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14021/2008-110151 主题分类
组配分类 统计公报 发布机构 县统计局
成文日期 2008-03-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其他信息

2005年永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永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三带两极一目标”战略构想,突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突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突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奋发图强,锐意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一、综 合
  
  2005年,全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118.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4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5亿元,下降4.3%、第二产业增加值75.60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38.32亿元,增长12.8%。第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4.2:63.6:32.2 ,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13370元,增长12.3%。
  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21666元/人,比上年提高9.3%,其中第一产业3146元/人,与上年基本持平;第二产业42423元/人,比上年提高0.1%;第三产业18221元/人,比上年提高13.8%。
  价格水平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53%,其中食品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8.09%;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1.30%;工业品出厂价格和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比上年分别上涨1.88%和5.5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仍不够合理,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企业“低、小、散”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欠发达乡镇的面较广;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高技术产业发展缓慢;土地、电力等生产要素制约和环境压力加大;社会保障任务依然较重,农村公共卫生体系还很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有待加强。


    国民经济主要经济指标

指标      

单位      

2005      

2004      

比上年增长(%      

生产总值      

亿元      

118.97      

104.89      

11.5      

人均生产总值      

     

13370.00      

11909.00      

12.3      

工业总产值      

亿元      

287.34      

250.05      

14.9      

农业总产值      

亿元      

7.99      

8.04      

-0.6      

财政总收入      

亿元      

12.33      

10.62      

16.1      

出口总额      

万美元      

13306.00      

7809.60      

70.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9.59      

37.26      

6.3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亿元      

35.96      

31.85      

12.9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亿元      

112.68      

96.41      

16.9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亿元      

83.31      

74.96      

11.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518.00      

13365.00      

8.6      

农民人均纯收入      

     

