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14001/2006-214691 主题分类 经济发展计划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县府办
成文日期 2006-07-2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永政发〔2006〕83号 其他信息 下载阅读版

永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永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永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县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六年七月十八日

永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规划纲要

“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中央提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永嘉作为与温州城市一体化发展态势强烈的瓯江北岸县,同时又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交汇特点突出的欠发达县,“十一五”时期,是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实现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和战略时期,认真编制和实施永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促进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推进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区域综合实力匹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中共永嘉县委关于制定永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为依据,《纲要》着重突出未来五年全县发展的方向、目标和基本战略,着眼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重大问题,明确政府作为和政策取向,是指导“十一五”全县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各级各类规划、制定经济政策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背景

第一节 “十五”发展成就

“十五”期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实施“三带两极一目标”战略,大力谋发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五”计划既定目标基本实现。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县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按经济普查数据,2005年预计达到118.97亿元,年均增长13%;人均 GDP 预计13300元,年均增长12.5%;财政总收入达到12.33亿元,年均增长24.5%;工业总产值预计287.34亿元,年均增长率15.5%。

二是产业调整取得实效。工业优势产业品牌效应、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显现,取得了“中国泵阀之乡”、“中国纽扣之都”、“中国拉链之乡”等国字号名片;农业粮经比例调整为39.3:60.7,培育了粮食、畜禽、蔬菜、茶叶、水果、田鱼等六大主导产业,获得了“中国乌牛早茶之乡”称号及乌牛早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标志;第三产业规模明显扩大,增加值保持与生产总值同步增速。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2:63.6:32.2。

三是城镇化大力推进。“十五”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1.2亿元,一批水、电、路、通讯、水利防洪、市政、工业园区和社会事业领域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有力缓解了“瓶颈”制约。以上塘、瓯北城市建设为重点,县域中心地位显著提高,沿江地区接轨温州持续推进,中心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全县城市化水平提高到45%左右。

四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先后迈入全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行列;较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段教育、学前教育和农村教育条件明显改善,创建教育强县获得阶段性成果;广播电视、文化、体育等事业持续发展;县、镇(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卫生院危旧房改造基本完成,公共卫生体系得到加强;城镇职工基本保险扩面较快,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顺利;民政、计生、残疾人、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社会事业明显进步;生态县建设全面启动;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五是城乡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518元和4751元,年均分别增长8.3%和7.7%以上;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及居住等消费比重迅速上升,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了从满足温饱需求的生存型向发展型、消费型和享受型迈进;农村公共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实现全部行政村通电、通电话,93%行政村通邮,72%行政村通等级公路,79%行政村通有线电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2.3%。

六是改革开放持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小城镇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社会事业机构改革稳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逐步深化;民营经济发展良好,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扩大,利用外资能力大为提高,境外营销网点、加工贸易、贴牌生产、品牌合作等拉动贸易作用显著。

第二节 阶段判断和面临问题

综合分析发展阶段,我县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在城市化水平上尚有不小差距;参照我省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判定我县平均水平已达基本小康,部分欠发达地区由温饱解决向生活宽裕的小康水平迈进。

“十一五”期间,我县要力争从目前人均GDP 1600美元向全面小康社会的人均3000美元挺进,面临的是一个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是一个“分水岭”的阶段。

前瞻目标,结合目前县情,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经济持续增长难度加大。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效益没有大的提升;工业以传统产业为主体,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不强;旅游业发展不快,服务业发展滞后。土地、能源、人才、技术等资源和要素制约严峻,环境承载能力减弱。

二是城市化水平偏低。沿江区域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区和中心城镇的功能培育不足,辐射带动不强,非沿江城镇规模偏小,对外联系不便,缺乏比较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增长点。

三是内外开放度不高。企业内生机制较强,但开放性不够,以产业配套和产业关联为基础的内外资利用水平偏低;区域合作交流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对外贸易以量大价廉取胜,受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的影响度较大。

四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沿江五镇经济总量占到全县的96%,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比扩大为3.05:1,欠发达乡镇发展乏力,偏远山区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利用率低,农民增收困难,贫困人口面广量大。

五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农村社会事业体系薄弱;外来人口和弱势群体权益保护有待改善;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等关乎民生的社会体系建设需全面加强。

六是发展环境亟待改善。政府角色“越位”、“错位”、“缺位”和“不到位”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城镇管理水平不高,公共创新平台支撑偏弱,信息、运输服务等滞后产业发展需要。

第三节  外部环境和发展优势

“十一五”期间,受国内外宏观背景和区域发展环境影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要有:

——经济全球化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持续加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国际转移不断扩大;我国入世承诺全面兑现,也直面反倾销、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的严峻挑战,我县获得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国内经济增长和区域合作加强。“十一五”期间,国内经济进入消费、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和生产、生活加快转型的新一轮增长期,区域一体化不断推进,我省“一域三带四圈”格局构建,共同构成了我县开放发展的环境。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拉动作用不断加大,我县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明确,同时调整的难度也较大。

——科学发展观成为主基调。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县只有谋求发展的转型,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时期,我县发展的优势条件也相当突出,应努力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力,提升现实竞争力。

——区位优势。温州瓯江流域北岸经济带、温州大都市区的重要组团和生态休闲“后花园”的区域地位不断加强。

——交通优势。随着甬台温铁路、金丽温、诸永和温州绕城高速公路以及国省道干线在境内的连接成网,与温州城区的产业接轨和城市接轨、与周边地区的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

——产业优势。已形成比较优势突出的泵阀产业集群、教玩具、纽扣拉链产业区块以及鞋服品牌集群,在温台沿海产业带占有相应的地位。

——资源组合优势。生态资源、文化资源、资本资源、外出永嘉人的营销网络资源和区域合作的基底资源等优势突出。

——机制灵活优势。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市场意识强、机制灵活,具有较强的活力和可观的潜力。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纵深推进“三带两极一目标”战略,以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自主创新和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改善城乡发展面貌,实现经济、社会、自然更加和谐,城乡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到2010年,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 基本战略

以“生态型的温州都市区组团、特色型的温台先进制造业基地、“文化型的乡村度假休闲胜地”为基本定位,重点实施“沿江一体化战略”、“区域化互动战略”、“产业升级战略”、“生态立县战略”和“和谐进步战略”,全力形成瓯江北岸优势功能突出、富有活力的特色产业县、和谐小康县。

——沿江一体化战略。以基础设施一体化、社会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加快沿江一体化步伐,突出中心城区功能培育和辐射,加快与温州城市的南联,全面打造沿江金色产业带和瓯江北岸活力组团。

——区域化互动战略。坚持沿江、沿溪、沿山互动原则,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借助于交通网络的构筑,整合区域布局,合理界定开发重点,加快中心城区、中心城镇和功能节点的培育,优化区域结构,不断增强协调互动发展能力。

——产业升级战略。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扩大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规模,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支持主导产业的上、下游配套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并与城市化进程紧密结合,逐步实现三次产业协调互动、渗透融合的发展格局。

——生态立县战略。立足生态资源禀赋,以环境生态、经济生态为抓手,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成长与环境保护的相协调,推进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的互动,深度挖掘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空间,突显“山水永嘉”的生态竞争优势。

——和谐进步战略。以科教文卫体和精神文明、法治社会建设为主体,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以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安全、保障群众安居乐业为主要内容,增进社会和谐;以构建服务型政府,提高社会组织和社会管理水平为主攻方向,不断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第三节  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力争到2010年,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并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2、具体目标。根据总体目标,确定“十一五”时期各项具体指标如下: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达到21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3000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7:62.3:35;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3%,达到22.7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达到52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280亿元。

——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基本构建起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中心城镇为骨干,以一般建制镇为重点的现代化城镇体系,成为交通、信息、公用设施联结一体的城市,上塘-瓯北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4.8平方公里,全县城市化水平达到50%左右。

——科教支撑明显增强。 R&D占GDP比重达2.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5%以上;人才总量达2.8万人;初中毕业升高中段比例达93%,全面普及十五年教育,初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年。

——社会事业发展步入新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0‰以内;千人均医师数1.6人,千人均医院床位数1.8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参保人数分别达10万人和7万人,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80%以上,被征地农民实现基本生活保障全覆盖;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就业持续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公共应急体系基本建立,社会综合治理水平和城乡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年均增长8%;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增长幅度;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0.3和0.4以下;城镇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98%和90%,农村有线电视覆盖率达9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0%,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达95%。

——改革开放显著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市场化与区域合作水平显著提高,开放性经济达到新水平,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8%,期末达到3亿美元,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总额1.8亿美元以上。

——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形成。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要求,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40%,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50%,森林覆盖率达65%,70%以上的乡镇达到或基本达到省级生态乡镇或全国优美乡镇标准,全县防灾减灾体系基本建立,并在2007年达到国家生态示范区标准。

——循环经济发展良好。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得到大力推广,单位GDP综合能耗相对“十五”期末下降12%,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9%,工业用水重复率达35%,清洁生产和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取得实质性突破,节约型社会的导向机制初步建立。    

第三章  优化空间格局

按照“接轨温州,中心突破;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思路,突出城市核心和片区中心城镇的功能培育,加强重点发展轴线和功能区块的要素配置,注重发挥小城镇的特色优势,形成集约化发展格局。

第一节  培育一个核心

按照“两镇同城”理念,打造上塘、瓯北城市核心,形成城市功能完善、服务和带动力强的中心城区,辐射全县。以交通关卡的打通、区域快速道的建设形成“上塘至瓯北十分钟交通线”,以三江片的建设强化与温州城区一体化态势,以黄田、罗东等板块的功能互补加快构建坚实的城区体系。

