为全市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暨农村文化体育建设的一个学习参观点。 (四)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健全综治网格化管理。狠抓综治网络延伸工作,创新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根据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实际,按照“定格、定人、定责、定流程”的要求,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综治“网格化管理”工作,将全街道42个行政村划分为陡门、峙口、望江、城东4个网格社区组,42个网格小区组,44个网格单元,分类分级组建服务团队40支430人。细化工作方案,调整优化常态走访、信息录入、分派处理、流程管理、责任查究等一整套工作机制,确保综治机构能第一时间掌握基础信息、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和治安问题,及时将问题化解、整治。今年以来,网格内共上报矛盾纠纷48条,安全隐患474条,调处率与整改率均达100%。 2.深入开展信访维稳工作。化被动为主动,变堵访为疏导,变治标为治本,全力以赴抓好信访稳控,积极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加强劳动纠纷调处,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确保了G20、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等期间社会治安形势稳定。今年街道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8件,调解成功率在100%;调解重大疑难案件6件,涉案金额270万;受理信访35件,办理答复35件;上报涉稳信息9条。 3.稳步推进禁毒工作。街道配备专职禁毒工作人员3人,禁毒社工6人。现有在册吸毒人员319人,其中实有吸毒人员116人(包括新型毒品帮教对象27人,社区戒毒对象22人,社区康复对象28人,其中6人决定书未开,在押39人)、六类人员203人。今年复吸29人,新增吸毒对象13人。社区戒毒本年应尿检143次,已检128次,尿检率为90%;社区康复应尿检112次,已检99次,尿检率为88%;帮教对象27人(其中1人不做要求),已建档23人,建档率85%;美沙酮任务数7人,现在服数8人;就业安置落实人数202人,安置点为永嘉县三联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目前已安置3人。 4.加强安全生产保障。全年排查生产经营单位166家,排摸出安全隐患197项,开具整改指令书15份,责令当场整改112条,限期整改85条,已全部督促整改完毕;张贴宣传画报400余份,发放传单1500余份,悬挂横幅50条、各类挂图和标语135套,下发安全生产培训教材1000余本;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累计培训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员150余人,企业员工860余人,村居安管员、网格管理员80余人。全年无重特大事故发生。 (五)不断加强党的基层建设 1.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组织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组织讨论四个专题和党性、宗旨、作风“三问三查”,组织观看《做合格党员》、《郑义门》等视频纪录片,全面加强党员教育,深化党内教育。认真开展党组织“三张清单”、党员“一张清单”工作,根据问题整改落实。组织成立44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共650余名党员志愿者,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任务,定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推进红色细胞工程建设。全面开展党员联系群众服务民众行动,积极开展走亲连心大走访活动,街道领导干部、驻村干部走遍了全街道42个村和社区、10家重点企业和60户重点困难户;深入贯彻落实“五件宝”制度和“鱼水情”行动,街道干部联系村党员、村民代表、困难户1476户;设立联系干部阳光牌和周行程公示栏,增强工作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组织开展“点亮微心愿、共筑中国梦”活动;发挥“民情E通”微信平台作用,开展微心愿认领、星期六志愿者活动,解决实际民情困难申诉295条。 3.强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明确领导分片包村驻企联系点制度,每季度定期召开基层党建例会、协调会,着重解决发展党员、村组织建设、后进村转化等党建工作问题。全面开展党组织五星争创、“先锋指数”考评、党员民主评议和“三个一”管理等工作,共评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8个,先锋党员38人次,整改警示信教党员3人,吸收预备党员21人,预备党员转正27人。整顿软弱涣散村党支部,强化村级组织带头人的思想意识和管党意识,三项承诺基本得到落实。严格执行“五议两公开”制度,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有效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完成梅岙、焦坑等2个村民中心标识安装,创建峙口等13个党建示范点,河屿、全山、茅竹坑、平坑等4个办公楼未达标村开展审批,全安、焦坑等2个村新建办公楼投入使用。 4.开展农村作风巡查。今年7月,召开农村基层作风巡查推进会,成立了街道作风巡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党群副书记担任组长,街道纪工委书记担任常务副组长,下设5个巡查组,巡查组组长由片长担任,开展交叉巡查。今年共对5个村开展巡查工作,梳理问题19个,办结11个,纪检监察机关立案2起。农村基层作风巡查营造了浓厚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氛围,有效化解了农村信访问题,健全完善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机制,夯实了村级党建工作的基础。 5.筹备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通过前期排摸,切实掌握了各村的基本情况、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和村干部的适岗度情况,通过组织开展作风建设五大行动和清风行动双行动,为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提供了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街道持续抓作风建设,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今年共书面检查处理4人,口头批评6人,警示谈话4人,党纪处理和组织处理3人,提醒约谈相关责任人51人次,发放整改通知书15份,对2个村进行重点财务审计。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经济基础薄弱,经济转型升级难度大。街道规上工业以造纸业为主,结构单一,商贸服务业底子薄,以小微企业为主。 (二)基层组织薄弱,各村社情民意复杂,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不高,村务工作处理不规范。 (三)历史遗留问题多,特别是浦口、前村的农转非、农嫁城、农嫁女,浦东村的安置房烂尾楼等利益纠结问题,解决难度大,信访维稳压力较大。 (四)“大拆大整”推进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一方面是街道职能有限,比如不具备城乡危旧房治理改造提升、城中村改造中涉及的建设职能;另一方面拆违涉及部门较多,历史遗留问题大,比如上塘环卫所、永嘉公交集团出租的汽车修理厂,供销合作联社在峙口的烟花储存仓库,县经信局下属的工艺印刷乐器厂、商业经济开发公司、医药公司、水产公司等出租违法建筑。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2017年,街道将以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线,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三区两美”、“一带两片多组团”决策部署,抓早、抓实、抓主动,以民生幸福、社会稳定为重点,着力推进“大拆大整”、“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等专项行动,为县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做好经济转型升级服务。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造纸行业繁荣与发展,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打造沿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思路,推进上塘公共服务带动圈建设。 二是打造优美城乡环境。着力推进“大拆大整”专项行动,强化“五水共治”、“ 三改一拆”、“ 四边三化”等环境整治工作,打造“美丽东城”。 三是狠抓民生幸福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开展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四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健全综治网格化管理,积极做好信访稳控与化解,加大禁毒力度,全力保障生产安全,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和谐。 五是狠抓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红色细胞工程建设,强化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抓好村级组织换届工作,落实党员干部廉政建设,促进干部工作重心下移,多为群众办好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