4751.00      

4335.00      

9.6      

  
  二、农 业
  
  2005年,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总体思路,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农村城镇化的目标,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大政府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努力克服台风、寒流等自然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农业损失降到最低。2005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79877万元,现价比上年下降0.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下降3.1%。
  农业情况。粮食播种面积继续下降,减幅也继续趋缓。全县农作物播种总面积48.48万亩,比上年减少3.1%,其中粮食面积32.70万亩,比上年减少0.82万亩,下降2.4%。全年粮食总产量10.05万吨,减少0.35万吨,下降3.4%,其中早稻0.45万吨,晚稻6.36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19.6%和下降2.0%;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0.74万亩、总产量12.22万吨,分别比上年减少0.56万亩和0.94万吨,茶叶、药材、果用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继续增加。
  林业情况。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和生态建设,2005年木材采伐量为3.69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05万立方米。毛竹采伐量的为11.5万根,比上年减少0.5万根。全年共完成零星植树20万株,当年新增育苗面积75亩。迹地更新面积大增,今年新增面积28455亩,是去年的7.9倍。林产品比去年是有增有减,竹笋干产量430吨,比上年增加20吨,板栗615吨,比上年减少30吨。
  牧业情况。家禽养殖稳步发展,畜产品产量略有下降。年末,生猪存栏13.48万头,比上年下降4.1%,家禽存栏137.24万只,增长14.3%;全年生猪出栏17.22万头,家禽出栏309.19万只,比上年分别下降5.9%和3.1%。全年肉类总产量为18547吨,比上年下降4.2%。
  渔业情况。水产养殖发展良好,水产品总量略增。年初,全县水产养殖形势较好,碧莲、花坦、大若岩等乡镇陆续创建了“千亩稻田养鱼科技示范基地”,并且拨出33万元的科技资金,专门用于稻田养鱼的科技研究和发展,但受台风影响,水产品收获不如预期理想。在五次强台风的侵袭下,全年渔业水产品总产量2381吨,比上年增产8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规模经济带动力继续增强。在工业发展“12345”工程的强劲带动下,各级政府和部门坚持扶大扶强扶优,全县工业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2005年全县工业仍然保持稳健发展的态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87.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9%,比年初目标任务提高了2.9个百分点。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7%,直接拉动GDP增长6.8个百分点。据12月工业快报数据资料显示,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以下同口径)累计实现产值209.05亿元,比上年增长20.6%。重点工业企业的经济规模继续扩大,规模经济带动力进一步显现。至2005年底,全县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35家,只占全部规模企业的7.3%,共完成工业总产值有129.19亿元,占全部规模企业产值的比重却高达61.8%;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突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5年,永嘉县皮鞋、服装、泵阀、钮扣拉链四大支柱产业共完成规模以上产值167.16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0%,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87.0%,直接拉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8.3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市场份额逐步扩大。2005年末,全县拥有无区域企业30家,中国驰名商标6枚,中国名牌产品4个,国家免检产品21个;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大幅度提高,实现速度、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全县47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214.51分,比上年提高22.43个百分点;其中资本保值增值率144.07%,比上年提高了15.58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8.22%,比上年提高1.65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8.87%,比上年提高了0.15个百分点。全年累计产品销售收入205.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实现利税总额24.84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65375元/人,比上年提高了5845元/人。
  建筑业发展放缓。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23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全县现有建筑企业21家,比上年减少2家,其中二级资质企业有8家。2005年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32.53亿元,比上年下降6.8%,其中本年新签订合同额20.16亿元,比上年下降7.8%。全年共完成建筑业产值19.14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竣工产值16.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施工企业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7.4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2%,房屋竣工面积达到71.9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0%,竣工房屋价值5.71亿元,比上年增长3.4%。实现利润总额7132万元,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6033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5.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0.13亿元,比上年增长30.8%;限额以下投资完成额5.83亿元,下降33.9%。
  房地产开发快速增长。2005年,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34家,计划投资12.5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4%。实际完成投资10.72亿元,增长149.9%;施工面积118.43万平方米,增长7.8%;竣工面积30.57万平方米,增长13.6%;实际销售面积32.33万平方米,增长45.3%,实际销售额13.51亿元,增长99.0%。
  重点工程进展良好。全县计划安排重点建设项目31项,计划总投资175.7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63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7项,新开工14项,累计完成投资24.24亿元,完成年初计划107.1%。交通工程建设成就显著,金丽温高速公路永嘉段工程建成,于10月31日顺利通车;诸永高速公路永嘉段、温州绕城高速北线永嘉段、41省道永嘉段三期等工程圆满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县乡村康庄工程和县道路面硬化工程全面完成年度计划;瓯北客货运中心客运大楼已竣工验收。电力、水利项目进展较缓,除县城防洪工程主体竣工、县西向供水工程刚刚起步、110KV东瓯输变电主体工程进场施工外,其他项目均未启动。城建、流通项目中县城供水管网第二期工程年底基本完成,县城永建路北段旧城改造B区土建完成,县粮食储备库完成初步设计和环评批复。文教卫体项目超额完成计划,永嘉中学、浙江电大永嘉学院、县实验小学和县卫生中心大楼土建部分基本完成,县实验中学也已破土动工,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保持平稳增长。2005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9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7.48亿元,增长16.6%;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2.11亿元,增长4.1%。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5.05亿元,增长12.5%;餐饮业零售额4.43亿元,增长3.9%。
  商品交易市场有所萎缩。2005年全县各类商品市场交易额均有不同程度下降,2005年末,全县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34个,其中超亿元市场1个。全年累计成交额23.73亿元,比上年下降6.2%,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22.40亿元,下降1.4%;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1.33亿元,比上年下降48.6%。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增长迅猛。全年进出口总额1542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6.0%,其中出口总额13306万美元,增长70.4%;进口总额2119万美元,增长122.6%。全年共有17家生产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累计已达120家,自营企业完成出口额10785万美元,同比增长79.9%。利用外资大幅增长,2005年共批准外资项目22项(包括增资项目),合同外资656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05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度增长144.4%、237.5%和155.6%。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扩大。2005年全县新批境外企业5家。带动出口1500万美元,到目前为止我县累计在境外设立12家办事处、6家销售子公司。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完成增加值1.69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31904万吨公里,其中公路20556万吨公里,水运11348万吨公里。全年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06673万人公里,其中公路105215万人公里,水运1458万人公里。全县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35.46万吨。年末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为943.58公里。金丽温高速公路永嘉段已建成通车;诸永高速公路和温州绕城高速北线实现如期开工;41省道千石至岭下段和永嘉段第二期改建路基工程已竣工;“乡村康庄工程”全面实现通乡公路“双化”目标。
  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33亿元,增长14.4%;电信业务总量4.87亿元,增长17.1%。全年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9.35万门;本地电话用户25.69万户,增长5.5%,其中农村电话用户12.35万户,增长2.2%;移动电话用户34.25万户,增长20.2%。全县固定电话普及率达每百户96.62部,移动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38.34部。国际互联网用户数5.18万户,比上年增长23.6%;各类数据通讯端口32312个。
  旅游业发展良好。全年旅游总收入3.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国内旅游人数57.87万人次,增长10.3%;接待境外游客0.13万人次,与上年持平。2005年完成了《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永嘉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完成初稿;楠溪江生态广场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继续快速增长。2005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23326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1245万元,增长17.0%。地方财政支出70311万元,增长13.8%,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24568万元,增长15.7%;卫生事业费支出4734万元,增长16.1%;科技支出1006万元,增长15.0%;支农支出5593万元,增长14.5%。
  金融机构金融存贷平稳增长,资产质量有所改善,现金净投放量增加。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2.68亿元,比年初增加16.07亿元,增长16.9%,其中银行存款余额增加10.16亿元,增长13.5%;各项贷款余额83.31亿元,比年初增加8.54亿元,增长11.1%,其中国家银行贷款余额增加3.87亿元,增长6.5%。在新增存款余额中,机关团体存款比上年减少0.11亿元,居民储蓄存款新增11.25亿元;在新增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增加6.1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33亿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8.13亿元,比年初增加11.25亿元,增长19.8%,全县户均存款已达2.56万元。年末,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1.23亿元,不良率为1.4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2005年,全县金融机构现金收入738.46亿元,现金支出760.38亿元,投放量为21.92亿元,比上年增加6.73亿元,增长44.3%。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22895万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950万元,增长19.0%;人寿险保费收入15945万元,增长18.6%。已决赔款6739万元,比上年增长1.2%。
  