——打造上塘片“社会公共服务中心”。突出行政管理、教育、文化中心的优势,通过完善设施、创新服务、提升水平,全力培育现代化的行政办公、科研教育、社会事业和商业服务功能。加快中塘、下塘组团开发,推进跨江发展,拓展发展空间,并以此带动旧城改造,促进行政、商业、金融、教育、文化等功能布局的合理调整。加快道路、城镇出入口、社会设施、公园绿地、市民广场等的统筹规划和建设,与瓯北“轴线连接、相向推进”。注重山区片和上游峙口片的统筹开发,注重为楠溪江风景区的旅游配套服务,发展特色是适宜人居的生态休闲县城。

——打造瓯北片“工业商贸流通中心”。是融入温州都市商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县商贸、居住、休闲中心。实施“西拓北进”,完善交通路网,强化城市配套,以104国道、瓯北大道、双塔路和阳光大道为东西向轴线,以王家圩路、罗浮街、新桥路、昌新路和三桥路为南北向轴线,拉开沿江城区框架,加快东片襟江路旧城拆建,全面打造滨江休闲娱乐带、商贸黄金区和沿河沿山休闲居住线。同时做大做强泵阀工业园区,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高端产业,培育工业性服务业,使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推进。

——打造黄田-罗东片“温州北部交通枢纽”。围绕诸永、绕城高速公路互通枢纽和甬台温铁路永嘉段站场的建成,大力培育以区域性交通集散和物流为主导、以城市居住和公共设施服务为配套的综合功能,并通过仙清线和金水路向南北方向辐射。要充分发挥生态景观优势,打造楠溪江最长的岸线居住区,与罗东形成优势生态组团。

——打造三江片“高品位旅游商务度假中心”。根据三江片控制性详细规划,全力打造温州高品位旅游商务度假中心。以瓯江过江通道建设为龙头推进与温州主城区的融合,南联温州,加快瓯北大桥、三江堤线工程建设,推进片区商务楼宇、会展设施、休闲设施的有序布局,发展商务洽谈、商务休闲、贸易服务、金融保险、研发信息等产业,与瓯江南岸的温州现代生活区互为补充,成为两岸一体化发展的标志性区块。

第二节  构筑三个发展轴

以城乡交通网建设为契机,推进沿江、山区两大区域互动、协调并进,大力构筑县域三个发展轴,带动整体发展。

一是沿49省道、104国道、金丽温高速公路和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开放式的瓯江发展轴。

含上塘、瓯北、桥下、桥头、乌牛等城镇,连带西溪、徐岙乡,是沿江金色工业产业带的主要区域。要通过同温州市区“五桥”快速交通和延伸连接甬台温高速的优势,形成“区域半小时经济圈”。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社会设施配套的一体化,实现区域资源最大化的共享度。要进一步注重规划先导作用,合理区域分工协作,优化产业布局。乌牛、桥头、桥下要加强接受中心城区辐射和带动的能力,西溪、徐岙要加强接受桥下辐射和带动的能力,不断拓展同温台周边区域和金丽温高速沿线的产业合作空间。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活生产配套服务业。

二是沿诸永高速、41省道发展的大楠溪发展轴。

含沙头、岩头、枫林、岩坦和黄南等乡镇,涵盖了沿溪绿色旅游开发带的主要区域,是一条连接沿江和山区、生态优势突出的交通轴、景观轴,是与丽水、杭州最短捷径的潜力轴。要以交通畅通构建有机联系的城镇体系,中心城镇要不断完善城镇配套,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沿线乡镇要积极培育旅游集散和旅游服务功能,并做到功能互补。实施楠雁公路改建,打造“楠溪江-雁荡山”旅游精品线,加快同杭、绍、金衢丽等旅游干线的融合。重点发展生态旅游、高效生态农业和基础设施配套服务。

三是沿永缙公路发展的小楠溪发展轴。

永缙公路连接41省道,沿小楠溪向西北延伸,途经渠口、大若岩、碧莲、山坑、巽宅、界坑等乡镇并与缙云连接。该轴是我县中部的干线公路经济带,是西部山区发展的主轴。加快永缙线坦下至界坑、巽宅至界坑公路改造,提高节点城镇的联系能力,同时承接南北向“一纵”的永嘉西北通道(溪下-应坑-山坑-碧莲-昆阳-徐岙-桥下)的规划建设,贯通南北,成为有机联系沿江地区和北部山区的中部轴线。要突出培育碧莲-大若岩片区的城镇综合服务能力,集聚人口,辐射周边。重点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和社会设施配套服务。

第三节  打造三个圈层

依据区域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条件,结合发展的要求和相应生态功能的发挥,明晰发展定位,打造“三个圈层”。

一是楠溪江上游的生态保障圈层。

覆盖了我县北部大部分的山区,是沿山特色资源开发带的主要区域,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导,兼有生态经济林业和生态旅游等服务功能。要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巩固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强自然小区保护,运用工程措施和综合措施降低环境灾害,提高生态安全系数。同时鼓励高山和偏远地区的下山脱贫以及自然保护(小)区的生态移民。

二是楠溪江中游的生态产业拓展圈层。

是楠溪江主体景区和我县绿色农业示范区域。要加强旅游开发力度,完善旅游配套,提升旅游品位,尤其要加快旅游交通的关卡打通、联网成片和旅游节点城镇的功能培育;加强生态农业的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手工业,逐步形成以旅游为主导、结合生态农业开发和农特产品供给的发展格局。

三是楠溪江下游和沿瓯江的城市产业主导圈层。

以沿江一体化为平台,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抓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带动性强的工程和项目,形成融入温州都市区的瓯江北岸产业带。以先进制造业、服务业、新兴产业为主导,突破支柱产业的升级换代,拓展新兴产业的门类和业态,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在重点区块发展楼宇经济、商贸物流、贸易服务、生产服务等现代产业。

第四节  划定主体功能区

结合发展的要求和相应生态功能的发挥,将县域分为四类空间开发适宜性及管制区域。

1、优化开发地区。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地区。空间范围:主要包括上塘旧城区、瓯北旧城区和桥下、桥头、乌牛的旧镇区。发展方向:以打造现代化城区和中心城镇为目标,优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设施、社会设施配套,加快城区和镇区产业“退二进三”,优化人居环境,构建便捷舒适的生活服务体系和为周边工业基地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体系。

2、重点开发地区。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的区域,是协调全县城镇体系、拓展城市空间的主导区域。空间范围:主要是楠溪江下游重点开发带和沿瓯江重点开发带,包括上塘新城区(中塘、下塘、江东组团)、黄田-罗东片和三江片、瓯北泵阀工业园区、桥头、桥下、乌牛等沿江城镇拓展区、西溪、徐岙工业区块、峙口到沙头的滨江适宜建设区、岩头-枫林建设区、碧莲-大若岩建设区和岩坦建设区、巽宅建设区。发展方向:要切实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相协调的发展道路,加强土地、水、电等要素资源的集约利用,推进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注重培育资金、技术、产业和人口的集聚能力和对周边的辐射作用,成为全县城市化推进的重要区域。

3、禁止开发地区。指各类自然保护区和一级水源保护区,以及其他需要强制性保护的区域。空间范围:主要是北部山地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区,包括楠溪江源头保护区(含潘坑、溪下境内的自然保护小区)、楠溪江水源涵养区、正江山林场、金溪、北溪水库保护区等。发展方向:以严格的整体保护为主,禁止一切可能会污染水源的活动,禁止擅自改变景区的自然地形地貌、山水环境、建筑风格和样式等。强化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加快人口外迁步伐。

4、限制开发地区。指生态环境较脆弱、集聚经济和人口的条件不够好的区域。空间范围:包括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以外的行政区划范围,含楠溪江国家级风景区的一、二级保护区,大小楠溪中下游和其他一些沿山、沿溪生态敏感度较高的区域。发展方向:实行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维护自然生态为主的生态功能,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禁止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第四章  推进城市化进程

第一节  优化城镇体系

积极构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片区中心城镇为骨干,以一般建制镇为重点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形成上塘-瓯北中心城区,以桥头、桥下、乌牛、岩头、碧莲为主的片区中心城镇,以枫林、岩坦、巽宅、沙头、鹤盛为主的区域辅助中心城镇,到201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4.8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规模达36万人,沿江中心城镇建成区达4-5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规模达4-6万人,非沿江辅助中心城镇建成区人口规模达1万人以上。

第二节  推进沿江一体化

大力推进东起乌牛、西至桥头、北至沙头的沿江六镇一体化,联带西溪、徐岙两乡,强化区域分工,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以交通、水利、信息和市政设施建设为重点,形成“半小时交通圈”、“沿江防洪安全线”、“百里清水河道线”和给排水、垃圾收集等一体化考虑的基础设施体系。整体考虑沿江建成区扩大速度和人口集聚规模,切实提高燃气管道、电信管道、有线电视网络等的建设效率。

——推进社会设施一体化。推进校网优化布局、医疗卫生机构优化布局、文化体育设施优化布局,综合考虑辐射范围,统筹公共设施资源,不盲目扩大建设规模,防止利用不足带来的投资效率低下。

——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强化产业分工和协作,形成以瓯北为商贸流通中心和高端工业区块、上塘为公共服务中心、桥头、桥下、乌牛为工业协作分工和商贸流通辅助、沙头为旅游配套和适度工业布局、西溪和徐岙为重要工业配套的格局,以增强合力为方向,做强沿江产业带。

——做强节点城镇。发挥桥头、桥下为金丽温高速出入口、乌牛为温州绕城高速连接甬台温高速、104国道交通节点的优势,以沿高速公路工业区拓展、高速公路入口功能区的整体打造、城镇配套设施完善、商贸流通发展等为抓手,快速集聚优质产业要素,扩大与周边地区的有机联系,大力培育承接城区辐射能力、对外通达能力和产业集聚能力,成为沿江一体化的坚强“两翼”。

第三节  加快非沿江片区中心发展

加快非沿江中心城镇和重点城镇建设,形成片区集聚的有机单元,与沿江地区形成功能分工清晰、相互配合的城镇体系。

——枫林-岩头片。是楠溪江风景区自然、文化景观最丰富的城镇片区,又是规划的两个风景区一级服务中心。依托诸永高速出入口优势,着重考虑两镇协同发展。枫林要适当扩展城镇规模,疏解对岩头的压力,对芙蓉、苍坡等古村落的常住人口要规划新村,实施适度迁移。注重打通内部交通、完善城镇设施配套和加强环境整治,开发建设枫菇溪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发挥区域综合服务中心、旅游接待中心和旅游休闲基地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碧莲-大若岩片。结合碧莲中心城镇和大箬岩全国环境优美镇、楠溪江景区西部中转点的优势,加快永缙公路改造和内部旅游通道的打通,加强城镇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美化,以生态旅游、生活配套服务业为重点,辐射茗岙、山坑、昆阳等周边乡镇。大力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形成沿溪农业景观带。大若岩与渠口要共同形成旅游交通服务节点。

——岩坦片。岩坦是我县诸永高速北入口,规划为楠溪江风景区北部的一级旅游服务中心。要加快村庄整治和合并,扩大建成区面积,推进人口集聚。积极发展综合服务设施,拓展绿色食品基地,开发屿北古村落和休闲旅游项目,形成对溪口、黄南、鲤溪等具有一定辐射力的北部节点。

——鹤盛片。鹤盛规划为楠溪江风景区东部的二级旅游服务中心,要改造提升楠雁公路和景区内部道路等级,协同发展东皋、西源,形成服务石桅岩和龙湾谭两大景区的片区。

——巽宅片。以巽宅镇为中心,协同发展石染、山坑、应坑等乡镇,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农业和劳动密集型的手工制造业,推进道路交通、卫生院、农村小学、农村饮用水工程等基本设施的建设,促进片区经济发展。

第四节  推进小城镇集约发展

依托片区中心城镇,依据在城乡交通网络的区位、结合资源开发潜力,加快发展潘坑、界坑、西岙、溪下、岭头、茗岙、花坦、下寮等一批交通带动型、旅游服务型、生态农业型和特色经济型的小城镇,增强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第五章  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第一节  构建综合交通网络

一、完善公路水运体系

以高速网络工程、干线畅通工程和农村康庄工程为重点,加快构筑西进东扩北上南接的大交通体系,不断提升对外交通、城乡交通和旅游交通能力。重点建设诸永高速公路永嘉段、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和瓯江过江通道,改造104国道、41省道、49省道、永缙公路和楠雁公路,建设好诸永高速公路出口接线、瓯江过江通道罗东接线、西溪大道、乌仁大道、永嘉大道等一批项目,打通沿江城镇的交通关卡,改善片区交通联系。继续加强农村公路网改造,提高等级,完善路网系统,到2010年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达到95%。加快建设一批沿江城镇和山区城镇的客(货)运站场,发挥瓯北客货运中心的主站场作用,形成为城区、重要乡镇和高速公路出入口、铁路中转等提供服务的站场体系。推进交通安全保护工程和沿路景观工程。实施瓯江航道疏竣和乌牛货运码头扩建,提高水运能力。

二、加快铁路运输建设

加快国铁Ⅰ级干线-甬台温铁路永嘉段和客货运站场的建设,和诸永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延伸连接甬台温高速)有效架构,“以铁辅路,优势组合”,大力改善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三、培育交通物流枢纽

全力打造瓯北区域交通枢纽,加强公、铁、水联运的集疏运网络的建设,重点加强对高速互通立交、公铁站场、码头和各类社会物流聚集地的基础设施和信息设施的建设,建设永嘉交通运输信息管理和指挥中心,形成上接温州市交通枢纽指挥调度中心,下达各客货运场站、码头和交通管理机构的信息网络。

第二节  构建水利安全体系

一、构建防洪保安体系

按照“上能蓄得住,中能疏得畅、下能排得快、外能挡得住”的原则,加快流域骨干工程建设、水库山塘保安工程和中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是县城防洪、瓯北防洪堤、四大溪流河口段的瓯江干堤、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和水土保持工作,并积极做好南岸水库前期工作。到2010年,县城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瓯北防洪能力提高到50年一遇,建制镇防洪能力基本达到20年一遇;沿溪居住人口较密实的乡、村防洪能力提高到10年一遇以上;全面提高水库山塘安全度,水库年发病率控制在2%以内。

二、构建城乡供水体系

以供水工程、农民饮用水工程、水资源管理等为重点,构建城乡供水安全体系。加快楠溪江供水工程、县城供水管网改造、瓯北水厂二期、西向供水工程和乌牛、桥下等水厂的建设;结合“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推进山区半山区供水设施建设。到 2010年,新增年供水能力2.6亿立方米,解决2.76万农村人口饮用水困难,全面改善15.37万人饮用水条件。

三、构建水环境保护体系

以清水河道建设为重点,切实做好水环境的保护,改善水环境功效。根据不同水域的功能和水质标准要求,确定河流的纳污能力,建立全县水域监测网络,规范入河排污口审核,建立供水水源地保护制度。落实以长效保洁为重点的河道管理。“十一五”期间,完成菇溪、西溪河道、古庙溪、罗浦礁大河整治等工程,启动枫孤溪、乌牛溪河道治理,楠溪江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

第三节  构建电力保障网络

建设220KV江北输变电工程、110KV东瓯输变电和乌牛、桥下、桥头、三江、黄田、罗东、梅岙等10座110KV变电所和一批35KV变电所,支持欠发达乡镇电网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完善区域能源调配网络,形成满足城乡工农业生产需求和居民生活需求,网络完善、布局合理、自动化水平较高、安全优质、运行经济的电网。注重水电开发的综合效益和生态保护,合理发展农村水电,新建新龙溪电站、蓬溪水电站、黄山水电站、坎下水电站和技改朱坑土羊、碧莲等10座水电站,到2010年,增加装机容量1.82万KW,全县水电装机达到17.1万KW。做好南岸电站、大亨抽水蓄能电站的前期工作。

第四节  构建信息服务网络

按照“数字永嘉”统筹规划、资源共享、面向应用的发展思路,建设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以高标准、新技术、新业务、智能化为原则,加快更新、改造、完善电信基础网建设。建设以计算机通信为主的现代化综合信息平台,建成中心乡镇的电信分局和所有乡镇的电信网点,重点建设主干光缆和城镇宽带网。加快广播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推进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和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建设县广电大厦及传输中心。加快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和家庭上网工程,打造大容量、多媒体、智能化的信息网络平台。

第五节  构建城乡排污网络

按照分片收集、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共建共享的原则,重点建设瓯北污水处理厂、上塘污水处理厂和楠溪江沿溪百村污水处理工程,加快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实施多种形式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并逐步沿大小楠溪铺设污水主管道,收集污水进入下游的污水处理厂,构筑点面结合、切实有效的城乡污水治理网络。强化重点区域和工业园区(基地)的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抓好入河排污控制,减少水环境污染。

第六节  构建城乡垃圾收集网络

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为基本原则,对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以焚烧处理、卫生填埋回收和生物处理方式并重,其他处理方式为合理补充,逐步建立完善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十一五”期间,新建年处理能力12万吨的沿江垃圾焚烧厂1座,建成渠口片区、大若岩片区、碧莲片区、巽宅片区、岩头片区、岩坦片区和鹤盛片区标准垃圾填埋场7座。

第六章  加快产业升级

大力实施“优一强二兴三”战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构筑以传统优势制造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服务业为强力引擎、高效生态农业为补充的新型产业体系,协调三次产业发展。

第一节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走农业开发走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和与生态保障、休闲旅游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加快形成结构布局合理、产业优势突出、生态环境优美、科技应用领先、服务体系健全、市场机制完善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一、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利用生态环境、山水林等特色资源,根据现有农业产业的区域分布,结合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推进特色资源开发产业带、沿山名特优绿色产业带和沿溪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带的协同发展。瓯北、乌牛、上塘、桥下等沿江乡镇的山区主要发展畜禽、蔬菜、乌牛早茶叶、花卉等特色产业;山区乡镇重点发展蔬菜、食草动物、水果、田鱼、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沿楠溪江流域主要景区和林区,重点发展集特色水果、原产花卉、耕读文化、乡土民俗、农家乐于一体的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加快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大力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继续建设好乌牛早茶、早香柚、蔬菜等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到2010年形成15万亩以上绿色及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及有机食品认证数达到20个。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加强农田灌排、中低产田改造、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山塘水库等水利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排涝、灌溉效益,搞好标准农田建设和“沃土工程”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整体抗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力争到2010年农业生产系统受灾损失率小于10%。

三、培育优化优势特色产业

继续把培育特色产业放到突出地位,以农产品基地为依托,联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建成高效益的农产品产业体系。

——粮食产业。耕地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粮食生产能力保持18万吨以上。提高良种覆盖率,增加单产,引导规模经营,努力提高种粮综合效益。

——蔬菜产业。加快形成楠溪江两岸万亩无公害蔬菜产区及茗岙、张溪、岭头等万亩高山绿色蔬菜产区,到2010年,蔬菜播种面积13万亩,其中高山蔬菜2万亩。

——茶产业。推广无公害、绿色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加工销售能力,开发茶制品,增加产品品种。到2010年,新发展1.5万亩,茶园总面积达到6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面积3万亩,有机茶面积0.5万亩,名茶产量800吨,总产值1.5亿元。