  九、教育和科技
  
  教育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县认真实施“科教兴县” 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改革与发展力度,教育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2005年末全县共有幼儿园247所,在园幼儿21774人;小学共176所,在校生68746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普通中学65所,在校生46494人,其中普通初中52所,在校生31011人,学龄人口入学率99.7%。教师队伍不断充实壮大,2005年全县拥有小学专任教师3114人,比上年增加175人;中学专任教师3202人,比上年增加142人;幼儿园教职工1469人,比上年增加65人,其中专任教师1083人,比上年增加18人。全县小学、初中、高中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师数分别为4.5、6.5、5.5人。 教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办学条件继续改善。实验小学、永嘉中学、永嘉电大等建设工程基本完工。全县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24568万元,同比增长15.7%,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34.9%,比上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年内新增校舍总面积25535平方米。学校藏书169.85万册,增加7.32万册。中小学配备计算机5564台,比上年增加701台。
  科技事业又有新进展。全年下达科技计划项目三批,共立项目70个,财政投入科技三费823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工业科技项目21个,投入资金279万元,农业及社会发展科技项目41个,投入资金296万元,综合性项目8个,投入资金123万元。全年获得专利授权89件,发明专利3件。全年签订各类技术合同54项,协议交易额8520万元。2005年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7家,其中国家级1家。至2005年末,全县共有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9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2家。组织重大科技攻关,共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5项,省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2项。获国家级新产品1项,省级新产品20项。
  人才引进渠道拓宽,人才培训工作加强。2005年,共引进各类人才546人,其中高中级职称79人。全年初定专业技术人员450人,聘任专业技术人员375人。全年职业技能培训8434人,其中3809人实现再就业,转移就业率达65.3%。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群文活动丰富多彩,2005年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艺术演出315场。文学创作成绩喜人,县文化馆组织编排小组唱《水墨村庄》获浙江省第五届歌曲新作演唱大赛创作和表演金奖。市第二届群众声乐比赛获一等奖4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5人。全县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覆盖率为90.3%;电视台1个,电视覆盖率为94.02%。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11.5万户,入户率为42.96%。逐步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着力开发视频点播、数据广播、互联网接入等网络多功能服务业务,年末全县数字电视用户101户。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全年财政卫生经费支出4734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62个,其中医院3个,卫生院58个,预防保健机构1个;各类诊所、门诊部6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1个。年末卫生机构实有床位795张,卫生技术人员1351人;全县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99人。2005年基础免疫接种率分别为:乙肝疫苗99.14%,卡介苗99.57%,糖丸98.84%,百白破98.79%,麻疹99.22%。孕产妇系管率为94.6%,儿童系管率为95.1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8‰,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为76%。
  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05年,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组织举办面向不同阶层的各种各类运动会10多次,参赛人数5000余人;全县中、小学校体育达标合格率97.6%,其中优秀率28%,良好率32.5%,及格率31.9%。全年参加市级运动比赛,共获35枚金牌,47枚银牌,48枚铜牌。
  