——特色林果产业。到2010年,早香柚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其中无公害示范基地2万亩,培育15家产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板栗2.5万亩,其中无公害示范基地1.5万亩,培育5家产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红柿2万亩,其中无公害示范基地1.5万亩;杨梅6万亩,其中无公害示范基地2.5万亩。

——稻田养鱼产业。抓好品种提纯复壮,推广标准化稻田沟坑养鱼,发展壮大水产加工,开发以田鱼为原料的方便食品、旅游商品。到2010年,养殖面积保持10万亩以上,其中沟坑养鱼基地1.8万亩,年加工量达550吨,培育联系农户500户以上的加工企业2-3家。

——畜牧产业。巩固和提高生猪和肉禽生产,大力发展食草动物和各种名特优新稀畜禽产品,促进畜牧业生产向基地化、规模化、良种化方向发展,建设一批生态型、特色型的畜牧示范小区,到2010年,畜牧业产值达5亿元,规模饲养提供的畜禽产品占85%以上。

——西甜瓜产业。到2010年,西瓜种植面积2.2万亩,其中高山夏秋西瓜0.5万亩,甜瓜0.2万亩。争创省十大西瓜品牌一个,市十大西瓜品牌二个。

——中药材产业。引导东北部、西北部山区中药材产区的连片种植,在昆阳、岭头、溪下、陡门、枫林等乡镇原有种植品种的基础上,努力形成2-3个规模化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到201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

——花卉苗木产业。充分利用我县特色花卉种苗资源优势,扩大特色花卉品种的生产规模,以瓯北、上塘、桥头沿路地段的花卉苗木基地和中西部的高山花卉基地为重点,到2010年,形成1万亩的种植面积,花卉产值达到2亿元。

四、强化科技支撑

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工作,建立一批上规模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扩大标准化实施范围。加大适用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力度,大幅度提高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科技含量和最终产品质量档次。推广成套的绿色生态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新型绿色肥料、新型高效低毒农药、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促进农业的安全增效。建设早香柚、乌牛早等良种繁育基地和县畜种场。建立地方绿色生态技术科研基地,加快引进优质绿色生态高效的新品种、新技术。

五、提升农业品牌

以畜禽、蔬菜、茶叶、水果、田鱼等特色产业为重点,鼓励个人和集体、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引进、培育、改良名优特稀品种,并对优质农产品进行设计包装和商标申请。继续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积极申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和国字号“金名片”,以生态、绿色、特色提升品牌,利用品牌的核心资源增强市场竞争力。充分挖掘楠溪江文化底蕴,打响楠溪江品牌,办好以楠溪江为主题的绿色农产品宣传和国家、省级农博会,开展争创省部级和国家级名牌(知名)产品、绿色食品、著名(驰名)商标活动,到2010年集中培育各主导优势产业中的2-3个知名品牌。

六、推进农业产业化

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集聚加工规模企业,破解农产品加工的“低、小、散”问题。培育一批集散能力较强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在蔬菜和水果主产区建立2-3个上规模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在罗东建立温州早茶市场(浙南特色农产品市场)。大力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提高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大农业产前、产后和产业链整体开发深度。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强化市场法人地位。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撑,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大农村科普和培训力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深化农产品价格和购销体制改革,调动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吸引各类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加大信贷支农力度,适当放宽抵押、担保政策,逐步完善农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协同社会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加快设立政府农业保险基金,减轻农业生产风险。

第二节  推进工业优势提升

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大力提升制造业层次,着力拓展制造业领域,努力建设以工业区块与重点行业为主导、以重点企业与行业龙头为骨干、以品牌为支撑、以创新为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一、改造传统优势产业

发挥块状经济成本低、协作分工强、市场网络发达等优势,运用先进适用技术重组企业资源、优化产品结构,逐步形成规模经济、营销网络、创新能力、区域品牌等新竞争优势。

——服装产业。以男装、休闲装为主体,打造我县成为温台产业带重要的服装、服饰产业制造中心之一。加快品牌化、风格化、环保化、国际化进程,重视市场多元化开拓和细分营销,积极发展柔性制造和现代营销流通方式,提高行业组织化和生产集中度。

——纽扣拉链产业。开发天然、环保、无毒等符合出口许可及标准的高附加值产品。加快省级服装辅料检测中心建设,解决好行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加快行业治理整顿,推广应用先进生产设备、清洁生产工艺和科学管理办法,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鞋产业。巩固皮鞋优势,积极发展运动鞋、休闲鞋、童鞋及新型功能的鞋产品。增强质量、款式和品牌意识,提高产品安全性能标准和环境保护指标要求,加强与主导出口国(地区)的行业联盟,加强与国际品牌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合作。合理引导中低档鞋生产向县外劳动力优势区域转移,突出本土高端鞋的生产、研发、销售中心的定位。

——教仪玩具产业。增强产品的研发和持续创新能力,开发硬软件相配套的成套性教仪产品,跟进现代化教育需求,应用工业设计技术及理念开发游乐玩具,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附加值高、产品受众面广、市场潜力大的产品。

二、壮大成长型产业

——泵阀产业集群。抓住国家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石油化工、环保工程的市场巨大空间,推动产品向大型化、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机电仪一体化发展,强化铸造、锻造、表面处理和重要零部件生产分工协作等上游配套能力,发展延伸产业。以泵阀火炬计划产业化基地为载体,推进产品从部件向成套化发展,做强生产经营集合群,打造我国泵阀生产和研发基地。

——仪表电器产业。借力做大、做精、做强,依托骨干企业,加快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转变“低小散”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仪器仪表重点发展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传输配套产品,电工电器重点发展智能型、节能型、多功能产品。

三、拓展新兴产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依据我省和我市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导向,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的产业引导和政策扶持,支持企业与国内外行业优势企业合资合作,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重点发展泵阀成套设备、广告设备、制药设备、环保设备和制衣制鞋设备制造业等产业,培育成温州重要的设备制造业基地。

——精密成形技术应用及产业。在发展高端铸造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精密成形技术应用及产业,为相关专业设备制造业提供坚实的产业配套,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并逐步发展为温州地区的相关产业配套。

——新型材料产业:发展与优势产业相关的新型材料,重点是以各类合金为重点的新型金属材料,扶持一批以泵阀装备产业为依托的新材料高科技产业化项目。

四、优化工业布局

构建以“一带”为重点,强化“一园”、突出“三区”、引导“四块”的工业布局体系,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层次不同、特色鲜明的工业发展平台。

“一带”:沿江工业带。在沿江城镇城区周边利用优越的交通条件,采用大中规模片状的开发模式,形成工业发展的骨干区。

“一园”:指温州瓯北泵阀工业园区,按照“一区多园、一园多点”的发展战略,加快园区扩容升级,形成泵阀、鞋服、五金等特色功能区和上规模的引资产业区,建设检测中心、科技孵化器等配套设施,强化集聚功能,发挥制造中心、研发中心、营销中心、人才引进中心等龙头作用。

“三区”:指桥头林福新兴产业化功能区、桥下洋湾教仪器、泵阀产业化功能区和乌牛岭下电子仪器仪表高新产业化功能区,加快企业集聚和园区配套建设,形成后发优势明显的产业板块。

“四块”:指上塘城镇外围区块、沙头区块、徐岙区块、西溪区块等辅助区块。上塘城区加快“退二进三”步伐,并向峙口、罗东、黄屿等地转移,集中整治峙口造纸行业,加快峙口滨江轻纺产业区建设;在沙头响山集中分散的造纸企业并推进清洁化生产;徐岙重点打造清洁化生产的铸造业基地,西溪主要承接服装、轻纺等传统企业入驻。

五、切实培育市场竞争主体

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注重培育成长型、科技型、专利示范型的中小企业,加快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基地、企业技术中心、行业研发中心为依托的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之间的渗透和融合,鼓励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按照扶大扶强扶优原则,形成一批行业地位突出、管理手段先进、品牌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和重点骨干企业。推进品牌创建工程,扩大“永嘉制造”产业影响力,到2010年,增创“中国名牌产品”4个以上,国家驰名商标2个以上,市级以上名牌产品销售产值占到工业销售产值的50%以上。依托工业基地,加快形成专业化、系统化、大协作配套的产业链。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进行生产和经营管理。

第三节  构筑新型服务业体系

坚持城市化和服务业互动发展原则,以增强服务功能和满足城乡消费需求为重点,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持续增强第三产业的渗透力,发挥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做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生态休闲产业

——优化旅游开发格局。以打造“著名的乡村度假休闲胜地”为目标,以“和谐楠溪江”为主题,以“家园体验”为重点,形成“一心两带三板块六区”的空间格局。即以岩头文化旅游区为全县旅游产业中心,以楠溪江为轴线的“沿溪绿色旅游风光带”和沿瓯江北岸分布的“滨江产业旅游休闲带”,三大板块和六大区涵盖其中,分别是北部生态旅游板块(源头生态旅游区)、中部文化旅游板块(岩头文化旅游区、大若岩宗教旅游区、石桅岩山水旅游区)和南部休闲旅游板块(沙头休闲度假区、沿江商务休闲区)。突出培育上塘、大若岩、岩头、岩坦、枫林、沙头、鹤盛等一、二级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形成层次分明、联动推进的旅游接待体系。以世界地质公园和4A级景区为载体,构筑楠雁旅游精品线。加快发展以五尺、岩头为中心的红色旅游产业,促进楠溪江艺术文化基地游、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等特种旅游发展。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景区内外交通道路,提升楠雁公路等级,健全各景区(点)内的配套设施。建设一批上规模、上等级的旅游度假村和旅游宾馆项目,不断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加大设施投入,整合一批民俗风情苑、耕读乐园、文化书院项目。

——打响旅游文化品牌。围绕打响楠溪江山水文化、耕读文化和古村落文化,依托大交通格局,强化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战略,强化城市现代化旅游功能,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资源的高起点开发。以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项目为契机,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深度开发”的原则,全力打造古村落成功运作和旅游增值典范,建设一批有特色的旅游精品。

——创新旅游机制体制。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当地受益”的思路,切实理顺游旅游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使旅游资源开发真正使当地百姓受益,从而促进群众自觉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与保护。实施政府扶持、企业为主、多渠道多形式融资、市场机制运营等措施,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力度。

二、做大以扩大消费为导向的生活服务业

——商贸流通业。加快瓯北-上塘城区商业中心建设,瓯北片应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建设成瓯江北岸现代化的商贸中心,东面辐射到乌牛镇,北至上塘,南面通过东瓯大桥、过江通道与温州市区连成一片,通过建设瓯北大型购物中心、瓯北汽车城、四星和五星级宾馆等一批重点项目,快速集聚现代商业元素,吸纳高端消费。桥头、桥下、乌牛等沿江城镇重点发展壮大镇区的商贸流通业,培育综合性商业街。大力推进农村商贸网点建设,引导连锁超市、放心店、便民店的入镇入村入社区,加强农副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改造提升农村传统集贸市场,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消费。以完善设施、提升现代化交易功能为方向,建设好沿江一批工业产品交易市场。

——房地产业。围绕大力推进城市化,以改善人居环境和提高城市品位为目标,加快房地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结合旧城改建、新区拓展,重点在上塘、瓯北、罗东等地建设五个组团式大型居住区,开发建筑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突出打造瓯北滨江现代化商住楼群和康居小区,形成商务中心和新型社区规模。加快沿江山坡地生态型住宅开发,先期启动青峰山、梅园岭的连片生态住宅项目,到2010年,形成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以上的开发规模。在旅游节点城镇,推进休闲型、旅游配套型房地产的有序开发。建设一批配套工业基地的“安心公寓”。增加经济适用房供应量,进一步扩大廉租房补助范围,不断改善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规范和激活市场,推动二手房交易市场发展。扩大房地产物业管理覆盖面,不断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社区服务业。结合城镇建设和农村康居工程,发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业,加快社区服务网点建设,形成城区、中心镇、社区三级社区服务网络。鼓励个私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兴办社区服务业,开展商业便民、家政、修理、托幼、养老、保健、医疗、文娱、社保、就业指导等服务项目,创造和谐、友爱、安定的社区环境,使社区成为文明县城、文明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单元。

——公共服务业。围绕城镇的道路通行、供水、排水、垃圾处理、绿化等领域,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市政服务功能。积极发展公交服务,合理布局一批公共停车场。加快公用、交通领域的政企分离,环卫、市政、园林领域的管养分离步伐,建立有利于优化城镇生态环境和以方便市民为宗旨的公共服务与双向协商机制,建立公众参与管理的激励机制。

三、做实为产业有力配套的生产服务业

——现代物流业。依托公、铁、水综合交通体系,加快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和信息平台建设。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积极发展产业基地型物流节点,为地区工业发展提供高效的物流平台。给予物流基础条件较好、营销网络自成体系的生产企业以信息化改造、物流用地、配套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促使企业加快物流体系改造,降低物流成本。鼓励相关行业的物流协作和资源共享,鼓励产业联合,引导发展第三方物流。

——金融保险业。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扩大金融市场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服务功能。深化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增强支撑新农村建设的金融能力。大力推进金融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引导建立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积极试点对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模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显著增大对小企业的贷款额度。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大力发展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业。

——中介服务业。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以“独立、客观、公正”为原则,积极发展会计审计、公证、信息咨询、投资咨询、法律服务、市场调查、企业咨询、企业认证和生产要素市场等行业,稳步发展劳动力、保险、证券等市场中介。推进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脱钩,形成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组织。强化行业协会建设,加强行业自律和法律监督。扶持一批、打造一批中介服务的品牌企业。

——信息服务业。重点发展基本电信服务业、增值电信服务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广播电视服务业和信息咨询服务业等,提高信息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大力推进政府、企业、社区、家庭信息化工程,重视农村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建设,推进商贸旅游、交通通信、金融保险、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信息化运用,建设一批环境保护、城镇建设和管理、灾害监测预警、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公益性、公众性信息工程。

第四节  加快建筑业发展

进一步改革建筑市场管理体制,整顿和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加快建筑业组织结构调整,实现规模效益。努力提高建筑企业的资质等级和建筑队伍的人员素质、装备水平,落实建设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建立层级监督制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水平。规范承发包行为,建立规范的承发包市场。积极引导发展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工程项目管理等中介服务。到2010年,建筑业增加值达8亿元,建筑工程合格率达100%。

第七章  统筹城乡发展

第一节  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

一、统筹城乡经济

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进一步整合城乡经济。加快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以产业的集聚带动人口的集聚,推动现代工业理念、工商业产业链和科技向农业领域延伸、拓展,加快农民非农化和农业产业化。通过构建沿江工业基地和山区镇工业集中区,整合传统集贸市场,培育农产品专业市场和加快村镇商贸网点布局,持续扩大非农产业总量,增强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引导扶持欠发达地区立足当地优势,重点发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和旅游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引导农村集体企业改制成股份制和股份合作等混合所有制企业,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企业。

二、统筹城乡公共服务

持续推进“十百工程”、“康庄工程”、“农民饮用水工程”和“农村学校标准化工程”,推进道路、给排水、邮电通信、环保、教育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注重生态建设的城乡衔接。推进农村公路通班车工程,配套车站设施建设。全面普及农村十五年教育,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农村教师培训计划,推进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交流制度。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加强农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从业能力。

第二节  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

全面实施“139富民攻坚计划”,加大对欠发达乡镇的扶持力度,按照“多予、少取、放活、促发展”的思路,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促进欠发达乡镇发展,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一、实施“山江协作”工程

按照扶贫攻坚的要求,以项目合作为中心,以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配置为主线,着眼于区域协作和联动发展,全力实施“山江协作”工程。积极寻求与发达地区建立异地工业化平台,为欠发达乡镇发展工业拓展空间。吸引和鼓励对口协作企业到欠发达乡镇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推进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鼓励优势企业与欠发达乡镇企业组成企业联合体,实施“种、养、加、销”一条龙开发经营,发展深加工产品,开辟绿色食品市场。完善以挂钩部门扶特色基地,沿江乡镇轮换扶山区乡镇,沿江村居扶山区农业示范村,农村科技特派员、农村指导员扶农业科技项目,工业行业协会、商会帮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业企业帮农业企业、示范户的帮扶体系。加大对欠发达乡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二、大力推进产业扶贫

充分发挥山区气候、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比较优势,大力扶持欠发达乡镇发展畜禽、蔬菜、茶叶、水果、稻田养鱼等主导产业和短平快农业特色项目。扶强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每年确定10家县级扶贫开发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予以重点扶持。吸引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把符合生态环保条件的加工业拓展到欠发达地区,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大旅游扶贫,拉长旅游产业链,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产业和“红色”旅游,大力开发旅游产品,加快发展餐饮、娱乐、住宿等第三产业。

三、加大下山移民力度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自愿、梯度推进”原则,有序推进下山移民工作。依托中心村、中心镇和沿江各类工业基地,坚持“整村搬迁”和“插花移民”并举,重点抓好高山、深山、远山、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基础设施缺乏和发展潜力有限地区农民的整体搬迁。重点在乌牛、桥下等沿江镇区建设上规模的移民小区,条件一般的乡镇镇区、中心村、行政村建设小型移民点。加强对移民的就业、就学、就医援助。到2010年,力争完成2.5万人的下山移民任务。

四、加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

深化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以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建立和完善培训示范中心(点),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城镇二、三产业在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将农民就业的着眼点从农村内部转移、就近转移转向跨区域、城乡间的大范围转移,转移方式从单纯自发的分散式转移转向有组织的、集群式转移。积极搞好劳务输出,提高劳动力供需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建设,创造有利于农民进城就业条件。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经济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提高农村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三个组织”和民主议事协商、集体财务审计监督、民主评议村干部“三项制度”创新。健全村级财务公开制度,深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殖。

——稳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搞活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农村义务教育、社会保障、财政管理体制等各项配套改革,努力减少农民负担。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加快实施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制度。

二、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

强化科学规划的理念,着力提高村庄整治建设规划的整体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建制村重组整合,撤并分散的自然村,改造空心村,建设中心村,实现人口、产业、资源要素集聚和基础设施共享。以农村安全饮用水、村庄整治、环境洁化为重点,深入实施“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加快推进生态村、特色村建设。借鉴城镇社区建设的理念,推进农村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星级”文明户、“新风户”、文明庭院和文明村、文明小城镇等创建活动为主要载体,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新农村氛围。

第八章  促进社会进步

第一节  打造文化大县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东海文化明珠”、“温州金海岸文化明珠”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龙头推进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建设永嘉综合活动中心、瓯北文化城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加强以农村广播电视网、村镇文化站、图书室、阅报栏等为主体的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和场所建设。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到2010年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大于95%。

——加强区域文化保护。推进文化楠溪江战略,开展楠溪江民俗文化的深入研究。挖掘和发扬光大包括永嘉昆剧、民间舞蹈、民俗风情、瓯越古陶瓷、山水建筑、书画档案等在内的文化艺术和民间艺术,加强古村落文化、耕读文化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努力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项目,正确处理文化保护与城市化、旅游开发的关系,打响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古村落品牌。

——推进城乡文化发展。实施“先进文化”工程,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符合时代潮流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深入开展以争做现代化永嘉人活动为载体的星级文明城镇、文明街道、文明单位、文明村居、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挖掘农村特有民俗资源,建成一批农村文化特色村。扩大农村文化内容供应,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和其他文化扶贫活动。