  十一、环境保护
  
  坚持“三并举、三并重”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继续实施“碧水、蓝天、绿色”三大环保工程,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强化生态建设与保护,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永嘉生态县建设规划》已由县政府颁布实施。全县400多户家庭申请创建生态户,目前已有300户家庭达到“县级生态户”标准。全县环境保护机构1个,环保系统各类工作人员103人。2005年全县90家企业建成污染治理设施并通过验收,13家企业停产。全年现场监督检查次数5837次,环境治理违法案件立案271件。全年污染源治理总投资3057万元,征收排污费1360万元。全县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961万吨,比上年增长2.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1938万吨,比上年增长2.6%;工业烟尘去除量1994吨,比上年增长4.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5.3%,烟尘控制区总面积9.36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总面积2.96平方公里。
  
  十二、人口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得到控制。2005年末,全县总户数26.59万户,总人口89.3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3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68万人,女性人口41.89万人,年平均人口88.98万人,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1.9%。2005年全县出生人口11421人,其中女婴5175人,人口出生率为12.83‰,比上年下降1.1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3803人,死亡率为4.27‰,比上年下降1.2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56‰。年内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21:100人,比上年降低6个百分比。
  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2005年全县计划生育率85.15%,比上年提高4.70个百分点,晚婚率58.17%,比上年提高5.68个百分点。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5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18元,比上年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6.7平方米。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51元,比上年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农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38.92平方米;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13元,增长19.6%。全县农村居民家庭固定电话普及率为82.5%,农村每百户拥有彩电达113台、移动电话113部、计算机14台。
  就业人数增加。年末全县从业人员54.91万人,比上年增加1.66万人,其中,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7.78万人;一产、二产、三产就业人员分别为 16.06万人、17.82万人、21.03万人。全年新增就业岗位4251个,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08人;全年职业技能培训8434人,其中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5836人,高技能人才培训403人,技能鉴定3122人。培训后3809人实现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5%。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5年末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6435人,比上年增加19755人,其中企业职工参保人员55782人,比上年增加14706 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31000人,比上年增加410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8102人,比上年增加13246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17823人,比上年增加2700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6876人。救济福利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县年末实有社团数90个,拥有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865个,福利企业49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55个,在院人数1091人,比去年增加295人。全县目前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5262户,共10535人,比上年增加了470户,929人,其中城镇居民141户,319人,农村居民5121户,10216人。全年发放低保金571.56万元,户均低保金1086元,比上年提高21%,人均低保金543元,比上年提高19%。慈善救助作用显现,全年共筹集社会各界慈善资金100余万元,累计救助人数3400多人次,累计总支出达259.08万元。
  
  
  注:(1)本公报所列部分数据仅是快报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均生产总值按年平均户籍人口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