——突出优势文化产业。大力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包括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文化等,做大做强古村落文化的旅游份额。利用相关教仪玩具、纸品制造的产业优势,加快培育和发展出版发行业、印刷业、文化旅游业、会展业、艺术品经营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产业与制造业、传统产业的融合,以文化内涵提升企业与产品品牌,拓展楠溪江地域文化商标空间。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增强活力、改善服务,推进经营性的文化单位的企业化改革,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着重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市场监管、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职能。鼓励民营力量发展文化产业,努力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

第二节  建设科教强县

一、推进科技创新

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作为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中心环节。

——突出创新主体。努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体系。结合产业调整和产业改造,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企业引进、开发和应用技术含量高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加强产学研合作机制,探索企业技术合作联盟机制,推进企业信息化,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突出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增强科技意识、创新意识、人才意识。

——完善创新设施。加快建立区域性技术服务设施支撑体系,集中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工业园区建立研发机构和技术创新中心,加快泵阀、电子电器、教玩具等检测中心和行业工程中心、中试重点实验室、科技孵化器等的建设。健全网上技术市场、中国泵阀网、中国教仪装备网、中国拉链钮扣网、永嘉科技信息港等信息平台。健全包括农村科技信息网、图书馆、行业数据库、技术标准库等在内的公共科技资源和信息设施。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方向,引导和扶持技术经纪、技术评估、信息咨询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

——加强科普工作。以农村素质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为重点,努力加强科技知识普及。把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着力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动员和组织大众传媒广泛宣传科学技术知识,支持反科学、伪科学和迷信活动。

二、建设教育强县

以建设教育强县为目标,全力以赴普及十五年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到201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总体水平跻身全市先进行列。

——加快普及十五年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建立起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的先进农村学前教育体系。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以永嘉中学为平台,培育和扩大优质高中资源。加快调整校网布局,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高质量完成县实验中学、永嘉二中、瓯北高级中学等新建、扩建工程,着力打造一批在省市有影响的名校。认真落实省教育扶贫“四项工程”和市“六项工程”,以欠发达地区办学条件提升工程、食宿改造工程和教育资源共享工程为主体,推进基础薄弱学校改造。将“两免一补”政策扩大到农村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继续扶助贫困生完成义务教育。重视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到2010年,3-6周岁儿童受教育率达97%,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初中毕业升高中段比例达93%。大力推进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农村薄弱学校,到2010年,完成全县“校校通”工程,实现农村远程教育的基本覆盖,60%的中小学教室直接联结温州教育网。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教育技术以及教育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新课程。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学习的养成教育,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乡镇要尽快建立综合性、规范性、功能齐全的青少年学生实践活动基地。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拓展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发展与产业相配套的新型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一批本地急需的专业技术工人和技能人才。以办好县先进制造业培训基地为突破口,加快建设与主导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实训基地,创省级示范基地1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市级示范专业2个。积极创建县职业教育中心,筹办永嘉职业学院。到2010年,职业教育与普高在校生比例达1:1左右,初步形成专业门类齐全、办学效益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推进成人教育及继续教育。努力推进成人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格局。扩建永嘉电大,推进学历继续教育。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开展机关、校园、企业、社区和家庭等五大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以乡镇成人文化技校为基地,开展“双百工程”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到2010年,力争年培训量达10万人次。

——加强师资建设。积极组织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按标准建设好永嘉教师研修学院。加强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类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学历水平,加大名师培养力度,优化教师队伍。全面推行教师资格、职务制度和聘用合同制,完善评估体系,引进竞争机制。切实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努力改善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

第三节  实施人才工程

切实加强人才资源支撑,实施招才引智、人才创业、人才能级提升三大工程,齐头并进建设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四支队伍。加快形成鞋服、泵阀、专用设备等支柱、成长产业以及效益农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的人才集群。建立人才引进的柔性机制,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实行技术、知识、管理、信息等要素参与分配的人才激励机制。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实施职业资格鉴定制度和准入制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城市建设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第四节  保障群众健康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切实转变医疗卫生优质资源不足和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的状况,努力建立设施完善、服务优质、高效便捷、价格适中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调整和优化服务网络。坚持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按照县、乡镇和中心村三层面配置医疗资源。重点办好代表区域水平的综合性医院、具有专科特色的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血站、急救站,承担公共防疫任务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原则上一个建制乡镇保留一所政府办的卫生院。其它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引入社会资金,从结构和数量上进行调整。村卫生室、个体医等社会办医疗机构,本着合理规划、方便群众就医原则设置。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所院、中心防保站和乡镇防保站、村级卫生机构和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的预防保健科为有机组成,建立健全疾病信息网络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力争2010年前达二级疾控中心水平。发展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开展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生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卫生服务。

——全面加强农村卫生工作。通过调整布局、优化设置、推进运行机制改革和实施卫生院升级等措施,努力提高中心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强化村卫生室的网底功能。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和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工作。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筹资机制和长效机制,到2010年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80%以上,有效降低农村因病致贫、因贫返病的比例。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医疗体系、卫生体系、药品流通领域等改革为重点,建立各类卫生资源准入制度,依法实行属地全行业管理;强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监管和培训工作,提高乡镇和村级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鼓励各类资本兴办规范的医疗机构,促进多元化、多层次的办医格局;扶持试点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平价医院,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第五节  活跃全民体育

以创建体育强县为目标,深化体育管理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快形成以群众体育为主体的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格局。

——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尽快建设县城体育馆,实现人均体育场馆面积零的突破。引导开发各类体育健身娱乐场馆。积极开辟城市广场、城镇公园、社区等体育活动场所,学校、企业、单位等体育场所要尽量向社会开放,在做好管理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加快建设群众性体育组织网络,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农村等全面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体育健身活动。

——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坚持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方向,扶持培育体育产业实体,开发健身、培训、娱乐、竞赛等服务项目,发展与体育产业相关联的行业,不断开拓体育消费市场。

——提高体育竞技水平。坚持输送为主、自训为辅原则,加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重点扶持永嘉体育运动学校的建设,巩固摔跤、举重、拳击等优势项目,培育射击和水上项目,不断提高我县竞技体育水平。

第九章 维护社会和谐

第一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城乡统筹就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险体系,不断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构筑社会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统筹协调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度。

——努力保障城乡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就业。增加政府促进就业的资金投入,实施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培训等的相关优惠政策,完善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扶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技能密集型产业和社会服务性行业,发展劳务输出,鼓励劳动者通过非正规就业、弹性就业、自主创业等形式实现就业。加强就业服务基地建设,建设“新三化”的县人才和劳动力交流中心市场,鼓励社会投资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劳动力市场监测评估体系和失业率预警预报制度。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抓好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强化合同工资监管,健全三方协调机制,推进劳动仲裁机构实体化,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理劳动争议的综合能力。到2010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5 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健全社会保险体系。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努力扩大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覆盖面,到2010年,争取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万人、7万人、5万人、10万和3万人左右。积极探索和完善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共同负担、国家给予适当补助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逐步设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建立稳定、连续的基金积累补充机制。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和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服务水平。建立和健全以社区为主要模式、以养老金发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制度,把离退休人员和失业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和完善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临时救济为补充、社会互助和优惠政策相配套的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城乡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贫困人口和五保供养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加快“星光计划”项目建设,建立比较完善的 “五保三无”老人集中供养制度,到2010年集中供养率达到90%以上。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就学扶助力度。健全以保障灾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推进住房、法律等专项救助制度建设。建立以经常性社会捐赠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慈善体系,倡导社会志愿者活动。做好社会流浪乞讨人员、精神病人、弃婴的管理和救助。

——健全社会福利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创造政策优惠条件,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或者捐资建设包括老年人福利事业、残疾人福利事业、儿童福利事业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提高重点优抚对象、革命“五老”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和“五保户”供养水平,多渠道、多形式解决优抚对象实际困难,逐步提高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关心残疾群体,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建立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和劳动服务就业中心。在城区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第二节  加强人口工作

稳定低生育水平,重点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进一步完善人口协查通报和信息共享制度,健全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管理机制。推行生育全过程管理,抓好B 超管理和孕产妇监控管理两个环节,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行为。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推进“关爱女孩”活动。到2010年,总人口控制在92万人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婴儿性别比降到正常水平。高度关注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加强妇女儿童事业投入,加强相应的教育、活动设施建设,建设好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妇女活动中心,保障妇女儿童基本公共服务。

第三节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有效整合各方力量,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努力构建社会治安“防控网”、矛盾纠纷“调处网”、外来流动人员“管理网”、城乡生产“安全网”、交通运输“安全网”。加快构建高效的社会公共安全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按照“平战结合”原则加快县城人防工程建设。强化安置帮教工作,推进“曙光工程”,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切实加强生产、流通监管,进一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行为,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力度。加强利益协调,完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有效疏导社会心理动荡和化解社会不安定因素。

第四节  建设文明法治永嘉

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巩固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基地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文明县城、文明城镇、文明社区和文明村庄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认真贯彻民族、宗教、侨务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稳妥有序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两公开、四民主”的农村法制建设。加强对政法部门的执法监督,提高司法效率和执法效果。全面实施“五五普法”,不断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加强法律服务市场管理,规范法律服务秩序,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努力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第十章  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一节  集约利用土地

坚决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土地利用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基本满足我县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

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的修编,合理改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提高全县土地产出率和综合利用效益。

——切实保护耕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加大耕地恳造,深入贯彻实施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挂钩政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到2010年,稳定耕地保有量59.72万亩。

——科学规划建设用地。实施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居住用房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的土地布局原则。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要求,科技含量高、有利于提升本县产业层次的工业项目给予优先供地。合理布局一批专业标准厂房区,引导中小企业入驻。科学编制城镇和村庄规划,明确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和规模。严格农村宅基地审批制度,加强宅基地管理。

二、盘活土地利用存量

——科学开发利用非耕地。合理利用瓯江堤岸调整的围垦土地、河道整治新增土地等土地资源,科学开发沿江城镇周边的可用山坡地,引导城区居民点建设适度向低丘缓坡地带发展,到2010年,努力新增建设用地3500亩以上。

——加大土地整理力度。通过内部挖潜与旧城及城中村改造、农村居民点整理,努力增加可用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指标。

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加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强化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管理,从源头上管好土地。加快实施建设用地批后核查制度,形成“批前早介入,批中严把关,批后重监督”的全程监管机制。实施积极的“零土地”招商、“零土地”技改政策,加强对企业进工业园区后闲置老厂房的处置,缓解建设用地不足局面。加强基础测绘,初步建成县域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第二节 合理配置水资源

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统筹水资源开发和配置,加快完善节水体系,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优化水资源配置

——提高水资源供给。加快楠溪江供水工程、永嘉西向供水工程和“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到2010年,新增年供水量2.6亿立方米,提高县内供水保证率,并解决乐清柳乐地区的缺水问题。

——优化供水体系。完成瓯北水厂二期、桥下水厂、乌牛水厂、黄田水厂建设,新增供水规模20万吨/日,基本满足沿江地区城镇供水需求,加快非沿江地区和山区的供水设施建设。到2010年,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

二、完善节水体系

——农业节水。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为核心,提高灌溉工程配套水平,积极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到2010年,改善农田灌溉面积7.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

——工业节水。开展创造节水型企业活动,建立工业节水激励机制,强化工业节水的基础工作,以改革不合理用水工艺、不合理用水程序为主,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到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35%。

——生活节水。加强供水管网改造,完善城镇配水体系,减少供水漏损和二次污染。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和设备,积极探索城市污水的中水回用途径。建立科学合理的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发挥阶梯式水价的杠杆作用。

第三节  大力节约能源

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加强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突出抓好泵阀、设备制造、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完善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加强电力需求预测管理,全面推行有序用电,大力促进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节电,推广运用节电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加强农村和山区的低压配电网建设,提高到户率,逐步建立配网自动化系统,提高配电效率。实施一批以沼气发电、太阳能利用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新能源项目。

第四节  发展循环经济

在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等各个环节落实循环经济理念,在企业、园区、社区、乡镇各个层面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组织实施一批循环经济项目。

——发展清洁型工业。鼓励企业清洁生产,从产品设计、原料获取、生产制造、销售使用、最终废弃物处理等各个环节加强环保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淘汰产出低、消耗高、污染严重的产品和技术装备。实施造纸、轻纺、泵阀铸造、电镀等污染行业的集中布局,完善生产基地的环保设施配套,加快瓯北泵阀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鼓励企业开展环境质量标准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努力突破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

——发展生态型农业。积极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等技术,推广种-养-加循环模式,构建畜牧生产的畜禽排泄物—沼气-作物产业链、水产养殖产业链,建立新型生态农业模式,持续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工程,推进楠溪江高效生态园建设。

——发展绿色服务业。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生态房地产业、绿色商贸业、绿色社区服务业、绿色餐饮和饭店业等服务业,培育居民绿色消费意识,构建绿色消费环境。

——开展绿色工程。持续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饭店、绿色医院、绿色家庭、绿色企业和绿色村庄等绿色系列工程。积极探索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矿产资源和工业废物的综合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进一步加大散装水泥的推广力度。

第五节  加强生态建设

围绕生态县建设目标,以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保护楠溪江母亲河”为载体,深入实施城乡统筹的生态建设工程。

——实施矿山生态治理工程。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严格按照规划的禁采区、限采区和开采区进行管理,加大矿山整治力度。加大废弃矿山的修复力度,加紧完成沿江岸、重要公路可视范围内露天矿山景观修复和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加强关停小水电的生态修复。对开采区与限采区的粗放型作坊式小矿山进行全面整治,取缔无证开采和非法开采。

——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加快坡耕地水土流水治理,基本完成25度以上的坡耕退耕还林,25度以下的坡耕地全部修筑成水保梯田。因地制宜开展荒草地水土流失治理,加强疏林地水土流失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耕作措施相结合,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对城镇、交通、水利水电设施、工矿等建设和农业及资源开发活动工程中水土保持的监管,严格执行水土保持工程“三同时”制度。完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系和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控制人为活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至2010年,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77平方公里。

——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依法保护森林资源,巩固78万亩重点生态公益林和8.5万亩市级生态公益林;全面建设和保护好两大国有林场和六大自然保护小区,有效保护生物资源的完整性和物种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大力推进沿江防护林带工程、迹地更新造林工程、绿色通道绿化工程和县际“门户”绿化工程建设;加大青山白化治理和生态墓区建设力度,实现“二沿五区”无墓化。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5%。

——实施流域环境保护工程。加快楠溪江两岸工业企业和生活污水的截污纳管,强化环保监测,强化达标处理后的排放。加强菇溪、乌牛溪流域的重点污染源治理,关闭污染严重工业企业,对污染较严重的工厂,不再予以审批建设。严格控制楠溪江流域两岸畜禽业的养殖规模,种植业要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做好交通项目建设过程中废弃土方、机械设备漏油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染物的处理,防止污染水体。合理利用溪滩林地和江道砂石资源,依法经常性清除楠溪江阻水滩林和砂石,加快清除河道采砂弃碴,保障河道排洪畅通和河势稳定。按照生态保护与环境容量的要求,严厉制止任何破坏和污染楠溪江的建设行为。

——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推广科学施肥,推广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严格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加强农村白色污染防治,加大废农膜回收力度,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加强畜禽养殖业的废弃物资源化和污染治理,开展绿色生态畜禽示范园区建设,在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建全配套沼气设施,到2010年规模化养殖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粪便利用率达到95%以上。

——构建防灾减灾体系。全面加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建立三级预警系统和公共应急体系。加快“千库保安”工程建设,消减病险水库隐患。加强城镇防洪、小流域治理、平原河道整治和山区水土保持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提高县域整体抗洪涝能力。尽快构建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体系,加快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和林政管理,强化森林病虫害防治,实施监测分析。以提高气象预报准确度为中心,以全范围、多层次服务功能为重点,建成比较完善的气象灾害应急预警及减灾工程体系。

——建立自然资源与环境补偿机制。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对主要自然资源征收资源开发补偿税,完善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机制。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逐步实行按排污总量进行收费,并逐步向城镇居民收取排污费。所征收的资源和环境保护税费,重点用于生态环境建设。

第六节  优化人居环境

——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瓯北、上塘污水处理厂和楠溪江沿江污水收集处理工程,提高城区、中心城镇和楠溪江中下游污水集中处理率;建设瓯北垃圾焚烧发电厂和一批乡镇中心垃圾转运场,提高城乡垃圾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率;集中收集和处置医疗废弃物,沿江城镇医院的医疗废弃物加快统一纳入温州医疗废物处理系统。

——加快城镇环境整治。加快城区道路、公园绿化、污水垃圾环卫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交通秩序、环境卫生、违章建筑、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进一步美化城区形象。加快实施城区生活功能区的“退二进三”,逐步转移、关停城区内的污染企业。实施城镇道路硬化、河道美化、城镇绿化、灯光亮化、卫生洁化“五化”工程,加强噪声达标区建设,中心城镇与周围农村应形成有机组合的生态系统。加快建设一批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管理规范的生态社区。积极实施环卫事业的市场化机制。

——全面整治村容村貌。围绕“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逐步达到乡村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深入开展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创建工作和畜禽禁养区管理工作,加强农业面源和农村污染防治。大力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程,到2010年,70%以上乡镇达到或基本达到省级生态乡镇或全国优美乡镇标准。

第十一章  推进改革开放

第一节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一、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建立有限政府。加快政企分开,进一步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要把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监管和提供服务上来,不断探索行政机关履行公共管理职责的方法和手段。

——建立有效政府。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加快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运转协调的组织体制。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促进政府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大力推行政府信息公开、社会公示和听证等各种制度和机制,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建立法治政府。严格依法行政,促进行政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按入世后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准则,建立起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二、推进投资体制改革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本着“对政府投资项目管严、管好、管到位,同时尽可能引入市场化运作,对企业投资项目放开、放活、放彻底,同步加强和改进调控”的原则,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社会投资项目一律实施项目核准和备案制,强化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评估。建立重点项目联动机制,建立项目供地率和开工率“两率”考核机制。建立健全投资运行监测体系,健全项目审批、监测公示和投资诚信三大信息网络。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年度计划管理、委托咨询评估、项目概算控制、投资绩效评价、决策责任追究等配套制度,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全程管理。

三、创新城乡管理体制

——增强城镇管理职能。加快小城镇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机制环境和体制环境。进一步完善城镇投融资体制,引入市场机制,改变无偿享用公用设施和社会资源的状况。尽快解决城镇管理上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加强城建监察管理队伍建设,规范城建监察管理行为。

——加快乡镇区划调整。按照“转变乡镇行政职能,精简乡镇行政机构,减轻乡镇财政负担”的思路,顺应城镇化趋势,加快撤乡并镇、撤村并居(委会)步伐,推进中心镇建设,并把行政管理的职能集中到中心镇,强化对下服务的功能。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法制化、证件化、信息化管理为主要手段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推行户籍一元化管理。加快城中村改造,加大社区建设力度,进一步理顺建制镇同镇所在村的关系,消除外来人员进镇落户的障碍。实行鼓励性的人口迁移政策,引导下山移民。

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突出企业制度创新。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继续推动企业改革,保持旺盛的企业活力和产业活力。以产权制度为核心,加快国有集体企业改革。重视引导民营企业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引导上规模的民营企业从家长式、经验型管理向制度化、科学化管理转变,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提升,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加快产业组织创新。推进企业整合和产业重组,大力培育主业突出、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中坚力量。引导各种所有制企业相互参股、联合、并购,在股权多元化的基础上发展战略联盟。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带动众多中小企业成长,推动中小企业加入骨干企业的产业链和市场销售网络,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引导其朝“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把发展非公经济放在更突出的位置,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完善市场准入、体制创新、科技进步、品牌创建、资源配置等政策措施。大力开展合力扶工,强化政府服务力度,重点解决好非公企业在发展中碰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力促企业发展。

——健全市场体系。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发展完善金融市场,引导鼓励条件成熟的企业上市。规范资产评估、审计、产权交易、公证等中介组织,为产权流动创造必要条件。规范土地二级市场,形成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重视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建设,打破部门、地区和单位限制,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有序流动。积极培育技术中介组织,促进技术成果引进和流动。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以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为主体,以完善信用道德、信用制度、信用服务为重点,以金融信用、中介组织信用、信用市场培育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第二节  全方位扩大开放

一、构建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机制。

提高泵阀、鞋服、五金机械等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质量标准和附加值,积极寻求绿色贸易通道,拓展加工贸易出口空间,规避外贸风险。积极培育外贸经营主体,提升外贸流通企业规模和实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外贸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作用,加强信息交流、服务配套和合作共进,重视为中小企业提供出口技术和贸易服务。建立贸易争端、贸易摩擦的市场预警机制和快速应对机制。

二、着力提升利用内外资水平。

大力引进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外资项目、技术装备和资源要素,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扩大与境内外的合作开发。以优化本地产业结构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强对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加强对跨国企业和国际品牌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努力实现“双赢”策略。

三、加快实施“走出去”步伐。

鼓励和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建立生产基地、营销网络和研发中心。支持外经企业境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积极创造条件并鼓励优势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与营销战略等环节与跨国公司进行多种形式的广泛合作。加快建立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合理流动的机制,为企业兼并联合壮大创造外部条件。

四、积极推进区域合作。

着手建立与周边地区交流合作机制,加快与西部青田 、北部仙居及金衢丽地区的区域合作,争取在主导产业的上下游配套项目、扶贫项目、资源互补调配利用上取得重大突破。借助诸永高速直面沪杭的优势,通过服务业拓展、加工贸易、引资招商在重点领域争取启动一批合作项目。发挥产业优势和在外永嘉人优势,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强与各地永嘉商会和境外侨团的联系,鼓励在外永嘉人回乡创业,引进资金、项目、企业和人才,带动我县经济发展。

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保障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统一部署、综合决策,协调各部门、各乡镇的行动,建立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贯彻落实重大战略、重大决策、重点行业发展、重点领域发展的各项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对跨行政区划涉及发展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协调部署和有效处理、解决。

第二节  强化规划监督

健全规划体系,抓紧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编制,强化规划实施保障,切实改变规划体系不健全、实施主体难落实、实施过程无监督的状况。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评估检查,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明确部门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并将其列入政府考核内容。跟踪分析规划的执行情况,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做好规划实施情况的年度检查,并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同级人大、政协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三节  突出项目带动

重点在农林水、能源、交通、信息、社会事业、生态环境、旅游和城建、制造业等领域,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关系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对调整结构、产业升级及增强资源、要素保障能力具有显著作用的重要项目,发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新建和续建的重大建设项目88项,其中归入我县统计的投资为220亿元左右,占同期GDP的30%。

1、农林水项目。包括县城防洪、瓯北防洪堤、瓯江干堤防洪、楠溪江引供水工程、水库保安工程、西向供水工程、水土保持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楠溪江水环境治理、清水河道整治工程、农业节水工程、绿色农产品基地、生态公益林建设和楠溪江高效农业生态园等一批项目。

2、能源项目。包括县电力调度中心、220KV江北输变电工程、瓯北、乌牛、桥下、桥头、三江、罗东、梅岙等10座110KV变电所和8座35KV变电所,新建新龙溪电站、蓬溪水电站、黄山水电站、坎下水电站和一批水电站技改项目。

3、交通项目。包括甬台温铁路永嘉段、诸永高速永嘉段及连接线、温州绕城高速永嘉段、瓯江过江通道及罗东接线、104国道改建、41省道大学至福佑、福佑至上塘、49省道改建、永缙线坦下至界坑、巽宅至界坑公路、楠雁公路、西溪大道、乌仁大道、永嘉大道等一批项目。

4、信息项目。包括数字电视整体平移、10万户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和数字地面电视、县广电大厦及传输中心和行政办公信息网络等一批项目。

5、社会事业项目。包括县城体育馆、永嘉综合活动中心(含老年活动中心、妇女活动中心)、瓯北文化城、瓯北高级中学、中小学校迁扩建、瓯北东方医院、县中医院住院大楼等医院迁扩建和县疾控中心、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农村卫生院改造等一批项目。

6、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包括瓯北污水处理工程、上塘污水处理工程、沿江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楠溪江沿溪百村污水处理、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及生态乡镇建设、生态墓区建设、瓯北泵阀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等一批项目。

7、旅游项目。包括三江商务旅游接待及配套设施、永嘉文化书院、楠溪江古村保护开发、沙头溪田旅游宾馆、浙南民俗风情苑、岩头芙蓉山庄二期、岩头郑岙休闲中心、耕读乐园、潜龙湾度假村、枫菇溪旅游接待服务中心、楠溪江旅游一级服务中心、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设施配套和南崖、崖下库、五星奇谭、十二峰等一批景点开发项目。

8、城建项目。包括瓯北汽车城、瓯北购物中心、县城旧城改建、瓯北东片襟江路旧城拆建、上塘、瓯北、峙口、罗东住宅区建设、城镇给水工程、城镇道路工程、瓯北大桥、瓯北双塔公园、县城楠江饭店、瓯北瓯越宾馆、桥头菇溪宾馆、总商会大厦、瓯北人才交流市场、瓯北山坡地开发等一批项目。

9、先进制造业项目。包括瓯北泵阀工业园区二期配套和三期工程、桥下教仪泵阀产业化项目、上塘滨江轻纺产业化项目、桥头林福新兴产业化项目、乌牛岭下电子仪表仪器高新产业化项目、县科技孵化器及泵阀研究院等一批项目。

在“十一五”期末年财政收入只有20多亿元的条件下,政府性投资只能是导向性的,要积极改善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引导各类资本投资。“十一五”期间,280亿元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努力争取的资金来源比例为:财政性投入占15%、内外引资占10%、自筹占75%左右。财政性投入要优先保障科教文卫、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发展、市场体系建设、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引导和示范效应,通过实行规费质押融资、盘活存量资产、经营权转让、财政贴息、财政投资补助等方式,带动社会资金的投入。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任务艰巨而光荣。让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创业热情,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扎实工作,为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表1:

永嘉县“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表

类 别

序号

指   标 名 称

单位

2010年

指标

类型

1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12.5

预期性

2

人均生产总值

23000

预期性

3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5

预期性

4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25

预期性

5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

13

预期性

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

13

预期性

7

外贸出口年均增长率

18

预期性

8

非农从业人员比重

85

预期性

9

城市化水平

50

预期性

10

R&D占生产总值比重

2.8

预期性

11

人才总量

万人

2.8

预期性

12

社会保障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6.0

约束性

13

千人医院床位数

1.5

预期性

14

千人均医生数

1.6

预期性

15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

4.5

约束性

16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10

预期性

17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7

预期性

18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

>80

预期性

19

初中毕业升高中段比例

93

预期性

20

耕地保有量

万亩

59.72

约束性

21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50

约束性

22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40

约束性

23

地表水功能水质达标率

>98

约束性

24

单位 GDP节能率

12

预期性

25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99

预期性

26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35

预期性

27

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率

99

约束性

28

环保投入占 GDP 比重

2.5

约束性

2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000

预期性

3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7000

预期性

31

城乡恩格尔系数

<0.3/0.4

预期性

32

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平方米

47

预期性

33

城乡公路通车里程

公里

1146

约束性

34

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

95

约束性

35

自来水普及率(城镇)

(农村)

>98

约束性

争取90

约束性

36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70

预期性

37

行政村有线电视覆盖率

95

预期性

38

人口自然增长率

8

约束性

表2:

永嘉县“十一五”规划主要经济指标表

指标名称

单位

2005年

“十五”年均增长率(%)

2010年

“十一五”年均增长率(%)

预计数

预期数

一、生产总值

亿元

118.97

13

215

12.5

第一产业

亿元

5.05

2.8

6

3

第二产业

亿元

75.6

13.7

134

12

工    业

亿元

70.37

14.9

126

12.5

第三产业

亿元

38.32

13.2

75

13.8

三次产业构成

4.2:63.6:32.2

2.7:62.3:35

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3300

12.5

23000

12

三、城市化水平

%

45

50

四、财政总收入

亿元

12.33

24.5

22.7

13

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35.96

15.5

67

13

五年累计投资总额

亿元

141.2

280

13

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9.6

10.9

63.5

10

七、外贸出口总额

亿美元

1.33

77.8

3

18

八、实际利用外资

万美元

2405

82.3

4800

15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

万美元

4841

18000

15

九、农民人均纯收入

4751

7.7

7000

8

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518

8.3

21000

8

十一、总人口

万人

89.34

0.84

92

0.8

主题词:综合  规划  通知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办、政协办,县人武部,县法院、检察院,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新闻单位

永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6年7月19日印发